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试卷docx、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A【解析】A.“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错误,本文主体部分不是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采用的是纵深式结构,由一个概念自然转入另一个相关概念。
3.C【解析】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说法过于绝对,让乡村环境美化起来,才能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而要“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4.答案示例:
总分总结构。(1分)
①首先,第一段总说,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新”来助推这一观点;(1分)
②然后,二、三、四段运用并列结构(1分),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条分缕析;(1分)
③最后,第五段总结上文,重申论点,照应开头(1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依靠“新”思维、“新”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1分)。
【阅卷标准】共6分。
①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开,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②现代社会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强力推进,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
③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
【阅卷标准】一点 2 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D 【解析】“这让伍原立刻陷入绝望之中,完全无计可施。”错,伍原虽然绝望,但并不是 完全无计可施,还是尽力想办法让老乡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 自 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 ”。
7.B 【解析】“纯粹和单一 ”错,这里应该是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加立体。
8.波折:①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 燃起希望。②当伍原靠近灯光发现老乡认为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却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 会说,陷入新的困境。③当伍原苦于没有其他方法让这个聋哑老乡明白自己身份,疲惫 至极甚至大哭绝望时,忽然老乡用手摸他的头、帽子来确认身份,最终帮他指路。(1 点 1 分 , 共 3 分)
效果:①制造紧张的气氛。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②强化了人物形象特点,伍 原在一次次波折中,有过欣喜、失落,甚至绝望,但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效果共 1 分,任答一条即可)
9.①选材方面:文中没有描写某次大战役的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选择写一个战士的迷路 经历。
②人物方面:文章没有选择刻画某个战斗英雄,而是选择写伍原这个普通的小战士。 这样的选材与人物设置,展现了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历经波折而不灭的责任感。
③细节方面:当“老乡 ”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就立刻给伍原提供了帮助。老乡对革命事 业的支持,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每点 2 分)
10.BDF
11.B(但:只。与短歌行意思一致)
12.B(“但无法阻止 ”表述有误, 由原文“众议乃沮 ”可知众人的打算没有实行。沮:阻止)
13.(1)我是守臣,不允许跑到其他地方去,你是军中总督,自然应当离开。
【4 分。适:到,往,跑,去;子军中总督,要译为判断句;宜:应当;句意1分
(2)皇帝听闻张同敞已死,痛苦/沉痛地悼念,连日(多日)没有吃东西,遥望着(白鹤山)祭奠(怀念)他,追赠他为陵江伯。
【4 分。痛悼:痛苦悼念;累 日:连 日,多 日;赠:追赠,追封官爵。句意1分】
14. ①怀宗殉难时,隐藏身份潜逃南归,寻找皇帝;②竭力阻止川、黔两地独立设藩;③ 每次迎战,都决一死战;④主动赶赴桂林,与瞿式耜共赴国难;⑤被捕后拒不下跪,赋诗自誓,宁死不屈。
【评分标准】共 3 分。一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写出其中任意三点得满分。
15.B 【解析】“把战争的惨烈表现得淋漓尽致。”理解错误。表现的是战争的气势磅礴、士气高昂。
16. ①苏词是用周郎的年少有为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②戴词是用周郎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一点三分。
【解析】都是用来衬托。本词写周郎的句子是“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词人盛赞周瑜 ”气吞区宇“ 、火烧曹兵的雄才大略, 其目的是为了衬托“今如许 ”,即南渡之后,国势日渐衰微的南宋朝廷,所以用典的目的是衬托;苏词也是用周瑜的功成名就来衬托自己的功业无成, 目的也是衬托。
不同点:《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中用“小乔初嫁 ”衬托周瑜的年轻儒雅,用“樯橹灰飞烟灭 ”衬托周瑜 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用周瑜衬托对比出自 己的“早生华发 ”“壮志难酬 ”;《满江红•赤壁怀 古》 中用“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写出了周郎当时军事 力量之强,衬托诗人当时国家国力之衰弱,抒发对国势衰颓的无奈忧伤之感。
17.(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8.①长久不衰(经久不衰) ②绝无仅有(亘古未有) ③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解析】①长久不衰(经久不衰)第①处,根据“诸葛亮能在一千七百年后享此祀地 ”可知,诸葛亮一直得到后人的怀念,可填“长久不衰(经久不衰) ”。长久不衰:存在时间很长,但是精力与耐力没有一点点衰退,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一般形容某种精神或者某种文化,历经时间洗礼,却依然被别人记住。经久不衰: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亦可填“无穷无尽 ”“绵绵不绝 ”
②绝无仅有(亘古未有)第②处,“千多年来只有他一人 ”说明这种现象历史上很少,可填 “绝无仅有(亘古未有)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亘古未有:从古到今都不曾有。
亦可填“无与伦比 ”“无人匹敌 ”
③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第③处,前面说“下令废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 ”,后面是“ 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 ”,二者相反,可填“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19.C 【解析】例句:拟人,“拱卫 ”把古狮人格化。
A.比喻和夸张。将头发比作青丝和白雪,是比喻;一天之间白头,夸张地,语序不当,后两句存在递进关系,应先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 ”后是“一个借古 写出苍老的速度快,是夸张。B.对偶,上下两句结构相同。C.拟人,“殷勤 ”把鸟人格化。D.互文
20.D
【解析】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每年 ”修饰“有 ”,应放在“至今 ”后面。证今的地方 ”。
①不能无视盲盒营销的副作用(盲盒消费也有隐患/盲盒消费也有问题)
答案一定是针对第一句“盲盒让人迷恋 ”的对立面,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②收获的是难以预见的惊恐(得到“安全有隐患“ 的结果,“难以预见的惊恐“可以写为“安全有风险 ”“安全有隐患 ”)
答案针对前文“怀着‘拆开有惊喜 ’的期待 ”,以及“安全隐患 ”“窒息风险 ”。
③根本无法抵挡盲盒的诱惑。(更容易做出冲动消费的选择,不容易做出理智消费选择。尚未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答案针对“理智消费选择 ”的反面,意思正确即可。
【阅卷标准】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6 分。
22.①人们因盲盒的不可预见性感到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
②(人们)因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的诱惑,非理性重复购买;
【阅卷标准】两句共 5 分。从“人们 ”的主体角度表达1分;“ 因 ”句式构成排比,2分;句意2分。
23.略
【参考译文】
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曾祖父为张居正,(张居正)辅助宋神宗很有声望。张同敞,崇祯年间因为祖先功勋补官中书舍人。到崇祯十七年,乱贼李自成攻陷北京,怀宗(崇祯)殉难。乱贼非常迫切地索要朝廷官员,很多文武大臣被迫投降。张同敞藏匿进宫的象牙腰牌,躲藏在百姓中间,秘密出城徒步南归。
等到永历皇帝在端州即位,敌人攻陷粤东,皇上留大学士瞿式耜驻守粤西,亲自驾临武岗,催促张同敞入朝为官。丁亥八月,乱贼攻陷武岗,皇帝巡行粤西。张同敞被乱兵掳掠(追逐),躲避到黔地。当时黔、粤两地消息隔绝,人心不宁,几个月听不到皇帝的消息。川、黔两地的士绅商议要立荣、韩两藩。张同敞和钱邦艺以及郑逢元、杨乔然极力劝谏,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众人的商议才被阻止。戊子年,张同敞从偏僻的小路赶赴皇帝巡行所至之地,被升为詹事府正詹事。 当时敌寇分几条路线攻打粤地, 留守瞿式耜上疏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能获得将士的信任。皇帝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掌管楚、粤两地的军队。当时军队疲弱,粮饷匮乏,张同敞在军队中,(与将士)分担困苦,用忠臣义士(忠诚道义)来激励将士,人人精神奋发。每次迎战,张同敞就誓死苦战。等到庚寅年冬天,张同敞督促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在桂林小榕江共同扎营。十一月初五,敌兵主力赶到,两营战败。张同敞带领几个骑兵进入桂林, 当时军队和百姓已经全部分散,留守大学士瞿式耜穿着朝服坐在朝堂里,发誓与桂林城共存亡。看到张同敞到来,留守瞿式很高兴地说:“我是驻守的臣子,不能逃到他处,你是军中总督, 自 当出行。国家大事还是可以有所作为(有希望)的,你应当尽力啊!”张同敞笑着说:“您能为朝廷而死,我难道就不能吗?陌上风尘,为什么对我这么淡薄呢!”于是拿出酒来一起喝,坐等敌人破城。第二天,敌人进城,(乱兵)抓着张同敞和瞿式耜去见孔有德,两人不下跪,张同敞大骂不已。孔有德命令部下凌辱他,张同敞越骂越厉害。孔有德下令将二人拘禁在城北一个小房间里,命令手下说服他们投降,用尽各种方法规劝,瞿式耜只是大哭,张同敞则毒骂。闲暇时两人就赋诗发誓,立志不移,一起讽刺敌人。孔有德非常愤怒,命人打断张同敞的右臂,张同敞仍然面不改色,不断吟诗。两人被囚禁,相互吟诗唱和四十多天,各写诗歌数十章。敌人见两人被困越久、受苦越重,而志向却越坚定、气节越刚烈,知道最终不能使之受辱。到闰十一月十八 日,就杀死两人。金堡当时出家为僧,写信给孔有德,才装殓了瞿、张两人的尸首,将他们葬在白鹤山下。皇上听闻张同敞已死,痛苦悼念,连日(多日)没有吃东西,遥望着(白鹤山)祭奠他,追赠他为陵江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四段是阐述长征精神的价值,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 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