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42874/0-17326204431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42874/0-17326204431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42874/0-17326204432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42874/1-17326204439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件包含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x、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C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第6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5.5 s时的瞬时速度,前5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 s时的瞬时速度,依题意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a=ΔvΔt=v5.5- m/s2=3m/s2,故选C。
2.B 解析 铅球被水平推出后,只有重力对铅球做功,铅球的机械能守恒,选项A错误;不计铅球受到的空气阻力,铅球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平抛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铅球被水平推出后机械能守恒,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大小增大,选项C、D错误。
3.D 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3T2=R+7R23T'2,解得T'=8年,选项D正确。
4.C 解析 设平均阻力为f,则有f×(15×90×2πr)=900 kJ,解得f≈354 N,故选C。
5.A 解析 由动能表达式Ek=12mv2和动量大小表达式p=mv,可得p=2mEk,二者动能相等,所以甲、乙动量大小之比为m1∶m2,故A、B、D错误,A正确。
6.D 解析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上下两个线圈的N极均在左边,S极均在右边,即铁芯中间处的磁场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根据左手定则判定,由里向外射出的电子流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下,如图所示,故电子束向下偏转,D正确。
7.A 解析 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共能发出C42=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A正确;依题意,6种不同频率的光中只有2种能够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可知这两种光的光子能量是较大的,那么这两种光是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和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产生的。图丙中的图线a所对应的遏止电压较小,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根据Ekm=hν-W0,可知对应的光子能量较小,原子跃迁对应的能级差较小,即a光是氢原子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产生的,故B错误;根据上述分析,a光的光子能量小于b光的光子能量,根据E=hν=hcλ,可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故C正确;根据Ekm=hν-W0,由于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则b光照射阴极K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a光照射时的大,故D错误。
8.B 解析 设小物件自A点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则s=v22μg=12×0.5×10 m=0.1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解析版),共1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蹦极”是一项体育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页。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