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专练-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语境义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专练-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语境义,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黔东南,山连山。此间的台盘村近来因办在村里的篮球赛而备受关注。因为赛场氛围热烈,有人将之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做比,“村BA”之名不胫而走。
贵州“村BA”足够火热,动辄上万观众,线上线下人气爆棚。贵州“村BA”也足够特别,看似不成章法实则井然有序、自成一体,当地人乐在其中,为之疯狂,氛围感直接拉满:看台上座无虚席,不少人只得自备马扎、板凳;前排的席地而坐,身后的踮脚张望,更有人搬出梯子、踩上凳子;当地特有的斗牛号子“呜——呜——”响彻全场,夹杂着敲击锣鼓甚至锅盆的助威声、带着浓浓乡音的现场解说声……环场四顾满满当当,氛围堪比职业赛场。这一番热闹景象,足以给人美好预期:以“美丽乡村”之名,让“村BA”在各地开花结果,更好满足乡亲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乡土活力。
乡村振兴,不仅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村BA”启示我们,农村文化建设、村风民风滋养,绝非朝夕之功,绝非简单输入,而需要在田野上、村庄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可以是体育,可以是艺术,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可以是文学,可以是一切生长在广袤大地深处的文化的花朵。
1.下列句子中的“人”和画横线处的“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C.他人在心不在
D.我们这里正缺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这可以是体育、艺术、音乐、舞蹈、文学等一切生长在广袤大地深处的文化形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太平年月,街上果店里,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3.下列句子中的“会”与文中加点的“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觉得这里的老百姓们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被子呢?
B.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
C.张秉贵对这位女顾客说:“孩子手里拿着的这块糖等会儿一块算账。”
D.大家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已经够看够闻够吃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 ① _,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 严冬一(甲)过, 一(乙)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丙)大片绿叶,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 ②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 ③ 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
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并说明表达效果。
7.文中划横线处连用了三个“一”,下列对“一”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和乙相同B.甲和乙不同
C.乙和丙不同D.甲和丙相同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而杜甫使诗歌成为“人歌”。李白总是往一般化、抽象化上靠,而杜甫则总往具体化、形象化上靠。读李白的诗,使我们感受到人生宇宙之中的莫大寂寞,而读杜甫诗,则使我们颇感身处人间的种种具体烦恼—— ② ,由于是具体的苦难与不幸,相对于那种生命本质上的苦痛,它在质上还是小的。是的,李白总是大鹏一般,精神遨游天上,而杜甫则时时注目人间,他为那些声声入耳的悲声和丝丝入目的苦形所牵挂、所苦恼,忧心忡忡而又不知所措。
李白总是把个人的遭际纵向地上升到人生,杜甫则又总是把一己的不幸横向地联系到社会。所以李白更像一个哲学家,杜甫则是一个政治评论家,他的诗更像是社会评论。李白是对人生感怀万端情不能已的,而杜甫则是对社会苦难愤慨不平唏嘘不已。如果要控诉这人间的罪恶,那么,李白可能是滔滔不绝的公诉人, ③ 。他发誓他在现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8.下列句子中的“像”,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像”在表意和用法上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荷塘月色》)
B.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百合花》)
C.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哦,香雪》)
D.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我与地坛》)
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中素质教育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辣真的太爽了,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水煮鱼、麻辣香锅、麻辣烫、麻辣火锅……简直是“痛,并快乐着”。
辛辣的食物不仅能让菜肴味道加倍,常吃辣 ① 。首先,补充维生素C。辣椒可是蔬菜中的“维生素C之王”,不同品种的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甜椒、彩椒、小红尖辣椒、青尖椒。其次,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潜在的保护心脏和抗肿瘤作用,食用辛辣食物可降低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尤其是心脏病相关疾病的死亡风险。再次, ② 。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辛辣食物与高血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辣椒素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促进血管舒张,从而对高血压起到预防作用。还有,可能有助于减肥。辣椒素干预可作用于脂肪组织的辣椒素受体,抑制脂肪合成和预防肥胖。所以吃的辣能提高代谢, ③ ;但是很多人吃的辣比较油腻,反而可能发胖。
虽然研究表明常吃辣对健康有很多益处,但并不意味着吃辣越多越好。过度吃辣反而会导致口腔溃疡、胃疼、腹泻和疾病发生,妨碍健康。
10.下列句子中的“可能”和“反而可能发胖”中加点的“可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树随时有被风吹倒的可能。
B.这件事是完全可能的。
C.他可能正在来的路上。
D.你可能为我捎点东西来?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生、瓜子、果冻、葡萄等食物造成孩子、老人气道梗阻从而导致窒息死亡的新闻屡见不鲜。 而气管异物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大概5分钟左右,如果在此期间能够正确的急救方法,脱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此海姆立克急救法应是每个人都熟练掌握的急救方法。
症状主要分为两种。 ① :患者能够用语言或手势表示可能存在气道异物,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一种是气道完全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双手“V型”手势抓颈,无法说话,咳嗽、口唇紫绀,很快呼吸停止,抽搐,陷入昏迷。针对可以喊叫、咳嗽的患者,可拍背协助其自主咳出异物,若仍不能咳出或出现呼吸困难, ② 。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急救方法,气道异物仍无法通过海姆立克法排出,持续有呛咳厉害和呼吸困难表现时, ③ 。
13.下列句子中的“厉害”和文中加点处的“厉害”,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学校的李老师管教很厉害,学生都害怕他。
B.张爷爷买菜回来上了十层楼,他的心跳得厉害。
C.跳水小将全红婵在国际大赛中多次上演“水花消失术”,十分厉害。
D.航天员翟志刚连续多次执飞神舟任务,太厉害了!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5.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天是草原上的天。草原毫无遮拦,这样开阔,这样坦率,只是一个劲儿地绿。天呢,却是变化多端。它常常显得离地很近,有时站在四不靠的草原上,总觉得天还是可以用手摸得到的,在大桥上看日落,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太阳如同从炉中锻出的炽热的铁,红得发白。沉下去以后,天边还久久地染着余光。
那云也奇怪。它仿佛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应该说,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像要往上飘,又像要往下落,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滴得下水来。忽然间云在空中活动起来,大块大块地往天边滑去,太阳马上就光灿灿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天也骤然升高了,就是飞,也难得上去了。那些云,都集中到一堆,落到天地的边缘上,好像是谁在那刷了一笔浓墨。想来那里一定会下大雨,让丰盛的草原畅饮一番。再等一会儿,这一“笔”勾销了,却又在天的另一边,添上了一笔。这看不见的笔挥来挥去,云层就汹涌而来,呼啸而去,忙个不停。那施云童子、布雾郎君,以及四海的龙王爷,在这一带的任务似乎特别繁忙,我真替他们累得慌呢。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草原毫无遮拦,开阔,坦率,一片碧绿。”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7.文中加点的词语“就是”表意不同,谈谈二者的区别。
18.文中划波浪线处的“笔”字加了双引号,说说它具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1.B 2.①原句采用了比喻,把各种文化形式比作生长在大地深处的花朵,生动形象地突出扎根田野村庄获得内生动力的乡村文化形式更适合新时代农村的发展,丰富多彩、繁盛兴旺;而改句表述则较为直白。
②原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强调了乡村文化形式的多种多样;而改句节奏感不强,未能起到强调效果。
③原句运用短句,句式活泼,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相对改句,原句更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横线处的“人”指的是“世人”,是泛指。
A.“人”指的是“对方”。
B.“人”指的是“世人”,是泛指。
C.“人”指的是“人的身体”。
D.“人”指的是“能从事某种工作的人”。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关注两句的不同之处,结合修改点看其有无修辞、句式、词语等方面的变化,再结合语境体会其效果。
作者在原句中采用了比喻,把各种文化形式比作生长在大地深处的花朵,突出说明扎根田野村庄获得内生动力的乡村文化形式,更适合农民朋友,能够较好地活跃农村气氛,更适合新时代农村的发展;而改句表述则较为直白,不够形象、生动。
原句“可以是……可以是……可以是……”是排比的修辞,形象、鲜明地强调了农村的乡村文化形式可以以缤纷、多样的方式存在。改后没有这种修辞,只是平淡无奇的表述,未能起到较好的强调效果。
作者在原句中运用短句表述,“可以是体育,可以是艺术,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可以是文学”,句式简明、灵动,节奏感强,可以带动读者的情绪,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改句则是长句,相对改句,原句表述更富有文采,更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
3.D 4.①原句“各种各样”反复出现,强调了葡萄、梨、苹果的种类之多;改句只是客观陈述,语气较为平淡。②文本整体是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主观感受来写北平的秋天的,原句“叫人”这个词直接突出了水果种类繁多给人带来的冲击。和改句相比,原句和文本的语言风格更为契合。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会”是助动词,表示擅长。
A.是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
B.是助动词,表示有可能实现。
C.“会儿”是一个词,指很短的一段时间。
D.是助动词,表示擅长。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从句式上进行比较,改后的句子把原文“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进行合并,把原先的排比句给改了,这样就没有了句式整齐工整的特点,语句也缺少了气势,故原文句式整齐,构成工整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各种各样”反复出现,突出了北平秋天水果种类丰富,加强了语气语势,起到了强调作用。
②结合下文“那些水果,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歌声在香气中颤动”可知,文本整体是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主观感受来写北平的秋天的,原句“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中“叫人”这个词直接突出了水果种类繁多给人带来的冲击,突出了北平秋天葡萄、梨和苹果等水果种类丰富,各类水果本身的品类样式之多。和改句相比,原句和文本的语言风格更为契合。
5.①事与愿违 ②接踵而至 ③与众不同 6.本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凌驾”“弄姿”“睥睨”等词语赋予花以人的动作神态,生动描摹出荷花的姿态和性格,表现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7.B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可是”语意转折,表明对荷的希望落空,可用“事与愿违”。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
②许多叶片是在几个叶片跃出水面以后出来的,可用“接踵而至”。接踵而至: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
③语境在说“我”这里的荷花与别处不同,可用“与众不同”。与众不同:表示和大家不一样。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用“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来形容荷花的姿态和性格,运用拟人修辞,把荷花人格化,赋予荷花人的动作和神态,形象生动,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用法的能力。
(甲)“一”用作副词,往往表示假设关系,一般作“一旦”讲。
(乙)和(丙)的“一”都用做数词使用。
故选B。
8.B 9.①李白使诗歌变成“神曲”(或:李白使诗歌变成“仙歌”)
②不论这烦恼有多大(或:尽管这烦恼有很多)
③而杜甫则是目击证人(或而杜甫则是在场的见证人、而杜甫则是目睹事实的证人)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表意上是“相似”“类似”的意思,用法上都表示比较。
A.表意上是“比如”“例如”,用法上表示举例;
B.表意上是“相似”“类似”的意思,用法上都表示比较;
C.表意上是“相似”“类似”,用法上是表示比喻;
D.表意上是“似乎”“仿佛”,用法上表示猜测。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文内容可知,此处内容讲的是李白的诗歌,并且与下句句式上构成对仗,内容上相对,而且依据后文“李白总是大鹏一般,精神遨游天上”可知,李白的诗歌是“神曲”“仙歌”,所以此处可填“李白使诗歌变成‘神曲’”或者“李白使诗歌变成‘仙歌’”。
第二空,根据前面的破折号,此空应是对前句“烦恼”进行解释,而且依据后文“它在质上还是小的”,推断此句应填出“不论这烦恼有多大”。
第三空,是对后文“他发誓他在现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的概括句,而且与“李白可能是滔滔不绝的公诉人”相对,所以填“而杜甫则是目击证人”或“而杜甫则是在场的见证人”“而杜甫则是目睹事实的证人”。
10.C 11.①对健康也有益处
②预防高血压
③对减肥可能有用 12.过度吃辣反而会导致口腔溃疡、胃疼、腹泻等疾病发生,危害(或“妨害”)健康。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反而可能发胖”中的“可能”,助动词,表示估计,不很确定。
A.“可能”,名词,能成为事实的属性,可能性。
B.“可能”,形容词,可以实现的,能成为事实的。
C.“可能”,助动词,表示估计,不很确定。
D.“可能”,能否。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文段整体语境是谈吃辣对身体健康有利。
第一空,这里是让填写本段概括语,根据前文“不仅能让菜肴味道加倍”的语境意思与句式,以及后文提到的“常吃辣对健康有很多益处”的语境,可填:对健康也有益处。
第二空,根据后文提到的“高血压”及“从而对高血压起到预防作用”,可填:预防高血压。
第三空,根据前文“可能有助于减肥”“抑制脂肪合成和预防肥胖。所以吃的辣能提高代谢”的语境,可知该处要填写的内容“吃辣减肥”带有不肯定语气,可填:对减肥可能有用。
1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二:
一是不合逻辑,“口腔溃疡、胃疼、腹泻”和“疾病”具有种属关系,不能并列,可将“和”改为“等”;
二是搭配不当,“妨碍”和后面的“健康”搭配不当,可将“妨碍”改为“危害或妨害”。
13.B 14.①一种是气道不完全梗阻 ②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③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15.而气管异物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如果在此期间能够运用(使用)正确的急救方法,脱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持续有呛咳厉害和呼吸困难表现时”中“厉害”的意思是剧烈。
A.指猛烈的手段。
B.指剧烈。与文中句的“厉害”意思相同。
C、D两项都表示实力高强,具备有某项特殊超凡的能力。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症状主要分为两种”,又据后文“一种是气道完全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双手‘V型’手势抓颈……”,可看出是此处是说相反的一种症状,所以可填“一种是气道不完全梗阻”。
第二空,根据前文“针对可以喊叫、咳嗽的患者,可拍背协助其自主咳出异物,若仍不能咳出或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后文“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急救方法,气道异物仍无法通过海姆立克法排出”,可知此处是说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所以可填“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三空,根据前文“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急救方法,气道异物仍无法通过海姆立克法排出,持续有呛咳厉害和呼吸困难表现时”,可看出此处是说多种方法不能奏效要马上送往医院,所以可填“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中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大概5分钟左右”中“大概”与“左右”语义重复,可改为“大概5分钟”或“5分钟左右”。
第二处,“正确的急救方法”成分残缺,可改为“正确地急救”或“运用(使用)正确的急救方法”。
16.①连用“这样”,强调现场感;②“⼀个劲⼉地绿”运⽤比拟⼿法,突显“绿”的磅礴恣肆。③“只是”与下文“却是”形成呼应,引出天的变化多端。 17.前者“就是”表示确定语气;后者“就是”表示假设。 18.“笔”即指“⼀笔浓墨”,表达简洁形象;具有特殊含义,指云;借⽤成语,语⾔灵动,富有新鲜感。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分析,原句“这样开阔,这样坦率”连用“这样”,强调现场感,让读者身临其境,有画面感,表达出作者见到草原的兴奋、激动等情绪。
从修辞角度分析,“一个劲儿地绿”,运用比拟修辞,把草原人格化,突显草原“绿”的磅礴恣肆,强调草原绿的纯粹;
从篇章结构角度分析,“只是”强调这个句子与后文的关系,可表达为“形成呼应”“与后文‘天的变化多端’形成对比”“与下文衔接紧密”等,引出天的变化多端。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前者:“它仿佛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应该说,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中写到那云仿佛是在地上,表示不确定性,所以“就是在那天和地的交界上”中“就是”肯定了自己的看法,表示确定语气。
后者:“就是飞,也难得上去了”中“飞”是一种假设的状态,形容天空高远,句中的“就是”表示让步假设关系。或解释为“即使”“就算是”“哪怕”等表示姑且承认一个事实的让步假设词语。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从内容角度,“一‘笔’勾销”,“笔”加引号有特殊含义,结合“那些云,都集中到一堆,落到天地的边缘上,好像是谁在那刷了一笔浓墨”可知,此处形容云的变化,“笔”即指“一笔浓墨”,语言简洁生动。
从语言形式角度,“一‘笔’勾销”是借用成语“一笔勾销”,或“化用成语”“转用成语”“巧解成语”“移用成语”“故意曲解成语”等,化用成语使语言灵动,富有新鲜感,增强语言的趣味性,让语言生动活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专练-语言文字运用之语病,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专练-语言文字运用之情境补写,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考点专练-语言文字运用之句式选用与变换,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取划横线的句子的主干,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