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
    • 答案
      参考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第3页
    参考答案第1页
    参考答案第2页
    参考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C【详解】A、由题意可知,磷酸盐能转化为磷脂,磷脂可参与生物膜的形成,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正确;
    B、据题意可知,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PX蛋白分布在PX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小体,推测Pi进入PX小体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可能相同,均为协助扩散,B正确;
    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当饮食中的Pi不足时,PX小体会被降解,故推测Pi供应不足时,肠吸收细胞内溶酶体的数量增加,C错误;
    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脂,PX小体具有多层膜可能与Pi可转化为膜磷脂有关,D正确。
    2.D【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蛋白质经过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而蛋白质的形成首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再转移至内质网上进行的,所以糖基转移酶主要分布于粗面内质网上,A正确;
    B、蛋白质糖基化起始于内质网,结束于高尔基体,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B正确;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糖蛋白的合成受阻,将影响细胞膜对信息分子的识别,C正确;
    D、糖基化的结果使不同的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记,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有利于蛋白质的分选,D错误。
    3.A【详解】①利用黑藻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方向时为顺时针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也为顺时针,①错误;
    ②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也可用95%的乙醇加无水碳酸钠代替,②正确;
    ③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鉴定,需要水浴加热,反应呈砖红色沉淀,DNA可使用二苯胺试剂鉴定,反应呈蓝色,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③正确;
    ④脂肪检测实验中滴加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④错误;
    ⑤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液,后滴加B液,不需要现配现用,也不是等量混匀后再使用,⑤错误;
    ⑥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剪取根尖2—3mm,放入解离液中进行解离,⑥错误。
    ⑦植物细胞因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中水分减少,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⑦错误。
    4.B【详解】A、由图示可知,A(由于膜两边的电位差导致打开或关闭)属于电压门通道,B、C(由于与特定小分子配体结合打开或关闭)分别属于胞外配体门通道、胞内配体门通道,A正确;
    B、配体门通道运输离子时,细胞内外的某些小分子配体可与通道蛋白结合,会引起通道蛋白构象改变,继而引起通道蛋白开启与关闭,离子本身不会与通道蛋白结合,B错误;
    C、电压门通道在转运离子时,会降低膜内外的电位差,由于是顺浓度梯度转运物质,因此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C正确;
    D、通过离子通道转运的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转运,属于易化扩散,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出细胞,D正确。
    5.B【详解】A、据图分析,CO2进入光合片层膜时需要膜上的CO2转运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过程,A错误;
    B、蓝细菌通过CO2浓缩机制使羧化体中Rubisc周围的CO2浓度升高,从而通过促进CO2固定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抑制O2与C5结合,进而抑制光呼吸,最终提高光合效率,B正确;
    C、若蓝细菌羧化体可在烟草中发挥作用并参与暗反应,而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则应该利用电子显微镜在转基因烟草细胞的叶绿体中观察羧化体,C错误;
    D、若HCO3-转运蛋白在转基因烟草中发挥作用,理论上可以增大羧化体中CO2的浓度,使转基因植株暗反应水平提高,进而消耗更多的和ATP,使光反应水平也随之提高,所以只需要更少的光就能达到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低于正常烟草,D错误。
    6.D【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S期是DNA复制的时期,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因此激活的CDK2可能参与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合成的调控,A正确;
    B、该生物染色体数为2n=8,图中G₁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为8条,G1期完成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此时细胞内有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据图可知,G1期、S 期、G2期和M期分别为10h、7h、3.5h、1.5h,TdR使得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TdR约(G2+M+G1)的时间,即15h后除了处于S期的细胞外其他细胞都停留在G1/S交界处,C正确;
    D、由于S期时间为7h,G1+G2+M=15h,故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的7h到15h之间,若大于15h,则部分细胞又进入到了S期,无法使其所有细胞同步,D错误。
    7.D【详解】A、精原干细胞虽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但它并非未经分化的细胞,
    B、精原干细胞在体外能被诱导分化为各级生精细胞,但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过程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精原干细胞在衰老、凋亡过程中,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D正确。
    8.B【详解】A、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曲线BC段发生着丝粒分裂,之后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
    B、减数分裂Ⅰ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减数分裂Ⅰ结束后子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只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变,还是零对,因此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B正确;
    C、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则染色体组数加倍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同时染色单体消失),故曲线CD段的染色单体数为0,不等于AB段的染色单体数,C错误;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发挥作用的结果是着丝粒分裂,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可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不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D错误。
    9.C【详解】AB、由题意知:对于眼形来说,亲本都为有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无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某种基因型个体胚胎致死,导致雄性无眼个体减少;对于翅形来说:亲本均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F1中没有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说明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可能胚胎致死,其基因型为ddXfY,AB错误;
    C、若将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F1中DD占1/3,Dd占2/3,d的基因频率为1/3,D的基因频率为2/3;雌性中XFXF占1/2,XFXf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中XFY占1/2,XfY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1/4,Y的基因频率为1/2,让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1-1/3×1/3)×(1/4×1/4)÷(1-1/3×1/3×1/4×1/2)=4/71,C正确;
    D、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可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D错误。
    10.C【详解】A、组合二中覆羽雄鸟×单羽雌鸟,子代全为覆羽,说明覆羽为显性,且结合题意可知,覆羽和单羽与性别相关联,则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故覆羽由Z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A正确;
    B、若组合一亲本基因型为bbZaZa、BBZAW,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ZAZa:BbZaW=1:1,符合覆羽雄鸟:单羽雌鸟=1:1,故组合一亲本基因型可能是bbZaZa、BBZAW,B正确;
    C、组合二中,覆羽雄鸟×单羽雌鸟的子代全为覆羽,仅考虑性染色体基因,覆羽雄鸟(ZAZA)×单羽雌鸟(ZaW)→覆羽雄鸟(ZAZa):覆羽雌鸟(ZAW),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单羽的个体表现为覆羽”可知,子代中出现单羽雄鸟_ _ZaZa,这样可以推出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bbZaW,雄禽的基因型可能为_ _ZAZa或bbZaZa,子代中单羽雄鸟的基因型可能为 BbZaZa或bbZaZa,D正确。
    11.A【详解】A、TM4噬菌体被35S标记后侵染未被标记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被标记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未进入细菌内,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均集中在上清液中,A错误;
    B、未被标记TM4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胞内后利用宿主细胞中32P标记的原料进行DNA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代TM4噬菌体的DNA均被32P标记,B正确;
    C、因为未敲除stpK7组可以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因此未敲除stpK7组的TM4噬菌体可以将32P标记DNA注入耻垢分枝杆菌的体内,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不能接受32P标记DNA,因此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
    D、用未标记的TM4侵染35S标记的未敲除stpK7耻垢分枝杆菌,TM4可以完成吸附注入DNA,并且利用宿主细胞中35S标记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子代会出现放射性,当侵染35S标记的敲除stpK7耻垢分枝杆菌时,TM4不可以完成吸附注入,因此子代没有放射性,
    12.B【详解】A、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径,能够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A正确;
    B、甲基化的产物会与胸腺嘧啶发生错配,经3次有丝分裂,DNA分子为23=8个,得到的8个细胞中有A-T的细胞有3个,占3/8,B错误;
    C、甲基化的产物会与胸腺嘧啶发生错配,因此甲基化可能改变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从而引起相关性状的改变,C正确;
    D、甲基化的DNA链始终有1个,经n(n≥1)次细胞分裂后,DNA分子有2n个,DNA链有2n+1,甲基化的DNA链占1/2(n+1),D正确。
    13.C【详解】A、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不同,A错误;
    B、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DNA的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时需要RNA引物 ,B错误;
    C、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一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C正确;
    D、RNA引物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U、TA、GC、CG配对,而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T、TA、GC、CG配对,D错误。
    14.D【详解】A、Ⅰ-3和Ⅰ-4 无甲病,儿子Ⅰ-4 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结合电泳条带分析,Ⅰ-3和Ⅰ-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患乙病,有正常的女儿Ⅱ-3,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病,I-3与I-4的基因型都是AaBb,C、II-2基因型为aabb,II-3基因型为1/3AAbb、2/3Aabb,二者后代不会患乙病,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0,C错误;
    D、只分析甲病,Ⅱ-2的基因型为aa,Ⅱ-3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1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1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2/3,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9/10000,a的基因频率为3/100,A的基因频率为97/100,人群中AA个体占97/100×97/100,Aa占2×3/100×97/100,该男性为正常男性,不可能为aa,正常男性中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97/9991=6/103,该男性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6/103×1/2=3/103,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3/103=2/103,D正确。
    15.B【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小鼠胚胎发育中,来自卵细胞的G/g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这些基因不能表达,因此体型正常纯合子雌鼠和体型矮小纯合子雄鼠交配,则F1小鼠体型矮小,A正确;
    B、体型正常的雌雄小鼠随机交配,若F1体型正常的占3/5,说明含有G基因的精子占3/5,含g基因的精子占2/5,设亲代中体型正常杂合子占比为X,那么X/2=2/5,X=4/5,B错误;
    C、G/g基因来自卵细胞时启动子被甲基化,这些启动子甲基化的基因在雄鼠体内不表达,在它们随精子向后代传递时启动子的甲基化又会被去掉,C正确;
    D、杂合子小鼠相互交配,来自精子的G/g基因都能表达,含有G和g基因的精子比例为1:1,因此F1小鼠表型比为体型正常:体型矮小=1:1,D正确。
    16.BCD【详解】A、用软骨细胞膜将菠菜叶肉细胞的类囊体封装来“伪装”的目的是防止实验小鼠出现免疫排斥,而不是将其融合,A错误;
    B、通过外部光源刺激类囊体在小鼠体内工作,类囊体中进行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会产生ATP和NADPH,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所以ATP和NADPH可作其原材料,B正确;
    C、自由基学说中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植入类囊体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可见其自由基含量减少,C正确;
    D、类囊体中的部分关键光合蛋白在光照约8~16小时后就会被完全降解,所以光合蛋白的寿命是限制该实验成果推广的因素之一,D正确。
    17.ABC【详解】A、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不同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因此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A错误;
    B、分析曲线图,横坐标时间代表光照强度的变化,因此实验自变量是光照强度,B错误;
    C、左图曲线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在高浓度NaCl作用下,不同时刻,海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实验组)均低于正常状态的海水稻(对照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两组海水稻的呼吸速率大小不知,因此不同时刻,高浓度NaCl下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大小与正常状态的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大小无法比较,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对照组10: 00 - 12:00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此时间段内,对照组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且与实验组差异不大,说明此时间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气孔的开放度,而是非气孔性因素,D正确。
    18.AD
    【详解】A、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由雌性生殖细胞提供,因此子一代的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与母本一致,即细胞质基因随卵细胞遗传到下一代,这种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杂交一的实验,亲本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S(r1r1r2r2),恢复系的基因型有S(R1R1R2R2)或N(R1R1R2R2),F1基因型为S(R1r1R2r2),为杂交水稻,故杂交一中的雄性不育株可以生产杂交水稻种子,B错误;
    C、根据杂交组合一可知,F2中出现9:6:1,说明F1基因型为S(R1r1R2r2),则亲本恢复系的基因型有S(R1R1R2R2)或N(R1R1R2R2),C错误;
    D、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1r1r2r2),保持系能作父本产生花粉,为雄性可育,且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仍为雄性不育系,说明保持系的核基因为r1r1r2r2,因此保持系的细胞质基因为N,即保持系的基因型为N(r1r1r2r2),D正确。
    19.AC【详解】A、由F2中高茎:矮茎=(27+21):(9+7)=3:1,可推知高茎与矮茎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D/d)且高茎为显性,矮茎为隐性;紫花:白花=(27+9):(21+7)=9:7,紫花与白花性状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B/b),且紫花为双显,白花为双隐和单显,则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高茎:矮茎=(27+21):(9+7)=3:1,由一对基因控制,B错误;
    C、由A项分析结果,可推出F1基因型为AaBbDd,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思路,即将两对相对性状拆成一对相对性状考虑,F1中Dd自交后代F2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F1中AaBb自交后代F2为A_B_(紫花):(A_bb+aaB_+aabb)(白花)=9:7,F2中矮茎基因型为dd,白花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故矮茎白花基因型有1×5=5(种),C正确;
    D、F1(AaBbDd)与aabbdd测交,子代中高茎Dd:矮茎dd=1:1,紫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1:3,故测交后代表型比为高茎紫花:矮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3:3:1:1,D错误。
    20.D【详解】A、图示表明,DNA内外环的复制不同步,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
    B、由于形成的DNA分子是环状的,因此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和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相同的,B正确;
    C、由题意可知,DNA内外环的复制需要先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引物,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也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酯键,C正确;
    D、用15N只标记亲代DNA,复制n次后含14N/15N的DNA占总数的1/2n -1,D错误。
    21.(1) 叶绿体 丙酮酸
    (2) 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减少
    (3)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色素含量、酶含量 9.5
    (4) 葡萄糖和果糖 进入叶绿体的Pi减少,使磷酸丙糖积累于叶绿体(基质)中,抑制光合作用
    22.(1)末 (2)⑤③ (3)AB (4)①
    23.(1) 解旋酶、DNA聚合酶 不是 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 5'→3' 模板链a和d是反向平行的,且DNA聚合酶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延伸中的DNA链的3’端
    (3)2/两
    24.(1) P2、P3 深绿
    (2) 3/8 15/64
    (3) 9号 F1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产生了同时含P1、P2的SSR1的配子 3 1:2:1
    (4)SSR1的扩增产物条带与P1亲本相同的植株
    25.(1) 染色体数目少、易培养、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有多对相对性状等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2) 促进种子萌发 来自父本的D基因的表达受抑制 1:1
    (3) 3 6 1/6
    (4)随机性
    (5)实验思路:在低温条件下,以株系R作为父本,株系N作为母本杂交,收获株系N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获得F1,正常温度条件下种植F1,并使其自交获得F2,常温条件下种植F2,并统计其育性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F2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数量比约为9:7,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F2中雄性可有与雄性不育植株数量比约为1:1,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B
    D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B
    BCD
    ABC
    AD
    AC
    D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试题docx、期中考前考一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高三9月考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