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海水的运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海水的运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利用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B.NC.QD.K
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B.TC.SD.Q
海水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其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仅为30‰,是我国四大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域。下图示意渤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渤海表层海水盐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注入渤海的河流密布,径流丰富B.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
C.盐碱地得到改良,地下水盐分减少D.海域封闭,受大陆水系影响大
4.渤海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高,西部低B.北、西、南低,中东部高
C.北部高,南部低D.北、东、南低,中西部高
5.近年来,渤海表层海水盐度有升高的趋势,可能原因有( )
①夏季沿岸流势力增强
②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温度上升
③黄河入海径流减少
④海冰的冻结期缩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年4月,日本政府召开了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经过滤和稀释后排入大海。图1为日本福岛位置示意图,图2为平流雾形成原理示意图,平流雾由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较冷的水面或地面逐渐冷却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日本福岛核废水扩散方向及直接影响因素是( )
A.西南方向、潮汐B.东北方向、洋流
C.东北方向、风向D.西南方向、海浪
7.关于平流雾出现的季节和位置正确的是( )
A.夏季乙B.冬季丙C.夏季丙D.冬季甲
研究表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升高能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下图示意热带北大西洋海温—中东沙尘相关机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热带北大西洋异常增温可能导致中东沙尘活动增加,关键在于( )
A.东北信风增强B.中纬西风增强
C.地中海高压增强D.大西洋低压减弱
9.图中从阿拉伯高原而来的气流性质( )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如图为世界局部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形成P洋流的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1.Q、R洋流的流向分别是( )
A.Q向南,R向南B.Q向北,R向北
C.Q向南,R向北D.Q向北,R向南
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在渔业资源不断衰减的今天,这些人为在海中放置的堆积物成为大海的守护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下列渔场的形成与人工鱼礁作用原理相似的是( )
A.北海渔场B.纽芬兰渔场C.秘鲁渔场D.北海道渔场
13.关于人工鱼礁被称为大海守护者的原因,解释最全面的是( )
A.可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
B.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地方
C.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
D.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
14.营造人工鱼礁的积极意义有( )
①改善水质,改变洋流流向
②保护、增殖渔业资源
③改变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④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⑤带动休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
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斯瓦尔巴群岛(如图)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出现“天然氧吧”的水域是( )
A.北部冰区B.西北部海湾C.中部海峡D.南部海域
16.形成该水域“天然氧吧”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B.径流C.海岸线D.人类活动
世界磷虾集中分布于南极洲沿岸环流聚合带。这个聚合带生物资源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为南极周边磷虾分布图,红旗代表我国辽渔集团捕捞海域。据此完成问题。
17.南极洲沿岸聚合带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推动海水漩涡搅动,营养盐上泛
B.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
C.浅海大陆架附近,光照和水温适宜
D.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上泛
18.与南极沿岸环流形成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
A.极地东风B.盛行西风C.全球变暖D.大陆形状
19.辽渔集团从事捕捞作业时最不可能面临的风险是( )
A.暴风B.冰山C.大型海洋生物D.海盗打劫
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图为纳米比亚共和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B.水温较同纬度高,利于鱼类繁殖
C.入海河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D.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21.关于影响纳米布沙漠形成和分布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沿岸洋流的减湿作用B.东北信风从内陆带来沙源
C.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D.植被覆盖率较低
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 )
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上升流
23.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4.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B.暖流势力较强
C.沿岸地势低洼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
全球海洋海水温度最高、能量最多、赤道附近大气加热最强的海区就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这里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的暖海水,常年维持着28℃以上的高温,被称为西太平洋暖池(如图1)。研究发现,西太平洋暖池水温偏高年亚洲低压势力会明显减弱。图2示意1951~2010年夏季西太平洋暖池平均水温距平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1图2
25.影响西太平洋暖池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①海陆格局
②洋流
③赤道低压
④海水深度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6.1951~2010年西太平洋暖池水温变化的成因是( )
A.臭氧层被破坏B.全球海平面升高C.全球气候变暖D.该海域降水减少
27.与1970年相比,2010年夏季( )
A.我国南方洪涝多发B.西太平洋暖池蒸发减弱
C.马来群岛降水减少D.日本沿岸海水温度降低
如图示意世界某地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由图可知,图中洋流( )
A.①洋流为寒流B.②洋流为暖流
C.③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D.④洋流为本格拉寒流
29.受洋流影响,甲处海域( )
A.多大风天气B.冷海水上泛明显C.多大雾天气D.形成北海渔场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间湖又称海冰穴,是指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南极大陆近岸的冰间湖是冬季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关键区域之一,受冬季离岸风、洋流和底层海水影响较大。冰间湖是南大洋的生物热点区,其平均浮游植物浓度是南极周围开放水域的两倍多。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会导致结冰析盐,从而加强海洋对流过程。图示意南极洲及其周边海域。
(1)推测冬季南极大陆近岸冰间湖出现的具体过程。
(2)解题思路冰间湖成为南大洋生物热点区域的原因。
(3)简述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对该区域海洋对流过程的影响。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下图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说明说出甲渔场的名称并解题思路其成因。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要比冬季丰富得多。试从洋流的角度解题思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三面环陆,中部存在水深约20米的浅滩,浅滩的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水深大于25米和30米的洼槽,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受地形、气候影响,渤海底层水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8月下旬渤海底层海水温度图。
(1)据图描述渤海底层海水温度分布特征。
(2)解题思路夏季渤海底层中部海水暖中心形成的原因。
(3)解题思路渤海湾海域污染严重的原因。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于海面高度差,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研究表明,阿留申低压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分布。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
(1)判断白令海峡常年性海流的流向,并解题思路成因。
(2)推测2018年冬季阿留申低压中心的位置(偏东/偏西),并说明其对海冰范围的影响。
(3)有人认为,白令海海冰面积缩小会导致该海域海洋生产力下降,解题思路其判断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密度最大,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海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岸,海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故B正确。
3.答案:D
解析:与其它三大海域相比,注入渤海的河流的径流较小。A错误;渤海与黄海纬度相差不大,对盐度差异影响较小,B错误;渤海沿岸盐碱地多,虽然进行了一定改良,但地下水接纳地势高处流来的地下径流,其聚盐作用很强,盐分不一定减少,C错误;由图可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环抱渤海,渤海海域较为封闭,与其它海域水体交换不畅,加上辽河、黄河、滦河淡水汇入起到稀释作用,导致表层海水盐度低于其它三大海域。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表层海水盐度均低于中部和东部海域的表层海水盐度。因此分布特点为北、西、南低,中东部高,故选B。
5.答案:B
解析:渤海夏季沿岸流是否增强,缺少信息支撑,①错误;黄河是注入渤海最大的河流,其径流量直接影响渤海表层海水盐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渤海海水温度也在上升,蒸发量增大,导致海水盐度上升,②正确;已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使黄河上中游流域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黄河上中游流域水面扩大,蒸发量增多,加上沿途水资源开采,注入黄河的水量减少,③正确;海冰仅能够引起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对平均盐度影响较小,④错误。故B正确,因此选择B。
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本暖流流经福岛地区,自西南流向东北,福岛核废水受洋流流向的影响,向东北方向扩散,直接影响因素是洋流,海浪、潮汐对核废水的扩散影响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乙地有千岛寒流流经,海水水面温度低,夏季暖湿气流流经,遇冷水海面易形成平流雾,A正确;丙地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BC错误;甲地有日本暖流流经,海水水面温度较高,海雾较其他地区少,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热带北大西洋增温,促进了气流在热带北大西洋的上升,加剧地中海高压区气流的下沉,加强了地中海高压中心(副热带高压)向南的风系,风越过阿拉伯高原下沉增温,为中东创造了炎热和干燥的环境,促进沙尘活跃。
9.答案:D
解析:下沉气流具有焚风性质,暖干,易诱发沙尘。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P洋流为南半球西风漂流,是由南半球盛行西风吹拂形成的,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Q为南半球西风漂流越过南美大陆后,由于失去了陆地阻挡,部分水流北上形成Q洋流,因此Q向北流动;R为巴西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向南流动。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C
解析:人工鱼礁会影响海水流动从而形成礁体边缘的上升流,上升流将海底低温而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秘鲁渔场是冷水上泛而形成的渔场,因此,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人工鱼礁作用原理相似。C项正确;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道渔场都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与人工鱼礁作用不同,ABD错误。所以选C。
13.答案:D
解析:人工鱼礁是因渔业资源不断衰减才建设的,主要是为了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D正确;不是为了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A错误;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是作用之一,不全面。C错误;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地方,也是一方面,不全面,B错误。所以选D。
14.答案:B
解析:营造人工鱼礁有利于保护,增值渔业资源,②正确;不能改善水质,改变洋流流向,①错误;带动休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⑤正确;能够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④正确;不能改变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③错误,所以选B。
15.答案:B
解析:图示西北部海湾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较多,形成“天然氧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答案:A
解析:由上题可知,形成该水域”天然氧吧”的主导因素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答案:A
解析:材料中说“南极洲沿岸受到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大漩涡影响”,漩涡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上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A正确。南极洲沿岸与西风漂流都属于寒流,D错误:阳光和水温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南极附近太阳高度小,水温偏冷,不是生物资源丰富主因,C错误:该地几乎无入海河流,B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南极和各大陆之间,纬度较高地区受极地东风影响,纬度较低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两种盛行风共同影响了南极沿岸环流形成,关联较大,AB错;南极大陆形状制约的洋流的流动,使南极沿岸环流绕大陆流动,大陆形状对环流影响大,D错:全球变暖使各纬度间温差减小,盛行风减弱,环流动力减小,与环流形成关联最小,C对,故选C。
19.答案:D
解析:捕捞作业海域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狂风巨浪,A可能。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B可能;磷虾数量众多吸引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C可能;南极沿岸地理环境恶劣,除科考和商业捕捞,无流民居住,不会遇到海盗,D不可能,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的选项,故选D。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纳米比亚沙漠西部海域处于本格拉寒流控制下。该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受到寒流控制后,海底的营养盐类跟随上升水流一起浮到浅海,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D正确;此处只有寒流影响,因此A错误;此处寒流流经,水温较同纬度低,因此B排除;沿岸地区气候干燥,入海河流少,因此C排除。因此排除A、B、C,选择D。
2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纳米布沙漠呈狭长状,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主要受沿岸寒流影响,故A正确;此地位于南半球,因此图示纬度为东南信风控制,故B排除;副热带高气压带对该沙漠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形成沿海带状沙漠的主要原因,故C排除;植被覆盖率低是该地沙漠的特征,不是形成的原因,故D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
22.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赤道逆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海流之间的逆向海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南北赤道暖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因此,几内亚暖流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为补偿流,C对,ACD错,故选C。
2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其方向与几内亚暖流流向相近,从而使几内亚暖流加强,使几内亚洋流势力强于其他季节,B对,ACD错。故选B。
24.答案:D
解析:该区域纬度位置低,冬季陆地降温相对较少,加之大陆相对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季风难以形成,其季风环流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季风环流,冬季时,由于几内亚暖流的增温作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带南撤至几内亚湾沿海地区,而不能撤到南半球,因此,甲地冬季风势力较弱,A错;结合上题解题思路可知,冬季暖流势力弱,B错;甲地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为离岸风,导致洋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不能深入,对甲地影响小,没有形成明显增湿效果,D对,和地势低关系不大,C错,故选D。
25.答案:B
解析:受自东向西流动的南、北赤道暖流影响,大量暖海水在西太平洋赤道海域不断堆积,且受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和马来群岛影响,海域较封闭,海水流速慢,大量暖海水不易扩散,逐渐堆积形成西太平洋暖池。
2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1951~2010年西太平洋暖池海水温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水吸收大量大气辐射,海水温度升高。
2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与1970年相比,2010年夏季西太平洋暖池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陆热力差异减小,亚洲低压势力较弱,我国夏季风较弱,雨带推进速度慢,我国南方降水较多,洪涝多发;西太平洋暖池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蒸发增强;马来群岛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加;西太平洋暖池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日本暖流水温升高,日本沿岸海水温度升高。
28.答案:C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北大西洋海域,①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②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③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④洋流为加那利寒流。
29.答案:C
解析:甲处海域受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影响,海面多海雾,并形成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不会造成大风天气以及冷海水上泛。
30.答案:(1)南极冬季盛行强离岸风,近岸表层新形成的薄冰,不断被风或海流推向更远的海洋;下层相对温暖的海水上升补充;强风和洋流促使浮冰分散或融化,在大陆边缘和外海海冰之间形成近岸冰间湖。
(2)冰间湖没有冰雪覆盖,光照反射率较低;夏半年,冰间湖比南极其他地区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水温较高,利于生物生存;冬半年,冰间湖所在海域盛行上升流,从深层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且能保持水温。
(3)极地地区温度低,海水密度大,结冰析盐,表层海水密度增加,在局部海水下层形成高密度陆架水;在重力作用之下沿陆坡下沉;驱动原底层水上升(对底层低密度海水产生顶托作用),促使海水上下对流。
解析:(1)根据材料“冰间湖又称海冰穴,是指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由此可知冰间湖的出现需要具备气温降低、水域保持无冰或薄冰的状态。结合材料“南极大陆近岸的冰间湖是冬季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关键区域之一,受冬季离岸风、洋流和底层海水影响较大”,由此可知冰间湖的影响因素有冬季离岸风、洋流和底层海水等,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冬季的盛行风是极地东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风向是东南风,对于近岸冰间湖而言是离岸风,且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温度较低,因此会将近岸的海冰吹向远岸地区,同时利于冰间湖表层形成薄冰。与此同时,在离岸风的作用下,海水容易对流,下层相对温暖的海水上升补充,促使浮冰分散甚至融化。
(2)结合材料“冰间湖是南大洋的生物热点区,其平均浮游植物浓度是南极周围开放水域的两倍多”,由此可知本题答题方向是将冰间湖的本质特征与周围开放水域对比思考原因,还可以从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入手。结合冰间湖的概念可知,冰间湖长期或较长时间处于无冰或薄冰的状态,因此冰间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较弱,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南半球夏半年时,冰间湖可以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水温较高,利于生物生存。结合上题解题思路可知,南半球冬半年时,冰间湖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下层海水上升的温暖海水作用,因此上升补偿流在影响水温的同时,还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给生物生存提供食物。
(3)根据材料“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会导致结冰析盐,从而加强海洋对流过程”,由此可知冰间湖海表的降温过程对该区域海洋对流过程的影响,主要是解题思路密度变化对海洋对流的影响。由于冰间湖海表盐解题思路出,所以表层海水的盐度有所增加,进而影响表层海水的密度有所增加,在密度的影响下,海水对流过程增强。结合材料可知冰间湖位于南极大陆的近岸地区,结合海底地形的变化,由此海水对流会在海水下部形成局部高密度的陆架水,高密度陆架水会进一步驱使底部海水运动,促使海水发生对流。
31.答案:(1)甲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不能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较匮乏。
(3)寒流。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解析:(1)读图可知,甲渔场为秘鲁渔场,它是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而形成的大渔场;乙渔场为北海道渔场,它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属于北印度洋海域,受季风的影响,洋流的流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离岸,冷海水上泛,能够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冬季该海域不能形成上升流,故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
(3)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海面水平气温差异大,易形成海雾;上升流形成的渔场,表面海水与其上的空气有温差,易形成海雾。
32.答案:(1)渤海南、西、北部的海湾及中部底层水温较高,其它水域底层水温较低。
(2)渤海海域较封闭,夏季海水热交换能力较低;中部浅滩海水较浅,太阳辐射使底层海水升温快;在夏季风吹拂下,受中部浅滩南北洼槽地形的影响,海水形成顺时针环流,减少了中部浅滩的暖水与周围冷水的热量交换;南北洼槽海水深,冬季的残留冷水量大;黄海底层冷海水的流入,导致南北洼槽海水水温较低。
(3)渤海湾沿岸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海域封闭,水体较浅,水体交换较差;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污染物易富集。
解析:(1)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渤海底层海水温度分布特征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等温线大致呈环状分布;南部水温高于北部。具体来说,中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最高,而四周海域的海水温度较低;等温线大致以中部为中心,呈环状分布;南部海域的海水温度高于北部海域。
(2)夏季渤海底层中部海水暖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夏季偏南风盛行,渤海湾和辽东湾沿岸的暖水在风力作用下向渤海中部运动;其次,渤海中部存在浅滩,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暖水在此聚集;最后,浅滩对海水的加热作用,使得水温进一步升高,形成了暖中心。
(3)渤海湾海域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渤海湾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携带大量污染物入海;其次,渤海湾三面环陆,海域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再次,渤海湾沿岸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此外,渤海湾海域的养殖业和航运业发达,也增加了污染物的来源;最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渤海湾海平面上升,海水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污染的程度。
33.答案:(1)由南向北。原因:北冰洋水温低,密度大,海平面较低,水由白令海流向北冰洋。
(2)位置:位于阿留申群岛(白令海)西部。影响:阿留申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西部,白令海盛行偏南风,暖空气使海水增温,不利于海冰生成;偏南风对海冰向南扩张产生阻力,使得海冰难以向南扩张。
(3)海冰面积减少,析盐现象减弱,海水层化现象减弱,不利于表层营养盐汇集,春夏季浮游生物减少;底层冷水区范围减小,导致大量冷水鱼(深海鱼类)向北迁移,白令海海洋生物减少。
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白令海由于海面高度差,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高度差是因海水密度差异导致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白令海峡北部为北冰洋,纬度高,水温低,密度大,海平面较低。而白令海峡南部的白令海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海平面较高,因此水由白令海流向北冰洋。
(2)读图可知,2018年海冰白令海海冰边缘线位置偏北,说明白令海偏北风势力弱,以偏南风为主。阿留申低压中心如果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则白令海以偏北风(西侧气压高于东侧,西风向右偏转呈西北风)为主,不符题意。因此阿留申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西部,白令海东部气压高于西部,东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呈东南风,偏南风从低纬带来的暖空气使海水增温,不利于海冰生成:同时偏南风对海冰向南扩张产生阻力,使得海冰难以向南扩张,海冰边缘线位置偏北。
(3)海水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使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加大,高密度海水在重力作用下会下沉,从而促进海水垂直方向的交换,使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如果海冰面积减少,则析盐现象减弱,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海水层化现象减弱,不利于海水垂直方向的交换,不利于表层营养盐汇集,导致春夏季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的饵料减少;深海鱼以冷水性鱼类为主,由于较少表层冷冰下沉,导致底层水温偏高,冷水区范围减小,大量冷水鱼(深海鱼类)向北迁移,白令海海洋生物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植被与土壤,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大气的运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大气的 运动,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