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展开
这是一份晋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共8页。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1.1 辽阔的国土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2.地理位置优越性: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对外交往优越。东临太平洋,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内陆与多国接壤,便于各国间经济文化的贸易往来。大部分处于北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4.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隔海相望(6个):韩、日、菲、马、文、印。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至200海里。6.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7.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课本第7页 表格1.2 众多的人口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2.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4.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最少是珞巴族。5.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7. 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农家乐活动、壮族的歌墟节、哈萨克族的叼羊比赛、回族的开斋节等。第二章 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的影响:使河流自西向东流,使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使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自东向西深入,带来充沛降水,沟通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2.三级阶梯3.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和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最大)5.课本22页 中国地形分布图6.山区的优势: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着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财富。 山区的劣势:地表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增加山区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地质灾害较多,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2.2 复杂多样的气候1.时间分布:冬季时,南方和北方温差大;夏季时,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空间分布: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2.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3. 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4.季风气候的特征:冬从高纬度地区吹来东北风,寒冷干燥;夏季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和印度洋吹来的西南风,温暖湿润。5.依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农业生产的实际和活动积温(≥10℃),可以划分为:6.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全国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7.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半干旱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气候的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9.季风气候的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在季风区内,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使得我国南方地区,绿水青山,物产丰富。东北地区夏季能同时满足水稻生产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成为世界上水稻种植最北端地区。10.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2)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3)是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4)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5)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2.3 众多的河流1.在东部的外流区,河流多而长,汛期时流量大。西北内陆多内流河,河流少而短,多为季节性河流。2.我国唯一进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其余河流注入太平洋;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3.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密度最大的平原湖泊聚集区。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6.黄河的贡献:上中游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提供丰富水资源,供人们饮用、灌溉农田;塑造肥沃的冲积平原;孕育了华夏文化;提供了丰富分旅游资源7.地上河的形成:中游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带走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使泥沙沉积,河床升高,形成“地上河”。8.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9.黄河长江对比表第三章 自然资源——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1 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1. 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2.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3. 可再生资源:可以重复使用的。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就没有了。如矿产资源。4. 基本特点: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对策(措施):①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来代替非可再生资源;②改进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加大对保护自然资源的宣传力度,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④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依法保护自然资源。3.2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分类: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土地后备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耕地后备资源。2.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量少,②类型多种多样,区域差异显著,③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3.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利于农业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分布不均匀且破坏严重。4.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丘陵的季风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草地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非季风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南方的山地、丘陵的季风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5. 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保护措施:①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合理利用;②加大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保护土地资源的认识;③严格执法,打击各种土地违法行为。6.我国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保护我国土(耕)地的基本国策。3.3 紧缺的水资源1.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冰川水的储量最大。2.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特点:随季节更替变化大(夏秋多,春冬少)。4.水资源短缺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量增大,水资源短缺,再加上人类生产活动导致水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5.北方地区人口、耕地和水资源的组合特点:北方人口多、耕地多、水资源贫乏、水土配合极不合理。 南方地区人口、耕地和水资源的组合特点:南方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丰富。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原因: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大,水资源占有量少,人均占有量极少,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加剧缺水状况。塔里木河夏季水量大的原因:河水来源主要来自高山积雪、冰川融冰,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6.跨流域调水能部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引黄入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南水北调(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7.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8.节约用水、减少浪费、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措施:①要做好对污染企业的管理、禁止向江河湖泊中排放垃圾和未经处理的废水,②做好宣传,使人们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增强节水意识,③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第四章 经济发展——强国富民之路4.1 稳步发展的农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著名的四大牧区p77 图4.3(新疆牧区:伊犁马、新疆细毛羊、哈萨克羊;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乌珠穆沁马、阿拉善骆驼、沙毛山羊;青海牧区:青海牦牛;西藏牧区:西藏牦牛、藏南绵羊)。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分布在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地区(人工林);渔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发达的淡水渔业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海洋捕捞、养殖基地)。 东西部差异的原因: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形多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但适宜牧草生长,因此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且地形以平原为主,水热土配合良好,人口稠密,适宜发展种植业。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淮海流域、长江流域。3.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降水较少,牧草茂盛,发展畜牧业),宜渔则渔(水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4.建设商品粮基地原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东北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水热资源配合较好,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大豆、甜菜等作物的生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国稻谷的重要生产基地。5.7个农产品主产区p81 图4.8:东北平原主产区(优质水稻、小麦、大豆、甜菜)、河套灌区主产区(小麦、大豆、玉米)、甘肃新疆主产区(小麦、棉花、畜产品)、汾渭平原主产区(小麦、大豆、玉米)、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畜产品)、长江流域主产区(优质水稻、油菜、水产品)和华南主产区(优质水稻、热带水果、水产品)。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①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出现弃耕现象;②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种田收入少,劳动生产率低;③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严重,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粮食减产。措施: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发展特色农业;③制定发展农业科技的政策和增加技术资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4.2 迅速发展的工业1.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分类 对工业分布不合理的状况的做法:充分利用、加强和发展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基地。3.中国工业布局: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线布局的大势。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四大工业基地:4.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特点: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职工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高。5.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集中在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6.北京、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京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在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知名度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3 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 1 \* GB2 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 2 \* GB2 ⑵几种交通工具的特点:汽车:运量小,运费较高,但机动灵活,速度较快,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火车: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途运输成本高,但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天气影响小 海轮:速度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但运量大、投资少,长途运费低 飞机: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但速度快,机动灵活2.我国陆路运输网络的分布特点:东密西疏。3.北京是我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向西直抵荷兰的鹿特丹港,是横贯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陆联运通道。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5.主要铁路干线:6. 重要交通枢纽:北京——京沪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 郑州——京广线、陇海线 兰州——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成都——宝成线、成昆线7. 1988年,上海到嘉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实现祖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8.高速公路特点:汽车专用,其他车辆、行人不准进入;来向与去向之间有隔离带;与道路交叉处有立交桥跨越;路面平整,坚固,坡度缓和,没有急弯和红绿灯。9. 2004年10月8日,江苏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全线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通道,也是我国建成的最长的快速通道。10.我国高速公路多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这里人口和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建设高速公路的资金雄厚。这里多平原地形,建设高速公路的地形条件优越。 我国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少,这里多山川阻隔,地形不平坦,而且人口、城市分布稀疏。11.我国河流众多,东部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优良港口,具有发展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良好前景。12.海洋运输分北方航区(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和南方航区(以广州、香港为中心)。13.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我国民航运输量、周转量居世界第五位。14.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是我国最长的输油气管道。15.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分布不平衡,东部密集(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人口城市分布集中,经济发达),西部稀疏(人口城市分布稀疏,经济发展落后,几乎没有发展水运的条件)。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东侧西侧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高原横断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三熟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春小麦、马铃薯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水稻、甘蔗、天然橡胶青稞分布地区主要河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多少有无结冰期外流河南方地区长江长大小少无北方地区黄河较长较大较小多较少内流河西北地区塔里木河短小大多有断流期,季节性河流长 江黄 河长度6300千米5500千米发源地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特点呈“V+W”字形,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注入海洋东海渤海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河口、桃花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嘉陵江、汉江(最大的支流)、湘江汾河(山西境内)、渭河(最大的支流)开发 = 1 \* GB3 ①“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能丰富。著名水电站:三峡(长江最大)、葛洲坝。 = 2 \* GB3 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 1 \* GB3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最大)。 = 2 \* GB3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忧患原因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 = 1 \* GB3 ①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为原因) = 2 \* GB3 ②降水丰沛、集中,支流多。(自然原因) = 3 \* GB3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蓄水能力差。(自然原因) = 1 \* GB3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 2 \* GB3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3 \* GB3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治理措施 = 1 \* GB3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 2 \* GB3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 3 \* GB3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 1 \* GB3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 2 \* GB3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 3 \* GB3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总量占世界排名(第几位)人均占有量耕地面积5 1/3水资源6 1/4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北方旱地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小麦甜菜、大豆、花生南方水田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水稻甘蔗、油菜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工业区主要工业中心特征有利条件不利因素辽中南沈阳、鞍山、大连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水资源短缺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上海、南京、杭州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雄厚的基础和科技力量,便利的交通条件能源短缺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以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基地靠近港澳和东南亚,有引进外资和管理的优势南北铁路干线起止点沿线主要枢纽京沪线北京,上海北京、天津、徐州、上海京九线北京,九龙北京、南昌京哈——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株洲同蒲——太焦——焦柳线大同,风陵渡,太原,焦作,柳州大同、太原、柳州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宝鸡、成都、昆明东西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北京、大同、兰州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徐州、郑州、宝鸡、兰州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株洲,桂阳,昆明上海、株洲、桂阳、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