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贵州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大肠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细菌。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 细胞膜外侧有细胞壁
C. 细胞内没有内质网等具膜细胞器
D. 细胞内含有染色质
【答案】D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C、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内没有内质网等具膜细胞器,AC正确;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侧,B正确;
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染色质,D错误。
故选D。
2. 遵义是国内辣椒的主产区,有400多年种植历史。椒农种植辣椒时施用氮肥(主要成分硝酸盐)和磷肥(主要成分磷酸盐),辣椒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合成( )
A. 淀粉B. 纤维素C. 核酸D. 脂肪
【答案】C
【分析】硝酸盐含有氮元素,磷酸盐含有磷元素,所以可以合成含有氮和磷的各种物质。
【详解】A、硝酸盐含有氮元素,磷酸盐含有磷元素,所以可以合成含有氮和磷的各种物质,淀粉属于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辣椒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不可以用于合成淀粉,A错误;
B、纤维素属于多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辣椒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不可以用于合成纤维素,B错误;
C、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合成需要N和P,辣椒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合成核酸,C正确;
D、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辣椒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不可以用于合成脂肪,D错误。
故选C。
3. 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完1500米跑步后发生肌肉抽搐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血液中缺少葡萄糖B. 血液中钙离子含量降低
C. 体内缺少蛋白质D. 体内缺少水
【答案】B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钙离子对生命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血液中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现象。
【详解】A、葡萄糖缺少会造成低血糖,疲乏无力现象,A错误;
B、血液中钙离子偏低会导致抽搐现象发生,B正确;
C、蛋白质缺乏会造成营养不良,C错误;
D、缺水不会造成抽搐现象,D错误。
故选B。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鱼、禽畜瘦肉、蛋、奶和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B.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加热时肽键会断裂
C. 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D. 食物中的蛋白质需水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答案】B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具有催化、免疫、运输、结构物质、调节等功能。蛋白质在加热时会变形,但肽键不会断裂。
【详解】A、人体自身能够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需要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A正确;
B、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加热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但肽键不会断裂,B错误;
C、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C正确;
D、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需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吸收,D正确。
故选B。
5. 20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二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RNA及其作用,micr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物质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
B. micrRNA含有A、T、G、C四种碱基
C. 图中核糖也是组成DNA的成分之一
D. micrRNA组成元素为C、H、O、N、P
【答案】D
【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有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它们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详解】A、图中核苷酸含有核糖,故为核糖核苷酸,A错误;
B、micrRNA含有A、U、G、C四种碱基,B错误;
C、DNA中不含核糖,C错误;
D、micr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D正确。
故选D。
6.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
B. 精子与卵细胞可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
D. 经台盼蓝染色后,活细胞会呈现蓝色
【答案】D
【详解】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例如一些病毒、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A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接触实现信息交流的,这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所以是制备细胞膜的良好材料,C正确;
D、经台盼蓝染色后,死细胞会呈现蓝色,因为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而活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D错误。
故选D。
7. 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丁通过形成囊泡与乙建立联系
B. 甲、乙、丙都存在于蓝细菌中
C. 甲、丙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 甲、丙都与细胞中的能量转换有关
【答案】B
【分析】甲模式图代表线粒体,乙代表高尔基体、丙代表叶绿体、丁代表内质网。
【详解】A、丁是内质网,可以通过囊泡与乙高尔基体联系,A正确;
B、蓝细菌中只含有核糖体,不含有图示细胞器,B错误;
C、甲线粒体和丙叶绿体均含有双层膜,C正确;
D、甲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丙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者都与能量转换有关,D正确。
故选B。
8. 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和加工后,经囊泡运输到细胞外起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的过程说明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B.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中会发生生物膜成分的交换
C. 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合成与加工
D. 合成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也多
【答案】C
【分析】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详解】A、分泌蛋白向外运输的过程中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囊泡膜转变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再形成囊泡,囊泡再转运到细胞膜,说明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的过程说明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A正确;
B、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蛋白质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蛋白质与细胞膜融合,所以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B正确;
C、性激素为脂质,在光面内质网合成,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胰岛素为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C错误;
D、合成分泌蛋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合成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也多,D正确。
故选C。
9. 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用伞藻完成图所示的嫁接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伞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若移去甲伞藻的细胞核伞柄上依然能长出伞帽
C. 图中①②的帽形不随嫁接的伞柄的改变而改变
D. 伞藻嫁接实验证明伞藻“帽”的形状由假根决定
【答案】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伞藻是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藻类,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
B、由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所以若移去图中甲伞藻的细胞核,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B错误;
C、图中①②的细胞核没有变化,所以帽型不变,而且也不随嫁接的伞柄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
D、依据题干信息,伞藻是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伞藻嫁接实验中伞藻“帽”的形状与假根一致,说明伞藻“帽”的形状是由假根决定的,而并不能说明伞藻“帽”的形状由细胞核决定,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为核膜,双层膜结构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隔开
B. ④与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 ⑤是核仁,代谢越旺盛的细胞,⑤的体积越大
D. 细胞可通过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答案】B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③为核膜,具有两层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
B、④为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B错误;
C、⑤是核仁,核仁与某种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数量越多,核仁越大,C正确;
D、⑥为核孔,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11. 科学的发现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下列生物科学探究过程与所用技术或研究方法不能对应的一项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的观点,A正确;
B、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即构建了物理模型,B正确;
C、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C错误;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差速离心法可用于分离各种细胞器,D正确。
故选C。
1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多,有利于为肌肉收缩时提供更多能量
B. 植物细胞壁作为细胞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C. 叶绿体和线粒体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其进行对应的生命活动
D.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形态有关
【答案】B
【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肌肉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线粒体较多可以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A正确;
B、植物的细胞壁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B错误;
C、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增大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折叠增大膜面积,C正确;
D、充盈的液泡可以让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与维持细胞的形态有关,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
A.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
B. 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C. 生物膜的脂双层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C
【详解】A、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包括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A正确;
B、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B正确;
C、生物膜系统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细胞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细胞呼吸提供的,而组成膜本身的有机物是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的,C错误;
D、生物膜不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14. 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 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甲物质溶液浓度
C. 细胞液中的H2O可以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 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答案】B
【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详解】A、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A正确;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在失水,此时,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B错误;
C、由于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可以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正确;
D、细胞壁是全透的,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D正确。
故选B。
15.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有关,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
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的作用机制一样
C.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D. 有些无机盐离子可借助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进出细胞
【答案】D
【分析】载体蛋白只容许与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水分子大多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A错误;
B、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需要与物质结合,通道蛋白运输物质时不需要与物质结合,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B错误;
C、巨噬细胞通过胞吞摄入病原体,C错误;
D、有些无机盐离子,如钠离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也可以通过钠钾泵这种载体蛋白出细胞,D正确。
故选D。
16. 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体介导的胞吞不需要消耗能量
B. 该过程以生物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C. 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会受低温的影响
D. 囊泡不都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膜内陷,将大分子包在囊泡中,进而内吞形成囊泡,把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内,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实现。
【详解】A、胞吞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A错误;
B、胞吞作用有细胞膜的凹陷,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正确;
C、胞吐以生物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温度会影响膜的流动性,温度低,生物的流动性会减弱,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囊泡不都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也可来自细胞膜,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小麦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在盛夏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小麦晾晒一定的时间使水分降到12.5%以下,方可长期保存。
(1)含水量降到12.5%时,小麦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
(2)小麦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中淀粉的作用是_____。
(3)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_____(填“增加”或“下降”);为了检测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研究小组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加入不同发芽阶段小麦幼苗研磨提取液,并用60℃水浴加热,最后比较颜色变化。上述实验中存在两处错误操作,请找出并更正:①_____;②_____。
【答案】(1)结合水 (2)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3)①. 增加 ②. 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加入改为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③. 将用60℃水浴加热改为摇匀
【分析】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者产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抗逆性差,反之亦然。
【小问1详解】
当含水量降到 12.5% 时,此时小麦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因为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子含水量较低时,大部分水为结合水。
【小问2详解】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小问3详解】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新陈代谢加快,自由水含量增加,结合水含量相对减少,所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增加。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添加双缩脲试剂时是先加A液,再加B液,不需要水浴加热。故上述实验中存在两处错误操作:①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加入改为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②将用60℃水浴加热改为摇匀。
18. 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1~3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
(1)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其基本支架是[ ]______。
(2)图1中的[3]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3]的______就越多。
(3)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填“A”或“B”)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
【答案】(1)①. 脂质 ②. 蛋白质 ③. 1磷脂双分子层
(2)①. 蛋白质 ②. 种类和数量
(3)①. A ②.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分析】由图可知,1为磷脂双分子层,2为多糖,3为蛋白质,A侧为外侧。
【小问1详解】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基本支架是1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
小问2详解】
3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3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
【小问3详解】
A侧含有糖蛋白即2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属于细胞外侧。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故细胞膜的结构特定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9. 下面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乙图细胞属于______细胞(填“真核”或“原核”),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图甲中可代表水稻叶肉细胞的是______(填“A”或“B”),判断依据是图中含有细胞结构______(填序号)。
(3)图甲A中唾液腺细胞可以产生唾液淀粉酶,图中与唾液淀粉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原核 ②.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①. B ②. ⑧⑨⑩
(3)③②⑦⑥
【分析】甲图中:①-⑩依次表示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乙图表示蓝细菌。
【小问1详解】
乙图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小问2详解】
图甲中B细胞含有⑧细胞壁、⑨液泡、⑩叶绿体,属于水稻叶肉细胞。
【小问3详解】
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场所是③核糖体,经过②内质网、⑦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该过程需要⑥线粒体提供能量。
20. 下图表示人体红细胞的细胞膜对部分物质转运的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转运的方向,a~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A、B、D代表组成生物膜的物质)
请据图回答问题。
(1)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中[ ]______。
(2)红细胞吸水可通过图中______和______(填字母)两种方式进行,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是_____。
(3)影响c、d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有______(答出2点)。
(4)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______,该方式的特点是_____。
【答案】(1)b自由扩散
(2)①. b ②. c ③. c需要通道蛋白协助,b不需要
(3)浓度差,转运蛋白的数量
(4)①. a主动运输 ②. 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分析】由图可知,a为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协助扩散,e为主动运输(运出细胞)。
小问1详解】
氧气通过b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小问2详解】
红细胞可以通过b自由扩散和c协助扩散(通道蛋白)吸收水分。自由扩散不需要通道蛋白,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参与。
【小问3详解】
c为协助扩散,d为协助扩散,二者均为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差和转运蛋白的数量。
【小问4详解】
由题意可知,红细胞中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血浆,故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是逆浓度梯度的a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
21.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l·L-1的甘油溶液和2m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指的是由______(填图中序号)构成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
(2)图乙中A→B段该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填“逐渐增强”或“逐渐减弱”或“基本不变”)。此时,在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_溶液。
(3)在120s后,处于2ml·L-1甘油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_。
【答案】(1)①. ②⑤④ ②. 大
(2)①. 逐渐增强 ②. 蔗糖
(3)甘油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分析】由图可知,某种植物细胞处于甘油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甘油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小问1详解】
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图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指的是由②⑤④构成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小问2详解】
原生质体体积A→B段均下降,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引起细胞失水,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原生质体体积变小,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变大该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故在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
【小问3详解】
在120s以后的变化为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最后恢复原状,说明甘油溶液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研究内容
所用技术或研究方法
A
细胞学说的建立
归纳法
B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建构模型
C
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荧光标记法
D
分离细胞器
差速离心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学校高一上(一)联考(月考)试卷生物(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