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为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样式。借用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所作出的“乡土性”概括,我们将这种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乡村伦理称为“乡土伦理”。易而言之,乡土伦理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是基于“乡土中国”之乡土特性的。
应当说,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概括是十分形象和精辟的,他所作出的“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理论概括,可以成为分析乡土伦理传统特色的逻辑起点。其一,有着“乡土本色”的中国传统农民,在恋土重农的价值观支配下,必然将“勤劳”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由此,勤勉重农成为与乡土社会农耕文明相对应的生产伦理。其二,在一个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熟人社会”中,交换活动往往是基于双方的信任而不是依靠契约的约束。也正是这种信任,使互助成为人与人经济交往中的基本道德准则。这种互助往往以“人情”的形式出现在日常交往活动当中,成为乡村社会普遍遵从的“为人的哲学”。由此,信任互助成为与乡村熟人社会相对应的交往伦理。其三,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治是对传统规则的服从,而这些传统规则往往表现为成文或不成文的村规民约。在变迁缓慢的乡村社会,行为者自小对这些村规民约就相当熟悉,外在的规则逐渐被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因此,这种村规民约是村民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制度创设,而非依靠国家权力进行外在强制的结果。由此,以村规民约为核心的“隐形的制度”(康芒斯语)成为与传统乡村社会礼治秩序相对应的管理伦理。
今天的中国乡村社会较之传统乡土社会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与之相对应,乡村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农业的市场化运行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滞后,使传统农业生产中“劳”与“得”的良好对应关系遭到破坏,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促使大量农民主动或被动地离“乡”离“土”。这使得勤劳只能成为致富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由此,敢于冒险、开拓创新、求富争先的现代经济理性意识,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乡土伦理勤勉重农的价值取向。其次,乡村社会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变,在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和改变交往方式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会”。由此,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因“热人圈”的萎缩而局限于相对狭窄的场域之中,相反,通行于“陌生人社会”的契约、规则获得了农民越来越多的观念认同并在其交易、交往行动中得以遵从。可以说,乡村人际关系的理性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得以萌生并日渐增强,从而为传统乡土社会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注入了新的内容。最后,转型期乡村社会市场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传统乡村社会基于血地二缘的家庭(家族)式和长老式道德权威力量,也使得经验传承性的家庭(或家族)道德传递和传统的村规民约越来越不足以料理愈加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与此同时,以“送法下乡”为基本路径的中国乡村法制现代化进程,已然成为整个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意识、权利意识逐步强化,对法律条文的认同感和践行度逐渐提升,传统村规民约的道德感召力和约束力则日渐式微。
传统乡土伦理蕴涵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被打破,市场化进程为新乡土伦理注入了开放、平等、变革等鲜活的时代价值血液,从而为其提供了实现转型的“现代之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此种现代转型视为对乡土伦理传统的绝对消解。应当看到,新乡土伦理终究脱胎于传统乡土伦理,从而使后者成为其“历史之根”。试图与乡土伦理的传统彻底“决裂”,只会使新乡土伦理丧失其根基而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构架或悬置无用的道德说教。概言之,寻求乡土伦理“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的成功嫁接,是新乡土伦理成功建构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如果说,乡土伦理是在封闭和稳固中实现自身的平衡,并以此成为传统乡土社会的伦理根基,那么,新乡土伦理则应顺应开放和变革的时代背景,实现一种“动态平衡”。
(摘编自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与现代转型》)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乡村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样式是基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
B.信任往往是“熟人社会”中交换活动的基础,并使互助成为人与人经济交往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C.农业的相对滞后,使“劳”与“得”的良好对应关系遭到破坏,促使大量农民离“乡”离“土”。
D.新乡土伦理建构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是寻求乡土伦理“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的成功嫁接。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今天勤劳只是致富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但它仍然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B.家庭式和长老式道德权威不足以料理愈加复杂的社会矛盾,其对新乡土伦理的建设无益。
C.乡村社会的发展对传统乡土伦理产生了冲击,也打破了传统乡土伦理的封闭性和稳定性。
D.中国乡村社会较之过去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我们需要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乡土伦理。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出身农村的企业家开拓创新,他们的成功逆袭改变了一些农村青年的价值追求,激励农村青年求富争先。
B.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客无需找熟人担保,只需要下载相关APP,按流程操作就可以使用便捷的共享单车。
C.“双百政法英模”廖子怀27年来坚持把法庭搬到田间,化解村民矛盾,也使他们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D.近年来,多地兴起了一股修家谱、建宗祠的热潮,使家族成员关系更为和谐,家族道德传统得以传递。
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需要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C 2.B 3.D
4.①首先,提出“乡土伦理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是基于‘乡土中国’之乡土特性的”这一观点。
②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乡土伦理的传统特色。
③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乡村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④最后,指出新乡土伦理应顺应开放和变革的时代背景,实现一种“动态平衡”。
5.①培育农民的信用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
②推进中国乡村法制现代化进程,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意识、权利意识。
③推进市场化进程,为乡村社会注入开放、平等的时代价值血液。
④吸取传统乡土伦理的有益成分,不盲目与传统乡土伦理“决裂”。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促使……”错误,根据“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更促使大量农民主动或被动地离‘乡’离‘土’”,可知本句判断错误;“农业的市场化运行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滞后”也不等同于“农业的相对滞后”。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其对新乡土伦理的建设无益”错。根据“新乡土伦理终究脱胎于传统乡土伦理,从而使后者成为其‘历史之根’”可知,传统乡土伦理是新乡土伦理的“历史之根”,是有益的。选项曲解文意。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第三段的观点是乡村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出现了新变化。“修家谱、建宗祠”不属于“新的变化”。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易而言之,乡土伦理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是基于‘乡土中国’之乡土特性的”,首先,提出“乡土伦理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是基于‘乡土中国’之乡土特性的”这一观点。
第二段,“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概括是十分形象和精辟的……可以成为分析乡土伦理传统特色的逻辑起点”“其一,有着‘乡土本色’的中国传统农民,在恋土重农的价值观支配下,必然将‘勤劳’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二……”“其三……”,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乡土伦理的传统特色。
第三段,“今天的中国乡村社会较之传统乡土社会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首先,农业的市场化运行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滞后,使……其次……最后……”,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乡村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第四段,“如果说,乡土伦理是在封闭和稳固中实现自身的平衡,并以此成为传统乡土社会的伦理根基,那么,新乡土伦理则应顺应开放和变革的时代背景,实现一种‘动态平衡’”,最后,指出新乡土伦理应顺应开放和变革的时代背景,实现一种“动态平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乡村人际关系的理性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得以萌生并日渐增强,从而为传统乡土社会信任互助的交往伦理注入了新的内容”分析可知,培育农民的信用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
结合“中国乡村法制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意识、权利意识逐步强化”分析可知,推进中国乡村法制现代化进程,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意识、权利意识。
结合“传统乡土伦理蕴涵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被打破,市场化进程为新乡土伦理注入了开放、平等、变革等鲜活的时代价值血液”分析可知,推进市场化进程,为乡村社会注入开放、平等的时代价值血液。
结合“试图与乡土伦理的传统彻底‘决裂’,只会使新乡土伦理丧失其根基而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构架或悬置无用的道德说教。概言之,寻求乡土伦理‘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的成功嫁接,是新乡土伦理成功建构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分析可知,吸取传统乡土伦理的有益成分,不盲目与传统乡土伦理“决裂”。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出泰山
王剑冰
一
凌晨四点三十分,泰山仍处在深度睡眠中。山崖边有人或坐或站,影影绰绰,看不清面目,他们已经成为夜的一部分。谁都想在泰山与初升的红日会面,于是,数万颗心聚在这里一起跳动。
悬崖下腾起团团雾气,氤氲成一个巨大的屏障。风在山崖间钻来钻去,带着野性。寒冷在一点点地侵蚀肌体,风无孔不入,风的倔强与人的执着悄然对立。
眼前闪现昨天白天上山时的画面,深深的山坳嵌着十八盘,也嵌着过往的时光。不用等待迎春花,也不用等待野菊花,对于泰山来说,每一天都是盛大的。你瞧,谢灵运、辛弃疾在攀登,蒲松龄、刘鸮在攀登,徐志摩、李健吾在攀登,美国诗人蒂金斯、英国学者狄更生、法国汉学家沙畹、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在攀登……当然,还有古往今来不可计数的普通百姓。
庞大的队列从久远的过去延续到今天。人们带着一腔豪情,携齐歌鲁酒不停地往上攀,他们想撩云探日,想一览众山,也有人想跟泰山这位老人唠唠,将诸多心事和盘托出。
①这里的山石,谁摸过,谁倚过,谁站立过,谁刻下过诗文?在这里,所有的石头都带有历史的印记。
二
眼前,那巨大的屏障在变化,透过暗蓝的光,渐渐能看清周围的景色。这时才发现,起伏的山道上,到处都是人——是人的墙,人的浪。
在暗夜中等待,倒是有时间沉思、回忆。从平地到山巅,从喧嚣到静谧,灵魂似乎在慢慢游离。或许有叹息,有悔恨,但是想到即将迎来的日出,心中便怀着期冀,期冀新的太阳带来新的希望。
山底是一条河还是一汪湖水?总有雾气涌上来,迅速将山道两边变成一片云海。云团不断往上絮,云团下泉溪跳荡,音声婉转。整个泰山恍如仙境。你瞧,②扇子崖从雾里爬上来,舍身崖从云里落下去。帷幕撩开的一刻,眼前又突然出现顶天立地的摩崖石刻。
一波波植物的香气,被远古的风吹来,迷蒙中感觉泰山在上升。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运动,泰山从大海中耸立起来,方形成如今的姿态。那些山石的纹络让人想到水之波浪,火之喷燃,让人想到电闪雷鸣。世间的壮美和奇异,都赋予了泰山。
它或奇峰罗列,或峭岩孤立。山中泉水喷涌,喷涌成千姿百态的桃花峪,喷涌成巧夺天工的彩石溪。这里还有地下大裂谷,谷中暗河涌动,瀑水狂跌,宏大而幽深。泰山展现给世人的美,是多维度的,也是多彩的。
泰山以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的庞大身躯、1545米的海拔高度,傲然挺立着。它的基座,就是齐鲁大地,或者说,是中华大地。
多少古代帝王登临封禅或遣官祭拜。在帝王眼里,泰山就像是一方宝玺,代表着江山社稷。而老百姓所尊崇的,是泰山的沉实与恢宏。
天空中渐渐呈现紫薇的色光,五点二十分,远方出现一道暗红。红线在一点点地变化,像是水墨洇染。远远望去,人群中竟然有不少人举着红旗——就像一支支队伍,正等待着一个庄严的仪式。
微风拂过,带来了黎明,已经能看到花楸在山崖边擎着穗子般的红果,老槐的黄叶在轻轻飘摇。
人群有了微微的骚动。有人从迷梦中清醒过来,有人想继续往上走,有人调整着衣装。那是带着欣喜、渴盼的忙乱。
三
六点五分,在那道红线上方,云霞由灰变蓝,渐渐地,蓝覆盖了整个天空,连一座座山峦也被蓝熏染。这种蓝持续了很久,让人以为整个世界再也不会改变颜色了。此时,太阳还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在沉睡,它在等待隆重的诞生。
不知从何时起,深蓝在变浅,浅蓝变黄,黄中掺和了些许绯红。红与黄在扩大其势力范围,直至扩张到半边天宇。霎时间,万朵云霞在翻卷,在飞升,风尘弥漫。渐渐地,一个褶皱开裂,太阳从天际线上露了出来,开始只是它的眉眼,而后一点一点地扩大,最后是一整个浑圆的蛋黄,是深沉而纯正的中国红!正当人们沉浸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那轮红日又发生了变化,它在渐渐地变成金色。与此同时,似乎伴着轰鸣的乐声,硕大的红日放射出万道光芒,直搅得四海翻腾,五洲震荡。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人群也寂静了下来。
这就是泰山日出!霎时,有人欢呼了起来,有人舞动着红旗。③对于静候了一夜的人们来说,日出就如一枚光彩夺目的勋章。
太阳还在以最美的姿态上升,云海的万顷波涛簇拥着它,那是层层叠叠的黄,浩浩荡荡的红。整个天空,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此时已经能够看清身边的每一张笑脸,好像花儿,一夜间全开放了。每一块山石呈现出凝重庄严的色泽,带着壮志凌云的气概。
远远望去,众山澎湃,似乎处于洪荒之中。泰山以它博大的襟怀,拥着无尽的青绿。远方是大汉河,更远的远方是黄河。山上,见证帝王祭拜的石头还在。人只是历史长河里的匆匆过客,千古回响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山层层叠叠,似乎每一层的色彩都不同,由暗,渐渐至明朗。树木的色彩也不尽相同,有的飘着黄叶,有的青翠依旧。时不时有几声鸟儿的鸣叫,从泰山深处传来。天低得出奇,丝丝云朵在山峰上飘荡,如锦缎,挂得哪里都是。
“一峰高耸隘乾坤,宇内名山此独尊。”泰山是中国最雄伟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有人将它说成是神山,有人把它视为圣山,它处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因而“五岳独尊”。它以其雄壮和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在中华儿女心目中,泰山是独一无二的,它赋予我们“重于泰山”的价值取向和“泰山不让土壤”的宏大格局。
下山时仍看到不断往上涌的人流。④日出所带来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人们迎接这新,享受这新,感怀这新。
(选自2023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3段,作者不惜笔墨列举了古今中外众多攀登泰山的文人墨客,正是他们使得泰山的每一天都是盛大的。
B.文章以具体时间写泰山日出的过程,细致描摹日出前后景象的变化,呈现了日出泰山的壮美与奇异。
C.文章第三部分对日出前天边云线的描写,与《登泰山记》中“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有异曲同工之妙。
D.“每一张笑脸,好像花儿,一夜间全开放了”既写出了日出后光线的变化,也表现了人们看到日出后精神状态的变化。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运用排比连续发问,强调了山石带有历史的印记,极具画面感,引发读者想象。
B.句子②化动为静,山崖“爬上来”“落下去”,其实是山上弥漫的云雾在涌动,颇为巧妙。
C.句子③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泰山日出的期待及看到日出后的激动。
D.句子④连用四个“新”,强调泰山日出之于登山人的意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意旨。
8.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最中国的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与姚鼐的《登泰山记》在内容和写法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A 7.B
8.①泰山承载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精神;
②泰山赋予人们“重于泰山”的价值取向和“泰山不让土壤”的宏大格局。
9.内容:本文主要描写等待日出的过程及感受,《登泰山记》主要描写登泰山的过程。
写法:
①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登泰山记》主要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②本文通过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抒发情感,《登泰山记》通过写实,描写泰山的景色,融情于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正是他们使得泰山的每一天都是盛大的”错。原文有“对于泰山来说,每一天都是盛大的……当然,还有古往今来不可计数的普通百姓”,可知选项以偏概全,是古往今来热爱泰山的所有人使泰山盛大。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B.“化动为静”错误。“扇子崖从雾里爬上来,舍身崖从云里落下去”中,扇子崖、舍身崖本身是静态的,此处是以动写静。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它以其雄壮和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可知,泰山承载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精神;
结合“在中华儿女心目中,泰山是独一无二的,它赋予我们‘重于泰山’的价值取向和‘泰山不让土壤’的宏大格局”可知,泰山赋予人们“重于泰山”的价值取向和“泰山不让土壤”的宏大格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分析文章内容及写法的能力。
内容:文章前两部分写从“凌晨四点三十分,泰山仍处在深度睡眠中”到“五点二十分,远方出现一道暗红”,第三部分“六点五分,在那道红线上方……”,其间有作者的各种思考和感受,本文主要描写等待日出的过程及感受;
《登泰山记》第二、三段,“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主要描写登泰山的过程。
写法。从表达式上看,“山崖边有人或坐或站,影影绰绰,看不清面目”“最后是一整个浑圆的蛋黄,是深沉而纯正的中国红!”,是描写;“对于泰山来说,每一天都是盛大的”“谢灵运、辛弃疾在攀登,蒲松龄、刘鸮在攀登,徐志摩”,是记叙;“这就是泰山日出!”,是抒情;“泰山是中国最雄伟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是议论。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登泰山记》,登山过程主要是记叙,观日出时,“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主要是描写,整体上主要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从抒情手法看,“你瞧,谢灵运、辛弃疾在攀登,蒲松龄、刘鸮在攀登,徐志摩、李健吾在攀登”,想象历代人们登山的场景;“这里的山石,谁摸过,谁倚过,谁站立过,谁刻下过诗文”,联想泰山的曾经。本文通过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抒发情感。《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通过写实,描写泰山壮美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融情于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救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纵不能增A益B德行C敦厉D风俗E犹为F一艺G得H以自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兼词,相当于“于此”,与下文“蛟龙生焉”“圣心备焉”中的“焉”用法相同。
B.爪牙,指动物的爪脚和牙齿,也比喻卫士、武臣,现在常用来喻指坏人的党羽。
C.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D.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与《师说》中“六艺”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巧妙设喻,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两两对举,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
B.材料二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肯定地指出圣与愚的分界就在于是否从师而学。
C.材料二用“久矣”表达了作者对师道现状非常痛心,“惑矣”则表达了对耻于从师行为的批判。
D.材料三指出读书是广交朋友、见多识广的重要方法,只是很多人耽于空想,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14.三段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10.CEG 11.A 12.B
13.(1)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2)容易学习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没有超过读书的了。
14.①材料一侧重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从师对学习的重要性。(侧重从反面论述不从师学习的危害)。
③材料三侧重论述读书对学习的重要性。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劝勉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借此充实自我。
“增益德行”与“敦厉风俗”句式对称,句意相关,中间及后句句末CE处断开;
“犹为一艺”,动宾结构,句意完整,G处断开。
故CEG三处需要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圣心备焉”中的“焉”是语气词。句意:风雨从这里兴起。/蛟龙从这儿产生。/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肯定地指出”错,原文“其皆出于此乎?”意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韩愈的表述留有余地。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乃”,竟然;“及”,赶上;“怪”,令人奇怪。
(2)“伎之易习而可贵者”,定语后置句;“伎”,技艺;“贵”,推崇;“过”,超过。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一也”等关键句给分析可知,侧重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材料二,通过圣人和普通人、择师而教其子和自身学习状况、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三组对比,从反面论述不从师学习的危害,论述从师对学习的重要性。
结合“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可知,材料三谈到指出读书是广交朋友、见多识广的重要方法,侧重论述读书对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材料二:
(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材料三:
通晓“六经”旨意,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劝勉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借此充实自我。父亲兄长是不能够长期依赖的,家乡邦国是不能够常保无事的,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周济你时,就只能自己靠自己了。俗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容易学习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没有超过读书的了。世人不管他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但却不肯去读书,这就好比想要饱餐却懒于做饭,要身体暖和却懒于裁衣一样。那些读书人,从伏羲、神农的时代以来,在这世界上,共认识了多少人,见识了多少事,对一般人的成败好恶,他们看得很清楚,这固然不必再说,就是天地鬼神的事,也是瞒不过他们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闺怨篇
(南北朝)江总
寂寂青楼①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②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注】①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魏晋南北朝诗中指女子的居所。②苏合:中药名,诗中指用苏合制成的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照应标题,“大道边”的热闹与“青楼”“寂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第三、四句通过室外室内的视角转换,展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真实景象。
C.七、八两句虚实结合,表现了彼此的心心相印,进一步深化了闺怨之情。
D.本诗描述闺妇所见、所感,情景交融,结构严密,饱含强烈的感情色彩。
16.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闺怨”的具体内涵。
【答案】15.C
16.①对丈夫远征不归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②冬夜独居的孤独寂寞之情;
③对年华易逝、容颜老去的担忧;
④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期盼。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虚实结合”错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与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托鸿雁传书,也很难送到啊!这两句诗都是虚写。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并概括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在“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中,“绮窗”和“少妇”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绮窗无意,映着漫天大雪,默然无语;思妇深情,对着空寂的闺房,愁绪万端。对比之中,隐隐透露出了思妇叹息青春的忧怨心理。这种心理活动与末句的盼夫早归的心愿形成了有机的照应。首二句以“寂寂”和“纷纷”这两组重叠词,描写思妇居住的环境,渲染一种空寂孤冷的气氛,表达了对丈夫远征不归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②“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此四句借物我对比,具体刻画思妇极度的怨恨和巨大的痛苦,是思妇心理活动的真切体现。她想到了池中的鸳鸯鸟,它们相互依偎,双双嬉戏,从不分离,多么亲密,而我却独坐在空闺之中,虽有苏合散发着宜人的馨香,可谁伴我度过这漫漫长夜呢?孤独寂寞的她在帐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屏风好像知道思妇心中离别的凄苦,有意遮住了窗外的明月,唯有房中的残灯不解人意,默默地映照着她这独眠之人。这些表达了女主人公冬夜独居的孤独寂寞之情。
③“念妾桃李片时妍”,意思是:岁月流逝,红颜难留,她的桃李般的青春年华就要在孤独和寂寞中虚度。这里表达了对年华易逝、容颜老去的担忧。
④“愿君关山及早度”,意思是:在极度痛苦之余,思妇希望丈夫早日结束征戍生活,及早回到家园。表达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期盼。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清风”“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的原因。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3)古代诗词中多用“猿”的叫声表达凄清悲伤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渌水荡漾清猿啼/猿鸣三声泪沾裳/两岸猿声啼不住)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在这样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中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 )。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8.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加点的“我们”,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百合花》)
B.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C.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反对党八股》)
D.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读书:目的和前提》)
19.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盛名之下,其实难副B.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人怕出名,猪怕壮
20.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A 19.D
20.①比喻。
②用“同一影片”比喻“每代的生活”,形象生动地表现乡土社会中每代生活类同,缺少变化。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及的能力作用。
A.“我们”是特指。
原文和BCD三项中的“我们”是泛指。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原文语境,此处与“都市社会”相对比,表现“乡土社会”对待出名的态度,对应“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则“乡土社会”不喜欢出名,可填“人怕出名,猪怕壮”。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赏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每代的生活”,喻体为“同一影片”。“同一影片”指影片没有变化,用“同一影片”比喻“每代的生活”,形象生动地表现乡土社会中每代生活大同小异,缺少变化,引出后文人怕出名,循规蹈矩地生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心智活动中有一种令人神往的奇妙时刻,它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瞬间,也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刹那。一种全新的思想如闪电般照亮寰宇,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其实, A ,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例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时我们会有一种突发奇想、豁然开朗的感觉。
顿悟的产生需要大脑不同脑区协同参与,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常人无法企及的高难度任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这就是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契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积累经验深入思考,即使用逻辑推理也会发挥直觉和创造,我们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 B 。
①如果学生缺乏“悟性”,②很可能是被刻板的教学模式训练得只会死记硬背,③而失去了天性中对创造性思维的尝试能力。④为了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⑤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⑥采用一些学习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头脑风暴,⑦学生意见进行客观分析而减少主观判断。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A不仅伟大人物有顿悟的经历 B就会迎来顿悟的降临(就会产生顿悟)
22.①“如果学生”修改为“学生如果”;④“树立”修改为“培养”;⑦“学生”前加“对”。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和“而且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体验”为对照句,“而且”对应“不仅”,“普通人”对应“大人物”,“类似体验”指顿悟的经历,应填“不仅伟大人物有顿悟的经历”。
B处,前文“只要开启大脑不断探求”是顿悟产生的条件,此处是结果,应填“就会迎来顿悟的降临(就会产生顿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如果学生”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修改为“学生如果”;
④“树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宾搭配不当,“树立”修改为“培养”;
⑦“学生意见进行”成分残缺,“学生”前加“对”。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从来不止于线性的流逝,网状的切割。世事重如山海,在命运的共同体里,没有人真正置身事外。
(选自《宁夏日报》2024新年献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吕梁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八十年代青年的命运轨迹,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