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11月联考物理试卷-教师用卷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11月联考物理试卷-教师用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A、B两个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开始时AB在同一位置,则( )
A. 0~t2内,A的路程比B的路程多2m
B. 0~t2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C. t2时刻,A、B两物体一定相遇
D. A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0~t2内,A的路程为sA=4m+2m=6m,B的路程为sB=2m,则A的路程比B的路程多4m,故A错误。
B、0~t2内,A与B通过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
C、0~t2内,A与B通过的位移相同,则t2时刻,A、B两物体一定相遇,故C正确。
D、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知0~t2内,A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此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
2.如图所示,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阻力,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C.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答案】A
【解析】【分析】
不管怎么拉,绳子对两人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出加速度的大小,从而根据位移时间公式进行判断。
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绳子拉力大小相等,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解答】
对甲有:F−mAg=mAaA,解得aA=F−mAgmA=FmA−g,
对乙有:F−mBg=mBaB,解得:aB=F−mBgmB=FmB−g,
当甲的质量大,则甲的加速度小,根据l=12at2知,甲的运动时间长,所以乙先到达滑轮。
当甲乙的质量相等,则运动时间相同,同时到达滑轮,故A正确,BCD错误。
3.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m、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且F由零增加到Fm的过程中,m和M仍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为零
【答案】A
【解析】【分析】
对物体进行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对整体进行分析,由平衡条件研究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如何变化,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地面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如何变化。
本题隔离法和整体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通过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
【解答】
AB.对物体进行研究,物体受到重力mg、水平推力F、斜面的支持力N1,原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上,支持力N1=mgcsα;在F作用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1=mgcsα+Fsinα,所以支持力逐渐增大.而对于静摩擦力,当Fcsα≤mgsinα时,f1=mgsinα−Fcsαmgsinα时,静摩擦力开始反向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D.对于整体,受到总重力(M+m)g、地面的支持力N2、静摩擦力f2和水平推力F,由平衡条件得,N2=(M+m)g,f2=F,可见,当F增大时,f2逐渐增大到Fm.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地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地面给斜面体的摩擦力由0逐渐增加到Fm.故CD错误。
故选A。
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的扫地机器人,其形状为圆盘形,圆盘半径为R。扫地机器人在一片空旷的水平地面作业时,其中心轴上每一点均沿着一条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同时机身绕着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大小为ω。现考虑圆盘边缘上的一点P,t=0时过该点的半径处在中心轴的运动方向上。下列关于P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P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 P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弧
C. 经过半个周期,P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R+πv0ω
D. 经过一个周期,P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R+2πv0ω
【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判断P点的运动轨迹;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半个周期或者一个周期P点通过的位移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难度一般,基础题。
【解答】AB.质点P参与两个运动过程,一个是沿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沿着该点的切线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可知P点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故AB错误;
C.经过半个周期,P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1=2R+v0·T2=2R+v0·12×2πω=2R+πv0ω,故C正确;
D.经过一个周期,P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2=v0T=2πv0ω,故D错误。
故选C。
5.在地面上以初速度kv0竖直上抛一物体A后,又以初速度v0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若要使两物体能在空中相遇,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Δt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已知k>1,不计空气阻力)( )
A. Δt>kv0gB. Δt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省级联考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联考物理试卷(12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