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316136/0-17304304322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316136/0-17304304323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316136/0-17304304323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面粉加工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94%、二氧化碳占0,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补充一定量的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下列粗粮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玉米B. 黄豆
C. 紫薯D. 荞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玉米中富含糖类物质。A错误;
B、黄豆中富含蛋白质。B正确;
C、紫薯中富含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
D、荞麦中富含维生素。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B. 加热液体
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平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C、过滤操作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 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N 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
B. 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只能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
C. M 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 t1℃,析出 10g 晶体
D. 将溶液从 M 点变化到 N 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详解】A、N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氯化钾物质,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A不正确;
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也可以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B不正确;
C、溶液的质量未知,M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 t1℃,不一定析出10g晶体,故C不正确;
D、M点溶液未达到饱和,N点溶液达到饱和,将溶液从M点变化到N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
4.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B.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 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D. 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铁酱油中含有微量元素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不符合题意;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符合题意;C、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有害,不能浸泡食材,不符合题意;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煮沸能使钙、镁离子形成沉淀,析出,生活中最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硬度,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C.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D.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等到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等到硫酸反应完后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A错误;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加,然后转成水平,故B正确;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氧气质量会不断增加,故C错误;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加,氢氧化钠越来越少,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应该为零,故D错误。故选B。
6. 面粉加工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面粉的粉尘,要防止引燃粉尘发生爆炸。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是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必须张贴的安全标志,故选项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面粉加工厂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 D. 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8.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B. 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
C. 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 丁表示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但金属的质量相等,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原溶液是稀盐酸,一开始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错误。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至完全反应溶质质量分数变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选项图象错误。
D、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但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 通过蒸馏可将硬水软化
D. 水电解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A错误;
B、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B正确;
C、硬水软化,实验室中用蒸馏的方法,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C正确;
D、水电解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是1:2。D正确。
故选A。
10.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氢原子B. 氧分子C. 水分子D. 水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选C。
11.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 阿伏伽德罗B. 拉瓦锡
C. 侯德榜D. 门捷列夫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故选C。
12.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A正确;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不正确;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C正确;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故D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3号元素的符号是______;11号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为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由1号元素和8号元素组成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由1、6、7和8号元素组成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A1 金属
(2) 7
(3) OH- NH4HCO3(或(NH4)2CO3)
【解析】(1)根据金属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它的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因此13号元素的符号是Al;;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可知11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答案为Al;金属;
(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9=2+x,x=7;
根据非金属元素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7;;
(3)根据1号元素和8号元素分别是H,O,组成的阴离子符号为:OH-;
根据1、6、7和8号元素分别是H,C,N,O,组成的盐的化学式为:NH4HCO3(或(NH4)2CO3);故答案为OH-; NH4HCO3(或(NH4)2CO3).
14. 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现在的衣服面料多种多样,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可用____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
(2)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某小组野炊食谱如下,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该食谱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野炊时,如果迅速向“灶”里塞满枯枝,反而燃烧不旺、浓烟滚滚,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3)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填序号)
①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除去氯化钾中的杂质二氧化锰,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钾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4)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在家庭装修时,一些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对人体有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味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甲醛 D甲烷
【答案】(1)燃烧看灰烬或闻气味
(2)维生素 充足氧气且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3)①②③④
(4)C
【解析】燃烧需要的条件是:(1)必须是可燃物;(2)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3)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1)蚕丝成分是蛋白质,灼热有烧焦羽毛味,“冰蚕丝”,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故可用燃烧看灰烬或闻气味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
(2)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食谱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可燃物充分燃烧条件是可燃物足够,氧气或空气充足,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不旺、浓烟滚滚,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且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3)①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①不正确;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②不正确;
③除去氯化钾中的杂质二氧化锰,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还要将滤液进行蒸发结晶才能获得纯净的氯化钾,故③不正确;
④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④不正确;
⑤洗菜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故⑤正确。故选①②③④。
(4)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对人体有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甲醛,甲醛有毒,故选C。
15. 选择H、C、O、Cl、Na、Ca六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用于充填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_____;
(2)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_____。
【答案】(1) H2 (2)NaHCO3 (3)Ca(OH)2 (4)HCl
【解析】
【详解】(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是用于充填探空气球的单质气体,其化学式为:H2。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
(3)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
(4)盐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其化学式为:HCl。
1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中②、③、⑤三处元素中,与④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_____ (填序号)。
(3)①②④⑤中某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该物质是 _____ (填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由元素①组成的单质与元素③和⑤形成微粒比1:4的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在工业上是重要的半导体非金属单质材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该反应中 _____ (填名称)是氧化剂。
【答案】(1) 得到
(2)③⑤
(3)SO2、SO3(合理都行) 分子
(4) 四氯化硅
【解析】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是依次增加的,因此可以得出⑤是氯元素,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为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溶液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一个周期,因此③⑤属于同一周期;
(3)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的硫、氮的氧化物,而①②④⑤只用硫和氧符号要求,因此该物质可以是SO2、SO3;这些物质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是由分子构成的;
(4)元素①组成的单质是,③和⑤形成微粒比1:4的化合物是SiCl4,产物之一在工业上是重要的半导体非金属单质材料,因此是Si,反应是置换反应,因此另一种物质是HCl,即氢气和四氯化硅在高温下生成硅和氯化氢,方程式为:;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为0价,因此氧化剂是四氯化硅;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高锰酸钾、火柴、木块、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空白。
(1)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上述标号④仪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并在试管口____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之后的操作是_____。
(3)请将如图制取氧气过程中的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
【答案】(1)试管; 2KMnO4K2MnO4+ MnO2+ O2↑ 用于给(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加热
(2)放一团棉花;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
【解析】
【详解】(1)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可制取二氧化碳,补充仪器试管可制取氧气。因为给出的药品中有高锰酸钾,故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MnO2+ O2↑,在此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用于给试管中的高锰酸钾加热。(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堵塞导气管,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口放在集气瓶的瓶口。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你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________ 。某同学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 ______ 。
(3)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F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_____ 。
【答案】(1)锥形瓶
(2)AE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管 集气瓶中没有铺一层细砂(或集气瓶中没有存少量水)
(3)Ca(OH)2+CO2=CaCO3↓+H2O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解析】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因为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必须选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根据题意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E。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某同学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瓶底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实验中产生的高温状态的生成物溅落下来直接跟瓶底接触,导致集气瓶炸裂。
(3)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 =CaCO3↓+H2O;图F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控制导气管口的止水夹能实现酸液和石灰石的分离,所以F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 新药左旋氧氟沙星()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表。
左旋氧氟沙星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________g。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答案】①. 5 ②. 有机物 ③. ④. ⑤. 见光易分解(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①由左旋氧氟沙星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故填:5;
②左旋氧氟沙星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③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④根据标签说明,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为,故填:;
⑤从贮存方法为避光,密封保存,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见光易分解的性质,故填:见光易分解(答案合理即可)。
野炊食谱:
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药品名:左旋氧氟沙星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361
适应症:呼吸道感染
成人用量:0.2g/次
2次日,疗程7-14日
贮存:避光,密封保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面粉加工厂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