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
    (一)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应该如何理解“诗言志”?
    第一,诗歌之为个体情志的外发,自然不成问题,但并非所有的诗都由此而来。对于“风”来说,“诗言志”尚可对付,毕竟这些“民俗歌谣之诗”乃是普遍的人性感物而动的结果。但“风”不是诗的全部,“雅”和“颂”就很难说是个人心志的表达。“雅”“颂”义近而形式相同,都是祭祀时告神和祈福的工具及其结晶。诗、歌、舞、乐,本属一体,皆巫觋事神之用,我们不能说诗就是言巫之志,反倒应该说,最高等级的诗乃是巫祝接收到的天道和神言。有些诗不是“言志”,而是“言道”,因为它就是“道言”或“天志”。至少对于“雅”“颂”而言,“诗言志”理论则显然风马牛矣。
    第二,即便诗只是言凡人之志,但作诗者都只是平凡人吗?也就是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普遍乃至普通的现象吗?有感而发或兴之所至者都可以称诗吗,都可以“刻之玉版,藏之金府”?如果我们把“诗言志”这个当然极为有理的命题绝对化,则会有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乃至自由主义的意味,以为“我手写我心”就是作诗,而所有琐屑、杂碎、临时、私人甚至无聊的感受都能入诗,甚至就是诗之本,则显然误解了这个古老的说法。不可否认,最初的诗歌(尤其国风)大多是平民在劳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但经由官员从民间采集,后为孔子整理,便具有了“经”的地位,其中体现的已不(完全)是原作者之志,而是圣人之志。所以,我们需要弄明白:诗究竟言了谁之志?
    第三,言志之诗究竟是什么?志、情、意、欲等等,都是个体性的,诗的本质难道只在于情绪的宣泄,还是首在自我心灵的纯化?《诗纬·含神雾》训“诗”为“持”。《文心雕龙》曰:“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的初级本质在于个体的操持,心志的净化,人性的切磋琢磨。诗之为“作”,近乎“圣”,就在于能陶铸情性。因而圣人之“作”,既在于“诗”,也在于通过“诗”而“作人”,即教化生民。我们并不反对诗首先具有“言志”“达意”“抒情”的功用,但它更高的目标却在于“成人”之美,而不仅仅言己之志。绝大多数人的常情和欲志即便不能说不值一提,也肯定没法用来教化群伦。
    所以,我们必须在“诗教”和“乐教”这个政治哲学的高度来理解“诗言志”:圣人通过音乐和诗歌来序人伦、睦友邻、齐风俗、化民气、肃庙堂、乐万方等等,达到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这也是诗教的根本目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燮认为“诗是心声”,不能作伪,所以“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是人心声的真实记录,读诗即读人。
    B. 文章以辛弃疾为首的南宋爱国词人为例,阐述他们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其作品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C. 李白的诗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
    D. 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既可以供学者研究,也可以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人们精神滋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古诗到唐诗宋词,从唐诗宋词到李、杜、苏、辛,文本的分析范围渐次缩小,议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B. 材料一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古老的纲领“诗言志”与西晋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论是对立的关系。
    C. 材料二指出,以国风为代表的部分诗歌源自先民的劳作和生活,《诗经·芣苢》中的劳动场景及诗意即可作为佐证。
    D. 材料二认为“抒情”与“成人”对应着诗歌不同层次的功用。“成人”即教化生民,是更高层次的目标,这缘于为政治国的需要。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诗教作用的一项是( )
    A.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无衣》)
    B.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C.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 请概括两则材料中“诗言志”的内涵。
    【答案】1 C 2. B
    3. B 4. ①诗是人性感物而动的结果,“诗言志”即以诗歌表达个体的情志。
    ②诗歌即巫祝接收到的天道和神言,“诗言志”即言天道和神言。
    ③“诗言志”即圣人通过音乐和诗歌来教化生民,使社会生活和谐美好。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一指出这些诗歌是古人真实情感和人生观的记录,强调了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古人的思维,还能够得到情操和人格的提升。通过分析李白、杜甫、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论述了它们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作用。材料二则深入分析了“诗言志”的多层次内涵,指出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还承担着教化和提升人格境界的功能。文章整体展示了古典诗歌在历史和现代中的文化传承与教育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但在以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错,原文“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可见原文并未对两者进行比较。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能力。
    B.“材料一认为……是对立的关系”错,原文“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可见并非作者认为。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关于“诗教”,材料二的表述是:圣人之“作”,既在于“诗”,也在于通过“诗”而“作人”,即教化生民。
    A.能够激励团结协作的爱国精神,能够体现“诗教”;
    B.只是在抒发个人感情,不能体现“诗教”;
    C.强调个人修养对于家族以至于国家的重要性,能够体现“诗教”;
    D.激励人们追求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能够体现“诗教。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和材料二“对于‘风’来说,‘诗言志’……乃是普遍的人性感物而动的结果”可知,诗是人性感物而动的结果,“诗言志”即以诗歌表达个体的情志。
    ②根据“我们不能说诗就是言巫之志,反倒应该说,最高等级的诗乃是巫祝接收到的天道和神言。有些诗不是‘言志’,而是‘言道’,因为它就是‘道言’或‘天志’”,可知诗歌即巫祝接收到的天道和神言,“诗言志”即言天道和神言。
    ③根据“圣人之‘作’,既在于‘诗’,也在于通过‘诗’而‘作人’,即教化生民”“圣人通过音乐和诗歌来序人伦、睦友邻、齐风俗、化民气、肃庙堂、乐万方等等,达到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可知“诗言志”即圣人通过音乐和诗歌来教化生民,使社会生活和谐美好。
    (二)共16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林斤澜
    妈妈:
    我回到了南方祖籍,您的老家。一路上,我都是说回老家、回老家。可是,越走近老家,倒越觉得新鲜。这里,山那么绿,水那么清,连吹来的风,都带有您说的那股清香味儿。我虽是“北方小老杆”,倒觉得我真应该是这儿的人。
    妈妈,在您的老家,在您参加革命的老地方,我十倍、百倍地想念您,希望听到您的好讯儿。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呢?我想,只有把我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原原本本全都告诉给您。
    我到了公社。主任问我:回老家来干什么?我说上竹山。不想他“嗤”地一乐,什么也不言语。我脑子里立刻挂上一个问号:这个主任!怎么和老乡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妈妈,那些老人家倒是都还记得您的模样儿。见了我,抢着拉我到家里做客,竹子长竹子短地问个没完,真跟一盆火似的。
    公社在街上,就是您常说的九节街。有楼的、没楼的木头房子,挤得不漏缝儿了,中间是一条竹竿般细长的街道。不多几步,不是一个石头牌坊,就是一个砖砌的门楼,好像竹竿上的一个个节。站在街上抬头一看:迎面是山,山上是齐簇簇的竹林。①九节街呀,一节一节都映着青绿,青的山,绿的竹;一节一节都听见淙淙的流水声。要不是您早告诉过我那声音的来由,我准会当做小溪满街跑了。
    青青竹色,淙淙水声,在您的记忆里,九节街是一首诗。在我看来,诗许是诗,不过还要慢慢体会。
    溪当然是有的。南方的镇子,我看都是沿溪沿河盖起来的,溪上没桥,有一个个石头墩子。我早知道:这叫“丁步”。哪怕淘气的溪水扑上墩子,翻着跟斗,哪怕挑着两座山似的柴草,人们还是一步步踩着它走过溪去,跟走平地一样。
    我又惊又喜上了“丁步”。非常可能:小溪瞧出了“老杆”模样。起先,呲牙咧嘴地逗我,走到中间长劲了,往我脚脖子上缠,还推我的脚丫呢!妈妈,这时,我听见多少年前,你预先存在我耳朵里的话了:“管它做什么?你走你的。”
    我走我的。过了小溪,我上了山坡。不知不觉间,身边全是竹子了。忽然,我站在一个山谷中间了。
    这山谷,真像一口尖底铁锅:团团转转,锅沿锅底,严严密密长满了绿毛——那是竹子。到那间,我感到静得出奇。左右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不是还有一个我吗?可这个我,也像成了绿毛毛中间的一个影子。我脚边,有烧焦了的竹枝,还冒着一丝一缕的青烟。青烟做了个表情,表示刚刚还有人在这里待过,热了热吃的喝的。这里并不是人迹不到的地方,我也就坐了下来。
    我看着对面的山梁,那里明亮的阳光,照得竹林仿佛刷了层金。那阳光,一动不动站定了,站在那里做起梦来了。
    它做梦,我怎么心慌起来?好像忘了一件什么事情,可又想不清楚。
    我的眼睛往下出溜,竹林渐渐绿得翠了,绿得深了,绿得都郁沉沉了。有黑色的,不是烟不是雾,在那里盘旋。
    它盘旋,我怎么心疼起来?好像裂了缝。是林子裂了缝,还是我裂了缝?反正裂缝里,盘旋着早已忘记了的生活;是童年?是那“混沌”岁月?是做着妈妈小尾巴的时候?
    那山谷的尖底,那最深最远的一小块地方,却是阳光明亮,清澈如水。仿佛往一口深井里探看,井底下清清的水里,出现了自己的影子。好像另一个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一个思想蒙头盖脸,从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钻了出来。我的心陡地扑腾扑腾;“这地方我来过。”
    可是,另一个思想又紧追着上来。“不可能,不可能!我是北方长大的。”“来过来过,很久很久了,给忘了忘了!”“不能不能,神经病神经病!”忽然——②叽啾啾,叽啾啾,叽啾叽啾,啾啾啾……
    一声比一声紧急,一声比一声欢快。这是一只鸟,从竹林里仰天箭一般射出来,直上天空。到了半天空,掉开翅膀,放开嗓子,又是一声声:“叽——啾啾,叽——啾啾……”
    它有使不尽的气力,它有说不尽的欢喜。我知道,这是叫天子。我敢肯定:在北方我没听见过。我也敢明确:在我的记忆里,这叫声是熟悉的。
    我闭上眼睛,心想:“如果右边山腰,有一条小路呢?……”
    我睁大眼睛望向右边;山腰那里,莽苍苍的竹林那里,果真,有一条腰带般的小路!
    我的手脚绵软,大约是扶着竹子站起来的。我走上了那条小路,心想:“如果绕过一个山坳……如果过了潭,有一座茅屋……”
    我跑起来了,跑得不稳,可又跑得很快。好像不是我自己在跑,有谁推着推着,推着我呀!果然,顺着小路,来到了坳口,我眼睁睁看见了一座茅屋,毛蓬蓬地蹲在坳里边。茅屋后身,沿着坡,横着架着劈成两半的竹竿,山泉顺竹竿淙淙地唱着跑着。九节街上,就是这么淙淙的。竹竿连着竹竿,顺着连接的竹竿,我看见了一个小伙……妈妈,我喘着气,差点儿瘫在那儿了!
    亲爱的妈妈,您说过我,说话爱夸张。也许,像我这样的女孩子,都会有点言过其实的毛病?
    现在我在写信,您要相信:我已经冷静下来了。我说的不是一个梦,更不是神经出毛病,是从小您给我说的您的故事,您给我说的爸爸的故事,揉在我的心里,渗在我的血液里了。妈妈,想当年水潭旁边的小伙,您说得多么离奇呀。要有可能,我还想再听一遍。…………
    (有删改)
    【注】本文为书信体小说。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民热情好客,小镇山青竹绿,突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与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B. “竹子”在文中既是指“我”妈妈的名字,又指自然界生长的竹子,人与物同名,蕴含了丰富的意味。
    C. “我”走丁步,过小溪,上山坡,入山谷,到场口,一路见闻感想新鲜奇异,表现了兴奋、愉悦之情。
    D. 上竹山赏景寻旧时,“我”对竹山的一切非常熟悉,说明“我”并非第一次到妈妈参加革命的老家。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九节街风景,绘色摹声,凸显九节街的盎然诗意,洋溢着欣悦之情。
    B. ②处独立成段,强调鸟鸣的突然;运用摹声,写出叫天子的鸣声的欢快,渲染了竹山幽静的氛围。
    C. 小说用书信体,便于串联各种场景,在现实、过去和想象之间灵活切换,拓展了小说的叙述空间。
    D. 小说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互使用,形成对话,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强化了真实性和现场感。
    7. 回到老家,“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发生变化,请结合文章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8. 林斤澜的小说有一种诗意美学特质,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营造出诗意的。
    【答案】5. D 6. D
    7. ①初到老家,见到青山绿竹而感到新奇与亲切;
    ②过九节街走溪水上丁步感受到盎然诗意而惊喜兴奋;
    ③到山谷回忆起妈妈的经历时的急切激动;
    ④来到坳口看到过去的景致而希望再听妈妈故事的向往与期盼。
    8.
    ①营造唯美意境。景物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竹山清幽深邃、流水淙淙、阳光明亮营造出诗意环境;
    ②淡化故事情节。以心理变化推动情节发展,叙述节奏舒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③语言诗性灵动短句、散句,参差错落,穿插整句,活泼灵动,富有节奏感。
    【解析】
    【导语】这篇以书信体创作的小说,通过“我”回到母亲南方老家展开叙述。文章通过详实的景物描写,将竹山的自然美景与乡民的热情生动地呈现出来。在行文中,“我”对于竹林、流水、鸟鸣等元素的细腻感受和回忆碎片交织,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诗意氛围。同时,通过“我”寻找故乡河山的经历,表现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与故土之间的精神联系,展现了历史与记忆的交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说明‘我’并非第一次到妈妈参加革命的老家”错误。根据原文中“越走近老家,倒越觉得新鲜”“我虽是'北方小老杆',倒觉得我真应该是这儿的人”“要不是您早告诉过我那声音的来由,我准会当做小溪满街跑了”等内容可以推断出“我”之前没来过妈妈参加革命的老家,只是听妈妈说过有关老家的事儿。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艺术特色、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D.“形成对话”错误。文中出只有“我”对母亲说的话,并没有母亲的回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间无法构成对话,所以“形成对话”错误。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情节、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我回到了南方祖籍,您的老家”“越走近老家,倒越觉得新鲜”“觉得我真应该是这儿的人”等语句可知,刚回到老家的“我”被青山绿竹所吸引,感到新鲜,联系到母亲给我讲过的她的老家,就倍感亲切。
    ②根据原文“青青竹色,淙淙水声,在您的记忆里,九节街是一首诗。在我看来,诗许是诗,不过还要慢慢体会”可知,在经过九节街的时候,“我”感觉到它如母亲所说有着诗一般的质感;“我又惊又喜上了‘丁步’”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走上‘丁步’时“我”的惊喜和兴奋。
    ③根据原文“我的心陡地扑腾扑腾”“我跑起来了,跑得不稳,可又跑得很快”“我的手脚绵软,大约是扶着竹子站起来的”等语句可以看出“我”在到山谷时心情的激动和急切,以至于心跳“扑腾扑腾”“手脚绵软”,而这一切都源自“我”曾经听过妈妈讲她过山谷的经历。
    ④根据原文“竹竿连着竹竿,顺着连接的竹竿,我看见了一个小伙……”“要有可能,我还想再听一遍”等语句可以看出“我”在坳口看到了和过去一般模样的景致,并期待能有机会再听母亲讲一遍她的故事的那种渴望、期盼之情。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特征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①从环境描写角度分析,“山那么绿,水那么清,连吹来的风,都带有您说的那股清香味儿……山上是齐簇簇的竹林。九节街呀,一节一节都映着青绿,青的山,绿的竹,营造幽深奇峭的意境;一节一节都听见淙淙的流水声”,青山绿竹、淙淙流水、阳光明亮,突出竹山清幽深邃;叫天子欢鸣,反衬竹山幽静。作者还将自己的感情穿插其中,使景物能够烘托出“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让小说展现出诗意美学的空间特质。
    ②从故事情节角度分析,本文的线索是“我”的心理,根据原文“越走近老家,倒越觉得新鲜”“我又惊又喜上了‘丁步’”“我的心陡地扑腾扑腾”“我跑起来了,跑得不稳,可又跑得很快”以及“要有可能,我还想再听一遍”可知,“我”的心理经过了由“新奇”到“惊喜兴奋”以及“急切激动”,最后到“希望再听妈妈故事的向往与期盼”的变化,整篇文章没有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根据“我”的行为和心理组织线索,一步步推进情节发展;在叙述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与所见所闻有关,没有非常激烈的矛盾冲突,以景带情,整体叙述节奏较慢。
    ③从小说语言角度分析,“可是,越走近老家,倒越觉得新鲜。这里,山那么绿”“也许,像我这样的女孩子,都会有点言过其实的毛病?现在我在写信,您要相信”,多用短句、散句,参差错落,简洁明了,活泼灵动,富有节奏感。穿插整句,“山那么绿,水那么清”“一声比一声紧急,一声比一声欢快”“不可能,不可能!”或对称,或反复,或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
    二、古诗文阅读
    (一)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乙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 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B.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C.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D.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0. 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师”指老师,“乐师”就是教授别人音乐技艺的人,等同于现代音乐老师。
    C. “好古文”中的“古文”是特指先秦两汉散文,也是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
    D. “明道中”是指“明道年间”,“明道”是古代常见的皇帝年号纪年法,除此以外,还有干支纪年。
    1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的“焉”为句末语气词,“父异焉”中的“焉”和它不相同。
    B. “今之众人”和“卒之为众人”都是古今异义词,意思相同,可译为“普通人”。
    C. “惑之不解”和“仲永之通悟”中的“之”用法相同,都是助词,但意义不同。
    D. “则耻师焉”的“耻”和“父利其然也”的“利”用法一致,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一段运用纵比、自比、横比等多重对比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B. 郯子的学生们,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是因为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曾向很多人学习过。
    C. 乙文叙事简要,如第二段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D. 两篇文章虽然都为议论文,但论证思路有所不同,乙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乙文论证严密,如“世隶耕”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铺垫,也衬托了方仲永的天资。
    1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4. 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学习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答案】9. C 10. B
    11. A 12. B
    13. (1)(对)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等人,士大夫这一类人不屑一提,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反而不如他们,这多么奇怪啊!
    (2)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14. ①甲文侧重于学习的方式,要从师学习,且人人皆可为师;
    ②乙文侧重学习的重要性,有天赋不学习尚且沦为普通人,一般人更应注重后天学习。
    【解析】
    【导语】甲文和乙文都围绕学习的重要性展开论述,但重点不同。甲文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和孔子事例,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以及现代人不重视师道的偏见。乙文则通过方仲永的故事,揭示了依靠天赋而不接受教育的失败,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两篇文章共同指出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成就智慧和才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彼其受之天也”中“受”是谓语,“天”是宾语,“也”是句末语气词,中间不能断开,其后断开,排除B项。
    “如此其贤也”中“其贤”是主语,“如此”是前置的谓语,“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排除A项。
    “今夫不受之天”与上文“受之天”句式一致,结构相同,其后停顿,排除AD项。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师’指老师,‘乐师’就是教授别人音乐技艺的人,等同于现代音乐老师”错误。“师”指的是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或技术的人,“乐师”,指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焉’为句末语气词”错误。代词,“他”/代词,这件事。句意: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他。/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B.正确。句意:现在的一般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C.正确。助词,宾前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不解决疑惑。/方仲永通达聪慧。
    D.正确。意动用法,以……为耻/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句意: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郯子的学生们”“是因为……”错误。“郯子之徒”不是指“郯子的学生们”而是指“郯子这些人”。因果关系也不成立,文中只是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没有指出“郯子之徒”贤能比不上孔子的具体原因。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齿”,看不起;“齿”,并列,排列;“乃”,竟然;“其”,表反问,难道
    (2)“奇”,认为……与众不同;“稍稍”,渐渐;“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对待;“乞”,求取,向人求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甲文第一段围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展开论述,通过对比论证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指出“圣人无常师”,进而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强调身边的人均可以成为老师。侧重于学习的方式。
    ②乙文讲述了一个金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甲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乙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二)共9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 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注释】《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古曲名。
    1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一幅夜里闲坐、明月当空、静听幽人弹素琴的落寞景致,与尾联呼应。
    B. 颔联以琴曲比琴曲,“悲”与“寒”相应,“风”与“松”相关,写出乐音的色调,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C. 颈联中的“乱”字,写出弹琴动作的特点,以弹奏者的手忙脚乱衬托出《白雪》曲调的弹奏难度。
    D. 整首诗虽说是听琴,但通篇未写琴声,而是用四个古曲名来表现卢子顺弹琴的高超艺术水平。
    16. 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音乐描写角度方面的异同。
    【答案】15. C 16. 同:都是侧面表现演奏者的高超技术。
    异:李诗是借助听者感受表现,并用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孤寂感;
    白诗是用环境烘托,用环境的幽静清冷表现听者沉浸在琵琶曲中的状态。
    【解析】
    【导语】此诗写听幽人弹琴,通过描绘琴声的凄清与高远,抒发知音难寻的感慨。李白以自然景观比喻琴声,展现音乐的魅力,同时反映内心的孤寂,表达对古代琴曲与知音的怀念。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手忙脚乱”错误。“乱”是指眼花缭乱,以曲调的难度来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水平。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同:都是侧面表现演奏者的高超技术。无论是李白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还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者都没有直接描述琴声或琵琶声是如何美妙,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展示演奏者的技艺,如本诗是借用“知音”的典故,白诗是用听众的反映和环境烘托。
    异:李白在诗中提到“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这里用到了“钟子期”和“俞伯牙”的典故。钟子期是古代著名的知音,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李白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即使卢子顺的琴艺再高超,也难以找到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来欣赏和理解。“世上无知音”不仅显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人与人之间深刻理解的渴望和现实中知音难寻的孤独感。通过听者感受,运用典故表现弹奏者技艺的高超。
    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句诗描述了听琵琶人群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以至于周围的世界仿佛静止了——船只静静停泊,没有任何嘈杂声,只有江心的秋月映照着水面,显得格外清冷寂静。这种描写手法通过环境的静谧来反映听众内心的平静与投入,从而间接证明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听众被音乐深深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外界的一切,完全融入到了音乐的世界里。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由远及近,描写了宁静的田园风光。
    (2)《梦游天姥吟留别》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同时也是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暧暧远人村 ②. 依依墟里烟 ③. 熊咆龙吟殷岩泉 ④. 栗深林兮惊层巅 ⑤. 人生如梦 ⑥. 一尊还酹江月 ⑦.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 用心躁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暧、墟、殷、巅、尊、酹、鳝、躁。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过量吃糖所产生的诸多坏处,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现代社会除了强调戒烟之外, A 。然而,想要戒掉对它的念想,也实在困难。怎么办?专家说了,糖难戒也不能都怪你,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
    B ,就像车子跑起来需要加油一样。远古时期的人们,要想保证生命的延续就得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所以要不停地找东西吃。①尽管当时还没有“糖”的概念,但是人们慢慢地从味蕾中总结出了经验——带“甜味”的食物似乎更“抗饿”。久而久之,就进化出品尝甜味的能力和对糖( )的青睐,并且牢牢地刻在了基因里。
    ②虽经时间的淬炼,这些基因依旧完好无损地被保留了下来。从这个角度讲,③人喜欢吃糖并非什么“坏习惯”,也不可能把“甜”轻易地戒掉。甜蜜的食物会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不得了,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④因此,每一次吃糖的时候,都会自动浮现上次吃糖时的那种美好体验,⑤并且层层递进,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以鼓励下次吃更多的糖、继续吃糖。( ),无异于落下“甜瘾”:有事没事总想吃点或喝点甜的东西,而且吃得少了还不太满足。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光靠意志力控制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人类对甜味的反应,经历了自然选择的正规程序,这一点完全不像烟草(尼古丁)对大脑的哄骗。所以, C ,戒烟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戒甜食委实艰难。既然如此,与其跟自己过不去,更应该“科学吃糖,与甜和解”。
    18. 下列引号的用法和文中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A. 关注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B. 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
    C. 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分析了现阶段杂交稻的缺点。
    D.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
    19. 请在文中( )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18. C 19.
    根深蒂固 长此以往
    20.
    ④句,在“都会自动浮现上次吃糖时的那种美好体验”前加上“大脑”。
    ⑤句,将“吃更多的糖、继续吃糖”改为“继续吃糖、吃更多的糖”。
    21.
    A.戒“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B.糖是人类必要的能量供给物质
    C.只要意志力足够坚强
    22.
    ①运用设问,引起注意,强调“糖瘾”难戒。
    ②“和解”用拟人手法,语气亲切自然,利于人们接受“与糖和解”的建议。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例句中“多巴胺抵抗”“胰岛素抵抗”两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着重论述;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前后文的“久而久之,就进化出品尝甜味的能力和对糖……的青睐,并且牢牢地刻在了基因里”可知,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更青睐糖,对糖的喜爱代代巩固并传了下来,可填“根深蒂固”。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第二处,结合前文每次吃糖的感受、不停强化循环,和后文这样下去就会落下“甜瘾”,可填“长此以往”。长此以往:老这样下去(多含有变得更坏的意思)。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语病:
    ④句成分残缺,“都会自动浮现上次吃糖时的那种美好体验”没有主语,可在其前加上“大脑”。
    ⑤句语序不当,应该先“继续吃糖”,才能“吃更多的糖”,可改为“继续吃糖、吃更多的糖”。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结合前文吃糖的坏处,后文“想要戒掉对它的念想”,可知此处需要填戒糖,用“也”呼应上句“现代社会除了强调戒烟之外”中的“除了……之外”,可填:戒“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B处:由后面的比喻句“就像车子跑起来需要加油一样”可知,横线处需要补充比喻句的本体,来表明糖和人类的关系,结合“保证生命的延续就得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可填:糖是人类必要的能量供给物质。
    C处,上文说尼古丁对大脑只是欺骗,下文“戒烟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可知此处需要填戒烟的条件,结合上文“光靠意志力控制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人类对甜味的反应,经历了自然选择的正规程序”,可见条件是意志力,可填:只要意志力足够坚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句子开头的“怎么办?”运用了设问,它先故意抛出一个关于戒糖困难情况下该如何应对的疑问,设置了一个悬念,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跟着这个问题去思考;通过这一设问,后续“糖难戒也不能都怪你,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的回答内容得以凸显,着重强调了“糖瘾”难戒。
    ②句中“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糖”当作一个可以与之相处、需要去和解的对象来看待,让抽象的“戒糖难”现象变得具体可感,读者在脑海中能够构建出人与“糖”之间类似人际交往般相处的画面,语气亲切自然,使读者更乐于去接纳它,有利于人们接受“与糖和解”的建议。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莫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人民日报》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 7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在劳动中培根铸魂
    高尔基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之于道德亦是如此,美好的道德都需要通过劳动来培养。因此,我们要在劳动中培根铸魂。
    劳动是品德修养的要义,而劳动教育则是品德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形成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
    劳动是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古人也让我们深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只有珍惜劳动成果才会尊重劳动,而只有参与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由此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形成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劳动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观,从而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
    劳动有两个要素,一必须有付出,二要产生有意义的社会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方式不分高低贵贱,但如果你的付出是无意义的甚至是危害社会的,那你的行为就没有所谓的劳动果实,因为劳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社会价值。
    在物质丰富的当下,饱暖之外有人滋生了不劳而获的贪念,忘了人类得以生存的根本和源头,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变得毫无底线和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危害公序良俗,不讲道德甚至忽视了法律的存在。如今你我处处可见的直播乱象,一人一手机一角落,镜头前搔首弄姿,就可以轻松获利,年轻人会误认为不学习不劳动就可以生存得很好。试问如果年轻人的青春只用来搔首弄姿,民族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因此,我们要摈弃错误的观念,要加强教育,重塑人们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
    劳动教育要让青年领悟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培养其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精益求精是劳动精神的精髓,也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专注于本职工作,致力于钻研创新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新时代背景下,劳动者要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在劳动过程中,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劳动技能上,积极钻研,精益求精,在劳动态度上,要有奋进的锐气、蓬勃的朝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劳动在田间地头,攻克世界粮食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带领团队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享誉全球的“振超效率”;飞机制造师胡双钱30年经手的上千万零件没出过一次质量差错。他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劳动可以立国,可以兴国,可以强国。而时代青年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有效的劳动教育“培根铸魂”,号召青年们在辛勤的劳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品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依托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探讨“劳动”这一话题。材料第一句选自《人民日报》,它强调的是平凡艰辛的劳动可以创造奇迹,推进社会进步,指向的是劳动的社会意义。在解析的时候要注意两点:奇迹创造是众人劳动的结果,推进社会进步可以是平凡劳动。材料第二句选自李大钊的《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强调的是劳动对个体的意义——获得人生快乐。
    综合二则材料,可发现试题其实意在要求学生能围绕“劳动”和“劳动的价值”深入思考劳动的意义。从大的方面来说,劳动教育的德育价值,在于能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从小的方面而言,劳动教育既能让青少年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更可以让他们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写作时,可以首先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的不良现象,并由此引出自己对“劳动”和“劳动的价值”的思考。行文中,最好能兼具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对劳动的内涵有所阐释。
    在此基础上,还可适当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促进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如我们要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真正地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从而培养自己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在写作时需要注意试题中要求的结合“结合自身体验”,并贴合自身的实际感受,结合材料,进行辩证分析。
    立意:
    1.在劳动中接受锻炼能培养人坚毅的品格和品德。
    2.劳动有利于健全人的思想品格和品德。
    3.参加劳动能树立起强大的自信。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请在文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北斗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北斗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