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导致海蚀崖后退的外力作用主要有,与甲锋相比,乙锋往往,在乙锋的影响下,A地可能,青海湖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四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 )
A.0°B.30°WC.30°ED.150°E
2.该日甲地的昼长为( )
A.8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
3.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伦敦昼夜长短差值变小D.全球日出方位由东北变为东南
大鹏半岛是介于大鹏湾和大亚湾之间的一个岬角,以侵蚀海岸地貌为主,并且侵蚀强度以岬角顶端最强、两侧较弱。在岬角位置,由于波浪能量集中,基岩海岸遭受侵蚀而逐渐后退,形成海蚀崖,而后海蚀崖后退,在海蚀崖前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较为平坦的海蚀平台,海蚀平台上形成有海蚀柱、海蚀残丘等特殊形态的海蚀地貌。图1为大鹏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海蚀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4~6题。
图1图2
4.结合图示判断,与西侧相比,大鹏半岛东侧侵蚀强度大小及成因分别是( )
A.小 水深较浅B.大 基岩海岸分布广C.小 地形阻挡D.大 受台风的影响大
5.导致海蚀崖后退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
A.波浪掏蚀、重力崩塌B.流水侵蚀、物理风化
C.地壳沉降、海水沉积D.风力沉积、海浪侵蚀
6.海蚀平台上形成有海蚀柱、海蚀残丘等特殊形态的海蚀地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壳运动B.岩性差异C.相对高度D.侵蚀强度
下图为某时刻北美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与甲锋相比,乙锋往往( )
A.移动速度较快B.水汽含量较少C.伴随大风天气D.雨区较为宽阔
8.在乙锋的影响下,A地可能( )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B.气温上升,气压上升
C.气温下降,气压上升D.气温下降,气压下降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是降水和径流。图1为青海湖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1996~2020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1 图2
9.青海湖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0.推测与1996~2004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状况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蒸发加剧B.降水增加C.结冰期延长D.入湖水量增多
11.未来十年,青海湖流域面积及水位变化趋势最可能是( )
A.变小 降低B.变大 升高C.变小 升高D.变大 降低
下图为大西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甲洋流流量大,总流量每秒7400万~9300万m3。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寒、暖流个数分别为( )
A.4个 2个B.3个 3个C.2个 4个D.1个 5个
13.甲洋流流量大,与其关联最小的影响因素是( )
A.海水盐度B.陆地径流C.东北信风D.其他洋流
14.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域,最可能有大型渔场分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宁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东北海岸,海雾多发。下图为2013~2018年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各月平均海雾发生时长和海气温差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 )
①海温低于气温②气温低于海温③海—气交换加强④海—气交换减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宁波舟山港春夏季节海雾发生时数较多,主要是因为( )
A.台风发生频率高B.流经洋流降温增湿
C.冷空气活动频繁D.受东南季风影响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2023年2月21日~3月13日,热带气旋“弗雷迪”在几乎横跨整个南印度洋后,先后三次登陆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给非洲东南部带来降水和洪涝灾害,在此期间,副热带高气压始终位于其南侧。下图为“弗雷迪”移动路径示意图。
(1)推测“弗雷迪”在非洲东南部降水的主要特点。(6分)
(2)指出“弗雷迪”从A点经B点移动至C点过程中的相对强度变化趋势,并说出能够影响“弗雷迪”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3)2023年2月21日~3月13日,热带气旋“弗雷迪”在南印度洋一路西行。试推测可能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西风漂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域内,在南半球为寒流,而在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的存在,是南极地区的气温能够持续保持在极低水平的原因之一。下图为南半球西风漂流示意图。
(1)说出北半球西风漂流的洋流名称,并分析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的原因。(8分)
(2)指出南半球西风漂流势力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西风漂流能够使得南极地区的气温持续保持在极低水平的主要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发生异常变化,可能会导致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下图为某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附近一定深度范围海水的垂直温度距平状况分布示意图(单位:℃),该现象发生时,易导致我国冬季寒潮发生频次增加,且会影响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力环流强度。
(1)与正常年份相比,指出图示现象发生时北赤道暖流流速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6分)
(2)图示现象发生时,易导致我国冬季寒潮发生频次增加。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说出图示现象发生对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力环流强度的影响,并简析原因。(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高二10月考试地理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山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