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卷A(七年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卷A(七年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该小区③号楼位于20栋楼的,A点的海拔高度大致是,A位于B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地理(A)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考号填写在本试卷对应的位置。
2.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需要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
3.一律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进行答题,否责作答无效;严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否责视为作弊。
4.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全部内容。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北极上空俯视图”(乙图),完成下列1-3小题。
1.大寒时地球位于甲图中的( )
A.AB段内B.BC段内C.CD段内D.AD段内
2.大寒时,沈阳的昼夜长短是( )
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D.出现极夜现象
3.读乙图,此时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北极圈及其以里出现极夜现象D.南极圈及其以里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1.A 2.B 3.B
【解析】1.读图可知,C为夏至、D为秋分、A为冬至、B为春分,大寒为1月20日,位于冬至到春分之间,即 AB段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大寒(1月20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沈阳位于北半球,沈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读乙图可知,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A错误,B正确;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C错误;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
2022年3月14日,我市将某校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要求该小区严格落实相关区域封闭管理、人员排查管控、全员核酸检测、环境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和外溢。读某小区平面围,完成下面4-5小题。
4.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员在3月9日,曾到过该小区位于20栋楼正东,37栋楼正北的位于19栋楼的小花朵幼儿园,由此判断,代表19栋楼的数字符号是( )
A.①B.②C.③D.④
5.该小区③号楼位于20栋楼的( )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答案】4.A 5.B
【解析】4.题干材料说“37栋楼正北的位于19栋楼的小花朵幼儿园”,依据图中北门的位置判断,代表19栋楼的数字符号是①。排除BCD,故选A。
5.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以看出,小区③号楼位于20栋楼的东北方向,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大连市某中学学生地理课上分组开展了实践活动,左图是同学们用橡皮泥制作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右图是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6-9题。
6.右图中标注的不同的山体部位,存在的错误是( )
A.陡崖B.山谷C.山脊D.山峰
7.A点的海拔高度大致是( )
A.510米B.540米C.740米D.800米
8.若要登山到达B处,对比线路①和线路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缓B.②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
C.①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陡D.②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
9.A位于B的( )
A.正北方向B.西北方向C.正南方向D.东南方向
【答案】6.B 7.C 8.B 9.B
【解析】6.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右图中标注的不同的山体部位,存在的错误是山谷,该处应为山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据此可推知A点海拔高度在600—750米之间,题中四个选择中,海拔位于600—750米之间的只有74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据图可知,线路①和线路②相比,②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A位于B的西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C.赤道横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D.甲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
11.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土耳其海峡D.马六甲海峡
【答案】10.C 11.A
【解析】10.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A错误。南极地区主要为南极大陆,北极地区主要为北冰洋,B错误。赤道横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C正确。甲大洋是印度洋,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D错误。故选C。
11.①大洲是亚洲,②大洲是北美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A正确。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BD错误。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C错误。故选A。
我国科考队员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三叠纪海洋霸主——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读下图,完成下列12-13小题。
1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珠峰地区发现鱼龙化石成因相同的是( )
A.南极发现煤田 B.大连填海建设机场
C.非洲动物迁徙 D.沧海变成桑田
1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而成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答案】12.D 13.B
【解析】12.鱼龙生活在海洋里,珠峰地区发现鱼龙化石,可推知珠峰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成为陆地,与“沧海变成桑田”成因相同,D正确;南极发现煤田是由于大陆漂移造成的,大连填海建设机场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非洲动物迁徙是气候变化造成的,ABC错误。故选D。
13.据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35°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雨夹雪天气 B.晴转多云C.晴转阴D.西北风六级沙尘暴
15.当天,30°N附近生活的人们( )
A.适宜户外活动 B.需添衣防寒C.出行带好雨具D.做好防晒保护
【答案】14.C 15.C
【解析】14.读图中天气符号可知,35°N附近的天气符号为,天气状况是晴转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读图中天气符号可知,30°N附近天气为中雨转大雨,出行需要带好雨具,C正确;雨天不适宜户外运动,没有大幅度降温不需要添衣防寒,雨天不需要防晒保护,ABD错误。故选C。
下图是某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成云致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17.丙、丁两地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势阻挡B.山有四季C.远离海洋D.纬度太高
18.图中降水随地形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距海越远,降水越多B.背风坡降水多
C.海拔越高,降水越多D.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16.B 17.A 18.D
【解析】16.由图可知,甲、乙位于迎风坡,但由于甲位于较靠近海平面的地势低平地区,降水少;乙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受地形对暖湿气流的抬升冷却影响,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A错误,B正确。丙、丁位于背风坡,降水少CD错误。故选B。
17.图中丙和丁地位于山地背风坡,有山脉阻挡水汽进入,气流下沉,气温增加,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A正确。与山有四季、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无关,BCD错误。故选A。
18.图中降水随地形变化规律正确的是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B错误,D正确。与海陆位置无关,A错误;无法证明海拔越高,降水越多,C错误。故选D。
如图为四个国家某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0.根据甲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判断该国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是( )
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③居住条件差④交通压力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9.B 20.A
【解析】19.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代表人口出生率,纵坐标代表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据此分析可知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位于1%以上,其他三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1%以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读图可知,甲国家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这说明当地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会造成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现象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①②正确;居住条件差和交通压力大是人口过多会带来的问题,排除③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俄语B.汉语、法语C.法语、日语D.汉语、英语
【答案】21.D
【解析】21. 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其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为英语。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家住大连的小刚利用暑假游历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图是他游历时所拍的图片。读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小刚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 )
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23.当地人有到图建筑物中做礼拜的习惯,由此判断他们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
【答案】22.A 23.A
【解析】22.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家住大连的小刚同学利用暑假游历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小刚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为白色人种。故选A。
23.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堂,欧洲西部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基督教堂是基督教的标志性建筑。故选A。
中国高铁的发展简史:2004年开始从日本、德国、加拿大和法国引进高速列车;10年时间,中国成功设计了自己的高速列车;目前,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中国从日本、德国引进设计与生产的列车,这种经济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北合作D.南南对话
25.中国高铁仅用10年时间就处于世界前列,并积极承建他国高铁建设,体现了我国( )
①参与国际事务,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经济高速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③组团发展,主导全球规则 ④坚持合作共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4.A 25.B
【解析】2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德国属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为“南北对话”,A正确。故选A。
25.结合材料可知,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积极承建他国高铁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发展中贡献中国智慧;坚持合作共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读下面的经纬网地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读经纬网图,写出图中A点的坐标(南北纬和东西经分别用符号表示)A 。
(2)在经纬网图中,A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经过D点的经线是 半球的分界线。
(3)在ABCD四点中,年当中的任意一天都是昼夜等长的是 点。
(4)当太阳直射C点所在的纬线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这一天辽宁盘锦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5)每年的1月20日到2月28日是我们放寒假的时候,在我们放寒假期间,地球运行在地球公转图中的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区段中的 段。
【答案】26.(1)40°N,20°W
(2)北温 东西
(3)D
(4)夏至 昼长夜短
(5)④
【解析】(1)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N,20°W。
(2)读图可知,A点位于北纬40°,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北温带。D位于西经20°经线上,西经20°和东经160°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只有赤道上的点一年四季都是昼夜等长的,在ABCD四点中,D位于赤道上,所以一年当中的任意一天都是昼夜等长的。
(4)读图可知,C位于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北半球夏季,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所以这一天辽宁朝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昼长夜短)。
(5)读地图公转示意图可知,1月20日到2月28日位于图中的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即图中的④段。
27.读“我国北方某乡村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海拔位置最高的是 村;甲村位于丙村的 方向。
(2)乡里计划从甲村修一条公路到乙村,①、②路线中经济、工程量小的是 路线,若测得该规划路线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需要修建 千米的公路。
(3)丁村想要从小河引水,图中③、④线路能实现自流引水的是 。
(4)为了振兴乡村,该乡村可发展的产业包括( )
①开采煤矿资源②发展菠萝种植基地③开发温泉度假④开展攀岩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7.(1)丙村 西北
(2)② 4.5
(3)④
(4)C
【解析】(1)读图可知,甲村和乙村的海拔在200米~300米之间,丙村的海拔是在600米~700米之间,丁村的海拔是在400米~500米之间,海拔最高的是丙村;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可知,甲村是位于丙村的西北方向。
(2)读图可知,①、②两条路线中,较为合理的是②线,理由是②路线基本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而①线要穿过山脊,工程量大;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5千米,若测得该规划路线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实地距离为4.5千米。
(3)读图可知,丁村庄想要从小河引水,可以自流引水的是④,取水点高于丁村庄,而③处低于丁村庄,需要抽水。
(4)读图可知,图例有煤炭,温泉,为了振兴乡村,该乡村可以发展的产业有开采煤炭资源、开发温泉度假旅游,还可以开展攀岩活动;菠萝属于热带水果,该地区是北方地区,不适合种植菠萝,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
28.读图1“世界东西半球图”和图2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 洋的两岸轮廓相似从而得到启示,提出了 假说。
(2)① 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洋,也是北美洲和C 洲的界线。
(3)从图1中可以看出,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
(4)D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它是 洲。
(5)图2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______
A.地中海面积会越来越小B.红海属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答案】28.(1)大西 大陆漂移
(2)巴拿马 南美
(3)印度洋
(4)亚
(5)B
【解析】(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大西洋的两岸轮廓相似从而得到启示,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①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大西洋,也是北美洲和C南美洲的界线。
(3)从图1中可以看出,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4)D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5)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会越来越小,A正确;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断裂拉伸处,B错误;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C正确;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D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
29.夏天陆地气候炎热,人们喜欢游泳消暑。为了弄清楚原因,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12分)
【实验准备】清水、干沙土、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温度计2支。
【实验过程】
第一步:一个烧杯盛入3/4杯水,代表海洋;另一个烧杯同样放入3/4杯的干沙土,代表陆地,在两个烧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读取两支温度计的数值。把它们同时置于室外太阳下照射2小时后,读取两支温度计的数值。
第二步:把两个烧杯同时移入室内,2小时后,再读取两支温度计的数值。
第三步: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
(1)比较沙土和水,在太阳下照射2小时后, (沙土/水)升温快。
(2)比较沙土和水,从室外移到室内2小时后, (沙土/水)降温快。
【实验结论】
(3)在相同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变化 (相同/不同)。
【拓展延伸】
(4)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气温 (低/高),因此夏季人们会选择去水里游泳来降温消暑。
(5)陆地吸收(或放出)热量的速度比海洋吸收(或放出)热量的速度 ,所以陆地气温变化比海洋气温变化大。
(6)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分别出现在 月、1月。
【答案】29.(1)沙土
(2)沙土
(3)不同
(4)低
(5)快
(6)7
【解析】(1)由材料分析,沙土和水初始温度一致,在太阳下照射2小时后,沙土的温度为18℃,高于水的温度15℃;沙土升温快。
(2)由材料分析,沙土和水初始温度一致,移至室内2小时后,沙土的温度为6℃,低于水的温度8℃,沙土降温快。
(3)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吸收和放出热量的速度不同,所以温度变化不同。
(4)纬度相同的地区,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因此夏季人们会选择去水里游泳来降温消暑。
(5)陆地吸收和放出热量的速度比海洋吸收和放出热量的速度快,所以陆地气温变化比海洋气温变化快。
(6)陆地气温变化快,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分别出现在7月、1月;海洋气温变化慢,北半球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比陆地相应推迟一个月,分别出现在8月、2月。
30.地理兴趣小组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地区。
(2)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中高/中低)纬度地区。
(3)B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气候原因: 。
(4)A地区的人种主要为 色人种,主要的语言为 语,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教。
【答案】30.(1)亚
(2)中低
(3)气候过于干旱
(4)白 阿拉伯 伊斯兰
【解析】(1)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
(2)对于纬度,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高纬度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3)B地区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少。
(4)A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以阿拉伯人为主,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语言的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卷C(八年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解析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该项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壶口瀑布位于,关于我国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卷B(七年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原卷版)-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2023年4月10日中午11,图中没有表示出的山体部位是,读图,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卷B(七年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范围,2023年4月10日中午11,图中没有表示出的山体部位是,读图,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