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真题汇编】最近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25 氮及其化合物-【真题汇编】最近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5 氮及其化合物-【真题汇编】最近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5氮及其化合物原卷卷docx、专题25氮及其化合物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高考真题汇编的意义。1、增强高考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2、提高高考考生的复习效率;3、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高考真题汇编的内容。1、高考试题收录,涵盖了考试的各个学科;2、答案解析,加深知识点理解和掌握;3、复习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三、高考真题汇编的重要性。高考真题汇编不仅可以提高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增强考生的复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使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为高考复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新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25 氮及其化合物
1.【2023年北京卷】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代表或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分别是
B.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C.已知为副产物,则通入水蒸气可减少的产生
D.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小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2.【2023年山东卷】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稀盐酸:配制溶液
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
C.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
D.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
3.【2023年1月浙江卷】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乙醇反应可生成B.工业上煅烧黄铁矿生产
C.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可制备
4.【2022年北京卷】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5.【2021年江苏卷】N2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NH3不仅可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HNO3;HNO3能溶解Cu、Ag等金属,也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2NO(g)+O2(g)=2NO2(g) ΔH=-116.4kJ·ml-1。大气中过量的NOx和水体中过量的NH、NO均是污染物。通过催化还原的方法,可将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也可将水体中的NO转化为N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NO(g)HNO3(aq)
B.稀HNO3(aq)NO2(g)
C.NO(g)N2(g)
D.NO(aq)N2(g)
6.【2022年上海卷】将Mg加入稀溶液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B.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生成沉淀
C.和均为还原产物
D.1mlMg充分反应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
7.【2022年江苏卷】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侯氏制碱法以、、、为原料制备和
C.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8.【2022年北京卷】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9.(2021·河北真题)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10.(2021·河北真题)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C.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可制备HI,说明H3PO4比HI酸性强
D.浓HNO3和稀HNO3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和NO,故稀HNO3氧化性更强
11.(2021·山东真题)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NaHSO3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具有氧化性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3O4粉末,紫色褪去,证明Fe3O4中含Fe(Ⅱ)
C.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12.(2015·北京高考真题)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13.(2013·上海高考真题)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0LB.13.5LC.15.7LD.16.8L
14.(2016·上海高考真题)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 g,加入含0.1 m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1792 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B.1:2C.1.87:1D.3.65:1
15.(2013·安徽高考真题)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16.(2016·浙江高考真题)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17.(2020·全国高考真题)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18.(2014·山东高考真题)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B.Fe2O3C.FeSO4D.Fe3O4
19.(2008·广东高考真题)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20.(2014·上海高考真题)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21.(2017·上海高考真题)将NH3 通过灼热的CuO,发现生成一种红色的单质和一种气体单质,这种气体单质是
A.O2B.H2C.N2D.NO
22.(2017·上海高考真题)在浓硝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能溶解的单质是:
A.铁 B.铝 C.银 D.硅
23.(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B.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
24.(2017·北京高考真题)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5.(2014·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26.(2013·上海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将0.1LCO、0.2LCO2、0.1LNO、0.2LNO2和0.2L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可能是单一气体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27.(2016·全国高考真题)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8.(2017·上海高考真题)实验室通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氨气。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仪器时要求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氨气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氨气时必须使用干燥的集气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后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导管口,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氨气外,还可以用该装置制取的常见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2015·山东高考真题)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NOx气体(含NO、NO2)制备NaNO2、NaNO3,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_______。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
(3)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Ⅰ操作
c.转入转化液 d.转入结晶Ⅱ操作
(4)若将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2:1,则生产1.38吨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______吨(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分解生成
淀粉溶液变蓝
B
与浓生成
品红溶液褪色
C
浓与溶液生成
酚酞溶液变红
D
与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分解生成
淀粉溶液变蓝
B
与浓生成
品红溶液褪色
C
浓与溶液生成
酚酞溶液变红
D
与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气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饱和NaHCO3溶液
选项
X
收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水
B
碱石灰
氨气
水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A.配置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1 铜及其他金属化合物-【真题汇编】最近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1铜及其他金属化合物解析卷docx、专题21铜及其他金属化合物学生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0 铁及其化合物-【真题汇编】最近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0铁及其化合物原卷卷docx、专题20铁及其化合物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镁、铝及其化合物-【真题汇编】最近10年(14-23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镁铝及其化合物原卷卷docx、专题19镁铝及其化合物解析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