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圣施威降大圣——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07646/0-17320253419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07646/0-17320253420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07646/0-17320253420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树梢铁钳窗棂园睁凤目
B.磕头云宵饿鹰趁着机会
C.踪迹猢狲低贱众皆愕然
D.翎毛弄宣宜跪踵木木樗樗
2.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小说围绕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B.《西游记》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以含蓄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厉的批判,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不平。
C.《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蕴含了人生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到达胜利终点的道理。
D.孙悟空第二次反出天庭后,玉帝派二郎神去收服悟空,悟空变化多端,幸亏太上老君抛出玉净瓶将他打中,二郎神才捉住了孙悟空。
3.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分享的《西游记》小知识,请你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许多名家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奇书”。
B.《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后被骗当弼马温,辞职后自封“齐天大圣”,这个封号显示出孙悟空对天宫的强烈不满和他桀骜不驯的性格。
C.《西游记》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讲述了唐僧师徒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在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的故事。
D.《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该小说蕴含着人只有经历磨难,最终就能获得成功的人生真谛。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②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③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④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⑤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A.⑤②④③①B.①⑤②③④C.④⑤②③①D.④①⑤②③
《西游记》中有许多诗词佳句值得欣赏。下面是大家搜集到的关于这些诗句的书法作品图片。请欣赏并完成下题。
5.图二的书法作品“一叶浮萍”中的“一”字被盖住了,请你根据其他三个字的书体及其特点判断,下列选项中的“一”和原书法字体一致的一项是( )
A.B.C.D.
6.下列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洞天福地”的字体是篆书,线条匀净。
B.“一叶浮萍”的字体是隶书,连绵回绕。
C.“禅心朗照千江月”的字体是楷书,形体方正。
D.“烟波万里扁舟小”的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
7.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是如何降大圣的?根据课文内容,按提示填空。
8.读书兴趣小组要介绍本学期教材荐读的名著《西游记》。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请你帮忙。他们将向大家介绍原著中“大闹天宫”片段,需要在大屏幕上放置一张背景图片。下面两张图片,你建议选哪一张?请说明理由。
阅读课文第1—3段,完成下题。
9.文章第1段说“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大圣为什么不恋战?
10.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1.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八卦炉中逃大圣__________定心猿
吴承恩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众雷神与阿傩、迦叶,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善哉!善哉!”
12.请根据选文内容,将选文题目补充完整。
1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猴王”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14.古典小说《西游记》脍炙人口,据此衍生出了很多有趣的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孙悟空的眼睛——火眼金睛”等,你能根据选文内容写一个歇后语吗?
15.“猴王”与如来斗法,写得颇有趣味,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
16.试分析孙悟空为什么会同意与如来打赌,这对你有何启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园→圆。B.宵→霄。D.宜→喧。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能力。D项有误,应为太上老君抛出金钢琢将悟空打中,二郎神才捉住了悟空。
3.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西游记》”前加上“关于”。C项,语序不当,应该将“在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和“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调换位置。D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故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通读这五个句子可知,④句首先说明读书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因此④句为首句;⑤句介绍的是精读,②句介绍的是跳读,因此⑤句和②句应依次放在④句的后面;③句介绍了同一阅读过程中两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因此③句应放在②句的后面;①句是举读《西游记》的例子来介绍精读与跳读并用的方法,因此①句应放在③句的后面。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④⑤②③①。故选C。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书法字体特点的能力。图二是一幅隶书作品,作品中的字蚕头燕尾,一波三折。A项,形体方正,端庄严谨,是楷书。B项,用笔狂放,笔势连绵,是草书。C项,行云流水,潇洒有致,是行书。D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隶书。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B项有误,“一叶浮萍”的字体是隶书,但“连绵回绕”不是隶书的特点,而是草书的特点。
7.答案:
8.答案:我建议选图一。理由:此图片显示的是孙悟空打上灵霄殿的画面,是大闹天宫中的重要情节,该情节可反映出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且此图片中的孙悟空的服饰与该情节发生的时间相契合。
解析:可从故事情节和服饰造型等方面说明理由。
9.答案:因为大圣忽然看到本营中猴阵惊散,心中感到恐慌。
解析:抓住关键语句“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作答即可。
10.答案:主要写了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
解析:抓住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几次变化争斗概括。
11.答案:这两个句子,是对孙悟空变土地庙儿的描写。口变庙门,牙齿变门扇,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想象奇特,妙趣横生,平添了许多风趣,让读者忍俊不禁。
解析:从想象奇特、语言幽默风趣的角度进行赏析。
12.答案:五行山下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文章标题。首先结合选文了解故事内容。可抓住最后一段中“被佛祖翻掌一扑……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一句来概括故事,即“猴王”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然后结合章回体小说的回目名多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这一特点来补全标题。即用“五行山下”与“八卦炉中”相对应。
13.答案:武艺高强、桀骜不驯、勇于反抗、不畏强权。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根据选文中的关键句来概括即可。根据“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可知,“猴王”武艺高强;根据“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可知,“猴王”桀骜不驯、勇于反抗、不畏强权。
14.答案:示例一: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示例二:如来掌上翻跟头——跳不出去(逃不出手掌心)
示例三:孙悟空遇着如来佛——无法可使
示例四: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拓展。选文主要写“猴王”与如来斗法,虽然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可还是没能翻出如来的手掌,由此可根据示例写出与本文内容有关的歇后语。
15.答案:示例:“猴王”与如来斗法的情节,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了“猴王”桀骜不驯的叛逆性格和不畏强权的战斗精神。对“猴王”的心理描写尤为有趣,“猴王”本以为一个筋斗到了天边,怕如来反悔,特意留下记号,却不料竟未能翻出如来的手掌心,让人忍俊不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根据选文可知,“猴王”与如来斗法的情节,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如“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一句运用动作描写,“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运用了语言描写。结合“猴王”的性格特征来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16.答案:如来角度:激将法,开出的条件诱人,对孙悟空知根知底。
悟空角度:自己本领高,佛祖本领不一定大,手掌能轻易翻越,获胜概率大。
启发:要谦虚,不能狂妄自大,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了解对手就很可能输给对手。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阅读启示。第一问,分析孙悟空为什么会同意与如来打赌,可从两个角度作答。从如来角度,根据首段“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可知,如来开出的条件诱人,若孙悟空能够一筋斗翻出如来的手掌,如来便把玉帝的天宫让给孙悟空,是激将法;联系前文“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可知,如来对孙悟空知根知底。从悟空角度,根据第二段“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可知,孙悟空认为自己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逃离如来佛祖方圆不满一尺的手掌很简单。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问,谈阅读启示。根据选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8 我的白鸽/陈忠实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向班里提出两项活动倡议,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