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争分点突破: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争分点突破: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照,CO2的浓度,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温度,矿质元素,水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光照(可通过光照强度、光质、光照面积、光照时间等来影响光合速率)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光反应产物NADPH与ATP的数量多少会影响暗反应速率。
(2)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远远高于阴生植物,而C4植物的光饱和点高于C3植物。
(3)强光伤害——光抑制:主要发生在PSⅡ中,过强的光照强度会在PSⅡ部位产生活性氧等自由基,自由基为强氧化剂,不及时清除会破坏附近的叶绿素及蛋白质,从而使光合器官受损,光合活性下降。因此植物会产生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①通过叶片运动、叶绿体运动减少光能的吸收;
②加强光呼吸、蒸腾作用等加强热耗散;
③增加活性氧的清除系统;
④加强PSⅡ的修复循环等。
2.CO2的浓度:通过影响暗反应C3的生成来影响光合速率。
3.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
前者是指环境因素使气孔导度降低,CO2吸收减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后者是指环境因素影响色素含量、酶的活性等而直接抑制光合作用。
4.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特别是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5.矿质元素:例如Mg、N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也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和NADPH的组成成分。
6.水分:缺水并不直接影响光反应,而是降低了气孔导度,影响了CO2进入叶肉细胞,使暗反应速率下降,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或引起光合产物输出受阻,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水是光反应的原料,没有水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有人认为缺水是通过影响光反应来影响光合速率的。实际上,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不足根从土壤中吸收水的1%。缺水只会间接引起光合速率下降,即通过促使叶片气孔关闭,影响CO2进入叶肉细胞;还会导致叶片内淀粉水解加强,糖类堆积,光合产物输出受阻)
真题演练
1.(2023·重庆,19节选)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光合能力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1)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但有研究发现,叶绿素含量降低的某一突变体水稻,在强光照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反而明显高于野生型。为探究其原因,有研究者在相同光照强度的强光条件下,测定了两种水稻的相关生理指标(单位省略),结果如表。
注:RuBP羧化酶是催化CO2固定的酶;Vmax是RuBP羧化酶催化的最大速率。
据表分析,突变体水稻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了田间光照和遮阴条件下两种水稻的产量(单位省略),结果如表。
①在田间遮阴条件下,突变体水稻产量却明显低于野生型,造成这个结果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以上结果,推测两种水稻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突变体水稻较野生型____(填“高”“低”或“相等”)。
2.(2022·山东,21节选)强光条件下,植物吸收的光能若超过光合作用的利用量,过剩的光能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为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将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进行分组和处理,如表所示,其中试剂L可抑制光反应关键蛋白的合成。各组幼苗均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用强光照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据图分析,与甲组相比,乙组加入BR后光抑制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乙组与丙组相比,说明BR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3.(2024·湖南,17节选)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参与酶活性调节、渗透调节以及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和转化等。研究表明,缺钾导致某种植物的气孔导度下降,使CO2通过气孔的阻力增大;Rubisc的羧化酶(催化CO2的固定反应)活性下降,最终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缺钾导致该植物的叶绿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叶绿素的合成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现发现该植物群体中有一植株,在正常供钾条件下,总叶绿素含量正常,但气孔导度等其他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均与缺钾时相近,推测是Rubisc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所致。Rubisc由两个基因(包括1个核基因和1个叶绿体基因)编码,这两个基因及两端的DNA序列已知。拟以该突变体的叶片组织为实验材料,以测序的方式确定突变位点。写出关键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基因测序;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山东,21节选)从开花至籽粒成熟,小麦叶片逐渐变黄。与野生型相比,某突变体叶片变黄的速度慢,籽粒淀粉含量低。研究发现,该突变体内细胞分裂素合成异常,进而影响了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而呼吸代谢不受影响。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检测结果如图所示,开花14天后植株的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如表所示,其中Lv为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KT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已知蔗糖转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单糖。
(1)结合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开花后突变体叶片变黄速度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低光照强度。据表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开花14天后突变体的光饱和点__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到植株各处。据图分析,突变体籽粒淀粉含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4·新课标,31节选)某同学将一种高等植物幼苗分为4组(a、b、c、d),分别置于密闭装置中照光培养,a、b、c、d组的光照强度依次增大,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一段时间(t)后测定装置内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其中M为初始O2浓度,c、d组O2浓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t时间时,a组CO2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组。
(2)若延长光照时间,c、d组O2浓度不再增加,则光照t时间时,a、b、c中光合速率最大的是______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照t时间后,将d组密闭装置打开,并以c组光照强度继续照光,其幼苗光合速率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2024·湖北,21)气孔是指植物叶表皮组织上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植物通过调节气孔大小,控制CO2进入和水分的散失,影响光合作用和含水量。科研工作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并发现了相关环境因素调控气孔关闭的机理(图1)。已知ht1基因、rhc1基因各编码蛋白甲和乙中的一种,但对应关系未知。研究者利用野生型(wt)、ht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h)、rhc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r)和ht1/rhc1双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h/r),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保卫细胞液泡中的溶质转运到胞外,导致保卫细胞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引起气孔关闭,进而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增大”或“不变”“减小”)。
(2)图2中的wt组和r组对比,说明高浓度CO2时rhc1基因产物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气孔关闭。
(3)由图1可知,短暂干旱环境中,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上升,这对植物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编码蛋白甲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填“ht1”或“rhc1”)。
模拟练
1.(2024·济南高三三模)大红袍枇杷是常绿植物。在华东地区某校园里有一片大红袍枇杷果园,该校师生成立了兴趣研究小组,对大红袍枇杷不同情况下的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检测。
(1)研究小组检测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发现大红袍枇杷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据此推测大红袍枇杷应为______(填“阴生”或“阳生”)植物。
(2)每到冬季,植物大多落叶凋零。大红袍枇杷开出满树黄白色的花,但干物质质量却不降反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小组分别在6月和11月晴朗的某一天检测了大红袍枇杷的净光合速率,检测结果如图所示,表示6月检测的应是______(填“图1”或“图2”),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泰安高三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Ⅱ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__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 500 μm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结果可推测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潍坊高三二模)在自然环境下,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往往会受到多种胁迫交叉作用。为探究干旱预处理后水稻响应高温胁迫的机制,研究人员以水稻品种“N22”为材料,设置水稻幼苗正常生长组(CK)、单一高温处理组(H)以及干旱——高温交叉处理组(DH)进行水培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注:在营养液中添加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
(1)实验中常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素,该方法判断叶绿素a较叶绿素b含量更高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比对叶绿素a的影响,单一高温对叶绿素b的影响________(填“大”“小”或“基本一致”)。
(2)表中DH组的实验处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实验期间各组的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实验条件应保持一致。
(3)据表分析,单一高温胁迫后,水稻幼苗的光合速率下降,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DH组的水稻幼苗各项光合参数较H组上升,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常德高三三模)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拔节期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镇稻6号水稻为材料进行实验,温度具体设定如下:10点为36 ℃、11点为38 ℃、12点为39 ℃、13点为40 ℃、14点为38 ℃、15点为35 ℃,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CK组水稻的SPAD在10:00~15:00时与温度的总体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胁迫________d处理,12:00~13:00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最多。
(2)结合图1和图2,各处理组10:00~13:00时,水稻净光合速率与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高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1点)。
(3)PSⅠ和PSⅡ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图3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PSⅡ发生光抑制的局部作用机理图。ROS代表活性氧,D1蛋白是组成PSⅡ的重要蛋白之一。高温胁迫下,PSⅡ捕光复合体很容易从膜上脱落,影响光反应中的__________反应,电子传递受阻,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分析图3,高温胁迫导致PSⅡ失活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5.(2024·长沙高三检测)为研究Mg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的昼夜节律不但与环境光照条件的变化有关,还与细胞内相关生理周期有关。叶绿体中的Mg2+浓度呈现出同样的昼夜波动规律,而光合色素含量无此变化,据此推测Mg2+______(填“是”或“不是”)通过影响色素含量进而影响光合能力。
(2)为探究叶绿体中Mg2+节律性波动的原因,对多种突变体水稻进行实验。通过检测,野生型、突变体MT3(MT3蛋白缺失,MT3蛋白为Mg2+转运蛋白)的叶绿体中Mg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该结果可说明:MT3蛋白缺失,导致Mg2+进入叶绿体的效率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另一株突变体OS(OS蛋白缺失),叶绿体中Mg2+含量显著升高。据此,对MT3蛋白、OS蛋白的作用关系,研究者提出以下两种假设。
假设1:OS蛋白抑制MT3蛋白,从而影响Mg2+运输至叶绿体内。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假设1是正确的,则野生型和不同突变体的叶绿体中Mg2+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野生型
B.突变体MT3
C.突变体OS
D.双突变体OM(OS蛋白、MT3蛋白均缺乏)
6.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干旱是限制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员以小麦品种百农207为实验材料,探究外源独脚金内酯(GR24)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CK对照组为Hagland营养液培养,SL组为Hagland营养液+GR24培养,P组为Hagland营养液+干旱胁迫培养,PS组为“?”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1)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黄化程度明显,据图甲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PS组的“?”培养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中,与CK组相比,P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而PS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P组显著增加,推测这一变化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蒸腾量减少有关。
(3)结合图甲、乙分析可知,GR24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缓解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精析
真题演练
1.(1)突变体的光反应与暗反应速率都较野生型快 (2)①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太低 光照强度太低 ②高
2.减弱 促进光反应中关键蛋白的合成
3.(1)减少 缺钾会使叶绿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降低;缺钾会影响细胞的渗透调节,进而影响细胞对Mg、N等元素的吸收,使叶绿素合成减少 (2)①分别提取该组织细胞的细胞核DNA和叶绿体DNA ②根据编码Rubisc的两个基因的两端DNA序列设计相应引物 ③利用提取的DNA和设计的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并电泳 ⑤和已知基因序列进行比较
4.(1)突变体细胞分裂素合成更多,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有利于维持叶绿素含量稳定 (2)高 突变体气孔导度更大而胞间CO2浓度更小,而呼吸作用不受影响,说明相同光照强度下,突变体光合作用消耗CO2速率更大,因此突变体吸收利用光能的效率更高。在其他限制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突变体可以利用更多的光能,因此光饱和点更高 (3)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到植株各处,而蔗糖转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单糖,图中突变体蔗糖转化酶活性大于野生型,因此突变体内可向外运输到籽粒的蔗糖少于野生型
解析 (1)对比野生型和突变型不同条件下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可知,不同条件下突变型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均高于野生型,可能是突变型细胞分裂素合成增加,使类囊体膜蛋白稳定性增强,而细胞分裂素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故与野生型相比,开花后突变体叶片变黄的速度慢。
5.(1)大于 (2)b 密闭容器中,c组的O2浓度不再增加,说明此时由于CO2不足,导致光合速率减弱等于呼吸速率;a组O2浓度等于初始浓度,也意味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b组此时光合速率仍然大于呼吸速率。综合来看,b组的光合速率最大 (3)升高
解析 (1)b组O2浓度高于a组,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整体表现为吸收CO2,释放O2。因此,a组CO2浓度大于b组。(2)密闭容器中,c组的O2浓度不再增加,说明此时由于CO2不足,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等于呼吸速率;a组O2浓度等于初始浓度,也意味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b组此时光合速率仍然大于呼吸速率。综合来看,b组的光合速率最大。(3)d组O2浓度等于c组是由于密闭容器中CO2的限制,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打开容器之后,提供了更多的CO2,此时即便以c组的光照强度仍然可以使得光合速率上升,大于呼吸速率。
6.(1)失水 减小 (2)促进 (3)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抑制气孔开放,能够减弱蒸腾作用,保存植物体内的水分,使植物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生存 (4)rhc1
解析 (2)r组是rhc1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即缺少rhc1基因产物,wt组能正常表达rhc1基因产物。分析图2,高浓度CO2时,wt组气孔开放度低于r组,说明rhc1基因产物能促进气孔关闭。(3)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含量升高,促进叶片脱落,抑制气孔开放,能够减弱蒸腾作用,保存植物体内的水分,使植物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生存。(4)分析图1可知,高浓度CO2时,蛋白甲经过一系列调控机制最终使气孔关闭。分析图2可知,高浓度CO2时,r组气孔开放度高于wt组、h组和h/r组,说明高浓度CO2时,rhc1基因产物会抑制气孔开放(促进气孔关闭)。由此推测,rhc1基因编码的是蛋白甲。
模拟预测
1.(1)阴生 (2)大红袍枇杷为常绿植物,冬季也能进行一定强度的光合作用,且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逐渐积累使干物质质量增加 (3)图1 6月光照强度和温度远高于11月,光合作用较强,净光合作用强度要高很多;6月中午因气温高,气孔部分关闭,光合速率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2.(1)NADPH和ATP C3的还原 (2)受胞间CO2浓度的限制;受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数量(活性)的限制;受温度的影响 一定范围内,光照较强时,与WT相比,GmPLP1的表达量增加抑制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GmPLP1的表达量减少促进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 (3)GmVTC2b通过增加抗坏血酸含量进而提高大豆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增加植株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 (4)GmVTC2b过表达和GmPLP1过表达(或GmVTC2b过表达和GmPLP1低表达) 抑制大豆细胞中GmPLP1的表达;促进大豆细胞中GmVTC2b的表达;增加大豆细胞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3.(1)叶绿素a所在的色素条带的颜色比叶绿素b的深,色素条带宽度也比叶绿素b的宽 基本一致 (2)昼/夜温度为38 ℃/30 ℃,添加PEG-6000的培养液,培养3 d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CO2浓度 (3)叶绿素总量降低、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下降 对水稻幼苗进行适当的干旱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水稻的耐热性
4.(1)温度越高,SPAD越低 5 (2)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反应速率减慢 高温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或高温使叶绿体中酶活性降低、高温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供应等 (3)水的光解 高温胁迫下产生过量ROS,一方面抑制D1蛋白合成,导致PSⅡ失活;另一方面ROS过量还可以直接导致PSⅡ失活
5.(1)不是 (2)突变体MT3叶绿体中Mg2+仍然节律性波动;MT3蛋白并不是唯一的Mg2+转运蛋白 (3)MT3蛋白运输Mg2+至叶绿体内,而OS蛋白将Mg2+运出叶绿体 C
解析 (3)若假设1正确,突变体OS中OS蛋白缺失则无法抑制MT3蛋白转运Mg2+,野生型中OS蛋白正常抑制MT3蛋白转运Mg2+,突变体MT3无法转运Mg2+,故突变体OS叶绿体中Mg2+含量最高,C正确。
6.(1)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降低 (2)Hagland营养液+干旱胁迫+GR24培养 (外施GR24导致)小麦叶片气孔部分关闭 (3)GR24可缓解干旱引起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使小麦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减少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光能转化效率
类囊体薄膜电子传递速率
RuBP羧化酶含量
Vmax
野生型
0.49
180.1
4.6
129.5
突变体
0.66
199.5
7.5
164.5
项目
田间光照产量
田间遮阴产量
野生型
6.93
6.20
突变体
7.35
3.68
分组
处理
甲
清水
乙
BR
丙
BR+L
检测指标
植株
14天
21天
28天
胞间CO2浓度/(μmlCO2·ml-1)
野生型
140
151
270
突变体
110
140
205
气孔导度/(mlH2O·m-2·s-1)
野生型
125
95
41
突变体
140
112
78
组别
CK
H
DH
实验处理
昼/夜温度为25 ℃/20 ℃,不添加PEG-6000的营养液,培养3 d
昼/夜温度为38 ℃/30 ℃,不添加PEG-6000的营养液,培养3 d
?
叶绿素总量/ (mg·g-1)
2.07
0.37
1.98
叶绿素a/b比值
3.07
3.06
3.05
光合速率/ (μml·m-2·s-1)
5.37
1.78
4.75
气孔导度/ (mml·m-2·s-1)
0.34
0.12
0.39
胞间CO2浓度/(μml·ml-1)
395.32
362.78
425.6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争分点突破: 光呼吸、C4植物、CAM植物 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呼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4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11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