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冬季联赛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冬季联赛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安徽出土的下列文物中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
A.AB.BC.CD.D
2.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B.
C.
D.
3.某种含二价铜微粒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状态④到状态⑤的变化过程中还原剂是NO和
B.状态③到状态④每生成转移
C.状态⑤到状态①的变化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D.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将过量通入的下列溶液,解释对应现象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AB.BC.CD.D
5.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比较容易与反应
B.氧化炉中发生的反应为:
C.向吸收塔中通入R气体,有利于提高硝酸的产率
D.工业生产中为了盛装大量浓硝酸,可选择铁作为罐体材料
6.和存在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ml平衡混合气体含有2mlN原子
B.断裂2ml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1ml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C.恒温时,缩小容积,的转化率增大,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水浴加热,气体颜色变浅,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7.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由b中现象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
A.AB.BC.CD.D
8.“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氧化制备可减少的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
Ⅱ.
向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l和3ml,不同温度下,测得5min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乙烯选择性=
A.反应活化能:Ⅰ>Ⅱ
B.500℃时,5min时的转化率为:7.2%
C.400℃时,0~5min反应Ⅰ的平均速率为: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投料比投料,平衡后乙烷的转化率下降
9.我国古籍记载了硫酸的制备方法——“炼石胆()取精华法”。借助现代仪器分析,该制备过程中分解的TG曲线(热重)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发生反应:
B.c点固体的成分主要是:CuO
C.c→d,固体分解的产物中可能含有:
D.1000℃时,CuO的稳定性小于
10.同位素在科研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氘代氨()可用于研究某些反应机理。下列两种方法均可得到:①与反应;②与的水解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空间结构为V形
B.与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C.方法①得到的产品纯度比方法②的高
D.方法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11.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已知初始浓度,溶液中所有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Q点:
D.pH=10时:
12.钴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电子、电讯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从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钴、锌、铅、铁、锰的+2价氧化物或单质)中提取钴的工艺如下:
已知:溶液中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2的主要成份是
B.“沉锰”步骤中,生成0.1ml产生的物质的量为0.4ml
C.氧化沉钴的离子方程式:
D.滤液中
13.工业上以为原料生产。现有含SrCO3(s)的溶液,含的溶液。在一定pH范围内,四种溶液中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代表含的溶液的变化曲线
B.p点
C.反应的平衡常数
D.对含且和初始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pH>6.9时发生沉淀转化
14.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①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实验②、③可证明显弱酸性
C.实验⑤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说明溶解度
D.可用检验长期放置的中是否含有
二、填空题
1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
(1)早期以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图1所示的能量转换关系,、合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400~500℃和10~30MPa的条件下,以铁触媒为催化剂由和合成氨。
①该反应放热,但仍选择较高温度400~500℃。其原因是:_________。
②对N2和的反应进行研究: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ml和3nml进行反应。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的体积分数(ω%)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解释A点的容器容积大于B点的容器容积的原因:_________。
(4)某种分解制备氨,转化关系如图3,其中b、d代表Mg(OH)Cl或MgO中的一种。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②该转化过程中会生成副产物,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通入水蒸气可减少的产生原因:_________。
(5)和为原料直接合成能耗高,科研人员利用氯化镁循环法(MCC)合成氨。
选用试剂a完成转化。
①选用进行转化。将置于中能释放出。
②选用固体进行转化。依据MCC法合成氨的过程(如图4),写出MCC法合成氨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测量的转化率:取固体、的混合物,混匀,充分反应。生成的与的恰好完全反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16.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反应Ⅱ:
①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字母)
A.低温
B.高温
②一定压强下,与的投料比对平衡体系中转化率影响如下:
时,解释平衡转化率随投料比增大而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
(3)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ⅰ.
ⅱ.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mL饱和溶液加入到2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易溶解在KI溶液中)
①D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ⅰ、ⅱ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
17.铅酸蓄电池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因此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
(1)铅酸蓄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
已知: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
①放电时,Pb为__________极。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2)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主要含以及少量PbO和Pb)为原料制备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①“脱硫”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②溶浸过程中,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有:
和__________。
③足量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混合进行脱硫,测定相同时间内脱硫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
ⅰ.图中曲线________(填“a”或“b”)表示的脱硫曲线。
ⅱ.曲线a对应的脱硫率在时最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ⅲ.结合平衡常数解释选择曲线a对应物质脱硫的原因是:________。
ⅳ.相同温度时曲线b的脱硫率低于曲线a的脱硫率,结合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ⅴ.用实现的再生和的循环利用,设计方案:取溶液B,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某实验小组以BaS溶液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中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可选用试剂:NaCl晶体、BaS溶液、浓、稀、溶液、蒸馏水
Ⅰ.的制备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溶液,经一系列步骤获得产品。
Ⅱ.的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mg,用100mL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
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热0.1溶液(杂质不参与反应);
③沉淀完全后,60℃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为n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Ⅰ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试剂c的酸性和___________性。
(3)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主要是:___________。
(4)下图为配制0.1溶液的部分过程,操作X应重复2~3次,目的是:___________,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___________。
(5)沉淀完全后,检验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6)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A.溶液中存在,升高温度,平衡正移,溶液颜色由绿色变黄绿色,A不符合题意;B.石蕊(以HIn表示)在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及颜色变化可表示为:HIn(红色)(蓝色),向NaOH中加入石蕊显蓝色,再加入HCl,平衡逆移,溶液由蓝色向红色变化,B不符合题意;C.Al片在浓溶液中钝化,加热后产生红棕色气体是因为Al片表面的钝化膜在加热的条件下被破坏,Al与浓溶液继续发生反应,与平衡无关,C符合题意;D.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浓度由0.100变化为0.0010,pH变化仅为1,说明存在平衡,D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A.状态④到状态⑤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反应:,氧化剂为,还原剂是NO和,A正确;B.由图1可知,状态③到状态④发生反应:,可知每生成1ml转移2ml,B正确;C.由图1可知,状态⑤到状态①发生反应:,可知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C正确;D.由图1可知,总反应可以表示为:,D错误。
4.答案:D
解析:过量的通入下列溶液中,根据现象可知:A.产生淡黄色沉淀,则发生反应:,A正确;B.溶液紫红色消失,则发生反应:,B正确;C.产生白色沉淀为CuCl,则发生反应:,C正确;D.根据组成可知,当通入过量的时产生白色沉淀,体系中发生反应,D错误。
5.答案:B
解析:A.由流程可知,R为,根据元素周期律,比更易与反应,A正确;B.由氨的催化氧化可知,氧化炉中发生反应:,B错误;C.吸收塔中发生反应:,通入的与NO反应生成,继续与反应生成,有利于生成,C正确;D.Fe遇浓生成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碍继续与金属Fe反应,D正确。
6.答案:C
解析:A.由于平衡混合气体中含有和,1ml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小于2ml,A错误;B.由于,所以断裂2ml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ml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B错误;C.该反应是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容积平衡正向移动,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D.该反应是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其他气体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气体颜色加深,D错误。
7.答案:D
解析:A.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与C反应生成和等,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出现浑浊现象,A错误;B.浓HCl与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同时浓HCl挥发出的HCl也能与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错误;C.浓具有挥发性,加热时挥发出的也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C错误;D.浓NaOH和溶液生成的气体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D正确。
8.答案:A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乙烯的选择性在下降,说明温度升高对反应Ⅱ有利,Ⅱ的活化能大,即反应活化能: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化学试卷(PDF版,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年高二上学期12月冬季联赛化学试题+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化学试题pdf、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ml硝酸钡,第二步消耗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