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时练习第二单元第三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后附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时练习第二单元第三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后附参考答案】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时练习第二单元第三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后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时练习第二单元第三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后附参考答案】,共2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三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选择题1、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填“剧烈的”或“缓慢的”)。2、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 。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 级地震。地震使山体 ,阻塞河道,形成了 。二、选择题1、地震主要发生在( )这一部分。A、地核 B、地幔 C、地壳 2、如图所示,丁丁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然后把手放在纸上,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会形成褶皱。这一 叠纸代表的是( )。A、土壤 B、岩层 C、地幔3、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不适合的是(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三、判断题1、大地晃动说明将要发生地震。 ( )2、地震时,在室外非常安全,不用避震。 ( )3、现代的地震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强的灵敏度。( )四、拓展训练避震小常识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一定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暂时不能脱险时,要耐心保护自己,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以延缓生命。要设法寻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节约使用。阅读材料后,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1. 家住在16层的小明,感觉到房屋在摇晃后马上跳楼逃生。 ( )2. 被埋在废墟下时,不能一直大声呼救,要保存体力。 ( )3. 被埋在废墟下时,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 )4. 被埋在废墟下时,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 )参考答案一、1.剧烈的 2.地震 3.8 滑坡 堰塞湖二、1. C 2. B 3. C三、1.× 2. × 3.✔四、1.× 2.✔ 3.× 4.✔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