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巩固提升(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 通信技术简介》巩固提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 通信技术简介》巩固提升(含解析),共11页。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 通信技术简介》同步练习2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 手机通话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WIFI”上网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2.(3分)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4G手机通信业务。使用4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手机通话是直接传输声信号C.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3.(3分)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贵阳市逐步进入了全城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时代,市民可在城区内用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免费连接。手机接收的网络信息是通过()A、电磁波传递B、铜质导线传递C、声波传递D、高压线传递A. 电磁波传递 B. 铜质导线传递 C. 声波传递 D. 高压线传递4.(3分)下列事例中,不是为了传递信息的是( )A. 警察向逃犯鸣枪示警 B. 进攻开始前发信号弹C. 用枪把远处敌人击倒 D. 运动会上裁判员扣动发令枪5.(3分)小华在家里看电视时发现只要妈妈在电视机旁使用电吹风,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电吹风一停,”雪花“也随即消失,这是因为电视机接收到了电吹风产生的( )A. 电磁波 B. 次声波 C. 噪声 D. 超声波6.(3分)在一次活动中,无人机群接收到地面指挥系统的指令,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如图所示,地面指挥系统向无人机群发出编队指令的“传递使者”是()A. 探照灯光 B. 电磁波 C. 超声波 D. 光纤7.(3分)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听筒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振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话筒是把声信息直接传递到听筒引起听觉的反应D. 听筒是把电信息还原成声信息8.(3分)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波长的长短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B. 微波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红外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于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D. 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一样大9.(3分)2022年11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东盟国家的数百名青少年进行了一场“天宫对话”,点亮东盟青少年的“航天梦”。在天地之间传输“对话”的是()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空气10.(3分)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固定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 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 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 听筒中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1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航天员在空间站利用电磁波跟地面指挥中心进行联系B. 当前,人类已实现常温常压下超导研究C.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号的D. 核潜艇利用的是可控核聚变释放的能量12.(3分)我国5G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它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下列对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只能传播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象信号B. 所有电磁波的波长相等C.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可以传递能量D. 中央电视台和启东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3.(4分)如图是一个掌中微型无线光电小鼠标,内装有两节七号干电池,则鼠标正常工作时电压为 ______V,它是利用 ______(选填“电磁波”“超声波”)实现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连接。14.(4分)电磁波是____的电流在空间激起的.15.(4分)长春市在创建交通模范城市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如: (1)市公汽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从公汽后门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______ 透镜成 ______ 像(填“实”或“虚”). (2)市出租公司为了调度及时,在出租车上装上了“车载无线电话”,它是通过 ______ 来传递信息的.16.(4分)2009年7月,发生本世纪罕见的一次日全食。当时南平地区天气晴好,大家可以看到日食现象。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______的道理来解释。“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是通过______向地面传回信息的。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______(选填“ms”或“km/h”)。17.(4分)“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天地对话,是利用 ______ (电磁波/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如图,我们透过水球看到航天员王亚平的倒立的像,其成像特点与生活中的 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同。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18.(12分)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面站两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线路。由于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3600km,它绕地球一周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23h 56min 4s)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一般。三颗相距120°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10GHz频段,即微波频段。 (1)关于同步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B.同步卫星和月球一样每天绕地球一周 C.同步卫星固定在空中一直不动 D.作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空的同步卫星越多越好 (2)频率为1~10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是多少?19.(12分)江苏人民广播电的频率为702kHz,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则南京音乐台节目的波长是多少米?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0.(6分)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1.(6分)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信号所用的电磁波的波段属于中波,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电磁波的波段属于微波,为了不让山地阻挡信号的传播,必须建立山顶转发站来转发,那么转发站(即中断站)转发的是无线电广播信号,还是电视信号?简述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1)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现代电信网络中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 B、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故B正确; C、手机就是利用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来实现信息传递的,故C错误; D、手机用“WiFi”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2.【答案】D;【解析】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移动电话是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的,并非直接传输声信号,故B错误;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故C错误; D、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数字信号的,包括手机上网,故D正确。 故选:D。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不论是普通手机还是3G手机,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3.【答案】【解析】解:手机用“WiFi”上网利用的是电磁波,通过电磁波接受网络信息。 故选:A。 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本题以智能手机考查了对无线电通信的原理认识和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物理与生活、科技紧密相连。4.【答案】C;【解析】解:A、警察向逃犯鸣枪示警,利用枪声传递信息,要求逃犯停下,不符合题意; B、进攻开始前发信号弹,利用信号弹发出的声和光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C、用枪把远处敌人击倒,是利用了子弹的能量打击敌人,与信息的传递无关,符合题意; D、运动会上裁判员扣动发令枪,利用枪声来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声音、光、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根据各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信息的传递,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5.【答案】A;【解析】解: 这是因为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吹风机工作时能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并对电视机产生干扰,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故A正确. 故选A. 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以及收音机和电视机能接收电磁波.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产生以及电磁波的接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答案】B;【解析】解:无人机群接收到地面指挥系统的指令,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图案。无人机是通过电磁波接收到信号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题。7.【答案】C;【解析】解: A、当对着话筒说话时,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振动时,切割磁感线,此时电路中产生随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的感应电流,所以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说法正确; B、听筒里面有电磁铁,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振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说法正确; C、话筒是把声信息变成电流,通过电流传递到听筒,听筒再把电流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引起听觉的反应,故C说法不正确; D、听筒是把电信息还原成声信息,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电话的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碳粒。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信号;而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转化成声音的信号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话中话筒和听筒的作用及使用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8.【答案】D;【解析】解:各种电磁波的速度都是相同的,红外线,紫外线,微波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c=3×108ms。 故选: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且保持不变,与波长和频率无关。 该题考查了电磁波的速度是一道基础题。9.【答案】A;【解析】解: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东盟国家的数百名青少年进行了一场“天宫对话”,点亮东盟青少年的“航天梦”。在天地之间传输“对话”的是电磁波,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和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递信息。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电磁波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10.【答案】B;【解析】解: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听筒,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所以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 故选:B。 电话之间要靠导线传递电信号,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靠听筒和话筒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要解决本题就要明白电话传输信息的过程,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1.【答案】A;【解析】解:A、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所以航天员在空间站利用电磁波跟地面指挥中心进行联系,故A正确; B、当前,人类已实现常温常压下超导研究是错误的,故B错误; 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C错误; D、核潜艇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的,故D错误; 故选:A。 (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 (2)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 (3)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4)核潜艇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超导现象、红外线的特点、核能利用等知识。12.【答案】D;【解析】解:A、电磁波作为载波使用时,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传递图象信号,故A错误; 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不相等,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D、中央电视台和启东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电磁波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传递图象信号;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恒定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波的有关知识,利用电磁波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3.【答案】3 电磁波;【解析】解: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无线光电小鼠标中电池是串联的,所以鼠标正常工作时电压为3V; 它是利用电磁波实现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连接。 故答案为:3;电磁波。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由此可知鼠标正常工作时电压;无线鼠标工作时发出电磁波,接收器接收鼠标发出的电磁波,从而实现对电脑的控制。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线光电鼠标的工作电压和信号传递方式的认识,属于一道基础题。14.【答案】迅速变化;【解析】解: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故答案为:迅速变化.15.【答案】凸;实;电磁波;【解析】解:(1)电视监控图象能显示在屏幕上,一定是实像.凸透镜能成实像,U>2f 时,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实. (2)手机、无线对讲机、“车载无线电话”、电视机工作时都要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电磁波. (1)根据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像,车载电视监控是记录车内情况,能呈现在屏幕上,是实像. (2)解答本题应掌握: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能分辨实像和虚像.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的,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组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3)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离不开电磁波,故应掌握电磁波的性质及应用.16.【答案】直线传播 电磁波 m/s;【解析】解:(1)日食是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进入了月亮的影子中时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回信息的;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电磁波;ms。 (1)生活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现象较多,像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月食等。 (2)因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太空通信一般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3)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写正确答案。 要会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自然现象;知道航天通信利用的是电磁波以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这些都属于基础知识。17.【答案】;【解析】解: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天地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透过水球看到航天员王亚平的倒立的像,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故答案为:电磁波;照相机。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水球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波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属于基础题。18.【答案】A;【解析】解:A、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与地球同步转动,故本选项正确; B、月球不是每天绕地球一周,是30天,故本选项错误; C、站在地球上观看(以地球本身为参照物),同步卫星在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如果选择参照物不是地球,那么此结论就是错误的,故本选项错误; D、同步通通信卫星做为传播微波的中继站,地球上只要有3颗就能覆盖全世界,并非是越多越好故本选项错误。 (2)根据λ=cf得 频率为1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 λ1=3.0×108m/s109Hz=0.3m; 频率为10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 λ2=3.0×108m/s1010Hz=0.03m。 故答案为:(1)A;(2)频率为1GHz~10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是0.03m~0.3m之间。 (1)所谓地球同步卫星,即指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与地球同步转动,且在赤道上空的某地,站在地球上观看(以地球本身为参照物)它在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它可以代替微波中继站来进行电磁波的中转作用。全世界只要有三颗这样的卫星(当然位置要选定好)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2)根据λ=cf求出频率为1 GHz~10 GHz的微波对应的波长。 此题不仅仅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还要求学生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有关知识,以及学生对速度公式及波长、波速、频率公式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19.【答案】解:波长λ=cγ=300000000m/s702000Hz≈427m。 答:南京音乐台节目的波长是427m。;【解析】 根据波速公式:波速=波长×频率计算。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波速公式:波速=波长×频率的计算。20.【答案】;【解析】 根据反射定律进行作图,即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1.【答案】解:转发站转发的是电视信号,因为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为微波,只能沿直线传播,中波可以沿地球表现绕射,也可以沿直线传播,山顶的转发站转发的显然是电视信号。;【解析】 电视信号使用的电磁波是微波,微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波长比较短的电磁波,微波传播的路径为近似的直线,在山顶建一转发站,就可以将微波传播过去,使城市居民能够接收到电视信号。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视信号和广播信号的不同,以及微波的传播,是一道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