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第1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第1至15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帮老人缴纳水电气费用、为独居老人送菜送药送医、上门为残疾居民义务劳动等暖心事,几乎每天都在社区发生。“有事找‘东姐’”已成为辖区居民的共识。这一幕幕,是2023年9月武汉莲湖远东东社区“土门东姐”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常见的场景。她们的行动体现了(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关心社区,体现人生价值
    ③主动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点。②:帮助一些困难群众,做一些暖心的事情,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关心社区,体现了人生价值,故②符合题意;③:“土门东姐”志愿服务项目帮助一些困难群众,体现了他们主动关心社会,服务社会,故③符合题意;①:材料中未体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故①不符合题意;④:材料中未体现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 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正确的是( )
    A. “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血缘关系
    B.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业缘关系
    C. “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法律关系
    D.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地缘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关系的类型。A:血缘关系是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因此,母子关系属于血缘关系,故A说法正确;B: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地缘关系是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因此,邻居之间属于地缘关系,故B说法错误;C:同乡属于地缘关系,法律关系不属于社会关系的类型,故C说法错误;D: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师生关系属于业缘关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 2024年4月底,“与辉同行阅山河”文旅直播栏目对河南著名旅游景点、博物馆进行直播,在传播河南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助力河南农产品销售,五天销售额接近2.3亿元,超过500万单产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互联网推动科技创新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③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④网络创造新业态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②④:“对河南著名旅游景点、博物馆进行直播”说明网络打破地域限制、提高文化传播速度,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助力河南农产品销售”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创造新业态促进经济发展,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材料主要体现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促进经济发展,并未直接体现“推动科技创新”、“丰富了民主形式”,故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 2024年6月1日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正式实施,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正式宣告微短剧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新规的出台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规范微短剧从业人员的行为
    ③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④彻底解决微短剧行业存在的问题
    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对文化的推进作用的相关知识。①:材料未体现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体现的是规范短剧管理,故①不符合题意;②:通过制定政策,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从而规范短剧从业人员的行为,故②说法正确;③:微短剧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必要的规范有助于提高短剧质量,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故③说法正确;④:“彻底”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该规定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 兰兰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在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伤亡人员中,绝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造成颅脑损伤的。针对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下列劝告语可取的是( )
    ①遵守规则需他律,自由被限真无趣 ②戴好头盔保安全,平安规则记心间
    ③不戴头盔受刑罚,惩恶扬善全靠法 ④交通规则伴我行,遵法守法保太平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三种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①:遵守规则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故①说法错误;③:不戴头盔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惩恶扬善除了法律,还需要道德、纪律,故③说法错误;②④:戴好头盔保安全,交通规则伴我行,这都是在保障安全,故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 2023年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行了修改。《民法典》中作出了见义勇为免责、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属于业主、禁止高利放贷、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增加打印和录像遗嘱形式以及高空坠物责任认定的新规定。这表明( )
    ①该法的修改可以避免人们之间产生矛盾②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遵守的内容
    ③随着社会发展,规则需要不断进行完善④法律为人们行为提供一个标准方向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的作用、积极改进规则。③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行了修改,做出一些新规定,说明随着社会发展,规则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民法典》中作出了见义勇为免责、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属于业主、禁止高利放贷、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增加打印和录像遗嘱形式以及高空坠物责任认定的新规定,表明法律为人们行为提供一个标准方向,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避免人们之间产生矛盾”的说法太绝对,该法的修改能减少矛盾的产生,故①说法错误;②:根据所学知识,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 某校在每天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都会混乱不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维持秩序。小明作为志愿者在执勤时发现个别家长随意插队,在劝导时有的家长不愿意配合。此时,他应该( )
    A. 遵守规则,发自内心敬畏规则B. 换位思考,理解包容家长行为
    C. 以礼待人,注意劝导有理有节D. 善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学会换位思考、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A:小明作为志愿者面对的是不遵守规则的家长,需要有效地引导和劝导这些家长。这一选项并不直接适用于此问题的解决。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B:家长的插队行为已经影响了整体的秩序和其他人的利益,简单的理解和包容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助长不良行为。故B说法错误;C:小明作为志愿者,在劝导家长时应保持礼貌,同时有理有据地指出问题,这样既能体现对家长的尊重,也能更有效地传达规则的重要性,促使家长配合。故C说法符合题意;D:小明的任务是维护学校门口的秩序,而非直接涉及法律纠纷或自身权益受损的情况。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8. 小丽看到家境贫困的小红只有一本笔记本用来记笔记,便偷偷买了几个新笔记本送给她。当同学问起这些笔记本的来历时,小丽总是抢着回答:“当然是她妈妈买的呀。”对于小丽的做法,你的态度是( )
    A. 赞同,可以使受助者变得富有
    B. 赞同,是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C. 不赞同,会使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D. 不赞同,违背了诚信美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践行诚信。B:小丽对同学撒谎的出发点是怕小红难为情,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也是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故B符合题意;A:小丽是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不是为了使受助者变得富有,故A错误;CD:小丽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不违背诚信的原则,也不会使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故CD错误;故本题选B。
    9. 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图漫画主要启示我们( )
    A. 践行文明有礼,应仪表整洁着装得体
    B. 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C. 欣赏他人,给予他人积极正面的评价
    D. 真诚待人,勇于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换位思考。B:漫画内容主要体现了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也是不同的,启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故B说法正确;ACD:题干信息主要体现了换位思考,未涉及文明有礼、欣赏他人、真诚待人,故ACD说法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10. 2024年8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等部门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规定》设置了全方位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理,有了更充分和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这启示青少年( )
    ①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 ②制定网络法规,遵守网络规则
    ③增强执法能力,整治网暴行为 ④增强防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A ③④B. ①②C. ①④D. 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①④:分析题文材料,《规定》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理,有了更充分和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这启示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增强防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故①④说法正确;②:青少年没有制定网络规则的权力,故②说法错误;③:青少年没有执法的权力,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1.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周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死刑复核一案依法作出裁定,核准周某死刑,立即执行。2023年6月,小娄在吉林长春市一街道被周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抛砖男子此前曾多次实施高空抛物。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以上案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被告周某承担的是刑事责任
    ②周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处罚中“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属于主刑
    ④周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行为。①④:周某高空抛物致人死亡,被判处死刑,说明周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应承担的是刑事责任,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周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故②说法错误;③:处罚中“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属于附加刑,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2.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②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
    ③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行政违法行为
    ④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①: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故①说法正确;②: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故②说法正确;③: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③说法错误;④: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④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13. 图示法是我们日常学习中表示概念关系的重要方法。如下图所示的是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下列可以用此图表示的有( )
    A. 主刑和拘留B. 道德和法律
    C.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D. 附加刑和罚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刑罚的分类、规则的分类、诉讼的分类。D:分析题文材料,违法包括犯罪。刑法包括主刑和附加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等,故D说法正确;A:拘留属于对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主刑是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故A说法错误;B: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规则的种类,二者是并列的关系,故B说法错误;C: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二者是并列的关系,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4.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也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如吸烟、酗酒、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这启示我们要( )
    A. 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B. 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纪的事
    C. 自觉遵守规则,打击违法犯罪D. 坚持严格执法,不留任何面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犯罪。A:依据题文描述,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警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A说法正确;B: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B说法错误;C:执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公民没有打击违法犯罪的权力,C说法错误;D:执法机关严格执法,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5.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表明( )
    A. 作为社会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
    B. 成年人的责任比中学生的责任更重要
    C.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D. 随着时代发展,要不断调整角色行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的关系。C:材料中讲述了我们作为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责任,体现了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故C符合题意;A:作为社会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故A错误;B:中学生和成年人一样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能说成年人的责任更重要,故B说法错误;D:材料中未体现不断调整角色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第II卷共4小题,第33、34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16. 八年级(1)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探究一 2024年3月1日起公布施行的《江苏省电动车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公共门厅、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在住宅内充电或者私拉电线和插座充电,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载人电梯。
    条例施行后,仍有部分小区居民将电动自行车进入载人电梯,影响大家的出行,更影响小区的安全。于是小区管理人员上前劝告……
    (1)从“规则与秩序”的角度,说说劝告这些居民的要点。
    探究二 某市成立的“有事你说话”爱心网站,成为广大家长、同学的“良师益友”。以下是一位“楠楠”家长的留言:
    我的儿子叫楠楠,正在上八年级。他几乎与手机寸步不离,当我问他为什么总是玩手机时,他说:“老师布置了上网查阅资料的作业。”其实,他都是在用手机玩游戏或刷短视频。上周末,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却以做作业为由拒绝,其实在家整整玩了一天的游戏。作为母亲,我感到很无助,希望贵网站能给予劝导和帮助,万分感谢!
    (2)针对这位家长的烦恼,你会对楠楠同学说些什么?
    【答案】(1)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还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网络“信息节食”。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③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生活态度、关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7.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展开的探究活动。
    【智慧少年】初中生小黄和小海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乘客的钱包被小偷用镊子夹偷。两人互相交换眼色后,小黄推了小海一把说:“你为什么把我抄作业的事告诉老师?”小海因此撞到了旁边那位被偷的成年乘客身上,引起了该乘客的注意,那位乘客大喊一声,吓得小偷夹着的钱包掉落地上。与此同时,小偷被循声看过来的几位成年人团团围住,后在公交车司机的协助下,合力将小偷送进了就近的派出所。
    (1)说说以上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凡星”闪耀】同学们分享了以下自己心目中的“发光者”。
    (2)谈谈“凡星'闪耀”带给我们的感悟与启发。
    【以案说法】孙某在上初中时,受读书无用论等观点的影响,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屡教不改,对于老师、父母的教育不以为然。后因结交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沾染了抽烟、酗酒等坏习气,还参与了“哥们儿”组织的偷窃和赌博活动,最终孙某因为网络赌博犯罪提供转账帮助并从中获利,被当地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3)说说以上案例带给青少年的启示。
    【答案】(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①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做负责任的人。②我们要传播网络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应以礼待人,做文明有礼的人。④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我们应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3)①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②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必将受到刑罚处罚。③我们应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一


    他守渡四十余载,从未中断,他说,“现在摆渡过河的人少了,但乡亲们离不开我,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要等,”一个渡口,一份坚守。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官方微博发布寻人信息。信息发布后很快在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的接力活动。
    三位小学生偶遇军车经过,他们停下脚步,庄重地向军车行礼,而士兵们也以鸣笛和标准的军礼回敬孩子们。孩子们和士兵们的双向奔赴让人感动。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7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