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汶上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汶上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0)
国庆之际,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举行“胸蕴儒雅心存天下”中学生诵·写·讲大赛。
小雅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下面是小雅准备的演讲稿,请帮她修改,完成下面小题。
啊,祖国!我在遍地是灰烬的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悲伤与愤怒;我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与巍峨;我在大漠草原中,认识了您的宽广与辽阔;我在古典文集里,认识了您的涵养与自持。是的,您曾遭遇亵渎、劫掠,但您从未屈服。面对荆棘林莽、泥淖沼泽,您酝酿着希望,随心所欲摆脱困厄,直到扭捏作态的小丑们败走,直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个古老的民族终于傲然屹立东方。啊!祖国,我的祖国!您是大树,我是树叶,您是广袤的大地,我是您濡养的禾苗。祖国!我们细数您的金戈铁马,畅谈您的丰功伟绩,我们要向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1.请帮助小雅找出演讲稿中字词读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 )
A.灰烬(jìn) 涵(hán)养 悲伤愤怒 古典
B.亵(xiè)渎 劫掠(nǜe) 磅礴巍峨 泥淖
C.困厄(è) 酝酿(niàng) 傲然屹立 飘扬
D.广袤(mà) 濡(rú)养 诚挚祝福 辽阔
2.请帮小雅指出演讲稿中画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随心所欲B.扭捏作态C.金戈铁马D.丰功伟绩
【答案】1.B 2.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劫掠(nǜe)——lüè。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本处用来形容祖国摆脱困厄,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B.扭捏作态: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本处用来形容侵略者如小丑一样的状态,使用正确;
C.金戈铁马: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本处用来形容祖国的军事力量,使用正确;
D.丰功伟绩: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本处用来形容祖国的功绩,使用正确。
3.为营造活动气氛,激励大家积极参与比赛,小雅撰写了一段寄语。可惜语段中有一病句,请你帮她指出来。
A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B祖国的繁荣发展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C唯有全力以赴,奋勇拼搏,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D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我们必能成就人生的梦想,共创美好的未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成分残缺;“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缺宾语,可在“人生”后添加“舞台”。
4.小雅在写“参赛有感”时,不小心打乱了句子的顺序,请帮她恢复原貌( )
①每一次经历都是生活给予的宝贵经验,这些是成长的必然之路。
②这次比赛还让我明白,想要获得好成绩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准备之上。
③在参赛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我硬伤,但我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这使我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④就朗诵比赛而言,需要反复练习纠正语音,还需要多多听取他人的建议,准备的越充分才能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
⑤这次比赛让我成长了许多,让我能够正确的审视自己。
A.①②③④⑤B.⑤③④②①
C.⑤③②④①D.①②⑤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⑤“这次比赛让我成长了许多,让我能够正确的审视自己”,这句总写参赛的意义,确定为首句;
③“我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这使我更加热爱语文学习”,这句话承接第一句的意义,交代了“我”参赛的收获,确定为第二句;
②“这次比赛还让我明白”,其中“还”表示“我”在这次比赛中获得的另一个收获,确定为第三句;
④“就朗诵比赛而言,需要反复练习纠正语音”这是具体说明“我”明白的道理“想要获得好成绩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准备之上”,确定为第四句;
①“每一次经历都是生活给予的宝贵经验,这些是成长的必然之路”,照应首句的“成长”。总结全文,确定为末句。 故排列为:⑤③②④①。
5.下面是小雅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化常识的参赛资料,请帮她指出有误的一项( )
A.古代常用“迁”“谪”表示官职的升降,如“左迁”表示贬官,“右迁”则表示升职。
B.“埋骨何须桑梓地”中的“桑梓”指家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伛偻提携”分别指老人与小孩。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唐宋八大家有: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6.写作时运用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小雅也想在作品中加入诗词,请你帮她完善内容。
当我们遇到患难和困苦,想到我们学过的诗句,它们可以给我们以方向和力量,李白虽有“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的困苦,但却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告诉我们,遇到令人愤懑之事时,仍要积极乐观,不丢远大抱负;韩愈朝奏夕贬,却依然坚定写下“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范仲淹不仅以“不以物喜,_______”劝慰滕子京,并以“______,_______”道出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刘禹锡被贬二十余年,几乎荒废一生,却能豁达地写出“_______,_______”带有新陈代谢自然理趣的诗句。
【答案】①将登太行雪满山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 ④不以己悲 ⑤先天之忧而忧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 ⑧病树前头万木春
7.小雅想请语文组孔老师到学校指导自己的朗诵。为显示自己的诚意,她决定向孔老师递送一封“邀请函”,此邀请函表达上有错误或疏漏之处,请你帮助她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孔老师:
您好!
我要参加“胸蕴儒雅心存天下”中学生诵·写·讲大赛,诚挚的邀请您10月10上午9时对我进行朗诵指导。期盼您拨冗前来,不胜感谢!
2024年10月8日
小雅
①信息不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格式有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缺少地点; ②署名和日期位置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邀请函。邀请函的格式和内容如下:第一行正中写“邀请函”三个字,然后下一行顶格写被邀请人,再一行写正文内容,正文内容要空两格写,最后写落款和时间。正文包括活动举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及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
邀请函要有具体的邀请时间和地点,可在“10月10上午9时”后添加具体的地点,如语文组办公室、小雅所在班教室等。
邀请函最后落款,先写邀请单位或个人姓名,后写发函日期。故将“2024年10月8日”与“小雅”位置互换。
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登云中①清朔楼
清·朱彝尊
夕阳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阑②干角。边马尽归心,乡思深不深?
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
【注】①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②阑干:栏杆。
8.阅读诗词要注意积累意象,下列诗句借“月”抒发的情感与本词不同的一项是(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过山西村》)
9.赏析画线诗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8.D
9.示例:最后一句“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在表达效果上极具韵味和深度。首先,“望断”二字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主人公盼望家书归来的急切与无奈,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其次,“尺书传”作为家书的象征,寄托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关怀。而“雁飞秋满天”则以雁南飞和秋天的广阔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辽远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整句诗通过景物与情感的交融,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
“夕阳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阑干角。”作者独自登上小楼,举杯而饮。凝眸望着那渐渐落下的夕阳,和那快要升起在栏杆边的明月,不由得便生出了这样的感慨:“边马尽归心,乡思深不深?”就连那边地的马儿都思念着回去,更何况是词人这样一个异乡异客呢?表达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
A.句意: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在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B.句意: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C.句意: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表达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情;
D.句意: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表达了对农村风土人情的喜爱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望断尺书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尺书传”“雁”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尺书传”作为家书的象征,写自己都已经望断了那鸿雁所传之书,而家书未得,自己只能望见那漫天而飞的北来之雁,难抑怅惘。词人这样想罢,无疑更是增添了自己无尽的乡愁。“雁飞秋满天”写秋天南去的大雁飞在清冷萧瑟的天空中。属于景物描写,“秋满天”渲染了高远又辽阔的氛围,结合“边马尽归心,乡思深不深?”可知,烘托了自己浓浓的思乡和孤独的羁旅之情。两句情景交融,将自己难以排遣的思乡愁绪,伴随着那南飞的大雁一起,在秋意漫天的景色中,化为一片空灵之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 )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③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壑尤美(尤:更加)B.野芳发而幽香(发:发芽)
C.意则萧然自释(意:心情)D.声利扰扰盈前(盈:丰满)
11.最适合填入下列句子( )的一项是
官愈高,琴愈贵,( )意愈不乐。
A.而B.则C.于D.以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甲文第二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的不同。
C.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D.甲乙两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目的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二处。
余 为 夷 陵 令 时 得 琴 一 张 于 河 南 刘 几 盖 常 琴 也。
【答案】10.C 11.A 12.D
13.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14.余为夷陵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句意为: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尤:尤其、格外;
B.句意为: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发:开放;
D.句意为:被名声利益侵扰。盈:充满。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从句子内容来看,“官愈高,琴愈贵”与“意愈不乐”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即官职和琴的价值升高了,但心情反而变得不快乐。在这种情况下,“而”字作为连词,能够恰当地表示这种转折关系;“则”通常用于表示顺承或因果关系,如“如果……就……”;“于”作为介词,通常用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处所等;“以”作为介词或连词,其用法多样,但它无法表达出转折关系,且作为连词时通常用于表示目的、原因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D.有误,【甲】文通过对琅琊山优美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乙】文通过描写作者日常生活中与琴的相关生活,抒发对安逸闲适生活的向往;“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表述不准确。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点字词:得:领会;寓:寄托。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为:我做夷陵县令的时候,从河南刘矶那儿得到一张琴,是张平常的琴。
“余为夷陵令时”交代了琴得来的时间,“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交代了赠送的人,故彼此之间应断开。“盖常琴也”则交代了琴的原主人,故应与前文断开。可据此断句为:余为夷陵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
参考译文:
【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的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乙】我做夷陵县令的时候,从河南刘矶那儿得到一张琴,是张平常的琴。后来作舍人时,又得到一张琴,是张越琴。后来作学士时又得到一张琴,是雷琴。官做得越大,琴越高级,但是心情越不高兴。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每天就在眼前,没有尘俗的事累人,琴虽不好,心意则畅快。等到作了舍人学士,每天奔走于尘世俗务之间,被名声利益侵扰,再也没有清雅的思绪,琴虽好,心情则昏乱芜杂,哪里会有乐趣可言。这才知道在人不在琴,如果心情愉快,没有弦也可以啊!
(二)议论性文本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
谭俊洪
①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动。活动中,上海图书馆展示其策划的“书海千里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也亮相主题阅读活动。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
②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容纳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丰满的生命,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创造力,能够跨越时空与读者产生共鸣。透过经典阅读,可以学习前人的智慧,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现实并为当下提供启迪;透过经典阅读,可以体悟文化传承的力量,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验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厚和真挚。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
③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经典阅读要走近读者,特别是走进青少年心中,就要符合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点,还可以借助与数智技术的联结,主动变得“潮”起来,以时尚表达激发经典活力。在上海图书馆,精心设计的时空穿越剧情和线下解谜互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参与。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展现多位非遗传承人的职业经历和精巧技艺,形成一本好读的“真人数字图书”。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增强经典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爱阅读”的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就是一例。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青少年愈发沉醉于经典的魅力。
④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经典的魅力,人人向往;经典的艰深,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馆内原创科普读物,打造沉浸式“悦读博物馆”,上演互动科普剧《珍稀动物茶话会》,赢得阅读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群体的喜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树立“世纪火种”这一阅读推广品牌,围绕“世纪好书”举办读书会、编辑沙龙等,开展校园巡讲,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特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动力和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经典文化的怀抱。
⑤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青少年经典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在于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日常的阅读形式,让大家参与其中、享受乐趣、爱上经典。例如,上海虹口区以地方志阅读为媒,将北外滩国际会客厅、瞿秋白故居、鲁迅故居等点位勾连,让师生得以在行走中重读经典。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以“注调传声”活态展演方式吟诵中华古诗文,以艺术化手法诠释经典。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让经典阅读常变常新,充盈时代活力。
⑥以“技”共情、以“特”做优、以“创”求新,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热”起来、“乐”起来,以经典之光烛照青少年人生,让经典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经典阅读变得有趣而又不失其深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6日03版,有删改)
15.文章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让“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请简要概括,完成下表。
1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引出本文的论题。
B.第②段分析了经典书籍的特点及阅读价值,也指出面对经典,读者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
C.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论证分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培养青少年经典阅读的兴趣,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要创新贴近学生的阅读形式。
17.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
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
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
18.将下面的链接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或第④段,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恰当?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2024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描绘中国精神,用诗意书写时代篇章。节目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2024中国诗词大会》打通线上与线下,联通云端和手间,开创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同时升级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
【答案】15.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
16.A
17.原句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引用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社会有识之士在推动经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富有文学色彩,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
18.第③段,材料举例论证了“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的观点,与第③段上海图书馆的事例是一致的,因而放在第③段。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②段“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可知,下面的内容即是让“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合第③④⑤段的中心句“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可直接提取答案。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结合第①段“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可知,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引出的是论点“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而不是论题。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议论文的语言。
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属于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结合“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可知,论证了社会有识之士在推动经典阅读方面所作的努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特点。而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过于直白,缺少表现力。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能力。
首先分析链接材料的论点,结合“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打通线上与线下,联通云端和手间,开创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同时升级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可知,论证的是《2024中国诗词大会》运用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与第③段的分论点为“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一致。而第④段的分论点是“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与材料不符。因此,放在第③段最恰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读书交流会,请你一起参与。
想读一本你写的书
原上秋
①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边干着活儿,一边和这家的主人聊天。主人是个老头,相貌和善。小陈和小林很愿意在这样的人家干活儿。
②小陈问,你做什么工作?
③主人说,在报社,退休了。
④是个领导吧?
⑤副刊部主任。
⑥小陈和小林讨论半天,副刊部是个啥部门,有副刊部就有正刊部吧。
⑦房子已经很破了,主人在劳动市场找到小陈和小林,计划把屋里整一整。他们没有签合同,小陈和小林报了个价,主人就同意了。
⑧主人退休在家,大部分时间,他不是把头埋在书里,就是埋在报纸里。
⑨小陈就说,你很用功啊。
⑩主人说,现在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另一只什么都看不到。
⑪小陈和小林就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看个究竟。可不是么,一只眼睛里的眼珠子都泛白了。小陈问,一点儿都看不到吗?主人说,一点儿都看不到。
⑫想不到,这个老人每天都是用一只眼睛看书看报看世界。
⑬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做得很认真。主人不看书报的时候,会过来和他们聊天。问他们父母的状况,问他们有没有成家,问庄稼的收成,问在外打工的苦乐。小陈和小林会把自己的情况一一说给他听。
⑭两天下来,他们渐渐熟悉了,俨然成了朋友。
⑮和主人熟悉之后,小陈和小林的活动范围就大了。休息的时候,他们端着茶杯进到了主人的书房。书架上有很多书,小陈和小林只看,不摸。他们喝着主人泡的好茶,感叹,好多书啊。
⑯主人说,上面两层是文学名著,下面一层是自己写的。
⑰小陈和小林吃了一惊。刘——亮——德,你叫刘亮德?
⑱主人说,是我。
⑲署名刘亮德的书有十几种:《白话人生》《眼光放在灯笼前面》《只眼窥世》……主人介绍,《白话人生》是在报社写的专栏,《只眼窥世》是一只眼睛瞎了之后写的。
⑳小林说,写电视剧才挣钱。
(21)小陈拍了小林一下,嫌他多话。他们和书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用一种敬慕的神态看了一遍又一遍
(22)小陈问,这些书里都写的什么?
(23)主人说,人生感悟。怕他们理解不透彻,他讲了书里的一个故事:
(24)一个武士向一位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老禅师故意轻蔑地说,你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时间和你论道。武士恼羞成怒,拔剑大吼,老头无理,看我一剑杀死你。老禅师缓缓道,这就是地狱。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纳剑入鞘,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老禅师接着说,这就是天堂。
(25)主人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与坏事。
(26)有意思。小陈和小林听得入了迷。
(27)咣咣,咣咣。小陈和小林很长时间只埋头干活儿,好像一直在回味武士和老禅师的故事。
(28)有一天,小陈和小林来晚了。他们互相埋怨,都说前一天不该喝那么多酒。主人笑着说,你们喜欢喝两杯啊。小陈说,他们一出来就好多天,有点儿想家,想家的时候喝点儿酒。小林插话说,喝了酒更想家。
(29)小陈和小林干活儿没有精神,因为他们喝了很多劣质酒。主人问他们喝的什么酒。他们说了很多牌子,都是小饭馆里面的低档货。
(30)他们感叹,哪一天挣了大钱,一定买一瓶茅台,尝尝啥滋味。
(31)晚上收工的时候,主人拿出一瓶茅台送给他们。
(32)他说自己平时不喝酒,这酒是一个朋友送的,就剩下这一瓶了。
(33)小陈和小林欣喜万分,他们轮番拿着酒瓶看来看去。小林边看边说,这酒拿回老家喝才有面子。
(34)几天后,房子装修好了。双方都很满意。主人给他们工钱的时候,小陈和小林也在心里数数。A.数到最后,两个人的心抖了一下。他们没说什么,拿着钱走了。
(35)B.出了门,他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数钱,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小林督促小陈,走吧,他眼神本来就有问题,哪能怨咱们。
(36)小陈发了脾气,我们这样走了,对不起刘亮德。他们又折返了回来。
(37)他们来还多出的两百元钱,他们还想让刘亮德送给他们两本书。刘亮德讲的故事,很吸引他们。
(38)刘亮德在阳台上看到了他们。他想,他们一定是来还那两百元钱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刘亮德偷偷给他们的奖金。
(39)小陈和小林跟刘亮德打招呼的时候,发现站在高处的他另一只眼睛好像已经好了,像从前一样,明亮有神。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06)
【情节·梳理】
19.根据提示,完成小说的思维导图。
【人物·点评】
20.请仿照示例,为文中的“主人”制作一张小说人物档案卡片进行交流展示。
示例:小说人物档案卡片
小说人物卡片
【心理·揣摩】
21.请根据上下文,揣摩句子中加点词,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刻画此时人物的心理活动。60字左右,任选一句做。
A数到最后,两个人的心抖了一下。
B出了门,他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数钱,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
我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思考】
22.上文最后一段写到:小陈和小林跟刘亮德打招呼的时候,发现站在高处的他另一只眼睛好像已经好了,像从前一样,明亮有神。这与前文中提到刘亮德“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意分析原因。
【答案】19.(1)讲武士和老禅师的故事 (2)喝了劣质酒,干活没精神 (3)偷偷给他们两百元奖金 (4)归还多出的两百元线
20.坚持一只眼睛阅读,退休后仍对工作充满热爱;讲述人生感悟,为人豁达通透;给工人赠送名酒,慷慨大方;用行动引导感化小陈、小林,善良又不失睿智
21.①示例:A小林/小陈:主人怎么多给我们两百块工钱,是他数错了还是我们看错了?如果真的多给了两百块钱,我们也先装作不知情,找个没人的地方,再重新数数。
②B.小林:果真是多给了两百块工钱,虽然是工钱以外的部分,但我们也没偷没抢,是主人主动给的,只能怪他眼神有问题,不能怨我们。小陈:主人真的多给了我们两百块线,如果就这样一走了之,不仅是不劳而获,也有愧于他对我们的恩情。善恶在一念间,不能因为贪小便宜,干了坏事,成了坏人。
22.示例:不矛盾,前文中提到的主人“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是因为主人有眼疾,是生理缺陷,而文章最后提到的是小林小陈发现“他另一只眼睛好像已经好了,像从前一样,明亮有神”,这并不是说主人的眼睛真的能看见了,而是主人用哲理故事启发他们对善恶的思考,用善意的行为引导感化,使他们逐步感悟并实现了人性中从恶到善的转变,整个过程主人心中洞若观火,清楚透彻,所以说他们觉得主人另一只眼睛好像已经好了,明亮有神。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①空,可根据(21)—(24)段内容概括。依据(24)段“一个武士向一位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老禅师故意轻蔑地说,你是个粗鄙的人……”可知,这是写主人向小陈和小林讲述武士和老禅师的故事。据此,可以概括为:听武士和老禅师的故事。
②空,可根据(25)—(29)段内容概括。依据(29)段“小陈和小林干活儿没有精神,因为他们喝了很多劣质酒。主人问他们喝的什么酒。他们说了很多牌子,都是小饭馆里面的低档货”可知,小陈和小林干活儿没有精神是因为他们喝了很多劣质酒,这些酒都是小饭馆里面的低档货。据此,可以概括为:喝了劣质酒,干活没精神。
③空,可根据(34)—(38)段内容概括。依据(38)段“刘亮德在阳台上看到了他们。他想,他们一定是来还那两百元钱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刘亮德偷偷给他们的奖金”可知,刘亮德在给他们结算工钱时,偷偷给他们多加了两百元作为奖金。因此,此空可概括为:偷偷给他们两百元奖金。
④空,可根据(36)—(37)段内容概括。依据(37)段“他们来还多出的两百元钱,他们还想让刘亮德送给他们两本书。刘亮德讲的故事,很吸引他们。”可知,小陈和小林在发现工钱多出了两百元后,决定归还这多出的部分,并希望刘亮德能送他们两本书作为纪念。因此,此空可概括为:归还多出的两百元线。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⑤段“副刊部主任”,⑧段“主人退休在家,大部分时间,他不是把头埋在书里,就是埋在报纸里”,⑫段“想不到,这个老人每天都是用一只眼睛看书看报看世界”可知,主人虽然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字,但仍然坚持每天阅读,这表现了他退休后仍对工作充满热爱;
依据(25)段“主人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与坏事”(26)段“有意思。小陈和小林听得入了迷”可知,主人不仅向二人讲述故事,而且借助故事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表现出他豁达通透的人生个性;
依据(31)段“晚上收工的时候,主人拿出一瓶茅台送给他们”,(32)段“他说自己平时不喝酒,这酒是一个朋友送的,就剩下这一瓶了”可知,主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瓶酒送给二人,表现出他慷慨大方的特点;
依据(25)段“主人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与坏事”,第(37)段“他们来还多出的两百元钱,他们还想让刘亮德送给他们两本书。刘亮德讲的故事,很吸引他们”等内容可知,主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感化了小陈和小林,使他们从最初的只想挣钱到最后愿意归还多出的钱并请求赠书,表现出主人的善良和睿智的特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要求结合所给语句中的任意一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要求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刻画此人物的心理活动。
示例1:我选A句。数到最后,两个人的心抖了一下,怎么主人会多给这么多钱?是主人数错了,还是我们看花了眼?突然间都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我心里嘀咕着:这笔钱到底该不该拿呢。也可能我们数错了呢,等找个没人的地方,再好好数数,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示例2:我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还真是多出的两百块钱呢!这是怎么回事?是主人给我们的奖金吗,还是他无意间多给了?再数数看吧,也许是我数错了呢。但是,数了多少遍,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到底该不该想要这笔钱呢?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内容。解答时,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理由即可。
不矛盾。依据⑩段“主人说,现在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另一只什么都看不到”,(23)段“主人说,人生感悟”,(25)段“主人说,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好事与坏事”,(38)段“刘亮德在阳台上看到了他们。他想,他们一定是来还那两百元钱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刘亮德偷偷给他们的奖金”可知,刘亮德确实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这是他的生理缺陷。刘亮德通过讲述哲理故事和善意的行为来引导感化小陈和小林,使他们从最初的贪婪和自私转变为善良和正直。这个过程中,刘亮德的心灵洞察一切,清楚透彻,因此他的眼睛在精神层面上变得“明亮有神”。所以,当小陈和小林回来归还多出的两百元奖金时,刘亮德对小陈和小林善良行为的认可和欣慰。反过来,当小陈和小林实现了从恶到善的转变时,他们看到的刘亮德也就不再是一个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的老人,而是一个心灵明亮、精神有神的智者。
(四)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以下名著节选片段,完成阅读任务。
【片断一】
A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便来。’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鞍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抽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庄客见了,入去庄里报知。
且说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园葡萄树下吃酒。此时三阮已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晁盖见庄客报说A在门前,晁盖问道:“有多少人随后着?”庄客道:“只独自一个,飞马而来,说快要见保正。”晁盖道:“必然有事。”慌忙出来迎接。
【片断二】
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锺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却待下楼,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道。
【片断三】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的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23.下面对节选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断一”中A人物是宋江,这是宋江私放晁盖情节,让我们看到了宋江的仁义。
B.“片断二”中楼的名称是鸳鸯楼,武松杀人的原因是张都监、张团练、西门庆设计杀害武松。
C.“片断三”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已经变得敢于反抗。
D.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有些情节按照先后顺序是: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24.《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丢失了生辰纲,如果换成鲁智深或者林冲会不会丢失呢?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并阐明理由(人物任选其一即可)。
【答案】23.A
24.示例:我认为鲁智深不会丢失生辰纲。因为鲁智深粗中有细,富于智谋。在拳打镇关西一节中,他三拳将郑屠打死,称其是诈死,自己借面脱身。如果是他押送生辰纲,一定会发现吴用一伙人出现的蹊跷之处,从而提高防备,避免失落生辰纲。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B.“西门庆”有误,应为:西门庆;
C.片段三中的情节发生时林冲还不曾听到陆谦等人的言语,还不知三人欲杀死自己以绝后患。他此时还未觉醒反抗的性格,直到在山神庙神像后听陆谦三人说话,才从后跳出,将三人杀死,于风雪夜投奔梁山而去,彻底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D.“火烧草料场”在先,“风雪山神庙”在后。陆谦等三人火烧了草料场之后回到山神庙,林冲在祖像后听到三人议论,知道了高俅欲置自己于死地,于是从后跳出,结果三人性命。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结合鲁智深或林冲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
可以认为鲁智深不会丢失生辰纲。因为鲁智深看起来粗鲁,却是粗中有细。在“三拳打死镇关西”一节中,他为防止店小二给郑屠通风报信,等金氏父女走远之后才去找郑屠。多次挑衅郑屠,将其激怒手才出手把他打死。又谎称郑屠诈死,自己借机脱身。这些都体现了他粗中有细,富于谋略的特点。如果是他押送生辰纲,他一定会发现吴用一伙突然出现的端倪从而心生防备,不致丢失的生辰绸缎。
可以认为林冲不会丢失生辰纲。因为林冲为人善良仁义,照顾他人的面子。在柴进庄上,洪老头要与他比武,他再三忍让,后实在无法才与洪教头争斗,打斗过程中也是点到及止,给足了洪教头面子。如果他押送生辰纲,他一定会搞好与老都管等人的关系,众人齐心协力,极有可能会识破吴用等人诡计,完成押送生辰纲的任务。
三、写作(50分)
25.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大国工匠”李万君,焊工出身,是吉林省第一个获得教授级荣誉的工人。有记者采访他,他的回答耐人寻味:“我第一次看到焊花,就感觉像过年放烟花一样有意思。这一焊,没想到就焊了这么多年,还焊出一个教授来。”
题目:从“有意思”出发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5)书写工整认真。
【答案】略。人物:双喜
出处:鲁迅《社戏》
人物身份:平桥村的小伙伴
人物点评:他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他敢于负责,大家都已经厌倦听老旦唱戏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他体贴他人,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
人物:主人
出处:原上秋《想读一本你写的书》
人物身份:报社副刊部主任,已退休。
人物点评:__________
(60字左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九年级(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四项,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高新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