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79988/0-17386621747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79988/0-1738662174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679988/0-17386621748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1.【我来总结】下面是小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请一起完成后面的任务。
在梳理古诗词中的“意象”时,我发现诗歌中的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遨游于诗海,品味一个个别具格的意象,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鸟雀翱翔于云(xiā) ______;我们可以仰望烂漫的星空,感受那浩瀚(chéng)______ 澈的天宇。温习知识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A.yīng B.yìng)了孔子的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入文中“□”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富有:大量拥有。
B.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云(xiā) (chéng) 澈
(3)加点字“应”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yīng
B.yìng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2.理解性默写
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次北固山下》),启示我们时序的交替是自然规律;“,”[《秋词》(其一)],告诉我们明丽的秋景也蕴含着豪迈的诗情;“,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鼓励我们要敢于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我们从“”(《天净沙·秋思》)中仿佛看到马致远在古道上孤独行走的背影;“君问归期未有期,”(《夜雨寄北》),诗人借巴山夜雨吐露羁旅途中的孤独无奈。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情感的诗句是:,。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3.班级组织《西游记》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面任务。
(1)下面是两个小组的专题探究任务单,请你补全横线处内容。
(2)著名学者贾植芳在谈到阅读《西游记》的感受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它看成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以大眼光、大境界、大醒悟、大触动。”探究小组要求同学们联系《西游记》内容及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80—100字)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乳
①我们连的司务长大雨在接菜的路上,捡回了一条命。
②大雨是连队的第一批兵,当上司第二年接任司务长,八百里荒漠他走得最勤,也最老到,是连队外事活动第一人。他说从路上捡了一条小狗,并带回来养着,连队里几乎没有反对声音。兵们当然喜欢,在这个除了人是主要的活物之外的寂寞区域,有一种较通人性的异物供大家把玩,确是奢望。可是连长还是说了一句:“连人都快养不活了,还养狗?”那年月真是这样。大雨没有吭声,下米时朝锅里扔了几粒白砂。正应了“一人吐一口,养条大肥狗”的说法。这条后来被称作“贵妃”的小母狗,就是堂而皇之地吃着兵们吐的砂裹饭长大的。
③“贵妃”来时瘦得没有狗形,几个月下来,就出落得狗模狗样了。“贵妃”跟大雨亲,也有眼色,大雨忙的时候,它远远地蹲着;大雨一闲手,它就会过去蹭两下。“贵妃”嘴很紧,不该吃的绝不吃,一块伸口可及的牛骨头,没有兵们的指示,“贵妃”连想头都不生。
④那天去接菜,马不知咋的惊了,撒开腿跑,吓得小上司攥着大雨的衣摆一个劲地喊,车颠得快散了。这时,“贵妃”从车上蹿下,箭步飞赶快马,几秒钟,就咬疼马的前蹄,马停了。“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大雨说,“贵妃”肯定是个猎物的好手。自此,连队时常出现人狗赛跑的场景。
⑤“贵妃”出事是在来连队两年后的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晚,特别冷,兵们穿着内装羊毛皮的棉大衣牙齿都冻得打架。部队从当地牧民手里买了15匹民用马当脚力用,一群狼嗅着味就过来了。半夜里,全连持枪护马抗狼。狼群在对面山坡上驻足干嚎,不进不退。兵们在临时搭建的马圈四周,时不时地朝天放枪警示。双方对峙到东方放白。意欲收兵之时,“贵妃”一声长啸,那是原汁原味的狼啸。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时,“贵妃”箭一般地冲进了狼群。
⑥“贵妃”是条狼。兵们咬牙切齿地说。
⑦大雨这才忆起,茫茫荒漠哪来的狗让他捡。大雨给兵们落下了笑柄。大雨坚信“贵妃”还会浪子回头。时间久了,大家便渐渐忘记了“贵妃”,只有大雨未忘记,只是他开始恨它。
⑧又是一个星期四,独自去接供给的大雨没有按时归队。连长带兵找了一宿也没有结果,消息报到上级。领导派来吉普车配合搜救,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⑨连队官兵备足干粮,在车辆的引导下,地毯式搜寻。两天后,大雨、马,还有马车都没有踪影。干渴和失望开始笼罩着官兵。连长坚持说,再往前搜半天。跑在前面的吉普车翻过了土坡,惊喜地看到了连队的马车。待官兵们跑过去,见到的是马的骨架。连长看了看四周说,大雨遇到了狼群。这时开始有人抽泣。连长黑着脸,又看了看。他发现马车边没有人的尸骸,突然大吼道,大家散开去搜,直到找到司务长为止。
⑩连长跳上吉普车,发疯般地向四周开去。在一簇较高的灌木背阴处,发现了只剩鼻息的大雨。连队卫生员迅速进行抢救。连长从大雨身上闻到了乳香,抬头一看,不远处蹲着的一匹狼艰难地站了起来,开始向荒原深处走去,那狼后边还跟着两匹小狼。连长顿时明白,说,是“贵妃”救了大雨。
⑪通过大雨遭袭时的经历和可靠性推测,事情的经过大概是:大雨在回来的路上被一群饿狼围赶到出事点,饿狼先是三下五除二啃了马,紧接着攻击了大雨。大雨被拖咬下车后,狼群让哺乳期的母狼先食时,“贵妃”认出了大雨。“贵妃”护住了大雨,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一直守护并用狼乳奶着大雨,直至部队来人才走开。
⑫“贵妃”感动了连队。自此,连队每年都有为狼群冬贮食物的计划。也是从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狼群侵扰连队的事。
⑬可惜,大雨直到转业时都没能再见一眼“贵妃”,“贵妃”成了一匹真正的青海狼。
(选自《民间故事选刊·下》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4.阅读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捡回“贵妃”裹饭喂养→(1)→护马抗狼“贵妃”露野性→(2)
【语言·赏析】
5.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花花划出了文中的两个句子,请你根据提示,帮忙完成批注。
“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大雨说,“贵妃”肯定是个猎物的好手。
(1)赏析式批注:这里的修辞手法运用得真妙,请你做批注。
“贵妃”是条狼。兵们咬牙切齿地说。
(2)疑问式批注:这里的“咬牙切齿”包含了兵们哪些情感呢?
【结构·理解】
6.花花认为文中的第⑪段可以删去,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联读·主题】
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贵妃形象的看法。(提示: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病毒是一种形小体微、结构简单、寄生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甚至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多数病毒只有一个核酸构成的“芯子”,外面包着一层蛋白质外壳。病毒的生存方式是“损人利己”的,由于没有细胞器,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和繁殖,使被感染的生物生病甚至死亡。
②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当病毒浮游在空气中,或者停留在物体表面时,它们是无生命的。可是,一旦与特定的植物、动物或细菌的细胞接触,它们又会突然“活”起来,有如海盗杀人夺船一样,,并利用正常细胞内原有的各种“机器”和细胞质内的“库存”原料,疯狂地在细胞内复制自己,,从而使细胞出现严重的损伤,。当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时,人体就开始出现病理变化。例如呼吸道病毒引起黏膜上皮的坏死脱落,导致炎症和咳嗽;口蹄疫病毒侵犯黏膜和皮肤上皮细胞,引起水泡和糜烂。
③鉴于病毒对人类身体有着严重影响,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从未停止。除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外,免疫预防是对抗病毒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有人工自动免疫如接种减毒活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牛痘疫苗和麻疹疫苗等)及灭活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尤其是减毒活病毒疫苗的应用,常能获得持久、有效的预防效果。其次是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及免疫球蛋白,可短期预防,如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和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等。
材料二
①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
②病毒宿主,指的是为病毒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病毒通过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在宿主体内不断扩增,而携带病毒的宿主又可通过多种途径散播病毒。
③根据病毒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④首先,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⑤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最危险的十大病毒里,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冠状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
⑥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终点站",即终宿主。
⑦以SARS冠状病毒为例,研究表明有10种以上哺乳动物易受该病毒感染,而目前普遍认为果子狸为其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因为早期感染者曾和果子狸有过密切接触,且从果子狸上分离出的类SARS冠状病毒与人身上分离的SARS病毒高度同源。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存在果子狸以外的动物参与了SARS冠状病毒向人类的传播。
材料三
①近些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揭示,我们的基因组里有成千上万种病毒基因的痕迹,而这些病毒基因的频繁变异以及新病毒基因的侵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齐默曾写过《病毒星球》一书,他指出,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即蕴藏在病毒之中;我们呼吸的氧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帮助下产生的。
②其实,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40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我们跟病毒之间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病毒是我们既不想要但又离不开的“老朋友”。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的末尾还写道,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已经跟病毒组成了难以分割的混合体。清除了体内的病毒基因,我们可能无法活着从子宫里生出来……
③要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就必须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
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病毒一旦与特定对象接触,就会突然由“无生命”状态变得活跃起来,继而进行疯狂自我复制。
B.只要我们远离病毒的自然宿主,就不会感染病毒。
C.地球上生命基因维持多样性有赖于病毒的存在,氧气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病毒有关。
D.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有利于我们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
9.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内容,应为(填序号)
①彻底扰乱原来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活 ②劫夺正常细胞 ③导致细胞的死亡
10.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病毒的特征。
11.进入秋冬季节,流感高发,小深的妈妈很担心他会感染,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常识,当面给小深妈妈提两点建议。请注意说话要得体。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2.《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高耸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轻柔之风、、飞蝶鸣鸠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13.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的情感一样吗?请具体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语、小文学习了《诫子书》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它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①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②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③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④。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⑤不可不察也。”
(选自《国朝太宗类苑》)
注释:①却:摒除。②念:想。③恣:任凭。④吉:吉祥。⑤贼:敌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太宗尝谓皇属曰
(4)乃可永久富贵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B.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C.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D.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
17.阅读文章,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文:我觉得唐太宗跟诸葛亮有共同的观点,诸葛亮说要“俭以养德”,唐太宗则具体地对皇族提出(1)“”(请用原句回答)的要求,食堂里张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是这个意思。
小钟:是的。但是两个人告诫后人的目的还是有所区别的。
小文:诸葛亮诫子的目的是希望儿子(2);唐太宗告诫皇属的目的是希望皇属(3)。
小钟: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需要改变与突破。改变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是为了换个角度看世界,也是为了迎接不一样的自己。而不忘初心,不变则是对目标的坚定,对理想的执著,也是对自我的坚守。变与不变,相对而存在。
请以“我变了”或“我依然不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1.【答案】(1)B
(2) 霄澄
(3)B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富有:大量拥有。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在此指“物象”是具有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应使用:赋有;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云霄(yún xiā):天际,高空。
澄澈(chéng chè):清澈透明。
(3)本题考查字音。
“应了孔子的那句话”中的“应”是顺应之意,读作“yìng”;
故选B。
2.【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河流大野犹嫌束古道西风瘦马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罔、残、鹤、碧、霄、犹、嫌、束、涨、阑。
3.【答案】(1) 取经故事孙悟空虽然生性桀骜不驯,但他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
(2)答案示例: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坚定的信念。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自己的理想,阅读《西游记》后,我深知坚定的信念有多重要,以后我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敢于挑战困难。
【详解】(1)①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探究。
根据“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可概括为:取经故事或西天取经。
②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
根据“猪八戒之外的其他一个形象;从优缺点两个角度评价”可知,可分析唐僧(唐三藏)、孙悟空或者沙僧(沙悟净)。
示例:唐僧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也可原谅,偏听偏信。
沙僧外貌丑恶,但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
(2)本题考查拓展探究。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西游记》原著语言丰富,叙事细致,情节生动,寓意深刻。人世间一些妖魔鬼怪接受了——“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种害人利己的观念,这个恶念触犯的是“天条”,自然为“天理”所不容了。因此,孙悟空总是能够喊天天灵、叫地地灵,这是因为他在理合情、得道多助的缘故。
【答案】4. “贵妃”追赶快马显特长遇险守护狼乳奶大雨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奔跑的“贵妃”比作闪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贵妃”的奔跑速度之快,表现了大雨对“贵妃”的称赞与喜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揭示在荒野里捡到的“贵妃”实际并非狗而为狼这件事作铺垫。
(2)“咬牙切齿”表明了兵们发现悉心喂养许久的“贵妃”竟然是条狼时的不可置信,“贵妃”跟随狼群一去不回后遗憾、后悔的心理,以及对狼给牧民们造成损失的痛恨。6.示例:不能删去。此段梳理分析大雨遇困事件,“贵妃”认出大雨并保护、用狼乳奶着大雨的情形。运用插叙的写作手法,交代了“贵妃”救大雨的过程,凸显文章主旨,表现了“贵妃”的知恩图报,为后文连队为狼群冬贮食物的做法作铺垫。7.示例:文章中的“贵妃”虽然有狼的速度和野性,但是懂得知恩图报,从文中可以感受到兵们对“贵妃”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揭示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分析】《狼乳》讲述了司务长大雨与“贵妃”的故事。从捡回“贵妃”到发现其狼性,再到被其狼乳所救,情节跌宕起伏。文章展现了人与狼的特殊情感,也体现了生命的奇迹与温情。同时,连队为狼群冬贮食物的计划,更彰显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充满感染力,引人深思。
【详解】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已知信息“捡回‘贵妃’裹饭喂养”对应第②段,“护马抗狼‘贵妃’露野性”对应第⑤段。
第一空,根据第④段“那天去接菜,马不知咋的惊了……‘贵妃’从车上蹿下,箭步飞赶快马……自此,连队时常出现人狗赛跑的场景”可知,“贵妃”追赶快马显特长。
第二空,根据第⑩段“连长跳上吉普车……发现了只剩鼻息的大雨……连长从大雨身上闻到了乳香……连长顿时明白,说,是‘贵妃’救了大雨”以及第⑪段“‘贵妃’护住了大雨,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一直守护并用狼乳奶着大雨,直至部队来人才走开”可知,遇险守护狼乳奶大雨。
5.(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本题要求从修辞手法入手赏析。根据“‘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中“闪电般”可知,把“贵妃”快速奔跑的样子比作“闪电”可知,运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贵妃”奔跑的迅疾,表达对“贵妃”的赞美之情。根据第⑤段句子“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时,‘贵妃’箭一般地冲进了狼群”可知,“贵妃”奔跑的迅疾还为揭示“贵妃”是狼而不是狗,做了铺垫。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包含的感情。根据第⑤段“‘贵妃’出事是在来连队两年后的一个秋天的晚上……‘贵妃’一声长啸,那是原汁原味的狼啸。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时,‘贵妃’箭一般地冲进了狼群”以及第⑥段“‘贵妃’是条狼。兵们咬牙切齿地说”可知,此前兵们一直把“贵妃”当作狗悉心喂养,此刻知晓它是狼,这巨大反差让兵们难以置信。且“贵妃”随狼群而去,兵们会因过往付出而感到遗憾、后悔。同时,狼常给牧民带来损失,兵们也怀有痛恨之情。
6.本题考查段落作用。首先表态,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内容阐明理由。
根据第⑪段“通过大雨遭袭时的经历和可靠性推测,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贵妃’认出了大雨。‘贵妃’护住了大雨,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一直守护并用狼乳奶着大雨,直至部队来人才走开”可知,此段内容是对大雨遇难及获救过程的推断,属于插叙部分,通过对于大雨获救过程的推断,突出“贵妃”的知恩图报,再根据第⑫段“自此,连队每年都有为狼群冬贮食物的计划。也是从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狼群侵扰连队的事”可知,此段也为下文兵们为狼准备过冬食物做了铺垫,也点明了文章主旨,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道理。所以不能删去。
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谈看法。
根据第④段“‘贵妃’从车上蹿下,箭步飞赶快马,几秒钟,就咬疼马的前蹄,马停了。‘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大雨说,‘贵妃’肯定是个猎物的好手”可知,“贵妃”有狼的速度和野性。
根据第⑩段“连长从大雨身上闻到了乳香,抬头一看,不远处蹲着的一匹狼艰难地站了起来,开始向荒原深处走去,那狼后边还跟着两匹小狼。连长顿时明白,说,是‘贵妃’救了大雨”可知,“贵妃”懂得知恩图报。这一形象让兵们对它充满怀念和感激,也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
【答案】8.B 9.②①③10.(1)病毒寄生在细胞里(或:病毒形小体微;病毒结构简单;病毒以复制方式增殖。写到1点即可)(2)病毒的传播需要宿主(3)病毒与人类协同进化11.阿姨您好,现在进入秋冬流感高发季节,为了避免小深感染流感,我建议小深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您也可以带小深接种流感疫苗,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流感病毒;另外在身边有人感染感冒病毒的时候,佩戴口罩也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
【详解】8.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B.根据材料二第③段“根据病毒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第④段“首先,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以及第⑥段“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终点站’,即终宿主”可知,要远离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才能避免感染病毒,本项“只要我们远离病毒的自然宿主,就不会感染病毒”有误;
故选B。
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一空:根据第②段“可是,一旦与特定的植物、动物或细菌的细胞接触,它们又会突然‘活’起来,犹如海盗杀人夺船一样”中“犹如海盗杀人夺船一样”可知,此空要表达病毒夺杀正常细胞,故填②。
二空:根据第②段“并利用正常细胞内原有的各种‘机器’和细胞质内的‘库存’原料,疯狂地在细胞内复制自己”可知,此空表达病毒对正常细胞环境的打扰和破坏,故填①。
三空:根据第②段“从而使细胞出现严重的损伤”可知,此空要表达病毒对细胞的消极影响。联系“当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时,人体就开始出现病理变化”可知,此空要表达病毒导致了细胞的死亡,故填③。
10.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①段“病毒的生存方式是‘损人利己’的,由于没有细胞器,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和繁殖,使被感染的生物生病甚至死亡”可知,病毒寄生在细胞里。
根据材料二第①段“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可知,病毒的传播需要宿主。
根据材料三第③段“要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就必须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可知,病毒与人类协同进化。
11.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根据材料一第③段“鉴于病毒对人类身体有着严重影响,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从未停止。除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外,免疫预防是对抗病毒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可知,注射疫苗可以对抗病毒。结合生活常识,提高身体素质,如加强锻炼和佩戴口罩等可以预防病毒。同时注意建议对象是小深妈妈,语言要得体。
示例:小深妈妈,您好。现在进入了秋冬时期,病毒感染多发,身体是学习的本钱,要注意小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最近可以让小深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很好的避免病毒感染。同时建议您带着小深去注射疫苗,也可以预防病毒感染。
【答案】12.蜿蜒曲折(弯曲)消残之雪13.不一样,《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分析】《定林所居》描绘了一幅自然悠闲的山水画,通过溪流和高耸山峦的清幽,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尤其是与鸟语花香共享闲适的快乐。《二月四日作》则通过风、雪、水和自然生灵的动态,展示了早春的生机勃勃。虽然同样描写“闲”,但陆游的“闲愁”中透露出对世事的惆怅和无奈,与王安石的宁静之闲形成对比,两者反映了不同的心境与生活态度。
【详解】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定林所居》中描写溪水的句子是“屋绕湾溪竹绕山”,“屋绕湾溪”中的“屋”是静景,不能动,“溪”是动景,那么动词“绕”就应该是对溪水的描绘,意思是溪水环绕着房屋,一个“绕”字写出了“溪”的外在形态,是曲折蜿蜒的。故填:蜿蜒曲折(弯曲)。
第二空,“早春风力已轻柔”中描写了轻柔的风,“瓦雪消残玉满沟”描写了消残之雪,“飞蝶鸣鸠俱得意”描写了飞蝶鸣鸠,“东风应笑我闲愁”描写了东风,而东风就是春风,故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轻柔之风、消残之雪、飞蝶鸣鸠。故填:消残之雪。
13.本题考查情感比较分析。
《定林所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年所题的一首诗作。“屋绕湾溪竹绕山”描绘曲折蜿蜒的小溪环绕着屋子,竹林环绕着青山的画面,氛围是美好、幽静的;“溪山却在白云间”通过写溪水和高山直插云间,写出了山的高耸;“临溪放杖依山坐”写诗人的行为,靠近小溪,放下竹杖,依靠着山坐着,诗人的行为是懒散的,氛围是放松的;“溪鸟山花共我闲”写诗人的感受,诗人依山而坐,看着眼前的溪水、鸟儿、山花,感觉自己是悠闲的,感觉这些自然之景也是悠闲的。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突出清幽、美好的氛围,第三句写诗人的行动,突出自在的感觉,第四句写诗人的感受,突出悠闲的意味。“闲”表现了他的恬淡之趣和宁静之美,抒发了纵享山水的怡然自得之情。
《二月四日作》是陆游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时所做。“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这三句写景,抓住了春风、残雪、飞蝶鸣鸠来写,春风轻柔,白雪已经开始融化,飞蝶鸣鸠在春风中得意地飞、叫。可以说这三句写的景是富有生机的,是美好的。而“东风应笑我闲愁”这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一个“笑”字,表面写东风嘲笑我因为赋闲而发愁,实际上确实写诗人对自己赋闲处境的失落、苦闷,这个“闲”不是诗人愿意的,而是不得不闲,“闲”写出了落职闲居家乡的失意和落寞。
【答案】14.增长修养曾经才15.B 16.(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你们不要轻视别人的短处,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17.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修身养性,培养品德,成为君子保住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得到善终
【详解】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2)句意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3)句意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自己的亲属说。尝:曾经。
(4)句意为:才能永久保住自己的富贵。乃:才。
15.本题考查断句。
结合句意“敢于触犯我、指出我错误和不足的人是我的老师;一味逢迎、盲目顺从我的人是残害我的敌人。你们不能不仔细体会这些道理”可以看出,“逆吾者,是吾师”与“顺吾者,是吾贼”在结构上相互对称,故两句中间断开;“不可不察也”表示态度,与前两句分开;故停顿为: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故选B。
16.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2)汝等:你们。勿:不要。鄙:鄙薄,轻视。短:短处。恃:依仗。长:长处。
17.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1)从“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可以看到,太宗希望皇属们在穿衣和吃饭时都不要忘记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认识到每一件衣服、每一顿饭都是辛劳得来的,应该珍惜,从而做到“节俭”。
(2)结合甲文中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以看出,诸葛亮希望儿子能够修身养性,培养品德,从而成为一个君子。
(3)结合乙文中的“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可以看出太宗希望皇属修身养性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和钱财地位,有个善终,并不为自身修养。
【参考译文】
【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自己的亲属说:“我在位做皇帝十三年了,朝堂外放弃了四处游玩的乐趣;朝堂内摒弃歌舞女色的欢娱。你们出生在富贵的家庭里,又从小在深宫中长大。作为皇亲国戚,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本分。每穿一件衣服,都要怜悯那些养蚕卖丝的妇人;每吃一顿饭,都要想想耕田种地的农民。你们根据耳闻目见来判断、处理一件事情时,不要任凭自己的喜怒感情用事。每当我处理繁杂政务时,怎么敢因焦躁劳累的情绪而有所懈怠?你们不要总是鄙视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就妄自尊大,只有这样才能永久保住自己的富贵,确保一生吉祥顺利。我们贤明的祖先有言在先:‘敢于触犯我、指出我错误和不足的人是我的老师;一味逢迎、盲目顺从我的人是残害我的敌人’。你们不能不体会这些道理。”
18.【答案】例文一:
我变了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入初中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觉得我变了许多。
我在变,对吗?对。在写作业方面,我更加努力了。以前小学时,主课只有三门,此刻一下子就增加到了七门。然而,我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压倒,而是努力地扛了起来。我牺牲了一部分平时用于玩的时间来写作业,研究书本上的知识。写作业的速度也变得快了许多。以前,我写作业总喜欢磨磨蹭蹭,写一会又去做别的事,不太专心。此刻大不一样了。写作业时一心一意,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写作业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这是不是说明我在变呢?
我在变,对吗?对。在听课方面,我也更认真了。小学时,因为学习资料简单,学习压力不大,上课资料听懂之后就会开小差,甚至做别的事。此刻不一样了。学习资料比以前难了许多,上课不认真听可不行了。于是,我痛改前非,乖乖地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再也不敢开小差了。这是不是说明我在变呢?
我在变,对吗?对。在做家务方面,我更加主动了。以前,我总觉得做家务又脏又累,不想干。但此刻,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也想用心主动干点家务活,减轻爸妈的负担。是阿,做家务,不容易,但总的有人去做吧,否则家里是不是就会转成狗窝,邋遢地见不得人呢?上周星期六早上,我见奶奶在卖力地拖着地,于是主动跑过去,抢过拖把认真地拖地来。奶奶惊讶地望着我,使我感觉有些羞愧。是阿!以前都是爸爸妈妈千方百计想让我做家务,在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才会极不情愿地去完成任务。此刻居然会主动做家务了……这是不是说明我在变呢?
没错哦!我时时刻刻都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听话、越来越懂事……
此刻的我,已经不是以前不懂事的小不点,因为我变了。
例文二:
我依然不变
宇宙的尽头,黑夜的残影中,隐匿着成千上万颗孤独的行星,没有恒星的指引,光的照耀,就这样带着冻结的身体在星系的边界四处流浪。
我是AC2149小行星,流浪者的一员。
我的同伴大多是受到外界阻力被轨迹放逐的不幸者,它们带着被恒星抛弃的无措,恍惚的悲伤,终日在雾一般的星际云边游走,随着星河地流转,无规则地飞行着,最终被寒冷凝固。
我却不同于它们。在经历时光的消磨,黑夜的洗礼后,我不会被寒冷冻结陷入沉睡,因为,我会找到我的北极星,那时,我便不再是宇宙的孤儿。
多年前,我还是一颗卫星,就能一眼望见它,遥远的夜里,它清冷的光芒从未黯淡,亦是未曾被更耀眼的恒星掩盖,层层的光晕在天际中流转,散尽温柔。正是因为这样温柔的光,我选择了出离。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我飞速运行,脱离恒星的牵引,不顾一切地飞向北方,我仿佛看到了恒星的愤怒和行星们的不屑,它们光影忽明忽暗,问道——AC2149,这就是你的选择吗?我却不曾作声。
在寻找它的过程中,我也曾被寒冰层层包裹,但仅需它的“只言片语”,我便会重新满怀期待,化悲伤为笑意,不知这种真切的感情,能否称之为魂牵梦萦?因为它温柔的注视,我不再惧怕黑夜,我们之间仿佛天生存在着一种无声的牵引,无论走过繁星璀璨还是天河流转,繁华的星群从未使我停下脚步。
我就这样遨游在太空中,忘记时间的存在,仅要它轻声的呼唤,便义无反顾地向它飞去,可能你又要暗笑我的执着,又或许怀着一丝不解,但我相信你最终知道,我的答案从来只有一个——我坚信自己的选择。
在时间将我吞噬殆尽前,我终是来到了它的星系,我一眼便能认出它——我的灯塔,我的北极星。
那还是它吗?黯然无光,分崩离析。就在某一瞬间,一些事情悄然发生改变,我再次面临如此相似的选择,可我的答案,依旧不变。
无论时光荏苒,岁月潺潺,我都将是守卫它的行星,正是因为留恋过去的朝朝夕夕,怀念它温暖的注视,我才如此勇敢地做出选择。
我是AC2149小行星,这就是我的选择。它可以凋零,可以消逝,怎样都可以,但只要我望见它,万般柔情便涌上心间。
我相信我的选择,因为,我的北极星一定会再次熠熠生辉……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引导语中的“变与不变,相对而存在”阐释了变与不变以的辩证关系。变是为了突破自己,是为了对这个世界有不一样的体验。不变是对初心的坚守,反映出来的是执着与坚定。变的是表象,是看问题的角度,是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不变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自我的认可。题目带有明显的叙事性,文体应选择记叙文。
第二,选材构思:第一个命题:“我”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变”是变化,是一个逐渐发生转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了”强调的是结果,强调的是我产生了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应是积极向上。如我变得自信了,我变得乐观了,我变得坚定了,我变得开朗了等。第二个命题:“我”点明了写作的对象,“不变”是没有发生变化。“依然”强调的是与往并没有什么不同,依然如此。尽管自己升入了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但自己的初心却依然没有变化;尽管自己在初三里面对着比平日里更加大的压力,但自己的执着与坚定依然没有改变,依然坚定地向着目标迈进。应以自己从“变了”或“依然没变”里获得的收获与启示为表现的主旨。以真实的事件寄托真挚的情感,做到以情动人。
阅读名著
组别
探究专题
探究内容
《西游记》
第一组
①话说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
第二组
话说唐僧师徒
猪八戒有见识短浅等缺点,但又有憨厚淳朴等优点。
②(猪八戒之外的其他一个形象;从优缺点两个角度评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共9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文件包含新九年级开学考试卷语文24831新九年级暑期作业检测卷1pdf、新九年级开学考试卷语文24831新九年级暑期作业检测卷1答案pdf、新九年级开学考试卷语文24831新九年级暑期作业检测卷1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