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地区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地区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部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Ca-40 Fe-56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提后括号中)
1. 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B. 立竿见影
C. 火烧赤壁D. 以卵击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B.立竿见影 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火烧赤壁,有燃烧发生,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以卵击石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C。
2. 某同学加热2—3毫升食盐水,正确操作顺序应该是( )
① 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3毫升食盐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②⑤
C. ④⑤③①②D. ④③⑤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实验首先要取食盐水,取完食盐水要把原来的试剂瓶复原,再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到试管的中上部,点燃酒精灯,先进行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即正确顺序为:④⑤③①②。故选C。
3.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 该粒子是阴离子
C. 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D. 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该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选B。
4.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B.
5. 下列有关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气体颜色B. 用澄清石灰水
C. 用带火星的木条D. 用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常温下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颜色都是无色的,观察气体的颜色不能鉴别,选项A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现象不同能鉴别,选项B正确;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能鉴别,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氧气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能鉴别,选项D正确。故选A。
6.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i元素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B. 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 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D. 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某方格中的信息: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Si元素的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正确;
B、在原子中,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次外层不超过8,镁原子核外电子数由里向外依次为2、8、2,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错误;
D、硅元素“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A。
7.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A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B正确;
C、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C正确;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D不正确;
故选D。
8. 小玲学习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后,收集了家里的几种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上述物质中,最容易直接腐蚀铁制下水管道的是( )
A. 厕所清洁剂B. 牙膏
C. 肥皂D. 厨房清洁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因此厕所清洁剂呈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最容易腐蚀铁制下水管道;选A
9.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原子团都不能再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说法正确;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粒子本身大小不变,说法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它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说法错误;
D、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整体参加反应,是不可分的,在有些化学反应中是可分的,例如加热氯酸钾时氯酸根原子团就可分,说法错误。
故选A。
10.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错误;
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例如恰好完全反应时是2xg,不恰好完全反应时,小于2xg,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是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错误;
D、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能是置换反应,故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 某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说明:①______;②______。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图C所示,取一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用水喷湿,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①.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或氨水具有挥发性) ②. 氨气遇水生成碱性物质
(2)①. 熟鸡蛋被压入瓶中 ②. CO2+2NaOH=Na2CO3+H2O
(3)①. 小花变红 ②. CO2+ H2O=H2CO3
【解析】(1)浓氨水并没有与酚酞直接接触,而酚酞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而与酚酞接触,故填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到了显碱性的物质,原因是氨气遇水生成碱性物质,故填氨气遇水生成碱性物质。
(2)将注射器中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和水,导致气体被消耗,瓶内的压强变小,且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熟鸡蛋能被压入瓶中,故填熟鸡蛋被压入瓶中;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2NaOH=Na2CO3+H2O。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观察到纸花变红的现象,故填小花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 H2O=H2CO3。
12.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C、D为单质,C为钢铁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A、D的化学式是:A.____________;D.________。
(2)请写出C→B、和C+D→E的化学方程式:
C→B :_______________。
C+D→E :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H2O ②. O2
(2)①.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②.
【解析】C为钢铁的主要成分,则C是铁,A通电能分解生成B和D,则A是水,生成的B和D为氢气和氧气,铁能生成B,则B为氢气,D为氧气,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根据分析,A是水,D是氧气,故填:H2O;O2;
(2)C→B可以是铁能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和氢气;C+D→E可以是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Fe+2HCl=FeCl2+H2↑或 Fe+H2SO4=FeSO4+H2↑;。
1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氢气##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⑤. 蒸馏
【解析】
【详解】(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试管1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可得到纯水。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14. 回答问题。
(1)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___________。
但对图2中“两支蜡烛谁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小聪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
(3)通过实验,证明小聪看法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你认为茶杯变黑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③打开窗户跳出
【答案】(1)①. 密度比空气大 ②. 不燃烧 ③. 不支持燃烧
(2)杯内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3)蜡烛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了炭黑
(4)① ②
【解析】(1)据图可知,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填: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由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茶杯内支持燃烧的氧气被耗尽,同时蜡烛燃烧生成了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故填:杯内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3)由于蜡烛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了炭黑,所以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故填:蜡烛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了炭黑。
(4)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故填:① ②。
15.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2)你认为___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5)上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②.
(2)①. 小刘 ②. 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4)①. NaCl ②. AgNO3
(5)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再用托盘天平称出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比较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与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
【解析】(1)小刘的实验: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故填:。
小李的实验: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故填:。
(2)由于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小刘的结论正确;由于小李的实验中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导致实验结论错误。故填:小刘;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3)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定律成立。故填: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4)选择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由于装置不是密闭的,所以两种药品反应不能生成气体物质。故可以选择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或铁与硫酸铜溶液等。故填:NaCl;AgNO3。
(5)选用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有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再用托盘天平称出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比较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与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故填: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再用托盘天平称出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比较反应前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质量和与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和。
四.计算题(共6分)
16. 红旗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
(2)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g+12g-167.6g = 4.4g。
(2)解析见答案。
物质
厕所清洁剂
牙膏
肥皂
厨房清洁剂
pH
2
8
10
12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60 g
12 g
167.6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部分校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3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十二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