![9.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3075/1-17387696584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3075/1-17387696585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3075/1-17387696585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3075/0-17387696195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3075/0-17387696195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3075/0-17387696195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知识点梳理+练习(人教版2024)
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压强第5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压强第5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9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9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特别提醒
(1)流体:流动的物体,指的是液体和气体。
(2)液体压强: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实验
(1)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的原理进行实验。
(2)气体、液体都可以流动,流动流体的压强大小跟流体的流速有关系的实验很多,例如:吹不散的气球。
(3)实验器材:细木杆(1米长左右)1根气球2个 细线2根。
(4)实验步骤
①把两个气球充满气,用细线把气球口扎紧。
②把细杆的两端放在离地面1 米高的支撑物上,使木杆保持水平。
③用细线把两气球悬挂在木杆上,使两个气球的高度一致,相距约30厘米。
④两个气球静止时,用嘴向两气球中间吹气,两气球会相互远离吗?实验现象:气流从两气球中间流过时,两气球会相互靠近。
特别提醒
(1)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解这些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哪个地方流速较其他地方快。
广东夏季烈日炎炎,有不少摩托车主选择加装如图所示的遮阳伞。虽然这样的遮阳伞能够让车主免受阳光的荼毒,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当摩托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的空气流速 (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导致上方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大气压强,驾驶员会感觉车被向 (选填“上”或“下”)提起。
【答案】 大于 小于 上
【详解】[1][2][3]遮阳伞“上凸下平”,当摩托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就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或压力)差,伞面会被吹起,驾驶员会感觉车被向上提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知识点二、飞机的升力
1.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1)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2)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3)从图上理解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从空气流过机翼的流线谱可以看出:相对气流流过机翼时,分成上下两股,分别沿机翼上表面流过,而在机翼的后缘重新汇合向后流去,因机翼表面突起的影响,上表面流线密集,流管细,其气流流速快、压力小;而下表面流线较稀疏,流管粗,其气流流速慢,压力较大.因此,产生了上下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空气动力(R),它垂直流速方向的分力就是升力(Y);升力维持飞机在空中飞行。
如图为飞机机翼的形状。飞机在机场跑道上前进的过程中,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的空气流速更 (选填“快”或“慢”),所以机翼上方受到的气体压强比机翼下方的更 (选填“大”或“小”),形成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 的升力。
【答案】 快 小 上
【详解】[1][2][3]飞机机翼上凸下平,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故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问题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角度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现象解释
【典例1】如图所示的动物运动原理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A.乌贼向后喷水前进B.金鱼向后划水前进
C.老鹰展翅滑翔D.壁虎利用脚上“吸盘”爬行
【答案】C
【详解】AB.乌贼向后喷水前进、金鱼向后划水前进都是对水产生向后的作用力,同时水对动物有向前的作用力,使动物前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B不符合题意;
C.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行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升力,故C符合题意;
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玻璃墙上爬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飞机飞行、喷雾器、汽油发动机的汽化器、球类比赛中的旋转球、跑车上的扰流装置、龙卷风能够把树连根拔起、滑翔伞能在空中掉不下来等。
2、需要区分流体在物体表面不同位置的流速;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1】如图所示,未装满水的密闭小瓶上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竖直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现用一根饮料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吹气前,液体静止,瓶内气体压强等于瓶外大气压强
B.吹气前,液体静止,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
C.吹气时,上方流速大,玻璃管中水柱下降
D.吹气时,上方流速大,玻璃管中水柱升高
【答案】D
【详解】AB.由题知,吹气前,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瓶内气压等于玻璃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和瓶外大气压之和,所以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大气压强,故AB错误;
CD.用一根饮料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玻璃管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玻璃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变式1-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汽车高速行驶时会发“飘”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轮船要避免同向并列行驶D.高铁候车时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答案】B
【详解】A.汽车上凸下平,高速行驶时,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上方空气对汽车的压强小地下方,会形成向上的压强差,使汽车受到向上的“升力”,车轮抓地力变小,易发“飘”,能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大气实现的,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度的关系来解释,故B符合题意;
C.若两船靠得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离火车太近,火车进站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角度2】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典例2】实验探究:某同学为了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玻璃管三处内径的关系为,让水流经玻璃管时,通过观察竖直方向的三支与下面玻璃管相连的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来判断流速不同的水所产生的压强的大小。如果实验中三支竖直玻璃管内的水面高度如图所示,则:
(1)水在A、B、C三处的流速的关系是: ;
(2)水在A、B、C三处的压强的关系是: :
(3)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详解】[1]由于一定时间内流过A、B、C三处的流量是相等的,而B处的水管最细,A、C处的水管一样,比B处粗,则水在A、B、C三处的流速关系是
vA=vC<vB
[2]由图可知
hA=hC>hB
根据p=ρgh,则水在A、B、C三处的压强关系为
pA=pC>pB
[3]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所以在液体中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解这些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哪个地方流速较其他地方快。
【变式2-1】下面是小江同学实验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如图1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两张纸向 (填“中间靠拢”或“两边分开”);
(3)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图2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填“大”或“小”),在 的作用下,液体就会沿着细管上升。
【答案】 中间靠拢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系,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小 小 大气压
【详解】(2)[1]向两张自然下垂的纸中间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由此产生内外压强差,这样我们观察到,两张白纸向中间靠拢。
(3)[2]两张白纸下端会相互之间靠近,纸两侧的压强一定不同,中间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外侧空气流速几乎不变,压强几乎不变,故可得到的结论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4)[3][4]在图2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中,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就会沿着细管上升,进而喷出。
【变式2-2】如图甲所示,放学途中,小红撑着伞在雨中行走。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吹翻。她猜想伞面受到升力的大小可能与空气的流速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如图乙,小红用纸板制作了一个上凸下平的模型代替伞面,将其固定在一个托盘测力计上;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风,模拟气流。打开电风扇,调整气流速度,读出托盘测力计的示数,记入表中。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空气低速流过时,模型所受升力为 N;空气流速越快,模型受到的升力越 (填“大”或“小”);
(2)每到夏天都会有人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如图丙)。骑行时,人始终处于伞的影子当中,十分凉爽。但是,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会导致车辆对地的压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总重力,进而 (填“增大”或“减小”)了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答案】 2 大 小于 减小
【详解】(1)[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空气低速流过时,模型所受升力为
[2]根据题意可知,题干中的是上凸下平的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模型受到升力,且空气流速越快,模型受到的升力越大。
(2)[3][4]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如图所示,遮阳伞的模型是上凸下平,该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面会受到较大的升力,导致车辆对地的压力小于车辆和人的总重力,进而减小了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问题二:飞机的升力
【角度1】飞机的升力及其应用
【典例1】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模型静立在电子台秤上,当用电风扇对着模型吹风时,电子台秤的示数比没有吹风时小,这说明模型上表面比下表面空气的压强 、流速 :将电风扇换成高速档对着模型吹风时,电子台秤的示数变的更 (填“大”或“小”)
【答案】 小 大 小
【详解】[1][2][3]当用电风扇对着模型吹风时,由于模型上方凸起,下方平直,所以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面表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使台秤的示数减小。风速越大,形成的向上的压力差越大,台秤的示数越小。
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线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得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变式1-1】2023年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飞机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滑行再逐渐离地起飞,此过程飞机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于机翼上凸下平,此时机翼 (选填“上”或“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飞机上乘客行李箱的惯性 ,外界大气压强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减小 上 不变 变小
【详解】[1][2]由于机翼上凸下平,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空气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空气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对飞机产生了向上的升力。由此可知,飞机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滑行再逐渐离地起飞,此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升力增大,地面对其的支持力减小,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3]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飞机上乘客行李箱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4]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外界大气压强变小。
【变式1-2】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飞机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见解析
【详解】飞机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在风洞中对飞机吹风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所以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基础强化】
1.如图是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从A口吹入,B口吹出B.风总是从B口吹入,A口吹出
C.风总是从A、B口同时吹入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答案】B
【详解】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所以压强较小,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压强较大,即B口的压强大于A口的压强,所以风从B口吹入,从A口吹出。
故选B。
2.如图所示,两张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自由下垂时,纸两侧大气压强不相等
B.纸自由下垂时,可能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C.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
D.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大
【答案】C
【详解】A.纸自由下垂时,纸两侧的气体流速相同,所以两侧的大气压强相等,故A错误;
B.纸自由下垂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故B错误;
CD.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在两侧大气压的作用下,纸向中间靠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B.乙:三峡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实现船只的顺利通行
C.丙:马德堡半球实验精确地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D.丁:往B管吹气,A管液面上升是因为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了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大,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A错误;
B.船闸是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若船要从上游驶向下游,先打开上游阀门,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水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打开下游阀门,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和下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下游,分析可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
C.由图可知,马德堡半球内部空气被抽出,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压强,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两个半球压在一起,故能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C错误;
D.当用B管用力吹气时,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A管上端压强变小,下端大气压没有变化,从而形成了向上的压强差,因此A管中的水面会上升,故D错误。
故选B。
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安全锤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B.图乙:向盛有刚沸腾的水的烧瓶底浇冷水,增大水面上方的气压从而降低水的沸点
C.图丙: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图丁: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答案】C
【详解】A.安全锤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向盛有刚沸腾的水的烧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因此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因此水能够重新沸腾起来,故B错误;
C.由图丙可知从A管上方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水面处空气压强大,可以将水压进A管,使得A管中水面上升,这个现象说明了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C正确;
D.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因为当盆景中的水位下降后,会有空气进入倒立的瓶子,瓶中水面上方大气压增大,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水压入盆中,使盆景中的水保持一定高度,故D错误。
故选C。
5.我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行驶的动车组转弯时其运动状态不变
B.动车停在水平铁轨上,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动车车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乘客在行驶的高铁座位上休息时,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该乘客是运动的
D.乘客不能越过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大
【答案】B
【详解】A.匀速行驶的动车组在转弯时,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因此,动车组在转弯时其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A错误;
B.动车停在水平铁轨上,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即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乘客在行驶的高铁座位上休息时,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位置未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列车驶过时,乘客和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使人容易被吸进列车轨道,因此乘客不能越过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故 D错误。
故选B。
6.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
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也较大
【答案】B
【详解】A.菜刀刀口做得很薄,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使刀更锋利,故A错误;
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正确;
C.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
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错误。
故选B。
7.关于气体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倾斜,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B.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一标准大气压可托起760cm水银柱
D.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答案】C
【详解】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大气压等于水银面上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大,但是竖直高度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先将吸管内空气吸走,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吸管并上升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标准大气压可托起760mm高的水银柱,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飞机机翼上凸下平B.铁路站台上设立的安全线
C.开车时打开天窗,车内的废气会被排出D.拦河大坝修建得上窄下宽
【答案】D
【详解】A.飞机机翼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升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铁路站台上设立的安全线,人要站在线外,因为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远离列车一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容易将人压向列车,故B不符合题意;
C.开车时打开天窗,车内的废气会被排出,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将废气压出车外,故C不符合题意;
D.拦河大坝修建得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底部宽可以承受更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关于下面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走在沙漠中的骆驼,它之所以不会陷入沙中,是因为它对地面的压强大
B.工作中的船闸,其原理是连通器
C.把自制水气压计从山脚移到山顶,细管内水柱下降
D.人应该在安全线以外候车,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产生压力差,容易发生危险
【答案】B
【详解】A.行走在沙漠中的骆驼,它之所以不会陷入沙中,是因为它对地面的压强小,故A错误;
B.工作中的船闸,其原理是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船闸两侧水面相平,方便船只通行,故B正确;
C.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把自制水气压计从山脚移到山顶,外界大气压减小,细管内水柱上升,故C错误;
D.人应该在安全线以外候车,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产生压力差,容易将人压向列车,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能力培优】
10.如图所示为一个上端两侧开口的容器,容器内装适量的水,当容器内的水静止时,A、B两侧的液面高低情况是 ;当用一个管子沿容器B侧吹气时,容器B侧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说明对于流动的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
【答案】 液面相平 上升 小
【详解】[1]当容器内的水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A、B两侧的液面高低情况是液面相平。
[2][3]当用一个管子沿容器B侧吹气时,B上方的压强会变小,A侧的压强大于B侧压强,容器B侧中的液面会上升;说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11.生活中有各种关于“吸”的物理现象,细心发现就会有收获。如图甲所示,拔火罐时,将小罐内的空气加热后,迅速倒扣在皮肤上,小罐被“吸”住,说明了 的存在;图乙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 ,压强较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答案】 大气压强 小 大
【详解】[1]将小罐内的空气加热后,小罐内空气由于热膨胀排出一部分,迅速倒扣在皮肤上,小罐内火熄灭,温度降低,罐内气压减小,小罐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吸在皮肤上,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3]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小,压强较大,而漩涡中心处水的流速较快,压强较小,形成一个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从而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12.(1)如图1,用力把重力G=3N的测力计压在水平桌面上,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力F=50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1=1×10-4m2,桌面的面积S2=0.5m2,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2)如图2,塑料管两端开口,抽气时,A点的空气流速小于B点的,A点的气压 B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用气压计测出A点的气压是9.9×104Pa,该气压值等于 m高的静止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1)5×105
(2) 大于 9.9
【详解】(1)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强为
(2)[1]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已知A点的空气流速小于B点的,所以A点的气压大于B点的气压。
[2]由p=ρgh可知,水柱的高度为
13.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抽气过程中,实验室的大气压为 ;0~4s, 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图象③是 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答案】 101.3kPa A A
【详解】[1]由图乙可知,开始抽气前大气压为101.3kPa,即实验室的气压为101.3kPa。
[2][3]三个管中,每分钟空气流量是相同的,由图A管细,则A光的空气流速最快,压强最小,即压强变化的最大;C管最粗,空气流速最慢,压强最大,压强变化的最小,因此图③是A管的气压变化情况。
14.如图所示,乐山高铁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黄色警戒线,为了保障安全,乘客必须站在警戒线以外,其原因是:若高铁急速驶过车站,警戒线区域内的空气流速 ,压强 ,这一压强差易发生安全事故;若高铁提速,站台上乘客与行驶的高铁之间安全距应 。(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列车的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 而减小对路基的压强。
【答案】 变大 变小 变大 受力面积
【详解】[1][2][3]当高铁急速驶过车站,警戒线区域内的空气流速会变大,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警戒线以内的地方空气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人外侧的空气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列车,易出现危险。若高铁提速,则向内侧的压强差会更大,所以应该增大站台上乘客与行驶的高铁之间的安全距离。
[4]列车的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对路基的压强。
15.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下面是关于流体压强的研究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准备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将三节粗细不同的塑料管①、②、③(横截面积)连接在一起,右端开口,左端与抽气机相通,抽气机抽气时, (选填“①”“②”或“③”)管中气体流速最大。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分别放入三个管内,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可以显示出管中压强值。
(2)计算机显示的数据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道 (选填“①”“②”或“③”)管中气体压强最小;并能进一步得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
(3)如图(丙)所示,老师准备了两张纸,固定上端,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根据上述结论能判断出两张纸的下端将 (选填“靠拢”或“分开”)。
【答案】(1)③
(2) ③ 压强越小
(3)靠拢
【详解】(1)(1)[1]由图可知,塑料管③横截面积最小,当气体流过时,③处的气体流速最快。
(2)[1]由图乙可知,三条曲线中,塑料管③内的气体压强比101kPa小得更多,即塑料管③压强最小。
[2]③处的气体流速最快,且③处的压强最小,故可以得出结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向纸中间吹气,纸中间空气流速大于外侧空气流速,纸中间压强小于外侧压强,外部气体对纸向内压力较大,对纸产生向内的压力差,使纸向中间靠拢。
2025年课程标准
物理素养
1、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用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物理观念:知道流体在流动时,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科学思维:知道飞机能升力的产生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科学探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如向两纸片间吹气实验,来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全面理解和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培养自己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风速
无风
低速
高速
托盘测力计示数/N
18
16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优秀练习,文件包含101浮力-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101浮力-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2节 液体的压强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92液体的压强-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92液体的压强-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1节 压强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91压强-知识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91压强-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