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第1页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第2页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①杜甫是中国众望所归的大诗人。他一生留下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作品如此之多,成就如此之高,对后世的影响如此之深远,故一千多年来,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称为“诗圣”。何谓“圣”?“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抱朴子·辨问》)按这样的说法,杜甫也就是最会写诗的人。
    ②杜甫一生的荣枯,与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是唐代那一重大历史转折期的缩影。因为他,国人对史上同样惨烈的永嘉之祸、黄巢之乱、靖康之难、甲申之变的记忆,都不如对安史之乱来得清晰与深刻。就像英国人从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得到的罗马史知识超过普鲁塔克《名人传》,我们对安史之乱的了解,得之于杜诗的,也超过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正史所保存的是时间、数字等冷记忆,诗人却给出视听化的鲜活经验,带着体温、景深和饱满的颗粒感。我们读着杜诗,看着九庙被焚时热浪灼飞出去的瓦、群胡腰间凝血的箭、女儿被捂住生怕她出声的嘴、幼子脏兮兮没穿袜子的脚、翻墙逃走的老翁、月光下的战地白骨……老杜“栖栖一代中”的书写,就这样笼罩百代,上升为人类共同的情感经验,内化为我们各自的心理现实。按照克罗齐的说法,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而杜诗作为诗史,是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
    ③读杜诗,除了可以论其世,还可以知其人。自有文字或文学以来,从未有一个人“被”如此真切而充分地写过。尤其是四十岁之后的二十年,杜甫经过的每段日子,其一言一行,一悲一喜,不止履历,甚至病历,都历历可辨。我们通过杜诗,不但可以掌握他外在的行踪,还能透视他内在的心迹。这是一个复杂的人,心系廊庙,又情牵山林;儒行世间,而道求方外。说他疏狂,他又谨慎;说他严肃,他却幽默;说他迂直,他也圆通……张戒《岁寒堂诗话》曰:“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诗序》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者也。”可老杜不仅是我们情感教育的教父,影响了无数人的价值观,还引导了我们观物与审美的眼光,令我们看山不再是原初的山,看水不再是本来的水。举凡陇阪、蜀道、锦江、夔门、湘水,杜诗都给勾了线,着了色。更有甚者,我们看马会想到房兵曹的马,看鹰会想到王兵马使的鹰,甚至连看花也不纯粹是自然的花,因为有《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与《绝句漫兴九首》。宋元明清的诗人,为花颜狂为花恼,替花惋惜替花愁,一下笔就滑向了老杜的文字配方。
    ④总之,杜甫以他的写作再现了自身的时代,又参与重塑了后人对于各自时代的感知与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杜诗总是与后来的时代形成互文,为后起的生命做出代言,正所谓“其诗日读而愈新,其义日出而无尽”也。
    ⑤杜甫何以封圣?
    ⑥首先,他幸逢开天之盛,又惨遭安史之乱,见证了时代的巨大落差。锦衣公子,麻鞋难民,天子近臣,荒江野老,如此宽带人生、广谱经历,在同时代人中独一无二。短暂立朝,使他拥有了在政治中枢才能获得的气象和格局。长期流窜,更让他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的生活。他的行踪遍及吴越、京洛、秦陇、巴蜀、湖湘等大半个中国,所摄受的肃然的气象、盎然的生机、森然的物色,一以诗发之,故其人既为时势所成,其诗亦得江山之助。
    ⑦从诗史本身来看,诗骚、汉魏、齐梁、初唐,各种形式与风格大备,对仗、用事、声律等技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正等着大诗人出来。杜甫恰好处在这个继往开来的节点上,他的诗学眼光又最为博观圆照,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吾师,故能兼巧与力于一身。所以,像《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不仅思想崇高,感情深厚,艺术形式也堪称完美。
    ⑧杜甫天资卓越,学力富瞻。他早早跻身于盛唐诗人的超级朋友圈,与李白、高适、岑参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遂高视阔步,以诗为一生之事业。四十岁之前,所缀诗笔,已约千有余篇,此后更用力精勤,无论在极其动荡的岁月,奔走潼关、迟回院阪、跻攀蜀道,还是在极其安静的草堂与夔峡,他都口不辍吟,可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夔州的二十二个月中,他写了四百四十首诗,平均三天两首,真是惊人的努力。
    ⑨最后,杜甫一生热爱各种艺术,修养极深,眼界极高。他六岁在即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十三四岁在岐王宅与崔九堂听李龟年唱歌,这些顶流的音乐和舞蹈都成为了他创作诗歌的养分。书画名家的真迹他经眼无数。李邕是忘年交,顾戒奢是老相识,王维是同僚,李潮是外甥,连颜真卿也是他三司推问时的主审之一。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少陵可知矣。
    (摘编自江弱水《杜诗何以封圣》)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一生留下了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成就卓越,影响深远。因为作为众望所归的最会写诗的人,所以他被人们称为“诗圣”。
    B.唐代以后,有的诗人在写花时“为花颠狂为花恼,替花惋惜替花愁”,一定程度受到了杜甫观物与审美眼光的影响。
    C.杜甫诗歌艺术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三吏”、“三别”、《兵车行》中堪称完美的艺术形式就是其体现。
    D.杜甫得以封圣,既关乎杜甫的人生阅历、天赋与勤奋,又得到了时代与诗歌发展的助力,是内外因综合推动的结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论述杜诗与新旧《唐书》“记录”史实的差异时,类比了莎翁的历史剧与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可推知《名人传》应是史传作品。
    B.我们可以透过杜甫的诗歌看到鲜活的时代,看到杜甫的身影;我们也可以知人论世,通过时代的特点与杜甫的形象,去观照杜甫的诗歌。
    C.材料分析“杜甫何以封圣”这一问题时,首先阐述了“为时势所成”“得江山之助”这一因素,说明这是杜甫成为“诗圣”的首要条件。
    D.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听李龟年唱歌、赏书画名家的真迹,这些都对其写诗有所增益。可见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是可以彼此唤醒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杜甫自诩为官从政是家族“素业”,自我确立的人生目标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B.当杜甫陷身于沦陷的长安时,徘徊于故国旧物间,写下“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C.元稹在写给杜甫的《慕系铭》中评价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D.初到长安,杜甫以长安的八位善饮文士为题材创作了《饮中八仙歌》,体现了他的交往圈层。
    4.第四段中写到“杜甫以他的写作再现了自身的时代,又参与重塑了后人对于各自时代的感知与表达方式”,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5.作者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读杜诗可以论其世”?请根据文本概括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耕作的诗人
    张炜
    ①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②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③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④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⑤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决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⑥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⑦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传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出悄然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那个黑黢黢的高大汉子,还有他身旁的人:那个孩子、那个妇人。晨雾中,淡淡的光影里闪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⑧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⑨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⑩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就是想要将这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做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B.将托尔斯泰和那些“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形成对比,表明托尔斯泰的创作来自于土地。
    C.托尔斯泰作为贵族扎根于大地上的故事启示我们:要想保持身体的健康,就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
    D.作者认为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来自一个人脚踏实地的劳动,在被劳动完全覆盖与溶解后,就获得了滋养他饱满的诗情。
    7.关于第七自然段这一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里弥漫着声音、光影、气味,营造出想象的托尔斯泰的大地独特气息。
    B.结尾句中的“凹痕”是一个镜头式的文学意象,寓意着扎根大地,“深深的”烘托了托尔斯泰内心的沉重。
    C.这段文字极富有画面感,选取了众多的意象,这些意象与上文第三段“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的“它们”含义相同。
    D.这段中的场景,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质朴温馨充满着乡野田间的烟火气味,与后文托尔斯泰在寒冷车站临终前的场景形成反差。
    8.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9.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塑造成“耕作的诗人”,要表明自己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①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②,则什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已者至。冯几据杖,眄视③指使,则厮役之人至。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④。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材料二:
    文学夫子曰:“昔成康之世,君之德与?臣之力也?”先生曰:“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魏文有段干、田、翟,秦人寝兵,折冲万里。燕昭有郭隗、乐毅,夷破强齐,困闵于莒。夫以诸侯之细,功名犹尚若此,而况帝王选于四海,羽翼百姓哉!”
    (节选自《昭明文选·四子讲德论》)
    注:①诎指:委屈自己的心意,不任意妄为。② 嘿:通“默”,沉默。 ③眄视:斜视。 ④ 轻战:轻视战争,愿意效命。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得贤A士与B共国C以雪先D王之耻E孤之愿也F敢G问以国报H仇者奈何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通“凭”,身子依靠在几、栏等物体上,与“母凭子贵”的“凭”的意义不同。
    B.且,尚且,与《愚公移山》中的“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字的意义相同。
    C.市,买,与《木兰诗》中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的“市”字的意义相同。
    D.恶,哪里,与“惩恶扬善”中的“恶”的读音与意义均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趁燕国内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即位后想要复仇雪耻,但燕国势单力薄,所以他降低身份招揽贤才,并积极求教。
    B.郭隗先介绍了君主与贤人相处的四种模式,再从对待贤人的四种不同态度所能招纳的贤才类型启发燕昭王应善待贤人。
    C.涓人以五百金买千里马之首的做法让君主快速求得了千里马,郭隗提及此事是为了通过燕昭王礼遇自己,以吸引人才。
    D.燕昭王筑宫礼遇郭隗的做法成功吸引了各国的人才,后燕昭王联合他国共同伐齐,并独自向北追击,最终报仇雪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必趋于燕矣。
    (2)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14.材料二中说“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概括燕昭王成功雪耻的多方面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雪中寄薛郎中
    方干【注】
    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注】方干:一生未仕,是诗名较显的布衣诗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碎花”“清气”这些雪后春日的独特风物,诗人的诗酒之兴油然而生。
    B.诗人紧围红炉、静听雪落,沉醉于雪夜的美好之中,别有一番闲雅之趣。
    C.诗歌末句的不要在冷却的炉灰上写字,虽是劝勉之语,似乎也隐含无奈。
    D.诗人对雪中的人、事进行描绘,既有对雪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的感怀。
    16.诗歌前两联写雪“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请对此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 , ”两句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情绪。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 ”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中,以历史人物自况,流露出有志报国却不被重用的苦闷与惆怅的两句是:“ , ?”借助典故抒发了为国立功的决心抱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扇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深入了解扇子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 A 。
    ①在古代,扇子似乎是才子佳人和文人墨客的标配。②这是因为扇子的轻盈飘逸与智者的灵动、才子的潇洒相契合。③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常常手执扇子,意寓他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同时,扇子也常被用来比喻廉洁奉公的官员,④这里的扇子意寓廉洁公正、无私奉献。
    伴随着扇子在生活中普遍使用,扇子文化也逐渐形成,其中最有特色的当为唐宋时期的“扇诗”和“扇画”。而在扇面上作画,在宋代很流行。如今,扇子还是戏曲、舞蹈等演出的道具。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制作的扇子 B ,异彩纷呈。民间普及的有竹扇、蒲扇、草扇、葵扇等。其中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广东新会火画扇、四川自贡竹丝扇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扇。由于扇子被不同身份与爱好的朋友选用,从古到今,民间便产生了不少 C 的扇谜。“合起像把尺,展开如半月”“有风我不动,一动我有风”……这些谜语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和”与文中加点的“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知道已经无法再隐瞒下去了,只好和盘托出。
    B.明天是周六,我和他一起去公园。
    C.第一节课,老师和大家讲了他过去的经历。
    D.这次作文竞赛,不论你参加和不参加,都要好好思考。
    20.“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读不仅是一条进阶路径,也是一处与心灵对话的空间。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等惜别感言,令无数网友动容泪目。东莞自2005年起就推出了无人值守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被确定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扶持项目。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夜读,还不仅仅是静态阅读。从川剧唱本演绎到沉浸式阅读场景体验,自去年6月启动延时服务以来,逾40万市民在夜晚走进成都图书馆及相关主题分馆。湖南长沙、安徽和县等地今年夏天探索推出夜宿图书馆活动,图书馆奇妙夜为孩子们种下了阅读的种子。种种阅读新“夜”态激活经济新业态,深夜书房日渐成为活跃地方经济的品质载体,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拓展了全民阅读体验空间,弥补了夜间文化供给不足,使人们有了多一种夜生活的打开方式。
    常言道,A“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若把好书比作佳肴,晚上仍在开放的图书馆、B书店就是读者们的“深夜食堂”,奉上丰盛的精神大餐。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我们在书中汲取养分,也从越来越多、越来越久亮起的书灯中读懂,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
    21.文中有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引号的作用。
    A常言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B书店就是读者们的“深夜食堂”,奉上丰盛的精神大餐。
    22.请简析画波浪线句中数字“一”连用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今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A 2.C 3.B
    4.①杜甫以他的写作再现了自身的时代,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呈现出来的东西被后人汇入自己的经验,杜甫的世界与后人的世界相互交织照应。
    ②我们通过杜诗了解杜甫其人,同时,杜甫又给予了后人情感的教育,影响了后人的价值观,还引导了后人观物与审美的眼光。
    5.①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栖栖一代中”,阐述了杜甫写诗孜孜不倦的形象。或引用“克罗齐的说法”,论证了杜诗作为史诗是活在每个人身上的。
    ②对比论证,将历史在史书中的记载和杜诗中的记载作对比,凸显了杜诗记载的历史更加鲜活的特点。
    ③举例论证,列举杜诗中对史实的书写,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诗史”的魅力。
    ④类比论证,以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与《名人传》“记录”历史的差异类比杜诗与新旧《唐书》“记录”历史的差异,更能体现杜诗中历史鲜活深刻的特点。
    6.B 7.B
    8.①身为贵族,却离不开土地;死在去往更遥远的土地的路上。
    ②写作与日常劳作联系紧密,稿纸相当于田园。
    ③在生活中投身到日常劳动中去,和土地上的一切打成一片,从中获得诗情与创造力。 9.①“耕作的诗人”是对托尔斯泰创作与人生的概括与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与认同。
    ②表达作者对扎根大地、融入人民的创作观念和人生态度的肯定与追求。
    ③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的批判。
    10.CEF 11.B 12.D
    13.(1)大王果真(如果)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拜访他的贤臣,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了。
    (2)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贤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14.①郭隗善于献策。②燕昭王积极纳谏,礼待重用贤才。③燕昭王爱护关心百姓使国家富强,士兵乐于效命。
    15.A
    16.①首联从野禽、稚子的视角,表现了大雪覆盖巢枝、径竹的不同情状,不用“雪”字,而从侧面描写出了雪况之大!
    ②颔联运用夸张和比喻,写雪光如月光般照亮夜空,雪花如春花被春风催着(拟人)旋即飘落前庭,不用“雪”字,而写出了夜间雪势之盛。
    17.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潦倒新停浊酒杯 往往取酒还独倾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8.A博大精深 B千姿百态 C脍炙人口
    19.B 20.D
    21.示例一:选A。这里的引号表示引用,用来强调古人在日常生活和平淡事物中发现的乐趣和持久价值。
    示例二:选B。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将夜晚开放的书店比喻为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以更生动地表现出深夜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22.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数字“一”连用,以一种简洁且重复的方式,营造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读书氛围,突出强调了个人阅读带来的内心的安宁和美好体验。
    23.例文:青春之我,筑梦中华
    百年前,《新青年》的呐喊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唤醒了沉睡的民族灵魂;五十年前,《青春万岁》的高歌似洪钟大吕,激昂澎湃,奏响了时代的青春旋律。而如今,新时代的青年们,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续写着青春华章,铸就着伟大梦想。
    青春,是人生最璀璨的时光,它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祖辈们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以青春为笔,饱蘸热血,在历史的长卷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他们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们的青春,是在战火纷飞中坚守理想,是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是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取义。正是他们的奋斗与牺牲,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父辈们在新中国建设的浪潮中,以青春为歌,唱响了奋斗的旋律。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建设着社会主义的大厦。他们在工厂里挥汗如雨,在田野里辛勤耕耘,在科研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的青春,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拼搏进取,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是在祖国的需要面前义无反顾。他们用青春的激情和力量,推动着祖国不断向前发展,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而今天,我们广大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考验。追梦的路上,激情与理想是我们的翅膀。我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憧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探索,在文化艺术的殿堂里绽放光彩。我们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人类的进步添砖加瓦。然而,圆梦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它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在科技领域,无数青年科技人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他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为了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他们废寝忘食,反复试验。从 “嫦娥” 奔月到 “天问” 一号火星探测,从 “北斗” 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到 “5G” 技术的领先发展,背后都凝聚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用青春的智慧和勇气,推动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让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文化领域,广大青年文化工作者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用笔墨书写时代故事,用镜头记录社会变迁,用舞台展现民族精神。他们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科技和审美观念,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新的魅力。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和创造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在社会服务领域,众多青年志愿者奉献爱心,传递温暖。他们活跃在社区、乡村、学校、医院等地,为孤寡老人送去关爱,为贫困儿童辅导功课,为病患提供帮助。他们用青春的笑容和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彰显着社会责任感。他们的奉献,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以先辈为榜样,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让我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奉献中追逐青春理想,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祖国的未来,用青春的热血铸就祖国的辉煌。让我们的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相关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检测语文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检测语文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测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