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
B. 有丝分裂时DNA的复制
C. 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D. 血浆中葡萄糖的运输
【答案】D
【详解】A、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发生在与外界相同的液体中,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有丝分裂时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发生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血浆属于内环境,其中葡萄糖的运输发生在内环境中,D正确。
故选D。
2. 太空环境中,航天器和航天服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只要人体的内环境维持稳态,人就不会生病
B.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离不开各个系统的参与
C. 机体维持稳态时,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仍会发生变化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A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调节,其表现在:①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血糖和血氧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物质的供应。②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体温的相对稳定和pH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正常;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保证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详解】A、内环境是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说只要人体的内环境维持稳态,人就不会生病,如病原体的侵染会导致人患病,A错误;
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离不开各个系统,如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参与,同时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B正确;
C、机体维持稳态时,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仍会发生变化,但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正确;
D、航天员依靠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维持内环境稳态,D正确。
故选A。
3. 某人因过度生气而出现呼吸急促、四肢麻木、肢体抽搐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情绪过激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通气过度导致血浆中的 H2CO3或 CO2 减少,从而使血浆pH 升高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促进O2 的吸收,有利于机体供能
B. CO2、H2CO3等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C. 维持内环境pH稳态只需要呼吸系统参与
D. 呼吸急促导致CO2 呼出过多,体内酸碱失衡
【答案】C
【分析】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详解】A、呼吸促进O2的吸收,进而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有利于为机体供能,A正确;
B、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进入到细胞外液中,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产生H2CO3,且H2CO3会分解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因此,CO2、H2CO3等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循环系统,C错误;
D、呼吸急促导致CO2呼出过多,体内酸碱失衡,可能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D正确。
故选C。
4.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都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 组织液是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 小肠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血浆运输至全身各处
D. 皮下注射的药物先进入组织液,再经血浆等到达靶细胞
【答案】A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详解】A、 单细胞生物和植物没有内环境,内环境主要是指多细胞动物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A错误;
B、肝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是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
C、血液可以到达全身各处,小肠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血浆运输至全身各处,C正确;
D、皮下注射的药物先进入组织液,再经血浆等到达靶细胞,D正确。
故选A。
5. 由于外界环境或者机体自身的原因,机体可能会患各种疾病。下列疾病中,由内环境稳态失调直接引起的是( )
①血友病 ②骨折 ③肌肉抽搐 ④“空调病”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一旦失调机体生命活动受影响,细胞代谢紊乱,从而表现出相应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症。
【详解】①血友病 是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这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无关,①错误;
②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这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骨骼损伤,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没有直接关系,②错误;
③肌肉抽搐往往与血钙浓度过低有关。钙离子在细胞内和细胞外之间维持着一定的浓度梯度,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当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增高,从而可能导致肌肉抽搐。这种情况是由内环境(这里是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失调直接引起的,③正确;
④“空调病”在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人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这会造成人体内环境功能紊乱,内环境稳态失调就会引起头痛,易患感冒,④正确。
综上所述,由内环境稳态失调直接引起的疾病是③和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 人体静脉注射药物时,可以选择使用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作为溶剂,选择这种浓度的盐水作为溶剂主要是为了( )
A. 增加体内的营养物质B. 维持内环境酸碱度的稳定
C. 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D. 维持体温的稳定
【答案】C
【分析】生理盐水的浓度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因此生理盐水与血浆是等渗溶液,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原因是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详解】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大致相当,二者是等渗溶液,能够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水而变形或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C正确。
故选C。
7.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神经组成的
B. 人体的大脑能够调节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
C. 下丘脑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具有调节呼吸的基本活动中枢
D. 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外周神经系统,两者都含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答案】D
【分析】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低级中枢的活动;下丘脑功能复杂,不仅含有多种调节中枢,具有感受器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分泌多种激素;脊髓是连接脑和躯干、内脏的重要通路。
【详解】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错误;
B、大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级神经活动如学习、记忆、思维等,但它并不能调节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例如,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主要是由脑干中的相关中枢来控制的,B错误;
C、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具有调节呼吸的基本活动中枢,C错误;
D、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活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D正确。
故选D。
8.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当光照变强时,瞳孔会缩小
B. 灰尘进入呼吸道时,会引发咳嗽
C. 人在清晨听到闹钟响起床
D. 新生儿吮吸放入口中的奶嘴
【答案】C
【分析】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先天就有的,如:婴儿吮乳、吃梅分泌唾液、呼吸、眨眼、吃奶等;
(2)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如: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信号(条件)刺激引起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详解】A、当光照变强时,瞳孔会缩小是不需要后天学习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
B、灰尘进入呼吸道时,会引发咳嗽是先天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B错误;
C、人在清晨听到闹钟响起床是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条件反射,C正确;
D、新生儿吮吸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先天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9.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
B.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C. 神经元的轴突用来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至胞体
D. 自主神经系统由传出神经组成,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答案】D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错误;
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由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组成,B错误;
C、神经元的树突用来接收信息,并可将信息传导至胞体,还可进一步传至轴突,C错误;
D、自主神经系统由传出神经组成,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中传出神经的一部分,支配内脏和腺体的活动,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D正确。
故选D。
10. 失语症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神经中枢病损、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一般位于人类大脑的右半球
C. 语言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
D. 若大脑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患者可能听不懂话
【答案】B
【分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详解】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有关,A正确;
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半球负责,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B错误;
C、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智力活动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思维的主要工具,C正确;
D、若大脑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患者可能听不懂话,但能听得见,D正确。
故选B。
11. 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研究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刺激b点,a点比d点更早兴奋
B. 刺激b点,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 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
D. 刺激c点,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答案】B
【分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详解】A、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因此,a点比d点更早兴奋,A正确;
B、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左向右),且两电极会先后兴奋,电表指针能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B错误;
C、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左向右),因此,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C正确;
D、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由左向右),因此,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但可传到d点,因而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D正确。
故选B。
12. 考试过程中神经系统高强度运转。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考试前考生拉肚子是因为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
B. 考试前考生紧张与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有关
C. 考试过程中考生可以控制排尿是因为排尿反射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D. 考试过程中考生会运用到大脑皮层的语言、学习、记忆等功能
【答案】A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其表现为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考试前考生拉肚子是因为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A错误;
B、考试前考生紧张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会表现为心跳加快等现象,B正确;
C、考试过程中考生可以控制排尿是因为排尿反射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体现了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过程,C正确;
D、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读懂文字,并经过分析将语言组织好写到卷面上,在分析过程中用到了记忆中的原理、公式,和定理等,可见考试过程中会运用到大脑皮层的语言、学习、记忆等功能,D正确。
故选A。
1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脑内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并伴随脑电波异常现象。研究发现,AD患者的神经元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从而损坏了神经元的线粒体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D患者的认知能力主要由大脑皮层参与
B. 脑中Aβ堆积通常伴随脑电波异常现象
C. 线粒体膜受损是导致神经元Na+内流受到抑制的直接原因
D. AD患者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可能比正常人的少
【答案】C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A、认知能力主要由大脑皮层参与,AD患者也不例外,A正确;
B、AD患者的神经元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并伴随脑电波异常现象,B正确;
C、线粒体膜受损影响了细胞呼吸过程,细胞呼吸是细胞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而神经元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与不消耗能量,据此可推测,线粒体膜受损不是导致神经元Na+内流受到抑制的直接原因,C错误;
D、线粒体膜受损影响了细胞呼吸过程,细胞呼吸是细胞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而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为胞吐过程,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AD患者因为线粒体膜受损可能表现为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可能比正常人的少,D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孕妇在孕晚期常常会身体浮肿,这是因为胎儿要从母体中获得大量营养物质。下列水肿的原因与孕妇身体浮肿的直接原因相同的是( )
A. 由于肝功能受损,血浆蛋白合成出现障碍,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
B.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导致组织渗透压升高
C. 急性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流失
D. 淋巴管道堵塞导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
【答案】AC
【分析】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过敏、肾小球肾炎、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淋巴循环受阻等。
【详解】A、胎儿从母体中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造成孕妇血浆中蛋白蛋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由于水是从渗透压低流向渗透压高的地方,所以血浆中水分流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肝病患者肝细胞功能受损,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组织水肿,与孕妇水肿原因相同,A正确;
B、局部组织代谢旺盛,排到组织液,直接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引起组织水肿,该水肿的形成不是由于血浆蛋白浓度下降引起的,B错误;
C、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随尿液流失,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减少,进而使得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增多,引起组织水肿,与孕妇水肿原因相同,C正确;
D、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蛋白质不能进入淋巴管引起组织水肿,直接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不是由于血浆蛋白浓度下降引起的,D错误。
故选AC。
15.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通透性极高。毛细淋巴管起始端的内皮细胞呈叠瓦状排列,构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淋巴管瓣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淋巴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B. 淋巴液中的成分及含量与组织液中的相同
C. 推测图中单向活瓣可限制淋巴液倒流
D. 某些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
【答案】ACD
【详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叫内环境,即淋巴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
B、淋巴液中的成分及含量与组织液中的不完全相同,B错误;
C、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呈叠瓦状排列,构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叠瓦状开口的结构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会倒流,C正确;
D、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D正确;
故选ACD。
16. 重症肌无力是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出现障碍所引起的疾病,该病患者的神经元之间的化学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触间隙之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B. 神经递质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起作用后即被降解或回收
D.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可以防止被酶水解
【答案】ACD
【分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导致钠离子内流,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兴奋,否则可能是抑制。
【详解】A、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近的部位,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间隙充满了组织液,A正确;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B错误;
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C正确;
D、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D正确。
故选ACD。
17. 郎飞结是指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中的无髓鞘部分。研究表明,郎飞结处具有Na+通道,两个相邻郎飞结之间的轴突膜上没有Na+通道,这使得兴奋以跳跃方式传导,大大加快了有髓鞘纤维处兴奋的传导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到刺激时,髓鞘和郎飞结都会产生动作电位
B. 兴奋在郎飞结之间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C. 郎飞结的形成不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
D. 构成髓鞘的细胞与神经元一起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
【答案】BD
【分析】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钠离子通道打开,大量的Na+内流,使得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但髓鞘处轴突膜中几乎没有钠离子通道,所以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只能在无髓鞘裸露处跳跃式传导。
【详解】A、髓鞘处轴突膜中几乎没有钠离子通道,所以无法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
B、郎飞结是指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中的无髓鞘部分,兴奋在郎飞结之间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正确;
C、郎飞结的形成使得兴奋以跳跃方式传导,大大加快了有髓鞘纤维处兴奋的传导速度,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C错误;
D、构成髓鞘的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并且与神经元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D正确。
故选BD。
18. 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实验材料研究焦虑与努力动机(愿意付出努力的意愿)之间的关系。按照大鼠的焦虑程度分为低焦虑大鼠和高焦虑大鼠两组,给予两组大鼠刺激,使其处于相同的压力状态,并将其放入操作式条件反射箱中,如图(a)所示,在该箱中动物必须通过自己完成某种操作,才能获得奖励,大鼠获得奖励的次数越多,表示大鼠的努力动机越强,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正常状态下,焦虑程度对大鼠的努力动机几乎没有影响
B. 低焦虑程度下,一定的应激压力会提高大鼠的努力动机
C. 高焦虑程度下,一定的应激压力会降低大鼠的努力动机
D. 情绪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调节压力能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答案】ABC
【分析】本实验为研究处于不同焦虑状态的个体在相同压力下“努力动机”(愿意付出努力的意愿)的变化,则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焦虑状态的大鼠,因变量为“努力动机”。
【详解】A、由该实验结果可知,正常状态下,低焦虑大鼠和高焦虑大鼠获得奖励的次数是一样的,说明焦虑程度对大鼠的努力动机几乎没有影响,A正确;
B、低焦虑程度下,应激状态的大鼠获得奖励的次数比正常大鼠获得的奖励次数更多,说明一定的应激压力会提高大鼠的努力动机,B正确;
C、高焦虑程度下,应激状态的大鼠获得奖励的次数比正常大鼠获得的奖励次数少,说明一定的应激压力会降低大鼠的努力动机,C正确;
D、情绪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们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多种变化。人体的部分内环境如图所示,①~④表示体液,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______(填序号)组成的。若①处的细胞表示肌肉细胞,则A端的营养物质含量______(填“>”“=”或“ ③. ②③
(2)①. 乳酸累积 ②. 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可以中和乳酸
(3)组织液中的Na+浓度下降,引起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液。
【小问1详解】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②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液组成;若①处的细胞表示肌肉细胞,则A端的营养物质含量>B端的,因为营养物质是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在运送的过程中不断的被细胞利用,所以营养物质越来越少。O2从红细胞出来进入到血浆,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到组织液,再进入到肌肉组织细胞中,故O2从图中红细胞到肌肉组织细胞中需要经过的内环境有②是血浆和③是组织液。
【小问2详解】
锻炼结束后,机体肌肉酸痛是由于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乳酸的积累导致的,但时间不会很长,因为机体内环境中有相关缓冲物质可以中和乳酸,从而维持酸碱度的平衡。
【小问3详解】
“水中毒”时,组织液中钠离子浓度下降,则会导致动作电位的值下降,因而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降低。
20. 某兴趣小组以清水(A组)、缓冲液(B组)和血浆(C组)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相关实验步骤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请给该实验拟定一个实验课题名称: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步骤2中,测定起始pH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一定的加入 HCl的量范围内,血浆的性质不同于________,而是更类似于______,该结果说明_________。
(4)某同学提出该实验不完整,还应该测定添加 NaOH 溶液后的pH变化。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加入 NaOH溶液后的pH变化结果,并在图2 中完善C组(已经给出起始pH)的预期结果________。
【答案】(1)探究血浆在加入酸后维持pH稳定的能力
(2)①. HCl含量、不同的实验材料 ②. 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做比较
(3)①. 清水 ②. 缓冲液 ③. 血浆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4)C组的溶液pH升高的变化点晚于B组,且C组最终pH低于B组即可
【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可在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情况下,比较血浆、缓冲液和清水的pH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材料的不同、加入盐酸的量的不同,其中清水组作为空白对照,缓冲液组作为条件对照,血浆组是实验组,因此本实验的课题名称为探究血浆在加入酸后维持pH稳定的能力。
【小问2详解】
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HCl含量、不同的实验材料,因变量是pH的变化,本实验中首先测定起始pH的目的是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做比较,进而可以检测到各组实验中pH的变化。
【小问3详解】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加入 HCl的量范围内,血浆的性质不同于清水,即A组,而是更类似于B组,即缓冲液组,因此,该结果说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因而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小问4详解】
某同学提出该实验不完整,还应该测定添加 NaOH 溶液后的pH变化,这样实验设计更完美,进而可以说明血浆含有缓冲物质,既能缓冲酸引起的变化,也能缓冲碱性物质引起的pH变化。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则加入 NaOH溶液后的pH变化结果应该与缓冲液组的变化更接近,且pH的变化比缓冲液组更趋于稳定。则图2 中相关实验变化如下图所示:
。
21. 尿在肾中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时储存,膀胱储尿到一定程度时,尿意产生。婴儿常尿床,而成年人一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其相关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该种反射的特点为________。
(2)人体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该神经中枢对膀胱的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通过________来支配的,当需要完成排尿时,________的活动占优势,从而使膀胱缩小。
(3)某同学在上课时突然来了尿意,但是可以憋到下课再去上厕所,其脊髓调节过程对应图中的________。而体检时没有尿意,但医生要求进行尿检,机体也可以排出尿液,其控制过程对应图中的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答案】(1)①. 非条件 ②. 是与生俱来的,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2)①. 脊髓 ②. 自主神经系统 ③. 副交感神经
(3)①. 4→2→1→3 ②. 1→3
【分析】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如排尿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小问1详解】
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小问2详解】
人体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当需要完成排尿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从而使膀胱缩小。
【小问3详解】
对于某同学在上课时突然来了尿意,但可以憋到下课再去上厕所的情况,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调控,是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表现,其脊髓调节过程对应图中的4→2→1→3。体检时没有尿意,但医生要求进行尿检,机体也可以排出尿液,这是主动排尿,是受大脑皮层控制的,其控制过程对应图中的1→3。
22. 为了研究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实验人员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制作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含有的反射弧结构部分中仍然发挥功能的有________。
(2)刺激图中的a点,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①该过程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
②刺激a点,a点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药物甲是一种肌肉松弛剂,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伤引起的肌肉酸痛和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等。据此分析,药物甲作用于图中的_______(填“a”或“b”)点。药物甲的作用原理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1点)。
【答案】(1)传出神经、效应器
(2)①. 不属于 ②. 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③.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3)①. b ②. 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神经递质释放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小问1详解】
由题意知,制取的标本包括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没有神经中枢,没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发挥作用必须经过神经中枢,因此发挥作用的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小问2详解】
若在图中a点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引起腓肠肌收缩,这种收缩反应不能叫作反射;因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②在a点处给予电刺激,会引起该处钠离子内流,进而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a点膜外电位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小问3详解】
药物甲是一种肌肉松弛剂,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伤引起的肌肉酸痛和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等。据此分析,药物甲作用于图中的b点。药物甲的作用原理可能是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阻断神经递质释放。
23. 苦涩的药里面即使加了糖,人也能感觉到苦味。研究发现,苦味和甜味的调控机制与位于脑干的味觉中枢有关,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在喝了苦涩的药后会在_________感觉到苦味,兴奋在该过程中以__________形式传递。
(2)图中的X是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________(填“突触前膜”或“突触后膜”)。
(3)苦涩的药中加入糖后,人仍会感觉很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Calb2+神经元和 Sst+神经元是与味觉有关的神经元。实验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激活Calb2+神经元则诱发小鼠大量饮水,而反之激活 Sst+神经元则抑制小鼠饮水。根据以上信息分析,Calb2+神经元是与________有关的神经元,Sst+神经元是与________有关的神经元。(选填“甜味”或“苦味”)
【答案】(1)①. 大脑皮层的苦味皮层区 ②.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2)①. 抑制性 ②. 突触后膜
(3)甜味物质能在甜味皮层区产生甜觉,但该信号不能传至苦味中枢;而苦味物质产生的苦觉信号,可以传至甜味中枢抑制甜觉的产生
(4)①. 甜味 ②. 苦味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电信号)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小问1详解】
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某人在喝了苦涩的药后会在大脑皮层的苦味皮层区感觉到苦味。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形式传递。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苦味物质产生的苦觉信号,可以传至甜味中枢抑制甜味的产生,因此图中的X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小问3详解】
甜味物质能在甜味皮层区产生甜觉,但该信号不能传至苦味中枢,而苦味物质产生的苦觉信号,可以传至甜味中枢抑制甜味的产生,故在苦药中加糖仍会感觉很苦。
小问4详解】
小鼠本能的“偏好”甜食、“厌恶”苦食,激活Calb2+神经元则诱发小鼠大量饮水,从而稀释苦味,由此可知,Calb2+神经元是与苦味有关的神经元,反之激活Sst+神经元则抑制小鼠饮水,则使甜味保留较长时间,由此可知,Sst+神经元是与甜味有关的神经元。
组别
A组:清水组
B组:缓冲液组
C组:血浆组
步骤 1
将25 mL清水
倒入 50 mL烧杯中
将25 mL 缓冲液
倒入50 mL 烧杯中
将 25 mL 血浆
倒入50mL 烧杯中
步骤 2
测定起始pH,并记录
步骤 3
逐滴加入0.1ml·L⁻¹ HCl溶液,摇匀,每5滴测定一次 pH,并记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create,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