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未知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核糖体附着的细胞结构一定是粗面内质网
B.含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中心体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膜
D.只能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中的细胞器
2.人体内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如图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并转运葡萄糖的模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所需能量来自细胞膜内外Na+的电化学梯度势能
B.乙具有运输、催化功能,丙可转运葡萄糖和Na+,说明乙、丙均无专一性
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需与丙结合,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时无需与甲结合
D.乙被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磷酸化后才能将小肠上皮细胞中的Na+运出细胞
3.tRNA能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并将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参与多肽链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与tRNA上的3'端特异性结合后被运输到核糖体
B.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具有3个与tRNA结合的位点
C.1种tRNA能识别运输多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只被1种tRNA识别
D.当tRNA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碱基配对后,多肽链合成立即终止
4.折耳猫(2n=38)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生殖腺中的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关于折耳猫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数均为76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均为4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中均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每个精原细胞产生的1个精细胞中均有17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
5.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其中G/g、E/e为两对等位基因。该细胞的这一对同源染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图所示的两次互换,分裂结束后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不可能具有的染色体是( )
A.B.
C.D.
6.研究发现,当小鼠受到显著情绪刺激(如甜味、苦味、听觉提示等)时,大量DRN5-HT神经元会被激活,而受到中性情绪刺激时,则只有少部分DRN5-HT神经元被激活。当小鼠被同一显著情绪刺激反复刺激时,DRN5-HT神经元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RN5-HT神经元受显著情绪刺激产生兴奋时,其膜电位会发生逆转
B.DRN5-HT神经元受中性情绪刺激时,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后一神经元
C.研究表明,DRN5HT神经元对显著情绪刺激更敏感,这有利于更快地响应并调节情绪
D.该适应性的出现可能与DRN5-HT神经元上的受体对显著情绪刺激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7.下列对免疫系统异常引发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生过敏者第一次吃花生就会引发自身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B.浆细胞和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HIV,但只有后者能发挥免疫效应
C.风湿性心脏病是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D.器官移植时,供者和受者的HLA必须保持完全一致,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8.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作用特点及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
B.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通常表现为根>芽>茎
C.探究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时,实验组应将一组未去顶的胚芽鞘倒置
D.棉花植株顶端优势的形成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经主动运输运至侧芽部位并积累有关
9.如图为某海域潮间带植被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别互花米草、滨藜和柽柳+虎尾草群落的重要依据
B.研究高潮带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应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
C.白茅、枸杞和沙枣能和谐共存于超高潮带,该现象可用生态位分化进行解释
D.与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类型相比,盐生草甸上进行的演替经历的阶段多,速度慢
10.镰荚金合欢是草原上的一种灌木,它长有尖刺。举腹蚁生活在镰荚金合欢的尖刺之间,以树叶基部蜜腺分泌的蜜汁为食,能通过叮咬大型植食动物来保护金合欢,使得镰荚金合欢成为当地的优势种。近年来,一种以举腹蚁为食的入侵生物——大头蚁对举腹蚁种群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导致当地的镰荚金合欢数量大幅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举腹蚁与镰荚金合欢的寄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大头蚁对举腹蚁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大头蚁入侵后可能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D.大头蚁入侵之前,该草原群落的结构由镰荚金合欢种群决定
11.如图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单位:100kJ/(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为光能→化学能→热能
B.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分解者分解粪便释放的能量可被该湿地的生产者再利用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2.7%
12.某农业园开创了一种农业新模式:“鸡+鸭+鱼+菜”,即空中种植蔬菜,池塘养鱼、养鸭等,池塘上方为立体鸡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投放的鸡、鸭、鱼、菜比例要适中,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鸡+鸭+鱼+菜”的立体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D.该生态系统几乎没有“废物”产生,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13.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下列关于人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
B.禁止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就能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C.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过度放牧)是导致干旱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应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技术进行修复
14.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物质,被誉为“维C之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采用液体发酵法可酿制出醋香浓郁、酸味纯正的猕猴桃醋,提高猕猴桃的经济价值。猕猴桃醋的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榨汁时,加入胰蛋白酶可提高猕猴桃汁的产量和澄清度
B.菌种a和菌种b发酵所需的温度不同,但通气条件完全相同
C.菌种b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CO2导致发酵液pH不断降低
D.猕猴桃醋应采用巴氏消毒法杀菌,以确保果醋中营养成分基本不被破坏
15.为探究某种消毒液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某同学从100mL细菌原液中取1mL加入无菌水中得到10mL稀释菌液,按此操作将菌液稀释100倍,再从稀释菌液中取200μL涂布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为80;另外用鉴别培养基检测消毒液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在湿热灭菌前需先调节pH
B.菌落计数结果为80是至少涂布三个平板获得的平均值
C.细菌原液中大肠杆菌的实际数量小于40000个/mL
D.鉴别培养基中除加入消毒液外,还需加入鉴别试剂如伊红—亚甲蓝
16.为研究基因OSNAC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种植某品种水稻的野生型(WT)、OSNAC敲除突变体(KO)及基因OSNAC过量表达植株(OE),并测定了各组植株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KO组控制自变量时遵循的是“减法原理”
B.测量叶绿素含量时,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旗叶中的叶绿素
C.OSNAC可能通过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来提高水稻的净光合速率
D.由实验结果可知,旗叶总光合速率的大小顺序为K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丨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监测联考生物试卷及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5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11月联考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11月联考试题 生物 PDF版含解析,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