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95034/0-1733708510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95034/0-17337085105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95034/0-17337085105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一中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唱歌,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②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③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④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
⑤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A. ③①④②⑤B. ①③②④⑤C. ③④①⑤②D. ①③④②⑤
2.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不由自主地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
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忍不住拍案叫绝
A. ⑤①④②③B. ⑤①②④③C. ②⑤④①③D. ②④⑤①③
3.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有十篇文章,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B. 《狗•猫•鼠》是作者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写成的,表达了对猫等暴虐者的憎恶,对隐鼠等弱小者的同情。
C. 《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迷信唠叨而又善良朴实的长妈妈形象。
D.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时的感受,赞美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春天,小明与朋友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可以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 ______ , ______ ”来表达他的心情。
(2) 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 ______ , ______ ”。(《<论语>十二章》)
(3) 江上水满,微风轻拂,一叶扁舟在江上行驶,我不禁联想起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______ , ______ 。
(4)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______ , ______ 。
(5)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______ , ______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5.在《朝花夕拾》中,有一些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阿长、寿镜吾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等。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人物,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人物进行介绍。
6.阅读一部作品时,作家的情感哲思、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或作品的某个情节,都可能让你有所感动,在人格成长方面有所收获。请以《朝花夕拾》为例,谈谈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以及你在人格成长方面的收获。(100字左右)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应该学会思考,一本书,一杯茶,一缕月光,让思绪飞散,在思考中获得渊博的知识,寻得人生的真谛。会思考的人,他的世界是花团锦①______(cù)、②_______的,哪怕思考一朵花如何盛开,一条河流为何流淌,一弯新月为何悬挂。思考,会为人的精神世界赢来柳暗花明。 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水平。
(1) 文中加点字“渊”的读音正确的是 ______
A.yāng
B.yǎng
C.yuān
D.yuǎn
(2)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______
A.镞
B.簇
C.嗾
D.蔟
(3)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______
A.富丽堂皇
B.美不胜收
C.浩如烟海
D.川流不息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我们应该从小就加深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水平。
B.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水平。
C.我们应该从小就栽培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水平。
D.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父亲陪伴的那个夏天
胡炎
“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爬到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啦。”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 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 树不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
⑬我默然无语。
⑭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比如落榜后该怎么走,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了。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
⑮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说:“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⑯我有些沉醉了。
⑰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⑱我使劲点点头。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痴得手足无措:我按第一志愿被录取了,幸运之神站在了我的身边!
⑲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 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 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 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形象。
(4) 文章中父亲教给了儿子很多的人生道理。阅读④-⑭段,请选择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条,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听雨
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1) 第③段中“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答。
(2) 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张吴兴②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张吴兴:张玄之,字祖希,曾任吴兴太守。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
②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3) 你最喜欢选文中的哪个孩子?试分析其人物形象来说明理由。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问题。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①楼阁帘栊②,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阑干:栏杆。②帘栊( lóng):窗户上的帘子。栊:窗户。
(1) 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这首曲选择了晚春时节富有特点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
B.在写法上,作者重点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描写。
C.“春山暖日和风”开篇先着笔交代了时令背景,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画卷。
D.“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由远及近,将画面从远处的“春山”“暖日”推移至近处的“楼阁”与“院中”。
(2)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本曲末句抒发了 ______ 之情。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2.歌曲《有我在你身旁》中这样唱道:“风起的时候,请不要惊慌,有我在你身后撑起臂膀。浪来的时候请不要害怕,你可放心的靠在我胸膛……再小的机会也不要放弃,我们团结一心就是力量,我们手拉手,我们心连心,我们去创造奇迹点燃希望。”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有某个时刻,你就站在同学、朋友、师长、亲人的身旁,替他们排忧解难,或真诚帮助,或热忱关爱,或暖心鼓励……
ㅤㅤ请以“那一刻,有我在你身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此语段讲了听鸟叫声的感受,③提出了中心意思,是第一句;①写鸟叫声的特点,与上一句句意的联系,是第二句;④表达听鸟叫声的感受;②中“那么”话题一转,引出⑤想做一只鸟的想法。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①④②⑤。
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此题解答,可结合逻辑顺序排序。
2.【答案】D
【解析】要通读语段,判断语句表达的中心意思,在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本题我们可从所填的句子是否与前面的一致来分析。第一个空,前面说的是读书,应选②,因为作者把阅读比作“聆听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第二个空,根据前面“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的含义,“听者”即读者应该是“谦逊”的态度,应选④.第三空,根据前面“看到妙处”,自然会“忍不住拍案叫绝”,应选⑤.第四空,根据前面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应选①.第五空,应该选③,说明聆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故选:D。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按逻辑顺序来判断句子的顺序。
语句排序试题一般方法: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非“赞美”。
故选:D。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答案】【小题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小题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小题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小题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答案:
(1)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重点字:昼)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重点字:悬)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重点字:郎)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答案】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赏析。
对于这些人物可以从相关作品中找到对他们的描写,可以结合这些对该人物进行分析即可。
阿长:曾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保姆,鲁迅先生曾经常唤她为长妈妈。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长妈妈是一位经历沧桑的人,虽然非常迷信,有麻烦的礼节,但是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鲁迅先生永生难忘。
寿镜吾先生:鲁迅的老师,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他教学认真,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长。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诗经》等经典之外,他还经常给学生讲荆轲、聂政等人除暴安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
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
藤野先生:是仙台医学的解剖学的教授,是一位辛勤治学、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的老师,其严谨踏实的作风显示出他是真正的君子。
示例: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性格又很外向,来到周家做女工,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但她却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但阿长为“我”买来了盼望已久的《山海经》,可见她又是非常爱孩子,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人。
答案:
示例: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摆“大”字,有许多麻烦的规矩,有着愚昧无知的一面;但她也十分关心鲁迅,给鲁迅买来《山海经》,有着淳朴善良的一面。
【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6.【答案】本题考查名著理解和感悟。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内容,谈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以及你在人格成长方面的收获即可。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示例:《朝花夕拾》最让我感动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有一颗爱国心,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读后,我的收获是要做一个有追求、有责任感的人,要心怀国家,努力学习,为社会所用。
答案:
示例: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藤野先生》一文,文中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医从文的原因,鲁迅为唤醒国民麻木的思想而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收获是要做一个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解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D
【解析】答案:
(1)C
(2)B
(3)B
(4)D
(1)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渊博”的“渊”应读作“yuān”。
故选:C。
(2)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花团锦cù”应写作“花团锦簇”。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富丽堂皇:意思是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C.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D.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结合语境,“哪怕思考一朵花如何盛开,一条河流为何流淌,一弯新月为何悬挂”此处形容他的世界美好的东西太多,应用“美不胜收”。
故选:B。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搭配不当,应将“水平”改为“习惯”。
故选:D。
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答案】【小题1】踏实
【小题2】沿着上游去捕鱼
【小题3】沉醉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根据“在收摘后的果林找果子”定位到文中“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我爬到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我有了思路,心中渐渐踏实了”,①可概括出:踏实。根据“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走着……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防护堤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我有些沉醉了”,②可概括出:沿着上游去捕鱼;③可概括出:沉醉。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句子将风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凉爽宜人,表达了“我”在树林里乘凉的惬意和愉快的心情。
②“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人活着,怎么能一棵树上吊死呢’”该句中的“拍”为动词,加上父亲所说的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借摘果子这件事教育“我”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教子有方,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父亲长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从他见到孩子高考后意志消沉,就带儿子去乡下,去河边游玩,交给“我”人生的道理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过了会儿,父亲变戏法似的从沙子里扒出一颗花生来。这是农民收割遗留下的。轻轻一嚼,由于沙子的烘烤,竟格外香甜”“我们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了一顿天然的美味”“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从他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在沙地上找花生,在收摘后的果园找果子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从他带孩子去河边,鼓励孩子追求无止境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4)本题考查领悟文章的内涵及启发、感悟。那个夏天,因为“我”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失落,父亲带“我”去乡下,去河边游玩,在沙地上找花生,教育“我”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借摘果子这件事教育“我”要学会变通,要考虑全面,做出适合自己的恰当的选择;借终于考上理想学校,教育孩子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据此围绕一件事表达自己的见解即可。
答案:
(1)①踏实 ②沿着上游去捕鱼 ③沉醉
(2)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凉爽宜人,表达了“我”在树林里乘凉的惬意和愉快的心情。
②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借摘果子这件事教育“我”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教子有方,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爱孩子的人,从他见到孩子高考后意志消沉,就带儿子去乡下,去河边游玩,交给“我”人生的道理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从他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在沙地上找花生,在收摘后的果园找果子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从他带孩子去河边,鼓励孩子追求无止境可以看出。
(4)那个夏天,父亲教给儿子的道理是:①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像走河床一样,咬咬牙就走过去了(或“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②要学会变通,要考虑全面,做出适合自己的恰当的选择(或“不在一棵树上吊死”)。③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如在沙地里搜寻花生。
本文记叙了“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也是父亲陪伴的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我”忐忑不安,失眠,瘦得皮包骨。父亲带“我”去了乡下。父亲告诉“我”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像走河床一样,咬咬牙就走过去了。要学会变通,要考虑全面,做出适合自己的恰当的选择。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如在沙地里搜寻花生。文章表现了父亲是一个积极乐观、有远见、教子有方的人。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根据陆游的诗句“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词人竹山先生的诗句“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结合作者所说“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可知,第⑤段中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表现了诗人忧国悲己的愁绪,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西班牙华侨从手机里听家乡的雨声抒发思乡之情的描写;内容上,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达效果上,渲染浓郁的抒情氛围,增加文章的文化气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根据上文“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和下文“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可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一句中,连用四个动词“打”“敲”“击”“落”,细致准确地描写出雨下到芭蕉、房顶、田野、池塘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和韵调,表现了“我”静静地感受大山里雨的气息时的惬意与陶醉的情态,抒发了“我”对家乡的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及主旨。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儿时的“我”坐在屋檐下,看雨景,听雨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听雨,留下很多名篇佳句;西班牙华侨从手机里听家乡的雨声,仿佛回到故乡。据此,可知,文章以“听雨”为线索,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案:
(1)表现诗人忧国悲己的愁绪;自然引出下文西班牙华侨从手机里听家乡的雨声抒发思乡之情的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渲染浓郁的抒情氛围,增加文章的文化气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连用四个动词“打”“敲”“击”“落”,细致准确地描写出雨下到芭蕉、房顶、田野、池塘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和韵调,表现了“我”静静地感受大山里雨的气息时的惬意与陶醉的情态,抒发了“我”对家乡的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以“听雨”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小题2】
【小题3】
【解析】这是一篇散文,文章以“听雨”为线索,叙写了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儿时的“我”坐在屋檐下,看雨景,听雨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听雨,留下很多名篇佳句;西班牙华侨从手机里听家乡的雨声,仿佛回到故乡等情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0.【答案】【小题1】A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A.有误,奇:非常,极其。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因,因为;欲,想要。句意为: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就想要认他做儿子。
②中重点词语有:譬如,像;明,亮。句意为: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3)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此题是开放性题,结合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我最喜欢何晏。何晏年仅七岁就聪慧过人,面对曹操想收他为子的情况,他不卑不亢,通过画地为方并说“何氏之庐也”,委婉而巧妙地表明了自己对家族的归属感,不愿离开本家,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坚定的立场。
示例二:我最喜欢张吴兴。张吴兴八岁时面对别人的戏弄,反应敏捷,毫不示弱,以“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巧妙回应,既幽默又有力地回击了对方,显示出他的机智聪慧和果敢的性格。
答案:
(1)A
(2)①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就想要认他做儿子。
②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3)示例:我最喜欢徐孺子。徐孺子九岁时,在月下嬉戏被人提问,他能迅速思考并给出合理的比喻“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说明他善于观察、思维敏捷,且表达能力强。
参考译文: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就想要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张吴兴八岁时,门齿脱落,前辈知道他才能不凡,故意跟他开玩笑说:“您口中为什么开了一个狗洞?”他随声回答说:“正是让您这一流人物从这当中出入。”
徐孺子(徐稚)九岁的时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是会更亮呢?“徐孺子回答:“不对。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1.【答案】【小题1】A
【小题2】作者陶醉于美丽春光的喜悦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由“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可知,此处写杨柳垂条,黄莺在歌唱,春燕在K舞。这些是早春的景象,并非晚春。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天净沙春》先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最后通过对春色的描绘,表现作者沉醉于春光,满是喜悦,身心惬意。由此可知,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
(1)A
(2)作者陶醉于美丽春光的喜悦
译文: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卷起帘拢,凭栏远望。院中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旁花瓣飞落。
《天净沙•春》是元代散曲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之一,四首《天净沙》分别以四季为题。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其笔下的春天景色如画,生机盎然。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2.【答案】那一刻,有我在你身旁 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大家互相关爱,世界才是美好的家园。回想爸爸妈妈的辛苦抚养,含辛茹苦,老师同学对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心中充满温暖。现在我长大了,也要学会关爱关心我的人了。
这个暑假,妹妹参加了一个叫德武道的培训班,苦练功夫,兴趣盎然。妈妈每天送她去上课,风雨无阻。最近天气多变,阴雨连绵,上周的一天,妹妹去上课时还是晴天,不一会就变天了,大雨倾盆。写完了作业,这可怎么办,我记得清楚爸爸妈妈上班时,都没有带雨具,爸爸开着车,妈妈骑的电动车,没有雨衣和伞,肯定会被淋湿,妹妹也快放学了,我要行动起来。
我先给爸爸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送雨具,爸爸说他有车,不用送。我再打妈妈的电话,说要送雨具。妈妈听了马上说我会操心了,大大表扬一番,又说如果到5点50雨还在下,就去送雨衣。我听了夸奖,心里甜丝丝的,心想我真是小机灵鬼,会关心人了。挂了电话,我就看着窗外,心里想,雨可不要停啊。
时间终于到了,雨还是没有停,我拿上雨具,跨上我的小电动,冒雨出发了。因为下雨,道路湿滑,不敢骑快,又怕耽误时间,让妈妈和妹妹久等,我要及时送到啊,就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赶去。把雨具送到妈妈手里,不顾一切地抹一把额头的雨水,妈妈说:“妮,这次可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啊!”我心里开心极了,走路都像在云端漫步,嘴里喊出了“嗷嗷,欧yeah”。
那一刻,有我在你身旁,当你需要时,有我。关心别人让我快乐,人需要别人的关心,更要关心他人,伸出你的手,帮助他人,你会收获更多,能够去关爱他人关爱世界,说明你有爱心和责任心,更说明你已经长大了。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那一刻,有我在你身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审题可知,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有某个时刻,你就站在同学、朋友、师长、亲人的身旁,替他们排忧解难,或真诚帮助,或热忱关爱,或暖心鼓励……关键就在于对“你”“我”的关系如何理解。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务必表现出“需要”这一核心词;第二:务必展现出“我”的存在,“我”能为“你”做什么,怎么做;第三,务必要体现出变化来,原来“我”需要“你”时,和现在“你”需要“我”时。越是普通的题目,要出彩就越不容易。因为你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你用的素材说不定别人也在用,而且还不少。因此,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视角以及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以选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贴近生活,内容真切具体,有真情实感。
文章开头由爸妈的抚养和老师同学的帮助引出“那一刻,有我在你身旁”这一主题。详细地叙述了下雨天“我”主动给妈妈、妹妹送雨具的小故事,以小见大,突出主题。文章前后照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夏天父亲陪我做的事
“我”的心情变化
穿过河床去树林乘凉,沙地里拣花生吃
从无奈到轻松
在收摘后的果林找果子
从惭愧到① ______
② ______
从惊讶到③ ______
父亲给我录取通知书
从惊喜到欣慰
A.魏武奇爱之
奇:奇特
B.人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C.张吴兴年八岁
年:年龄,岁数
D.尝月下戏
戏:嬉戏,游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四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综合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