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60我国的气候(附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537210/0-1734606517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60我国的气候(附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537210/0-17346065179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60我国的气候(附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537210/0-17346065179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60我国的气候(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60我国的气候(附解析),共16页。
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3.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考向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影响
1.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以归纳为“三停”“两跳”“一退”,如下图所示。
(1)“三停”
①“一停”是5月份停留在南部沿海一带(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二停”是6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梅雨”到来。
③“三停”是7、8月份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C),东北、华北进入雨季。
(2)“两跳”
①“一跳”: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5、6月份)。
②“二跳”: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再跳到华北、东北地区(一般在6、7月份)。
(3)“一退”
“一退”:即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某品种桂花在济南和杭州开花多年平均日期分别是8月27日和9月5日(该种桂花在入秋时开花)。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2016年锋线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2016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
A.南北皆旱B.南北皆涝C.南旱北涝D.南涝北旱
2.2016年杭州地区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及原因分别是
A.偏迟 气温偏高B.偏迟 气温偏低C.偏早 气温偏低D.偏早 气温偏高
【答案】1.D 2.C
【解析】1.我国的锋面雨带,7、8月份锋面雨带应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图示雨带7月中旬在华北、东北,7月下旬南移到达长江流域,南移的早,在北方停留的时间短,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造成南涝北旱。故选D。
2.该种桂花杭州开花是9月5日,在入秋时开花,说明气温太高不利于开花;当年杭州地区降水天气多,气温偏低,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可能偏早。故选C。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X”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完成1—3题。
1.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
A.秦岭一淮河B.天山C.黄河D.南岭
2.“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
A.气温B.气压C.湿度D.阳光
3.南方尤其是湖南和江西冬季尤其的冷,其原因可能是
A.地形B.湖泊C.植被D.纬度
(2018届山西省孝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据标之一。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制约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下图示意1961—2008年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负积温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
5.甲地负积温等值线明显弯曲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A.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B.减少农药使用量
C.利于果树的安全越冬D.改变耕作制度
(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愈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
7.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2018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若梅雨期间雨量不大,难得有一两次大雨,则称为“短梅”。下图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图反映出
①“空梅”即梅雨期完全无降水 ②梅雨期降水量最多年份的降水量是最少年份的20多倍
③江苏省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 ④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短梅”和“空梅”的年份
①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减小 ②江苏省的伏旱可能较常年更为严重
③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往往比较旺盛 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往往比较强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
A.气候类型B.气温年较差C.盛行风向D.年降水量
11.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理纬度B.山地坡向C.大气环流D.海拔
12.图中所示山地为
A.横断山脉B.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D.大兴安岭
﹝2018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4月)联考﹞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2而言,L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对图中L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冬季风B.太阳辐射C.海陆位置D.地形
14.相对于a、b、c山体的南坡而言,d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山体
A.纬度更低B.距离海洋更近C.光照更充足D.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15—17题。
15.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江淮地区B.华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川渝地区
16.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降水B.霜冻期C.光照D.热量
17.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
A.空气水汽含量B.风速C.太阳高度角D.日出日落方位
18.﹝2019届广东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10月)﹞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川秀美,地理位置独特。雅安有三大特色“景观”:“雅雨”、“雅鱼”、“雅女”,并称“三雅”。一雅:雅雨。雅安雨多,自古以来便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在200天以上,且有70%以上的降水发生在夜间,入夜开始飘落,天明云散雨收。二雅:雅鱼。雅安鱼,喜栖于水质优良的冷水激流中,是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品质优越,但目前数量不多,已被列为四川省二级保护鱼类。三雅:雅女。站在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雅安美女,个个肤色白净、皮肤细腻、娥眉美目,观之赏心悦目。下图为雅安附近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下表为雅安气候资料统计表。
(1)结合材料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原理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3)依据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鱼生活环境的优越性。
(4)结合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原因。
19.(2018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
材料二 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45厘米,降雪日数在20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材料三 下图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左图和右图分别为A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信阳毛尖”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
(4)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2017年北京卷)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
2.据图可知,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3.该区域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2016年海南卷)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4—6题。
4.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
5.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6.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
(2014年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7题。
7.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
(2014年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8—9题。
8.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
9.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考点冲关
【答案】1.A 2.C 3.A
2.区域气温、气压、阳光差异,直接影响的是表面皮肤,不会影响到骨冷的感觉,A、B、D错;冬季北方湿度低,空气与皮肤热交换能力差,南方湿度高,空气与皮肤热交换能力强,身体热量散失快,感觉身体内外都冷,所以有“骨冷”的说法,C对。故选C。
3.根据中国地形图,湖南和江西北部地势起伏较小,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所以湖南和江西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A正确;水体比热较大,靠近湖泊气温较高,与题意不符,B错误;湖南和江西植被状况与南方同纬度其他省份相差不大,C、D错误。故选A。
【答案】4.B 5.B
【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同纬度西部负积温等值线南凸,说明其西部较东部冷,主要是由于东部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西部黄土高原,地势高,起伏较大。故选B。
5.甲处负积温等值线向高值凸出,说明该处负积温值较同纬度偏低,积温低,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A错误;因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下降,B正确;积温低,农作物和果树容易遭受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C错误;不会改变耕作制度,D错误。故选B。
【答案】6.D 7.C
【解析】6.根据图示,a、b、c、d的多年平均等降水量分别为1200、1000、600、600,根据四地的某年降水量,可以计算出四地降水的绝对变率分别是﹣117毫米、﹣14毫米、79毫米、42毫米,四地不等,A错;降水越多绝对变率越大,B错;绝对变率并不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C错;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计算可得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D对。故选D。
7.结合上题计算可知,该年北方降水多于往年,而南方降水少于正常年份,呈现出南旱北涝的特点,这是由于夏季风强,向北推进过快导致的。故选C。
【答案】8.C 9.B
9.据材料知,“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若梅雨期间雨量不大,难得有一两次大雨,则称为“短梅”。出现“短梅”和“空梅”的年份说明我国夏季风较强,太平洋高压势力往往比较旺盛,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往往比较弱,③正确,④错误;雨带快速移到北方地区,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增多,而江苏省的伏旱可能较常年更为严重,①错误、②正确。故选B。
【答案】10.D 11.B 12.C
12.从图中判断,该山脉的走向为东西走向。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为:①天山—阴山;②昆仑山—秦岭;③南岭。其中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根据上题分析结论,题中山脉北部为迎风坡,可知应该是天山山脉。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年降水量大于南坡。故选C。
【答案】13.C 14.D
【解析】13.读图,结合图例,L1为1月份平均气温等值线,1月份为冬季,冬季风对图示西北地区影响大,降温剧烈,而背风地带降温幅度小,所以导致气温与等高线分布的契合度低;1月份,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昼长短,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分布,导致契合度的季节差异;而不同季节的海陆位置没有变化,不会导致契合度季节变化;海拔不同,地形差异大,导致季节变化大。故选C。
14.读图可知,图中4座山体的纬度差异不大,不会导致垂直自然带差异,各山体距离海洋距离相差不大,光照对于垂直变化影响不大,A、B、C错;而d山体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显著,降水的垂直变化大,所以自然带谱更丰富,D对。故选D。
【答案】15.C 16.D 17.A
【解析】15.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一候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是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华北进入夏季下雨时节,此时正是大暑时节。故选C。
16.8—11月份播种冬小麦,海拔越高,纬度越大的地区,越早播种。大体是海拔每增高100米,纬度递增1度,播种期约提早4天,北半球越向北温度越低,热量越少,向南麦子播种应该迟些。故选D。
17.彩虹为大气中水滴折射光线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大气水汽饱和才能析出水滴,方能有彩虹现象。故选A。
18.【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层多且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3)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较好;河流较多且水位季节变化小为鱼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一定的场所;气候温暖,鱼类生长条件优越。雅安位于山区,有水流,保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多为山泉水,水温较低;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
(4)为阴雨多,雅安的日照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且空气湿润,风力小、温差小、对人的肌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分析雅鱼生活环境优越从水质、水域、水温、饵料等有关角度分析:雅安鱼,喜栖于水质优良的冷水激流中,是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品质优越,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较好;河流较多受气候影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为鱼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一定的场所;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温度较高,气候温暖,鱼类生长条件优越;雅安位于山区,水流较快,保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多为山泉水,水温较低,适宜鱼类生存;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为鱼提供生存空间和丰富的食物。
(4)皮肤白皙多与少见阳光有关,皮肤细腻与保湿有关。雅安阴雨天气多,日照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且空气湿润,风力小、温差小、对人的肌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19.【答案】(1)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冷空气南下经过的水域面积广,带来较多水汽;南下冷空气遇山地阻挡,停留时间长,降雪量大;靠近内陆,冬季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气温更低。
(2)降水量大,气候湿润,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光照较少;气候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土壤呈酸性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利于茶树安全过冬;年均温较低,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3)夏季暴雨,历史时期易引发黄河泛滥改道,淤积的泥沙多,提供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导致风沙区面积广。
(4)植树造林,降低风速,减少自然灾害;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等,保障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植被覆盖率增加,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
(3)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可从该区气候促进了淤沙的形成,扩大了风沙面积方面分析。黄泛平原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带来的淤泥,提供了沙质沉积物;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导致风沙区面积广。
(4)黄泛平原风沙区通过植树造林,降低了风速,减少自然灾害;植被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土壤肥力;植被可以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等,保障粮食生产;通过林木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农业,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美化了环境。
直通高考
【答案】1.A
【解析】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毕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故选A。
【答案】2.B 3.A
【解析】2.春分(3月21日)之后为清明节,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0°N以北地区多为晴朗天气,降水少;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35°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伏旱位于35°N以南地区的长江中游地区。故选B。
3.根据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东部降水受季风影响大,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故选A。
【答案】4.B 5.D 6.A
【解析】4.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故选B。
5.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低矮、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故选D。
6.从材料“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周临海,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故选A。
【答案】7.B
【答案】8.B 9.D
【解析】8.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海拔高、气温低的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因此亚热带分布范围小。故选B
9.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因此亚热带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冬季气温偏低。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和大气环流等,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主要是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劲冬季风影响所致。故选D。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来源:Z*xx*k.Cm][来源:学.科.网]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基本特点(规律)
原 因
影 响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湿润,愈向西北内陆愈干燥;从沿海向内陆地带性明显
时间
变化
季节
变化
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燥空气影响,降水少
使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
年际
变化
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的强弱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
降水的
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
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产生的雨季决定: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10热力环流(附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15水循环(附解析),共3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图文拓展,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学案考点17洋流(附解析),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