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486/0-1738019032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486/0-17380190321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十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70486/0-17380190322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能源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能源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天和核心舱是中国发射的首个空间站舱段,它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 )
A.煤炭B.地热C.汽油D.太阳能
2.关于粒子、宇宙及信息与能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通信B.太阳是恒星,它是宇宙的中心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水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3.数字驱动转型发展,智慧引领国家能源,我国正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积极推动能源生产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探索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
B.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5G网络比4G快,是因为5G传播电磁波的速度比4G的快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超声波提供定位服务
4.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裂变也称为热核反应,核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B.风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煤气和电能都是二次能源
5.威海依山傍海,能源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多种类型的发电站,其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
A.分布式光伏电站B.高温气冷堆核电站C.潮汐发电站D.风力发电站
6.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传输信息速度快,是因为“5G”的传播速度大
B.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新型硅光电池板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D.现在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7.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更高
B.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手机的芯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半导体
D.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
8.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B.用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时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自然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要节约
9.能源和信息在我们生活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月球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B.光在光导纤维中是通过光的反射传播的
C.水能是一次能源,所以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也是一次能源
D.原子核聚变和裂变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所以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10.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
B.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未来我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逐步降低的能源是核能
C.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
D.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二、多选题
11.国庆假期,小明和家人外出旅行,爱观察的他,被一排“风光互补”太阳能照明灯吸引了注意力;如图所示,“风光互补”太阳能照明灯“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小风扇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光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照明灯使用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D.蓄电池夜间放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2.学习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后,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一些关于利用和开发能源的建议,其中可行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研究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以及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B.电力部门应加快将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以减少内能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
C.我国应进一步开发利用江河水利资源
D.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应研究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多做功的机器
三、填空题
13.可燃冰是一种藏在深海海底的新型能源,1m3可燃冰可分解出16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5立方米可燃冰产生的热量为 (天然气热值为3.2×107J/m3),可燃冰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4. “嫦娥三号”已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成功,它携带的月球车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如图所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质量近3.8×103kg。从地球到月球,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月球车利用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将 转化为电能,供小车勘探活动。小车配备了6个行动轮,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 ,以防止沉降。
15.我国某型号核潜艇在海面漂浮时排开海水的质量为7000t,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N,在海面下5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核潜艇所用的核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g取10N/kg,取)
16.我国自主研制了一种攻击型核潜艇,在水面下排开水的质量为3000t,它此时受浮力为 N:在水面200m处下执行任务时,受到的压强为 Pa;核潜艇所用的核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ρ水=1.0×103kg/m3)
17.2023年4月12日,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太阳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8.如图是热电站工作情况的方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锅炉用的煤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在汽轮机中,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轮片的 能。方框内应填写的装置种类是 。
四、作图题
19.物块从斜面滑至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请画出该物块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请将力的作用点画在物块重心处)。
五、实验题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判断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
(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点燃燃料,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其中一只烧杯中的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选填“能”或“不能”)据此判断出该烧杯下方的燃料热值大。
21.建筑物隔热保温,材料选择是关键。为探究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小明分别用塑料、纸、泡沫制成三个相同带盖子的小瓶,还准备了钟表、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
步骤1:向塑料瓶中倒入适量冷水。
步骤2:在塑料瓶盖上扎小洞并将温度计插入其中,盖好瓶盖;将塑料瓶放入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塑料瓶盖下方约1cm处,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瓶中冷水温度上升5℃所用的时间。
步骤3:用另外两个瓶子重复上述步骤。请你解答:
(1)实验装置中,瓶壁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 可代表外界大气,实验通过 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
(2)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为使上述方案更加科学可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六、综合题
22.柴薪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能源,一直使用至今,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它 。(填“正确”或“错误”)
23.从肇庆贵广南广铁路在2015年初通车,轻轨列车“动力组”与传统列车比较,轻轨列车“动力组”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 ;
(2)车体采用强度高、密度 的铝合金等材料制造,使整车质量减小,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3)列车速度从200km/h降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利用“再生制动”技术;列车由于 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储存起来;
(4)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 ,使列车周围的压强 (“减小”、“增大”或“不变”),所以在轻轨铁路两边3m以内建有隔离墙,避免当有列车经过时,人和物体被压入轨道而发生危险;
(5)轻轨建成后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因为汽车里的燃料燃烧排放的尾气既污染环境,又会引起热岛效应,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作出一份努力。请就如何做到“节能”或“减排”,简要谈谈你的一点建议 。
参考答案:
1.D
【详解】煤炭、汽油在空间站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太空中又不能利用地热能;太空中可以利用太阳能,又能不断得到补充,所以空间站工作时,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与卫星通信,故A错误;
B.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但不是宇宙的中心,故B错误;
C.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水能和风能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故A错误;
B.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再加以利用,如转化为电能、内能等,故B正确;
C.5G网络和4G网络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C错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无线电波提供定位服务,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是核裂变和核聚变,即是利用了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裂变的方式称为链式反应,故A错误;
B.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风能、水能、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煤气、电能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分布式光伏电站是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发电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利用不可再生的核能发电的,故B符合题意;
C.潮汐发电站是利用可再生的潮汐能发电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站是利用可再生的风能发电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5G”使用的电磁波与“4G” 等使用的电磁波相比,频率更高,可以携带的信息更多,但是它仍属于电磁波,而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
B.飞船上的新型硅光电池板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能量转化有方向性的,因此我们需要节约能源,故C错误;
D.核电站主要应用核裂变释放出的能量来进行发电,而核能源于矿石内的能量,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而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通电后不会产生电热,故超导材料不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故A错误;
B.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获得补充,故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手机的芯片主要是用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正确;
D.卫星导航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来定位导航的,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太阳能、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手机上网,其发射或接收信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的,故B正确;
C.原子核裂变、聚变都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核裂变是可控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C错误;
D.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月球距离地球太远,一是传输信号延迟时间较长;二是信号衰减严重;再者月球与地球非同步,不利于信号的发射与接受,故A错误;
B.光缆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内的全反射传输信息的,故B正确;
C.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没有经过加工的能源,电能是人们利用水能通过发电设备加工转化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故C错误;
D.原子核裂变所利用的核原料,不能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得,不能重复利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垃圾分类有助于回收、利用,所以有利于环保的节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例逐步降低的能源是化石能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用它来造输电线可以降低能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CD
【详解】A.小风扇通过风吹动扇片转动,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光电池板工作时,消耗了太阳能,获得了电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符合题意;
C.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照明灯使用时消耗电能而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符合题意;
D.蓄电池夜间放电,蓄电池就是电池,给用电器提供电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12.ABC
【详解】A.让燃料充分燃烧或减小热量损失都可以节约能源,故A符合题意;
B.发电时先将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再转化为电能,直接将内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减少能量损耗,故B符合题意;
C.我国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江河水利资源,故C符合题意;
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机器对外做功时,必定要消耗能量,故能对外做功而不消耗能量的机器不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3. 2.56J 不可再生
【分析】(1)根据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0m3天然气相当可求得完全燃烧5m3的“可燃冰”所放出的热量;(2)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
【详解】(1m3的“可燃冰”相当于的天然气的体积为:V=1×160m3=160m3,
完全燃烧5m3可燃冰产生的热量:Q放=Vq=5×160m3×3.2×107J/m3=2.56×1010J;
由于可燃冰是一种藏在深海海底的新型能源,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补充,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14. 不变 太阳能 减小对月面的压强
【详解】[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后,质量保持不变;
[2]太阳能电流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小车勘探活动;
[3]小车配备6个行动轮,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月面的压强,以防止沉降。
15. 不可再生
【详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核潜艇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排=m排g=7000×103kg×10N/kg=7×107N
[2]在海面下5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5m=5×104Pa
[3]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潜艇所使用的核燃料无法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6. 3×107 2×106 不可再生
【详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浮力
F浮=G排=m排g=3000×103kg×10N/kg=3×107N
[2]受到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200m=2×106Pa
[3]核能使用后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7. 核聚变 可再生
【详解】[1][2]“人造太阳”利用了原子核较轻的物质发生核聚变的原理;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
18. 不可再生 机械 发电机
【详解】(1)[1]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2)[2][3]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对锅炉进行加热,水沸腾产生水蒸气带动汽轮机轮片转动,是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的装置是发电机。
19.
【详解】依据题意,物体受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物体又在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所以物体又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作图如图所示。
20. 甲、丙 加热时间 甲、乙 不能
【详解】(1)[1]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要控制物质吸热量相同,所以要使用相同的燃料,故应选择甲、丙进行实验。
[2]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不易观察,可通过加热时间来判断不同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采用了转换法。
(2)[3]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则要控制液体的种类相同而燃料种类不同,故应选择甲、乙进行实验。
[4]燃料燃烧相同的时间,无法比较燃料燃烧的质量是否相同,所以不能说明热值的大小。
21. 热水 瓶中冷水上升5℃所用的时间
见解析
【详解】(1)[1]根据类比法,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热水可代表外界大气。
[2]实验通过杯中冷水上升5℃所用的时间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
(2)[3]根据实验要求,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2)[4]改进建议:应控制冷水的初温相同、倒入杯中冷水的质量相同。
22.错
【详解】在柴薪的使用过程中造成许多危害:柴薪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会释放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其他烟尘,直接损害人体健康、污损及损坏家具家电、墙壁及室内设施,被造成大气污染;使用柴薪会破坏森林和草地植被、破坏生态平衡、加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燃烧秸和就不能秸秆还田,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庄稼减产,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造成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土壤恶化问题,所以不能无限制地使用它。
23. 阻力 小 惯性 电 增大 减小 上学、上班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详解】试题分析:(1)火车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空气的阻力,以提高速度;(2)车体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铝合金等材料制造,使整车质量减小,便于速度的提高;(3)列车由于惯性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4)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使列车周围的压强减小,人和物体有被压入轨道的危险;(5)为了减小燃料燃烧排放的尾气既污染环境,又会引起热岛效应,比如上学、上班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考点:物理与生活
瓶中冷水上升5℃所用的时间t/s
隔热性能
塑料瓶
泡沫瓶
纸瓶
瓶中冷水上升5℃所用的时间t/s
隔热性能
塑料瓶
泡沫瓶
纸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精品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优秀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精品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