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用一个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滑块(视为质点)使其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轨道匀速运动半周,若力F的方向始终与其在圆轨道上作用点的切线成60°夹角,则力F做的功为( )
A.eq \f(FπR,2) B.2FR C.FR D.FπR
2.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100 kg的物体,物体随升降机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移动5 m时速度达到4 m/s,则此过程中(g取10 m/s2)( )
A.升降机对物体做功5 800 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5 800 J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500 J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800 J
3.浙江省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很多山区推进新型绿色光伏发电。假设太阳光子垂直射到发电板上并全部被吸收。已知光伏发电板面积为S,发电板单位面积上受到光子平均作用力为F,普朗克常量为h,光子的频率为ν,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经过时间t,该光伏发电板上接收到的太阳光能量为( )
A.2FSctB.FSct
C.FSthνD.2FSthν
4.如图所示,质量为M=9 kg的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1 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 m/s打入木块并停在木块中,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打入木块后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10 m/s
B.子弹对木块做的功W=500 J
C.木块和子弹系统机械能守恒
D.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3 500 J
5.一物体从距离地面1.8 m处竖直向下抛出,其动能Ek、重力势能Ep随距离地面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Ⅰ、Ⅱ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则说明空气阻力不变且不为零
B.Ⅰ图线斜率绝对值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C.从所给信息中推断物体的质量为2 kg
D.物体刚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4.5 m/s
6.如图所示,一列高铁列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0,列车以额定功率P0在平直轨道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达到该功率下的最大速度,设高铁列车行驶过程所受到的阻力为Ff,且保持不变,则( )
A.列车达到的最大速度大小为eq \f(Ff,P0)
B.列车在时间t内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列车在时间t内牵引力做功为eq \f(mPeq \\al(2,0),2Feq \\al(2,f))
D.如果改为以恒定牵引力启动,则列车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时间也等于t
7.斜面体A上表面光滑,倾角α、质量M、底边长为L,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将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滑块B从斜面的顶端无初速度释放,经过时间t刚好滑到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斜面A对滑块B的支持力不做功
B.滑块B下滑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滑块B下滑时间t过程中,B的重力冲量为mgtsin α
D.滑块B滑到斜面底端时,B向右滑动的水平距离为eq \f(M,M+m)L
8.如图所示,ACB为光滑弧形槽,弧形槽半径为R,C为弧形槽最低点,R远大于弧形槽的弧长。甲球从弧形槽的球心处自由下落,乙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圆周率π取3,则两球第1次到达C点的时间之比为( )
A.eq \f(3\r(2),2) B.eq \f(2\r(2),3) C.eq \f(\r(2),6) D.eq \f(\r(2),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重物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重物B,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线竖直。开始时,重物A、B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A、B开始运动。已知A、B的质量均为m,假设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当A的位移为h时( )
A.悬挂B的轻质细线中的拉力为eq \f(3,5)mg
B.悬挂B的轻质细线中的拉力为eq \f(1,5)mg
C.重物A的速度为eq \r(\f(gh,5))
D.重物A的速度为eq \r(\f(2gh,5))
1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eq \f(3,4)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距槽口M正上方3R的O点无初速度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N,且此时小球与轨道之间压力的大小为mg。重力加速度为g,则对小球由O到N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在N点的速度大小为eq \r(2gR)
B.机械能的减少量为mgR
C.合力对小球做功为2mgR
D.摩擦力对小球做功为-2mgR
11.质量为2m的四分之一圆弧槽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面的最高点P的切线竖直,最低点的切线水平,弧面光滑,先让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滑上弧面,小球正好能到达最高点P,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滑上弧面P点的过程中,地面对圆弧槽的冲量为0
B.小球滑上弧面的P点时,系统的动能达最小值
C.小球滑上弧面P点的过程中,对圆弧槽做的功为eq \f(1,8)mveq \\al(2,0)
D.圆弧槽弧面的半径为eq \f(veq \\al(2,0),3g)
12.如图所示,套在竖直光滑细杆上的环P由跨过小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Q相连,小定滑轮到竖直杆的距离为L。开始时与P环相连的轻绳水平,现把P由静止释放,当P下滑到轻绳与水平方向成45°角时,P下落的速度为v,则此时( )
A.Q上升的速度为eq \r(2)v
B.Q上升的速度为eq \f(\r(2),2)v
C.Q上升的距离为L
D.Q上升的距离为(eq \r(2)-1)L
13.如图甲,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管道内有一小球在做圆周运动,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管道最低处N装有连着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可测球经过N点时的速率vN,最高处装有力的传感器M,可测出球经过M点时对管道作用力F(竖直向上为正),用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重复试验,得到F与veq \\al(2,N)的关系图像如图乙,c为图像与横轴交点坐标,b为图像延长线与纵轴交点坐标,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质量为-eq \f(b,5g)
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eq \f(c,5g)
C.当小球经过N点时满足veq \\al(2,N)=eq \r(2)c,则经过M点时对内管道壁有压力
D.若小球经过N点时满足veq \\al(2,N)=c,则经过M点时对轨道无压力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1分)
14.(6分)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可读出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用停表测量单摆的周期,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那么停表读数是________ s。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A.g B.eq \f(1,g) C.eq \f(4π2,g) D.eq \f(g,4π2)
(4)在(3)中,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那么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原来相比,其大小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5.(8分)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___。
A.m1>m2,r1>r2B.m1>m2,r1m2,r1=r2D.m1eq \f(mPeq \\al(2,0),2Feq \\al(2,f)),故C错误;列车以恒定牵引力启动时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可知,列车速度增大,功率增大,达到额定功率后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并且此过程与以额定功率启动的最后阶段运动情况完全相同,而开始时的加速度比以额定功率启动的加速度小,所以经历的时间较长,列车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时间一定大于t,故D错误。]
7.D [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滑块B从斜面的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块B将向右运动,斜面A将向左运动,斜面A对滑块B的支持力与滑块B位移的夹角大于90°,斜面A对滑块B的支持力做负功,故A错误;滑块B下滑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不为零,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滑块B下滑时间t过程中,B的重力冲量为IG=mgt,故C错误;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1-Mv2=0,则mv1t-Mv2t=0,即mx1-Mx2=0,根据几何关系有L=x1+x2,解得B向右滑动的水平距离为x1=eq \f(M,M+m)L,故D正确。]
8.B [甲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有R=eq \f(1,2)gteq \\al(2,1),所以t1=eq \r(\f(2R,g)),乙球沿弧形槽做简谐运动(由于R远大于弧形槽的弧长,可认为偏角θ0,F的方向为竖直向上,对外管道壁有压力,故C错误;由乙图可知,当veq \\al(2,N)=c时,球经过M点时对管道作用力F=0,故D正确。]
14.(1)2.06(2分) (2)75.2(2分)(3)C(1分) (4)C(1分)
解析:(1)用游标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2 cm+6×0.1 mm=2.06 cm。
(2)停表读数是1 min+15.2 s=75.2 s。
(3)根据T=2πeq \r(\f(L,g)),可得T2=eq \f(4π2,g)L,
可知T2-L图像的斜率为eq \f(4π2,g),故选C。
(4)在(3)中,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有T=2πeq \r(\f(L+r,g)),可得T2=eq \f(4π2,g)L+eq \f(4π2r,g),图像的斜率不变,则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原来相比,其大小不变,故选C。
15.(1)C(2分) (2)AC(2分) (3)碰前入射小球(1分)
O′N(1分) m1OP=m1OM+m2O′N(2分)
解析:(1)为保证入射小球碰撞后不反弹,小球质量需满足m1>m2,为保证小球发生对心正碰,小球半径应满足r1=r2。故C正确。
(2)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使用刻度尺测量小球落点的距离,需要使用天平测量小球的质量,不需要测量小球的半径、运动时间、重力等物理量,故不需要使用游标卡尺、秒表、弹簧测力计。故选AC。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v1+m2v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eq \f(1,2)m1veq \\al(2,0)=eq \f(1,2)m1veq \\al(2,1)+eq \f(1,2)m2veq \\al(2,2)
解得v1=eq \f(m1-m2,m1+m2)v0v0
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于小球下落高度相同,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可知P点为碰前入射小球的落点位置。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设为t,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v1+m2v2
则m1v0t=m1v1t+m2v2t
即m1OP=m1OM+m2O′N
故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O′N。
16.(10分)(1)eq \r(\f(gR2,R+h))(4分) (2)eq \f(ρSgR2,R+h)(6分)
解析:(1)设地球质量为M,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eq \f(GMm1,R2)=m1g
中国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eq \f(GMm,(R+h)2)=meq \f(v2,R+h)
联立解得v=eq \r(\f(GM,R+h))=eq \r(\f(gR2,R+h))。
(2)碰到稀薄气体过程中,设空间站对稀薄气体的作用力大小为F1,经过Δt时间,以稀薄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1Δt=mv-0
其中m=ρSvΔt
联立可得F1=ρSv2=ρSeq \b\lc\(\rc\)(\a\vs4\al\c1(\r(\f(gR2,R+h))))2=eq \f(ρSgR2,R+h)
可知碰到稀薄气体过程中,稀薄气体对空间站的作用力大小为eq \f(ρSgR2,R+h),方向与空间站的速度方向相反,故为了维持空间站在固定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对空间站施加动力大小为F=eq \f(ρSgR2,R+h)。
17.(12分)(1)0.5 s(4分) (2)2次(8分)
解析:(1)乙向左传播,由图可知其最靠近x=0处的波谷位置的x坐标x2=10 cm,乙的波谷到达x=0处的最短时间Δt2=eq \f(x2,v)=0.5 s。
(2)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时,有y=y1+y2=20 cm,
即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x=0位置,由图线可知,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40 cm,λ2=60 cm,由T=eq \f(λ,v)可得,甲、乙两列波的周期分别为T1=2 s,T2=3 s
甲的波峰到达x=0位置所需时t1=kT1(k=1,2,3,…)
乙的波峰到达x=0位置所需时间t2=eq \f(λ1,v)+nT2(n=0,1,2,…)
甲、乙两列波的传播时间相同,可知t1=t2
可得kT1=eq \f(λ1,v)+nT2
即2k=2+3n
当k=1且n=0时,x=0处的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t1=t2=2 s;当k=4且n=2时,x=0处的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t1=t2=8 s;即0到10 s内,x=0处的质点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共有2次。
18.(15分)(1)2mg,方向竖直向下(3分) (2)0.25(3分) (3)3mgR(3分) (4)Ep≥3mgR或Ep≤1.5mgR(5分)
解析:(1)设滑块第一次滑至C点时的速度为vC,圆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为FN,由P到C的过程eq \f(1,2)mgR=eq \f(1,2)mveq \\al(2,C)
滑块在C点有FN-mg=meq \f(veq \\al(2,C),R)
解得FN=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轨道C点的压力大小FN′=2mg,方向竖直向下。
(2)对滑块从P到C再到Q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R(1-cs 60°)-2μmgR=0,
解得μ=0.25。
(3)滑块刚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A,在A点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eq \f(veq \\al(2,A),R)
滑块从Q到C再到A的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p=eq \f(1,2)mveq \\al(2,A)+2mgR+2μmgR
解得弹性势能Ep=3mgR。
(4)滑块不脱离轨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3)中的情况,弹性势能大于等于3mgR;另一种是滑块向右运动到最高点的高度为R,此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Ep′=mgR+2μmgR=1.5mgR
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Ep应满足,Ep≥3mgR或Ep≤1.5mgR。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B
A
D
B
D
B
AD
AB
BD
BD
A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物理 (解析版),共1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