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4年中考模拟预测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4年中考模拟预测试题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
B. 外出露营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D.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A、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做法符合主题;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需要大量砍伐树木,做法不符合主题;
C、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法符合主题;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防止水体污染,做法符合主题。
故选:B。
2. 在我国多地区形成了在稻田里养鱼、养虾等一季稻多样发展的模式,如图为某地稻鱼综合养殖系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肉、虾肉富含蛋白质
B. 稻中富含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C. 闷热的天气,鱼类跳出水面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氧气量减少
D. 若发现水稻生长过程中叶子发黄,应当施用磷肥
【答案】D
【解析】
【详解】A、鱼肉、虾肉富含蛋白质,A正确;
B、水稻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B正确;
C、闷热的夏天,鱼类常跳出水面呼吸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C正确;
D、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叶子发黄,应补充氮元素,适当追加施用氮肥,D错误。
故选:D。
3. 近日,研究团队使用由镓、铁、镍和硅组成的合金做金属助熔剂,在1个大气压和1025℃的条件下生成了人造金刚石。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
B. 元素镓、铁、镍和硅均属于金属元素
C. 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D. 金刚石的硬度比铁的硬度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镍的原子序数为28,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因此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A选项正确;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B选项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C选项错误;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因此金刚石的硬度比铁的硬度大,D选项错误。
故选:A。
4. 左旋肌肽(化学式为)可用于细胞抗氧化,延长细胞寿命。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2个B. 碳、氧元素质量比为大
C. 由30个原子构成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左旋肌肽是由左旋肌肽分子构成的,1个左旋肌肽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不含氮分子,A错误;
B、左旋肌肽中碳、氧元素质量比=(12×9):(16×3)=9:4,B错误;
C、1个左旋肌肽分子由30个原子构成,C错误;
D、左旋肌肽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14):(14×4):(16×3)=54:7:28:24,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正确。
故选:D。
5. 如图所示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的验证相关的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制取氧气
C. 排水法收集氧气D. 硫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且试管口微微向下倾斜,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该选项操作正确;
D、硫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B。
6. 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B “深海一号”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C. 发现了月壤中富含铁和钙的“嫦娥石”——钙和铁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D. 大飞机的机体材料使用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密度小抗腐蚀性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错误;
C、自然界中钙和铁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错误;
D、铝锂合金密度小抗腐蚀性强,可用作大飞机的机体材料,D正确。
故选:D。
7. 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金属的种类不同、酸的种类不同,不能得出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A错误;
B、点燃蜡烛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水生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于蜡烛燃烧有氧气参与,氧气中含有氧元素,由此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错误;
C、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错误;
D、由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会产生氨气,则该化肥一定为铵态氮肥,正确。
故选:D。
8. 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不是溶解油污,A错误;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属于碱,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B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硝酸铵可用于制作冰袋,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往自制净水器中放入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
故选:A。
9.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氢原子的个数减
B.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C. 催化剂的质量不断减少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个数比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氨气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A错误;
B、反应前一氧化氮是氧化物,反应后水是氧化物,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B正确;
C、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C错误;
D、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甲和乙的个数比为4:6=2:3,D错误。
故选:A。
10. 兴趣小组将打磨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于密闭容器中,所得数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
B.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减弱
C. 实验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会增加
D. 体系中氧气含量降低,可能是氧气参与了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硫酸铜溶液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4年中考模拟预测试题(解析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天长市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卷-化学试题卷pdf、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卷-化学答案pdf、天长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卷-化学答题卷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024年校中考联考二模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