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优质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熟悉文意,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朗读课文,领悟感情,竞赛朗读,感悟作者形象,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把握文中出现的各种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2.理清文章思路,领悟作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思路,领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集体背诵《饮酒·结庐在人境》。
    2.思考: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3.陶渊明的辞官归隐,历来被人所称道。对于这一点,人们为什么津津乐道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他直述归隐原委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来讨论一下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设计意图:背诵陶渊明的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追求和境界,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熟悉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1)一字一词读,读准字音,了解词义,疏通文意。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朗诵课文,初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找几名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范读。
    3.交流体会,理清全篇的脉络线索。
    明确:
    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园中游玩——出游
    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4.学生根据“辞”的特点及脉络线索尝试背诵,进一步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整理“情感线索”,在学生充分预习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情感,感受作者的归隐情结。)
    四、朗读课文,领悟感情
    1.指名朗读第1段。
    2.思考: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陶渊明当时却不愿为官,那么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文本作答。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吟诵第2段。
    4.思考:如果你是一个厌倦官场束缚和世俗条框的人,如今终于摆脱了,你会有何感受?
    5.吟诵第3段。
    6.思考:诵读本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体会到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文中有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有酒酣而归,弹琴消忧的隐士本色生活;有读书的雅致;有躬耕田亩的田园之乐。
    7.默读第4段。
    8.思考讨论: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9.小结:作者回归田园,崇尚自然,是他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体味到作者欲济世而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因此,作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五、竞赛朗读,感悟作者形象
    1.学生分组竞赛,按顺序朗读一段,比一比哪一小组读得最好。评比标准:
    (1)读准字音,读出一定的语气、语调和语顿。
    (2)声音要整齐清脆响亮,读出抑扬、轻重、缓急。
    (3)情绪饱满,读出一定的情感、气势。
    2.顺势引导,梳理作者形象的结构层次:呼唤归去——闲适生活——隐逸情怀——抒怀言志。
    六、课堂小结
    入仕为官、大济苍生是陶渊明的初衷,鄙弃官场、归隐田园是他的觉醒,淡泊明志、闲适自在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的努力实践,诗酒琴书是他的生活情趣,乐天知命、追求自由是他的人生真悟。《归去来兮辞》不但展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的归隐情怀,也反映出他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
    七、布置作业
    1.请以“归隐是对人生的逃避还是热爱”为话题谈谈你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看法。
    2.请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话题写一篇随笔,小组内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
    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园中游玩——出游
    情感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文章的抒情手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作者的归隐选择。
    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的抒情手法。
    2.深入理解作者不与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一切景语皆情语”,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经典美文。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欣赏陶渊明所描绘的田园生活。
    二、合作探究,鉴赏文本
    1.根据学生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
    (1)文章的抒情手法。
    (2)探究平淡自然中见工致的语言风格。
    (3)认识和评价作者的归隐选择。
    2.明确:(1)①巧用动词抒怀。作者在文中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将自己脱离樊笼、回归田园的喜悦之情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恨”表现了急切盼归的心情;“奔”字则生动地写出看见自家的房子时的欢欣雀跃之态;“携”幼入室反映出天伦之乐的温馨美好;“引”觞自酌,表现出作者归家之后的放松与愉悦。
    ②写景状物抒情。如,“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在作者的笔下,农村是那么美好:和农人去耕种,驾车乘船,游山涉河,探幽寻奇……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是经历了仕宦生涯之后,作者却被其中悠然自得的情趣所陶醉。作者通过对乡村生活情景的描绘,向人们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传递出一种浓浓的喜爱之情。
    ③直抒胸臆咏叹。“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是作者直接抒发的感慨,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对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抗议。
    (2)①作者不追求描写景物的外在形貌,着重描写对象的精神气韵。文中描写的都是淳朴的田园生活,不敷浓重色彩,对人情、景物都只用清淡之笔触加以点染,显得本色自然。
    ②文中句式对仗工整。如,“舟遥遥以轻飏”对“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对“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对“感吾生之行休”等。作者写得十分整齐工整,而且不露雕琢痕迹。
    ③文中虽用了一些典故,化用了一些前人的诗句,但都自然地化为己意,语如己出,毫无用典和化用的痕迹。
    (3)以一分为二的思想,分别认识和评价。
    ①可以从当时的社会风气、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成就等方面入手探究。
    ②从社会责任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选择等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抒情手法、语言风格及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这一环节学生合作完成,可以更好地掌握本课学习的重点。)
    三、重点解读,难点突破
    思考: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两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含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明确: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是有些消极,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联系陶渊明的经历和志向,是可以理解这种态度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职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才可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直率地表达出来,不加任何矫饰,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慨,饱含着作者从官场退出后的沉痛反思和过来人的切身感悟、深刻体验。
    四、合作探究
    辞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洒脱的散文风格?
    明确:从该辞的背景及辞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却只言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而不言官场的黑暗。作者对以往的官宦生活,也只言“不谏”“昨非”;决定不与达官贵人来往,仅用“息交以绝游”轻轻带过。作者出游时看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因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处处显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事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五、布置作业
    整理陶渊明的其他诗歌,搜集历代名家对其的点评,试着自己简评陶渊明的思想。
    板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
    文章的抒情手法:
    1.巧用动词抒怀
    2.写景状物抒情
    3.直抒胸臆咏叹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作业,巩固基础知识,诵读课文,整体感知,鉴赏课文,研读小序,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