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原卷版)第1页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原卷版)第2页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原卷版)第3页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第1页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第2页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6 常见的酸和碱-【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6常见的酸和碱原卷版docx、专题06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向一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考法1 酸的化学性质
    1.(2023•滨州)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2.(2023•株洲)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我们青年学生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养成劳动光荣、不劳为耻的思想品德。最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下列劳动实践活动。
    (1)清洗试管: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 刷洗,刷洗时水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试管应 (填“正”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放在指定的地方。
    (2)打扫并清洗地板:当大理石地板上有污渍时,不宜用洁厕液(主要成分为盐酸)清洗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法2 碱的化学性质
    3.(2023•南通)已知常温下Ca(OH)2溶解度为0.17g。向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
    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
    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m(HCl)=0.7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V3mL盐酸
    C.步骤2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CaO=CaCl2+H2O
    D.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67%
    4.(2023•河北)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到溶液进入U形管并流入另一端。
    (1)烧杯内的溶液呈 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管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溶液在管内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考向二 常见酸和碱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考法1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5.(2023•辽宁)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
    A.挥发性B.腐蚀性C.吸水性D.酸性
    考法2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6.(2023•南充)“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考法3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7.(2023•宜昌)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 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考法4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8.(2022•河池)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一氧化碳D.氨气
    考法5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9.(2022•东营)东营某化工厂产生的污水pH=2,主要污染物是硫酸。现要将污水调节至接近中性,达标后再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测:用pH试纸或pH计检测污水的酸碱度
    B.原理:处理酸性污水的实质是消耗污水中的氢离子
    C.验证:取水样,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处理未达标
    D.应用:可与造纸厂排放的碱性污水混合,达标后再排放
    ►考向三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考法1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10.(2023•重庆)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 (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考法2 酸碱溶液的稀释
    11.(2023•鄂州)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水
    B.②表示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C.③表示电解水
    D.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考法3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2.(2023•天津)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胰液(pH:7.5~8.0)B.唾液(pH:6.6~7.1)
    C.胆汁(pH:7.1~7.3)D.胃液(pH:0.9~1.5)
    13.(2022•常州)常州人史一安发明的“史氏环氧化反应”是世界有机催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手性酮是史氏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①史氏环氧化反应前后,手性酮的质量和 均未改变。
    ②手性酮用天然糖类制备,糖类可由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合成。
    (2)KHSO5或H2O2是进行史氏环氧化的重要反应物。
    ①KHSO5中硫、氧原子数之比为 。
    ②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史氏环氧化反应一般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下列pH范围适宜的是 。(填序号)
    A.1~2 B.5~6 C.7~8 D.13~14
    考法2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14.(2023•扬州)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
    A.食盐水B.肥皂水C.蔗糖溶液D.食醋
    ►考向四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考法1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5.(2023•眉山)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60s时,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加入稀NaOH溶液
    16.(2023•河南)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小组向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他们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得出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新情境)(2023•通辽)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
    A.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B.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pH<7。”
    C.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D.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跨学科)(2022•呼和浩特)小组同学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蒸馏水或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同时等速度注入各自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锥形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B.0~t1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C.t1~t2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
    D.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说明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蒸馏水吸收CO2的效果好
    3.(新情境)(2022•南充)仪陇县龙岗气田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其天然气中因含有少量硫化氢(H2S)需脱硫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硫化氢具有可燃性,硫化氢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X。
    (1)X的化学式为 。
    (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上述反应中出现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
    1.(2023•广州模拟)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浓硫酸作干燥剂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2.(2023•嘉禾县二模)根据下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判断,其中一定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A.唾液(6.6~7.1)B.胆汁(7.1~7.3)
    C.胃液(0.9~1.5)D.血浆(7.35~7.45)
    3.(2023•广饶县校级模拟)下列图像与相应操作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稀盐酸
    B.②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C.③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D.④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4.(2023•宝鸡模拟)兴趣小组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
    C.表示NaOH浓溶液吸收CO2的结果的曲线是②
    D.若选用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的上方
    5.(2023•崇明区二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代表氢氧化钠
    B.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
    D.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6.(2023•万州区模拟)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一一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下列溶液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B.醋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
    7.(2023•广西模拟)化学在能源、材料、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在能源上,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
    (2)在生活上,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在工业上,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 。
    (4)在农业上,可用 与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5)在安全上,小丹妈妈在家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 将火扑灭(填灭火方法)。
    8.(2023•泸县一模)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某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以下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为 色。
    (2)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暴露在空气中吸收 而变质为碳酸钠,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规律:酸+碱═盐+水;根据规律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5)为了验证性质4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编号)。
    A.Ba(NO3)2 B.HCl C.FeCl3
    9.(2023•汉中模拟)“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 。
    (2)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正常雨水的pH≈5.6是由于空气中的 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
    (3)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种植荞麦时会向田地里撒些熟石灰,其目的是改良 (填“酸”或“碱”)性土壤。
    (4)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雪由水蒸气凝华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10.(2023•兰陵县一模)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稀盐酸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Ⅲ中①代表的粒子是 ,若要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取样,加入锌粉末 B.取样,滴加AgNO3溶液
    C.取样,加入氧化铜粉末 D.取样,滴加NaOH溶液
    (2)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结合图2分析推测KOH的性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钾 D.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11.(2023•杜尔伯特县二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2.5.
    (6)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炊具 B.橡胶手套 C.纯棉围裙
    (7)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 ;
    (8)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 .
    课标要求
    考点
    考向
    考法
    常现关键词
    1.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以盐酸、硫酸为例,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4.知道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5.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6.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7.知道改变溶液pH的方法。
    常见的酸和碱
    考向一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考法1 酸的化学性质
    考法2 碱的化学性质
    现象描述、决定、不能反应、紫色石蕊、酚酞、逐滴滴加、过量
    考向二 常见酸和碱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考法1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考法2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考法3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考法4 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考法5 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腐蚀性、挥发性、吸水性、现象描述、生成*色*体、用途、酸雨、危害、干燥、酸碱度
    考向三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考法1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考法2 酸碱溶液的稀释
    考法3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考法4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紫色石蕊、酚酞、变色情况、可能是、变化关系、呈酸性、呈碱性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考向四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考法1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中和反应、逐滴、过量
    解题技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变色情况可以简记为:“石红酚无”。
    (2)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变色情况可以简记为:“石蓝酚红”。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解题技巧
    (1)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或石油等排放的,以及汽车尾气释放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等酸性物质。
    (2)利用浓硫酸或烧碱的吸水性来干燥气体时,要注意被干燥的气体不能够与浓硫酸或烧碱发生反应,才能用浓硫酸或烧碱来干燥。
    (3)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
    易错易混
    (1)酸碱溶液的稀释就是向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酸、碱的浓溶液加水,将其变成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稀溶液的过程,不过,这只是一般的酸碱溶液的稀释来说的;对于浓硫酸来说,则正好相反,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将其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特别提醒
    (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H2O)。
    (2)用pH试纸来检测:一般在中和反应进行时,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变化,用pH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进行是最直接的方式。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相关试卷

    专题05 金属与金属矿物-【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金属与金属矿物-【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金属与金属矿物原卷版docx、专题05金属与金属矿物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水和溶液-【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水和溶液-【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4水和溶液原卷版docx、专题04水和溶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碳和碳的氧化物-【讲通练透】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原卷版docx、专题03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