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附答案)
福建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的世界学情评估(附答案沪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的世界学情评估(附答案沪科版),共8页。
第三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A.明亮的篝火 B.点燃的蜡烛C.电影院的幕布 D.耀眼的太阳2.首钢滑雪大跳台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现象与图中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第2题)3.关于甲、乙两图表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A.图甲是镜面反射,图乙是漫反射B.图甲和图乙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光污染”的形成与图甲有关D.黑板反光看不清字与图乙有关4.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第4题)A.① B.② C.③ D.④5.小明去武夷山旅行时观看了《印象大红袍》演出,舞台上的舞者的衣服随着舞台灯光的变换,时而变成绿色,时而变成红色,美轮美奂。小明立刻判断舞者的衣服在阳光下应该呈(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6.如图是一个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的情景。下列关于人和像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第6题)A.人把扫把拿在身前 B.像变瘦了C.像变矮了 D.像中扫把杆变长了7.一束光射向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透明介质,在斜边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图所示。三个角i、r、β的大小关系是( )(第7题)A.β>i>r B.β>i=rC.i>β=r D.i=r>β8.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镜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镜面应( )(第8题)A.顺时针转动30° B.逆时针转动30°C.顺时针转动15° D.逆时针转动15°9.海洋公园内,北极熊站立在方形透明水族箱内,头在水面上、身体在水面下。水族箱外的游客居然看到了北极熊“身首异处”的奇异场景,如图所示,游客看到北极熊身体的光路图是( )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处,以5 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逐渐变大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一幅画中配有“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诗句,这是因为桃树经水面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岸边人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岸边的桃树,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12.我们夜晚看到的星星并不是星星本身,而是星星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原因是地球表面覆盖着疏密不等的大气层,光线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________。13.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人工彩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这三种色光却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14.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在公路急拐B处装上了______________(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14题)1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由图可知,折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玻璃在________________(填“MM′的左侧”“MM′的右侧”“NN′的上侧”或“NN′的下侧”)。(第15题)16.如图甲所示,小磊靠近商场的自动玻璃门时,他在玻璃门中看到了自己的像,当他靠近玻璃门1 m时,玻璃门所成的像相对于他的距离变化了________m。如图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________(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玻璃门一起向左移动。(第16题)17.水池的池壁垂直于水平池底,水池上方支架(AB)装有一激光器。水池中没有水时,激光器发出的光线a正好射到池底和池壁的交点上,且与池底的夹角为45°,如图甲所示。往池中注水,并待水面平静时,如图乙所示,激光被反射到池壁上,使池壁上出现一个光点S(图中没有画出),光点S位于池壁上6 dm刻度处;它在水中的像S′在________(填“0”“1”“2”或“3”)dm刻度处。水面平稳下降的过程中,光点S相对池壁________;它的像S′相对池壁________。(后两空均填“上升”“静止”或“下降”)(第17题)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6分)18.小玲妈妈在某商场买鞋,她选了一款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玲妈妈的眼睛(A点)能看到自己新鞋(B点)像的光路图。(第18题)19.图甲是小龙参加红石崖风景区地貌研学之旅时所拍摄的照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小龙看到水中石头的光路图,其中A点是石头的实际位置,B点是小龙所看到的石头像的位置。(第19题)四、简答题(共4分)20.如图所示是短视频中风靡的“灯影画虾法”,这利用了什么原理?若要让白纸上的“虾影”大一些,应该如何调整虾与灯光之间的距离? (第20题)五、实验探究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共30分)2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21题)(1)如图甲中使用加湿器喷出水雾,是为了显示_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水平工作台可以360°旋转,在入射点上方悬挂一重垂线,模拟法线,重垂线与平面镜________。当工作台旋转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观察到反射光线挡住了入射光线和重垂线,表明“三线”在__________________。(3)继续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将作业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平面镜竖直放在纸上,放置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面入射,如图乙所示,此时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4)改变激光笔的位置,多次实验,在纸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若不用量角器也能快速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聊天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第22题)(1)如图,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蜡烛B__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填“虚”或“实”)像的原理。答案一、1.C 2.B 3.D 4.C 5.C 6.A 7.B 8.D 9.A 10.D二、11.虚;漫 12.虚;折射 13.色散;红、绿、蓝14.直线传播;凸面镜15.40°;MM′的右侧 16.2;不会三、17.0;下降;静止 点拨:S点在6 dm刻度处,而像与S点关于水面对称,即像在0刻度处。当水面下降时,反射点下降,S点下降,而S点的像始终在0刻度处,相对于池壁是静止的。四、18.解:如图所示。(第18题) (第19题)19.解:如图所示。五、20.答: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将虾与灯光之间的距离调小一些。六、21.(1)光路 (2)垂直;同一平面内 (3)30°(4)将作业纸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合理即可)22.(1)垂直 (2)不点燃 (3)前后 (4)虚题序12345678910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