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A4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A4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A4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排序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关于用眼卫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因为躺着舒服,所以可以躺着看书或玩手机
    B. 眼离书本1尺,胸离桌面1拳,手离笔尖1寸
    C. 每20--40分钟远眺刻,让眼睛适当休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为躺着舒服,所以可以躺着看书或玩手机,错误;躺着看书或玩手机会影响视力;
    B.眼离书本1尺,胸离桌面1拳,手离笔尖1寸,正确;
    C.每20--40分钟远眺刻,让眼睛适当休息,正确。
    2. 如图,这是一条呈“Z”字形的铁条,“□”处是热源,“○”表示蜡块。在热传导的过程中,最先融化的是( )。
    A. 甲B. 乙C. 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这个“Z”字形的铁条热传导实验中,热源放置在“□”处,蜡块用“○”表示。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由于热传导效率取决于材料的导热性和路径长度,路径越短,热量传递越快。在这个“Z”字形结构中,距离热源最近的蜡块会最先接收到热量,因此最先融化的蜡块是路径最短的乙。故选B。
    3. 下面的热传递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用铁锅把菜炒熟——热传导
    B. 围坐在篝火旁烤火——热辐射
    C. 手靠近通电的灯泡感到有些热——热对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手靠近通电的灯泡感到有些热是由于热辐射。热辐射是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不需要介质。灯泡发出的光线中包含了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通过辐射传递到手上,使我们感到温暖。热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或水)的流动传递,而在这种情况下,热量并不是通过空气流动传递到手上的,因此这不是热对流。故选C。
    4. 新棉袄中的棉花特别蓬松,充满大量空气,穿起来比旧棉袄更暖和。这是因为( )。
    A.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 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C. 棉花中的孔隙便于外部空气进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棉袄中棉花特别蓬松,蓬蓬松松的棉花纤维里充满着无数小空洞,空洞中有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它能阻止身体里发出来的热量跑到外面去,所以新的棉袄穿起来很暖和。故选A。
    5. 关于“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执行着不同的任务
    B. 睡眠质量好坏不会影响大脑健康
    C. 饮食也会影响脑的健康,我们应均衡饮食
    【答案】B
    【解析】
    【详解】睡眠质量对大脑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大脑清除代谢废物,巩固记忆,恢复认知功能,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则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情绪问题、记忆障碍,并可能增加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维护大脑健康至关重要。故选B。
    6. 下列事物是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 热水瓶玻璃内胆
    B. 电熨斗底部与衣服接触的金属面
    C. 电饭锅的锅底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热水瓶的玻璃内胆是用来避免热传递的,符合题意;
    B.电熨斗底部和衣服接触金属面是为了促进热传递的,不符合题意;
    C.电饭锅的锅底也是促进热传递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行为中,有利于脑健康的一项是( )。
    A. 熬夜看课外书B. 考试前一晚通宵复习C. 早睡早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脑具有高级功能,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指挥人体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要保护脑健康。全面、合理地补充营养,早睡早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愉快,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大脑健康;熬夜看课外书、考试前一晚通宵复习不利于大脑健康。故选C。
    8. 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 )。
    A. 婷婷路过噪声过大的施工工地时,迅速远离
    B. 文文擤鼻涕时同时捏住两个鼻孔
    C. 晨晨用耳机听音乐时,会将音量调小,而且听20分钟后会休息一会儿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迅速远离噪声过大的施工工地是有利于保护听力的行为。
    B.擤鼻涕时同时捏住两个鼻孔会导致鼻腔内压力增大,可能会使鼻涕逆流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等问题,不利于保护听力。
    C.用耳机听音乐时将音量调小并定时休息,是有利于保护听力的行为。
    故B符合题意。
    9. 妙妙想改进外卖箱,使它更保温,下列属于对结构方面进行改进的是( )。
    A. 使用超厚的泡沫塑料来制作外卖箱的箱体
    B. 在外卖箱最外层加一层锡纸
    C. 把外卖箱的箱体做成多层的,每层都做成一个个的小格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把外卖箱的箱体做成多层的,每层都做成一个个的小格子。通过改变外卖箱的内部结构来增强其保温效果。多层结构和一个个的小格子可以增加空气层,从而提高隔热性能,减少热量流失。而使用超厚的泡沫塑料虽然也能提高保温效果,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材料厚度来实现的,不属于结构上的改进。在外卖箱最外层加一层锡纸则是通过增加反射层来减少热量辐射,这也不属于结构上的改进。故选C。
    10. 妈妈去超市为妹妹选购饭碗,从保温和安全两方面考虑的话,她应该挑选哪一种碗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瓷碗,因为瓷碗是热的良导体,不烫手
    B. 单层不锈钢碗,因为单层不锈钢碗比双层不锈钢碗的保温效果好,不烫手
    C. 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双层结构的保温效果比单层结构的保温效果好。妈妈去超市为妹妹选购饭碗,在瓷碗、单层不锈钢碗和双层不锈钢碗中,应该挑选双层不锈钢碗,因为双层不锈钢碗不仅防烫,并且保温效果好。故选C。
    11. 冬天时空调出风口朝下能使房间热得更快。这时房间中的热的传递方式是( )。
    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夏天开空调出风口朝上,冬天开空调出风口朝下,这和热传递中的热对流有关。故选B。
    12. 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 )。
    A. 晶状体B. 角膜C. 视网膜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们用眼睛观察物体时,眼球中的晶状体把物体的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物体。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过度变厚形成的。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晶状体,所以A符合题意。
    13. 关于“晶状体与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实验中纸屏模拟视网膜,放大镜模拟晶状体
    B. 实验中要保持纸屏、放大镜、蜡烛高度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C. 将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为使蜡烛的像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需要将蜡烛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中纸屏模拟视网膜,放大镜模拟晶状体;故A正确。
    B.实验中要保持纸屏、放大镜、蜡烛高度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才能保证光穿过;故B正确。
    C.将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为使蜡烛的像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需要将蜡烛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调小;故C错误。
    14. 下列设计能够加快热传递的是( )。
    A. 保温瓶的双层真空内胆设计
    B. 长勺的柄后端包裹陶瓷材料
    C. 电脑散热片使用铝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保温瓶的双层真空内胆,长勺的柄后端包裹陶瓷材料是避免热传递的。电脑散热片使用铝片的设计是为了加快热传递。
    15. 在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后,在入冬前,农民伯伯大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小麦浇一次水。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浇水后可以形成保温层,防止气温过低冻坏麦苗
    B. 水是热的良导体,浇水后能有效保证麦苗不会因为低温而冻坏
    C. 防止麦苗因为缺水而生长缓慢,影响产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在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后,在入冬前,农民伯伯大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小麦浇一次水。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浇水后可以形成保温层,防止气温过低冻坏麦苗。
    16. 下列不是用热辐射的方式传热的是( )。
    A. 炙热的太阳B. 翻滚的热水C. 熊熊烈火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炙热的太阳、熊熊烈火都是靠热辐射的方式传热的;翻滚的热水是靠热对流的方式传热的。
    17. 下列不属于热传递传热方式的是( )。
    A. 热交换B. 热对流C. 热辐射
    【答案】A
    【解析】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热交换不属于热传递传热方式。
    18. 下列生活情景中,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热的是( )。
    A. 供暖后,整个室内的温度很快就上升了
    B. 冬天时,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感觉身上暖暖的
    C. 抱着暖手宝取暖,感觉手很暖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物质介质就能传递热量的方式,太阳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到地球上,我们晒太阳时感觉到的温暖就是太阳辐射热的结果。而供暖后室内温度上升和抱着暖手宝取暖都是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的振动和碰撞传递,而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或水)的流动传递。故选B。
    19. 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是人体健康的一种表现
    B. 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自身抵抗力,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
    C. 做事有计划、能够适当放松是生理健康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做事有计划、能够适当放松更多体现的是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生理健康。生理健康通常指的是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正常,没有疾病。而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情绪管理、适度的压力应对、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思维方式等。因此,做事有计划和适当放松应该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体现。故选C。
    20. 往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中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得最快的是( )。
    A. 塑料杯B. 铁杯C. 陶瓷杯
    【答案】B
    【解析】
    【详解】塑料杯、陶瓷杯的导热性没有铁杯好,铁是热的良导体,导热最快,因此水凉得快。故选B。
    二、判断题
    21. 在乘坐长途列车时看书会伤眼睛,因此我们可以戴上耳机长时间听音乐。( )
    【答案】×
    【解析】
    【详解】长期佩戴耳机,会对耳蜗造成持续的冲击,当长时间处于在高分贝声音环境时,内耳会受到直接的伤害。高音或是噪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令毛细胞因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耳蜗的减少就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在乘坐长途列车时看书会伤眼睛,戴上耳机长时间听音乐也会伤害耳朵。我们可以看书和听音乐交替进行,也可以休息。
    22.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都是从猜想开始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往往都是从猜想开始的,猜想要大胆,但不是胡猜乱想,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3. 课程表中每天安排各种活动和不同的课程,这样可以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 )
    【答案】√
    【解析】
    【详解】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我们每天的课程——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交替进行,可以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正是科学用脑五要素中的课程交替。
    24. 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好,有的同学运算能力特别好,这是因为他们的脑的结构不同。(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与人之间在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上的差异,并不是由大脑结构的差异决定的。大脑结构在人类中是一样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其他因素影响:
    大脑可塑性: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这意味着通过学习和练习,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发生改变。因此,那些语言表达能力或运算能力特别好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更多的练习和训练。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和数学能力。某些人可能天生在某些领域具有较高的潜能。
    神经连接: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和神经网络在个体之间是不同的。这些连接的效率和模式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特定能力。例如,频繁的语言练习可以加强大脑中与语言相关的神经网络。
    环境因素: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个人经历等环境因素对大脑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良好的数学教育可以提升运算能力。
    认知策略:不同的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认知策略来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这些策略的效率和适应性也会影响他们在特定领域的表现。
    25. 热只能在物体间传递,不能在物体内传递。( )
    【答案】×
    【解析】
    【详解】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可以在物体内传递,一般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6. 眼、耳、鼻、舌、皮肤等是感觉器官,能感知到外部刺激。(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们把能够帮助我们身体感知周围事物的器官叫做感觉器官。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皮肤,能感知到外部刺激。
    27. 大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8. 比冰淇淋温度低的物体一般不能把热传递给冰淇淋。( )
    【答案】√
    【解析】
    【详解】比冰淇淋温度更低的物体只可能吸收冰淇淋的热,而冰淇淋融化是因为其他比它温度高的物体把热传递给它了。
    29. 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感知。
    30. 玩益智游戏和益智玩具,对开发大脑有帮助。(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玩益智游戏和益智玩具,对开发大脑有帮助。
    三、排序题
    31. 黑夜中,当一只蚊子飞近时,我们的大脑指挥我们做出了一系列的动作,请按先后顺序排序。
    ①大脑接收信息并作出判断。 ②耳中听觉神经接收到蚊子侵扰的信息。
    ③大脑做出拍死蚊子的决定。 ④大脑向手臂发出命令。
    ⑤手臂接收到命令后做出拍蚊子动作。 ⑥听觉神经把信息报告给大脑。
    正确的顺序:( )→( )→( )→( )→( )→( )
    【答案】 ①. ② ②. ⑥ ③. ① ④. ③ ⑤. ④ ⑥. ⑤
    【解析】
    【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首先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然后信号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再大脑做出判断,大脑将信号传到脊髓,再由信号通过神经传到手臂肌肉,最后手臂肌肉收缩做出动作。故正确顺序为②⑥①③④⑤。
    四、实验题
    下面是奇妙小组在学习“热传递”时,将一段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铁丝左端加热。
    32. 奇妙小组用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 热在金属条中传递的方向
    B. 金属热胀冷缩
    C. 金属和木头谁的传热效果好
    33. 实验发现,火柴会掉落下来,其掉落的顺序是( )。
    34. 如图,如果酒精灯放在铁丝的中间,则火柴( )和( )先掉落下来,其次是火柴( )和( )再掉落下来。
    35. 火柴掉落的情况来看,热是从( )传向( )的部分。
    【答案】32. A 33.
    34.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④. ④
    35. ①. 温度高 ②. 温度低
    【解析】
    【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32题详解】
    根据对实验装置的认识,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热在金属条中传递的方向。实验装置中没有用到木头,也不是对热胀冷缩的探讨。
    【33题详解】
    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加热过程中火柴会逐渐掉落下来,其掉落的先后顺序是1→2→3→4。
    【34题详解】
    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所以如果酒精灯放在铁丝的中间,则火柴①和②先掉落,因为离酒精灯最近,是2厘米,然后火柴③和④再掉落下来,因为离酒精灯远,是4厘米。
    【35题详解】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火柴掉落的情况来看,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的。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A4: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A4,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排序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3-2024学年大象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