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答案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第1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材料一:
    文化遗产价值呈现依靠传播方式的持续更迭,网络时代提供了数字化、场景化新途径,但如何实现遗产历史价值与现实功用的有机结合? 为此,实践上的积极探索势所必然,而文化遗产学本身的理论研究也刻不容缓。
    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遗产保真与现代转型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难以调和:不仅遗产存在的历史情境难以复原,而且传播利用过程还势必进一步损害仅存的历史情境。与此同时,即便保存了原真性,又难以实现与现代社会对接并被普遍认同。如今,速度与更迭成为常态,长期历史积淀生成的文化遗产一旦进入新的传播利用,碎片化、浅表化在所难免;在传播速率倍增的情况下,实现遗产保真与现代认同的无缝对接颇为困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旅游兴盛背后的原真性保护堪忧,而兴盛是否就表明现代认同也值得慎重思忖。
    以文化遗产为母本设计生产文创产品已成普遍现象,并被认为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确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认同; 但在对文化精品期望提升的背景下,从表层体验向深层精神文化认同转化显得格外重要。文化传承的目的远非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娱乐消费,其终极目标是传承文化精神,即指向民族文化核心理念、美学精髓的传承和发扬。当然这种传承发扬已具现代形态,如人工智能在“非遗”数字创新设计中的运用,带给消费者的文化体验也必然是深层的。
    优秀传统是进入当代、走向未来的起点和依据,时代性是赋予它以新生命的现实土壤。聚焦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立足当代生活的文化创新,才能让传统活在当下,延续传统并创造新传统。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让大量的传统文化符号进入当代生活空间,并被视作传统复兴的标志,这是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有其合理性; 但这种合理性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而逐渐丧失,新的合理性则应当拜赐于换羽新生式的传承转换。而文化遗产的当代适应性也应成为思考重点,以摒弃文创产品的“虚假个性”,发掘遗产的真实价值。
    网络时代文化遗产内在精神的转化与呈现,要以更开阔的人文视野去考量科技高度发展对吁人的性质改变并重新理解其新内涵,这才是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材料二:
    目前,我国大部分景区所售纪念品同质化严重,设计老旧,艺术风格与现代文化存在很深的隔阂。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者选购纪念品不仅关注实用,更注重其审美与文化价值,以彰显个人品味。而旅游文创产品不但能展示旅游资源特色,更应被赋予文化属性,传递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形象 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具有丰厚的宫廷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故宫深挖传统文化的历史典故与内涵,提炼藏品的图案纹样,挖掘出古典精美的视觉符号并将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将旅游文创产品打造为传播故宫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美学载体。从灵感来源、产品设计、素材包装到商品命名,无不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极为鲜明的故宫特色。
    例如,以雍正帝的御批奏折中的批文为灵感来源、印有“朕笑而览之”“凡事勤问多学”等批文的书签,从皇帝批阅视角出发,批语内容与阅读情境完美契合,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 以古代掐丝珐琅香盒为包装、取花神衣为纹饰的十二花神香膏在包装上深度还原文物器型,在香味上尽显东方韵味。在商品命名上,故宫亦是巧思不断:月象演示仪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清宫内廷,以此为原型的耳饰还原文物结构,以“月象仪”谐音,取名为“月相依”,蕴含浪漫与优雅,呈现“其意赏心,其形悦目”的效果; 以宋徽宗《梅花绣眼图》为灵感的胸针取名为“宫梅顾盼”,胸针设计仿照古画图案,代表皇家审美意味,又符合现代大气高贵的风格,实现了历史文化意象与产品实物的完美结合。
    “紫禁城”宫廷文化及藏品是故宫文创的源头活水,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产品兼具美学与国学属性,符合国人的审美风格。与此同时,颜值与内涵双高的产品设计使得纪念品不再仅仅是摆设,既实用又彰显个性,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而大量宫廷文化元素的使用,也给故宫旅游文创产品贴上了鲜明的“故宫”标签,摆脱了纪念品空洞泛化的形象,使得宫廷历史元素焕发生机的同时,不断强化故宫的品牌印象,进一步提高了品牌活性,激活消费者购买欲望。
    (摘编自刘芳《故宫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网络时代虽然提供了数字化、场景化的传播新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功用的有机结合。
    B.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既要考虑与特定历史情境密切相关的原真性问题,又要努力实现原真性保护与现代认同的对接。
    C.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传统文化符号进入当代生活空间的现象,并被视作文化传统复兴的标志。
    D. 旅游文创产品不仅能够彰显景区的旅游资源特色,而且是文化遗产内在精神的转化与呈现,具有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化遗产的当代适应性要求文创产品具有真实个性,并摒弃对传统文化的表层体验,指向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
    B. 大部分景区所售纪念品难以满足游客对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的更高期待,也难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认同。
    C.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人工智能带给人们深层的文化体验,表明文化遗产价值呈现有赖于传播方式持续更迭。
    D. 故宫博物院立足当代生活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推出的书签设计精妙,是传播故宫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重要载体。
    3. 下列说法中,最适合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故宫博物院推出一系列旅游文创产品,在2017年销售额就已高达15亿元,使得故宫
    2
    品牌登上了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B. 英国注重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强调从设计角度实现文化资源的再生,以工业化生产创新产品形式,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C. 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遗产大普查开始,便注重科研机构、博物院等专业部门中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D. 火锅店以《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具有皇宫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宫廷文化。
    (二)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荷花
    每年入了伏,秦岭终南山下的千亩荷塘就碧波荡漾,朵朵荷花婷婷玉立。
    这都是荷花的功劳。老支书说,这女子可了不得哩,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儿,这一点还真随了她奶奶。老支书嘴里的荷花是颜奶奶家的孙女颜碧荷,大家都叫她荷花。怎么个了不得? 当年颜奶奶当妇女队长那阵,带着村里的娘子军在终南山下开挖了一片鱼塘,让周围村庄的老乡很是羡慕了一阵,县里还来开了现场会。如今她孙女荷花从奶奶手里接过接力棒,领着村里的留守妇女将一片干涸的烂泥塘变成了千亩荷塘,你说厉害不厉害?
    为建这千亩荷塘,荷花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想起来,当初也是为了赌一口气。荷花丈夫玉军看到村里的后生都搭伙一拨拨地出去打工,就动了心思,荷花却不愿意他走。荷花说,非得出去呀? 咱奶,咱爹,咱娘一辈子没出去,不过得好好的?
    玉军见说服不了荷花就躺下了,赌气给她个脊背。荷花也躺下给他个脊背。荷花一觉醒来,睁开眼,玉军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跑了。荷花一下子就来了气。她给丫丫穿上鞋子,拧过脸去对着墙壁,吧嗒吧嗒掉起眼泪来。丫丫仰起脸问: “妈妈怎么哭啦? ”她擦擦眼说: “没事! ”
    她生气的是,丈夫竟然和她的心隔着一层,不声不响地便走了。她心里嘀咕着,我又不是非拦挡着不让你去。这不是想着爹妈年纪大了,丫丫还小。说穿了,人家还不是担心你没出过远门,在外头吃苦头么? 荷花静下心来想,我不信在村里就活不成了,我荷花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给你瞧瞧,在村里日子照样能过得风生水起。
    荷花决定在门前的臭水塘里种荷花。她从小就爱美。这一片干涸的臭水塘要都栽种了荷花,那该有多美呀!
    爹听了荷花的想法,放下碗,抹抹嘴,第一个站起来表态说: “媳妇儿,爹支持你,就咱们家那些地,你想种啥就种啥! ”娘也表态说: “我跟你爹意见一样,都支持你! ”荷花说: “光你们支持不行。爹,您得去做村里人的工作,把大伙都发动起来种荷花,只有连成了片,才能成气候哩! ”
    爹面带难色道: “荷花你是知道的,就咱村那些人,都是些死脑筋,只惦记着眼前的那点利益,都一窝蜂地出去给人打工。出门在外,那钱是好挣的? ”荷花虽然生气,但说到底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心里头一个劲祈祷着,巴望他们在外边能顺顺当当的。
    娘说: “老头子,你就给个准话,动员大伙种荷花的事能不能做通工作? ”爹蹙着眉头说: “我看悬。”爹刚出马,在大伯那里就碰了钉子。大伯鼻孔里哼哼地冷笑着:
    二,你得管管你家这媳妇儿,不能任由着她的性子胡来。她也不想想,那荷花是能吃呀,还是能当钱花?”
    爹就站在那一遍遍地解释,大伯说: “你就是说破大天我也不种! ”晚上,荷花说:“爹,明天您在屋歇着,我去找大伙商量! ”
    “去了好好说啊! ”娘叮咛。
    荷花没去找那些死脑筋的大老爷们儿,而是一家一家去找那些留守在家的姐妹们,给大伙摊开来说了她想种荷花发展观光旅游的想法。她们中有人将信将疑。荷花就问: “你们想不想你们的男人都早点回来? ”这句话戳到了姐妹们的心坎上。她们都使劲地点着头。这就对了,荷花把握十足地说:“只要你们听我的,咱把这一大片荷塘种起来,成了气候,也学着周边的村子,把观光旅游做起来,不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 那他们还在外头瞎折腾啥哩? !” “也是哩。”姐妹们说,“荷花,还是你想得长远。”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累倒也罢了,让荷花感到委屈的是,这事遭到了长辈们的一片骂声:这媳妇儿真是个害人精哩,好端端地唆使媳妇儿们种唅荷花,净出幺蛾子哩!
    夜里,荷花打来一盆水,撩起来一下一下地洗着脸上、胳膊上、腿上的泥巴。洗完了一个人躺进被窝里,浑身酸痛。她悄悄地咬着被角流着泪。
    早起爹和娘都不在屋,荷花心里有些慌,忙出屋去寻。拉开门她一下子愣住了。门前的泥塘里叽叽喳喳站满了人,爹和娘跑在最前面,大伯也在人伙里,他们都挽起裤服,在弯腰把破壳而出的荷苗栽种到淤泥里。老支书抬起手擦着额颅上的汗说: “荷花,还愣着干啥呀,快下来瞧瞧行不行? ”荷花使劲点着头,两眼一热,背过脸去。
    上千亩荷塘连成片在风中摇曳的时候,游客们就蜂拥而至,一拨一拨地走进画一般的荷塘里来。媳妇儿们把各人的看家本事都使了出来,荷包鱼,荷包鸡,荷包饭、野菜疙瘩,吃得那些来观光游玩的城里人赞不绝口。他们挤在荷塘间的田埂上,拿出手机、照相机,横着拍,竖着拍,恨不得把荷塘的美景一股脑全装进相机里带回去。
    荷花又把姐妹们组织起来,将地头堆成山的玉米杆收集起来,把玉米皮里面的那几层揭下来,洗净晾干,用硫磺熏白了,染上颜色,编成一件件别致的手包、杯垫、坐垫和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夜色下,月光水一样从指缝里流淌出来,欢笑声也银铃般在影影绰绰暗香浮动的荷塘上回荡。姐妹们在筹划着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她们要学着城里人,把村子发展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家乐、手工艺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公司”。荷花说,这回人手可咋够呀?有姐妹试探着问一句: “要不要打电话把那些外出的死鬼们叫回来呀? ”荷花说: “谁稀罕他们哩! 咱姐妹们不照样把荷塘弄成了! ”
    “这是说谁呢? ”黑暗中有人问了一句:“你们的手工艺品卖不卖呀,这些小物件在广东那边可抢手哩,有多少收多少! ”有人很快就听出音来,荷花反应过来立马回敬了一句:“谁稀罕哩! ”人却站起来跑了过去,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着。玉军笑嘻嘻躲避着,一群人起着哄从荷塘边的树荫里钻了出来。
    这一夜千亩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摘编自《贠靖作品集》)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写到了颜奶奶的事迹,意在衬托荷花不服输、能吃苦、坚毅的性格和精神,
    4
    表现了农村妇女坚贞不屈、勇敢的品质。
    B. 小说中三次描写荷花落泪,第一次是因对丈夫行为的恼怒,第二次是因种荷花的疲累、艰辛,第三次是因终于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感动。
    C. “举起拳头雨点般在玉军结实的肩膀上捶打”这一细节,表明荷花心中的怨气没有消除,并觉得自己也可以把事业搞好,不需要帮忙。
    D. 结尾处“荷塘就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暗示在荷花这个成功案例的鼓舞下,外出打工的丈夫们纷纷回来共同把农村建设发展起来。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运用倒叙手法,先写当前千里荷塘繁盛的场景,再回顾荷花如何带动乡里建设千亩荷塘,增强了阅读效果。
    B. 小说善于塑造女性形象,其中荷花这一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女性的聪慧和坚韧。
    C. 文章内容安排得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荷花劝说亲人和村民们建设荷塘的过程,而描述如何动手建设的过程则较为简略。
    D. 文章用荷花的内视角讲述了这个新农村建设的故事,让读者跟随着她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去欣赏小说,这增加了文章的可信性和亲切性。
    6. 小说标题“荷花”有哪些丰富的意蕴? (4分)
    7. 有人认为,“诗化小说是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本篇小说如何体现这种特点? (6分)
    二、古诗文阅读 (17分)
    (一) 古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小题。
    材料一:
    居易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 “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绛曰: “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
    材料二:白乐天与元稹、牛僧孺相厚善,而不党于元稹、僧孺,为裴晋公所爱重,而不因晋公
    以进,李文饶素不乐,而不为文饶所深害者,处世如是人亦足矣。推其所由得惟不汲汲于
    进而志在于退是以能安于去就。自刑部侍郎以病求分司时,年才五十八,自是盖不复出,中间一为河南尹,期年辄去。再除同州刺史,不拜,雍容无事,顺适其意而满足其欲者十有六年。方太和、会昌之间,天下变故,所更不一,元稹以废黜死,李文饶以谗嫉死,虽裴晋公犹怀疑畏,而牛僧孺亦不免万里之行,其冰炭低昂,未尝有虚日,顾乐天所得,岂不多哉? 然吾犹有微恨,似未能全忘声色杯酒之类,赏物太深,若犹有待而后遣者,故小蛮、樊素每见于歌咏。
    (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8.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推其所由A得B惟不汲汲C于进D而志E在F于退G是以能安H于去就。
    9.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所以,用来……,与“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中的“所以”意思不同。
    B. 绝,断绝,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中的“绝”意思相同。
    C. 党,名词用作动词,与“歌以赠之” (《琵琶行并序》) 中的“歌”用法相同。
    D. 分司,指唐、宋时分置于陪都(洛阳) 的政务机构,文中指在这些机构中任职。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白居易在朝堂中议论政事时,坚持自己的见解,令皇帝龙颜大怒。
    B. 白居易任职杭州和苏州期间,筑堤蓄洪,疏浚水井,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
    C. 白居易在五十八岁之后,除担任一年时间的河南尹之外,就没有再做官。
    D. 材料一多有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符合史传特点; 材料二为“录话”,叙述居多。
    (二) 理解性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登高》中,“ ”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享怀古》中“ , ”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3 题。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很少有人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 ① 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武侯祠坐落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树在前,一对古狮拱卫,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端立。诸葛亮能在一千七百年后享此祀地,并前配天子庙,右依先帝陵,一千多年来只有他一人,这气象 ② 。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明朝初年,帝室之胄朱椿来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废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不想 ③ ,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到清康熙年间,为解决这个矛盾,干脆改建为君臣合庙; 刘备在前,诸葛亮在后,以后朝廷又多次重申,这祠的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 ,并在大门上悬以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至今每年还有两百万人来探访。这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也是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
    12.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经久不衰 绝无仅有 事与愿违
    B. 经年累月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C. 经久不衰 凤毛麟角 事与愿违
    D. 经年累月 绝无仅有 南辕北辙
    13. 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曹操《短歌行》)
    B.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C.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 小题。
    学生中不乏写作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总希望文质兼美,点点滴滴都“美味香浓”。于是,思想要最深,语言求最美,素材求最新……他们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效果往往欠佳,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欲望。其实,“完美也可能令人乏味”。
    人的审美追求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恰如一个人练书法,日日追求每一笔的绝对完美,要成为千字如一的“馆阁体”书家,可至多成为“挑不出毛病”的文徵明,永远达不到王羲之炉火纯青的妙境。二者的高下之别,可能与见识、胸襟、气度有关,而二者的创造性及艺术表现力,亦不言自明。同理,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丰富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胸襟和气度,而不是要求他们只刻意追求语言表达与篇章结构的精美。中学生作文为什么越来越像“馆阁体”? 当然跟与自然隔离,与社会脱节,与缺乏对人生的思考紧密相关……
    ( ),“断气”“断魂”也在所难免。让学生有机会和自然、社会、人生亲密接触,知道了大局才不会只求小局部; 有了云蒸霞蔚般的“大气象”,才不会一味雕琢细节而落入繁花似锦“小蒸腾”。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终极追求,且足不出户,思不离庐,势必陷入将写作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B.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足不出户,思不离庐,且以此为终极追求,势必将写作陷入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7
    C.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以此为终极追求,且足不出户,思不离庐,势必将写作陷入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D. 追求精美本无可厚非,但足不出户,思不离庐,且以此为终极追求,势必陷入将写作等同于好词好句的营造的误区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令人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B. 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令人疲倦,难以使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C. 学生的一些“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疲倦,难以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D. 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看上去无懈可击,读起来却极易疲倦,难以使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
    (三) 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16. 下列选项不符合《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3分)
    A.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C.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D.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7. 下列民俗俚语不能体现“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 同道相合,同行相顾。
    B.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C.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D. 姑舅亲,是嫡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四、作文(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碰撞”在物理学中表现为两粒子或物体间极短的相互作用。生活中也时时刻刻发生着“碰撞”,可能因为不慎,可能因为直率,也可能因为真诚……碰撞,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东西,带来全新的体验。
    请写一篇记叙文,体现你对“碰撞”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书写现实生活,有饱满的细节; 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关试卷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3页。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