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1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2页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
    2.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图示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多层的水平层理,可知岩石类型是沉积岩,再结合图中岩层中砂石与砾石交互分布,推测是砂砾岩,A正确。第2题,结合材料“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可推断该地层形成时气候特征以暖干为主,选D。
    (2021·北京地理)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4.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3.D 4.C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被侵入的围岩被高温的岩浆加热形成变质岩(丁图);地壳抬升,由于外力侵蚀,部分花岗岩出露地表(乙图、丙图);因侵蚀程度有差异,变质岩的剩余厚度产生了厚薄的差异,乙图的变质岩比丙图的厚,故乙图在前、丙图在后,顺序为乙到丙;断层把岩浆岩、变质岩切断,左侧岩层下沉,最后经过外力作用在低洼处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甲图)。故第3题选D,第4题选C。
    (2021·天津地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5~6题。
    5.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6.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答案 5.D 6.A
    解析 第5题,砂岩、页岩、石灰岩、黄土均为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而言下老上新。读图可知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为①④③②,选D。第6题,岩溶地貌主要是可溶性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一般而言,水热条件越好越有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读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华北某地,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水热条件较差,溶蚀作用较弱,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发育,所以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A正确。
    (2021·1月浙江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7~8题。
    7.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
    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8.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据图中地理位置可判定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甲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植被稀少,地表多荒漠。与丙地相比,甲地流水侵蚀作用较弱,风力沉积作用较强,物理风化作用较强,生物风化作用较弱,故选C。第8题,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故选A。
    (2022·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9~10题。
    9.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10.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9.A 10.D
    解析 第9题,图示区域北部有水库,因地形起伏不大,则附近河流大致向北注入水库;甲地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河流最可能沿断层线流动,故最可能流向东北,选A。第10题,图中主体构造是向斜,图中断层走向都是东北-西南走向,则向斜轴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层年龄中心最新,向西北、东南两侧越来越老。图中石灰岩位于向斜中心,地层b最新,故b比其他地层都新,③对;石灰岩b 比砂页岩c的颗粒物细,说明石灰岩b形成时水深于砂页岩c,即该地区海水深度越来越深,是陆地沉降或者海平面升高的过程,意味着海岸线越来越向陆地前进,④对,选D。
    (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1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1.D 12.C
    解析 第11题,图示区域海沟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形成的,D对。第12题,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选C。海岭、裂谷为生长边界的宏观地形。
    13.(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12分)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解析 (1)由材料可知,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且由台地变成平顶山,进而又变成了尖顶山,说明台地面积变小。(2)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平坦的台地首先被侵蚀形成沟谷-平台相间分布的地形,高出的平台逐渐形成平顶山。平顶山继续接受外力作用,被侵蚀的岩石越来越多,剩下的“平顶山”越来越小,形成尖顶山。可知尖顶山经历的侵蚀作用最长久,由最早形成的玄武岩组成,平顶山其次,台地最年轻,才刚刚被侵蚀形成了河谷。(3)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保留的部分可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尖顶山、平顶山是较早形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14.(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6分)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4分)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6分)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答案 (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解析 (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层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3)读材料可知,断裂空间分布处金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故金矿石出露概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高谷深,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4)岩层中的金矿石先被外力作用挟带到河水中,再经流水磨蚀、沉积形成沙金。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第3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第3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近年来,该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讲 真题专练(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高空西风,图中,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