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共21页。
1.考试时量为75分钟,满分为100分。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聚合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C.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N元素
D.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共4种
【答案】D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苷酸(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葡萄糖(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A、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B正确;
C、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核苷酸(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N元素,C正确;
D、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以及4种碱基,共6种,D错误。
故选D。
2.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肢的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体细胞增殖形成四肢的组织
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答案】C
【分析】在“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的过程中,涉及到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
【详解】A、四肢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四肢的组织细胞是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
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C正确;
D、蝌蚪发育成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而不是遗传物质改变,D错误。
故选C。
3.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
B.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
C.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
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
【答案】A
【分析】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DNA复制过程中原料的供应;放线菌素D通过抑制DNA的模板功能,可以影响DNA复制和转录,因为DNA复制和转录均需要DNA模板;阿糖胞苷通过抑制DNA聚合酶活性而影响DNA复制过程。
【详解】A、羟基脲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用其处理后阻止DNA复制,而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不受其影响,A错误;
B、放线菌素D抑制DNA的模板功能,用其处理后可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因为DNA复制和转录均需要DNA模板,B正确;
C、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活性,用其处理后抑制DNA复制,使子链无法正常延伸,C正确;
D、三种药物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则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中可减弱其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D正确。
故选A。
4.下图表示某一家庭四个成员关于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其中1、2代表亲代,3、4代表子代。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可知,1、3为杂合子,2、4为纯合子
B.仅根据电泳图,无法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C.若1、2为正常父母,则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
D.若3、4为正常子代,则该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根据电泳条带可以判断,1、3为杂合子,2、4为纯合子,A正确;
B、仅根据电泳图,可判断1、3为杂合子,2、4为纯合子,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它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AA(aa)、Aa、aa(AA),若没有四个个体相关的性状信息,则无法做出显隐性的判断,B正确;
C、若1、2为正常父母,则二者的基因型可能为Aa和AA,则相关子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显然亲代无法生出基因型为aa的个体,显然相关基因应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2,C错误;
D、若3、4为正常子代,则相关基因型可表示为Aa和AA,则亲本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因此该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C。
5.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还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能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答案】B
【分析】一、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
二、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详解】A、由题意“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可知,H+运出溶酶体是顺浓度梯度的,即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故H+进入溶酶体则是逆浓度梯度的,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H+载体蛋白失活则无法维持溶酶体内的H+浓度,导致Cl-/H+转运蛋白不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转运受阻,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使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及时得到清除,C错误;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溶酶体内活性最强,因溶酶体能提供最适的pH等条件,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失去了最适条件,酶活性会降低,D错误。
故选B。
6.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足球比赛中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支气管扩张
B.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关
C.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答案】A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A、足球比赛中,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A错误;
B、正常机体产热量=散热量,运动时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为了达到体温的相对稳定,散热量也会增加,主要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以此来增加散热量,B正确;
C、大量出汗不仅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同时也丢失了无机盐,通过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
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消极情绪到一定程度就患有抑郁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
故选A。
7.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
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
C.化合物Y可以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答案】A
【分析】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和化合物Y均能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且中药复方制剂H抗炎效果更好。
【详解】A、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A错误;
B、据图所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表明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B正确;
C、使用化合物Y后,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降低,特异性免疫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因此化合物Y会减弱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正确;
D、使用中药复方制剂H淋巴细胞增殖率小于使用化合物Y,而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越高说明炎症反应程度越大,因此说明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D正确。
故选C。
8.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1),以及20℃条件下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贮藏第60天时,10℃下马铃薯块茎发芽率最高
B.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促进发芽
C.降低温度或喷洒赤霉素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
D.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
【答案】B
【分析】分析图1可知,随贮藏时间延长,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逐渐升高,温度越低,发芽时间越晚,完全发芽所需时间越长。分析图2可知,在20℃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生长素相对含量升高,赤霉素相对含量先升高再略微降低,脱落酸相对含量不断降低。
【详解】A、从图1中可知,贮藏第60天时,20℃下马铃薯块茎发芽率最高,A错误;
B、赤霉素能抵消脱落酸对马铃薯发芽的抑制作用,解除休眠,促进发芽。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则会促进发芽,B正确;
C、赤霉素能够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故喷洒赤霉素会缩短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C错误;
D、从图2中只能看出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的相对含量比生长素低,无法比较两种激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小,D错误。
故选B。
9.磷循环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用磷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会改变磷循环速率
B.磷参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C.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可用于合成磷脂、DNA、RNA等物质
D.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元素年周转量比碳元素多
【答案】D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这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详解】A、人类使用磷肥,人为增加了循环中的P元素含量,促进生产者对土壤P元素的利用,加快磷循环,A正确;
B、P元素是ATP的组成元素,ATP是能量通货,与能量输入、传递、转化、散失有关,B正确;
C、植物细胞中含有磷脂、DNA、RNA,这些化合物都含有磷元素,故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可用于合成磷脂、DNA、RNA等物质,C正确;
D、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元素含量与生物体元素含量分布有关,生物体C元素多于P元素,推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磷元素年周转量比碳元素少,D错误。
故选D。
10.下图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B.a-d时间段内,c点鲤鱼种群的数量最少
C.c-d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图中a点和b点,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答案】C
【分析】图示是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等于1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详解】A、b~c时间段内,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因此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
B、a-d时间段内,c点之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鲤鱼种群的数量继续减少,说明d点鲤鱼种群的数量最少,B错误;
C、c-d时间段内,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鲤鱼种群的数量继续减少,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
D、图中a点和b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但两点的出生率不一定相同,死亡率也不一定相同,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不一定相等,D错误。
故选C。
11.为验证DNA是遗传物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B.乙组和丙组是该实验的实验组
C.该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来控制变量
D.实验结束后,甲、乙组将出现两种菌落
【答案】C
【分析】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详解】A、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A正确;
B、甲组实验作对照,而乙、丙两组实验中分别加入了蛋白酶和DNA酶可知,相当于这两组实验分别研究了S型菌的蛋白质和DNA的作用,因此,这两组均是该实验中的实验组,B正确;
C、由于蛋白酶和DNA酶能催化蛋白质和DNA水解,所以该实验控制自变量用到了减少提取物中成分的方法,利用的原理是“减法原理”,C错误;
D、实验结束后,由于甲、乙组中S型菌的DNA结构完整,因而会引起R型菌发生转化,因而将出现两种菌落,D正确。
故选C。
12.为探究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人员在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放置了含某种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富集培养,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培养三代,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
B.采用平板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C.②③④号区域中滤纸片所含抗生素浓度逐代升高
D.随培养代数增多,抑菌圈的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
【答案】D
【分析】实验原理:若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在该抗生素纸片周围会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病原菌对抗生素越敏感,若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不敏感,则不会出现透明圈。根据题干信息实验人员在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放置了含某种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故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耐药性弱,抑菌圈直径越小,细菌耐药性越强。
【详解】A、细菌耐药性的变异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已存在,一定浓度的抗生素起选择作用,能够筛选出具有耐药性的细菌,A错误;
B、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获得的单个菌落且便于计数,故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B错误;
C、各组前后对照,根据抑菌圈的直径判断细菌的耐药性强度,因此要保持各代滤纸片所含抗生素浓度不变,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实验人员在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放置了含某种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故抑菌圈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题表可知随培养代数增多,抑菌圈的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酵母菌培养液中含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等),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装置中O₂的有无
B.装置一可用于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O₂消耗量
C.装置二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与酵母菌的CO₂释放量和O₂消耗量的差值呈正相关
D.向两个装置的培养液中添加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确定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
【答案】BC
【分析】分析实验装置: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一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装置二中的蒸馏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二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
【详解】A、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装置中CO₂的有无,A错误;
B、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一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B正确;
C、装置二中的蒸馏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二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与酵母菌的CO₂释放量和O₂消耗量的差值呈正相关,C正确;
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会释放二氧化碳,且装置一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因此向两个装置的培养液中添加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无法确定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BC。
14.5-氮杂胞苷(5-azaC)是一种原型核苷衍生物,常被用作DNA甲基化抑制剂。用5-azaC处理某植物后,该植物开花提前,且这种表型改变能传递给后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水平较低可使该植物开花提前
B.5-azaC处理会引起该植物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C.5-azaC处理会导致该植物某些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
D.5-azaC处理引发植物开花提前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
【答案】B
【分析】一、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二、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
【详解】A、由题意可知,5-azaC是DNA甲基化抑制剂,用5-azaC处理某植物后,甲基化水平较低,该植物开花提前,说明DNA甲基化水平较低可能是该植物开花的前提,A正确;
B、5-azaC处理抑制DNA甲基化,但不改变DNA碱基序列,B错误;
C、5-azaC处理会导致该植物某些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C正确;
D、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5-azaC处理引发植物开花提前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D正确。
故选B。
15.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山冻原的群落最终会演替到乔木阶段
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都生活在林冠层,说明它们的生态位相同
D.影响白桦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光照、水分等
【答案】ABC
【分析】在高中阶段,可以将生态位理解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个物种在生活空间、营养关系以及活动时间多个维度上的地位。
【详解】A、高山冻原的群落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最终不会演替到乔木阶段,A错误;
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B错误;
C、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C错误;
D、影响白桦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光照、水分等,D正确。
故选ABC。
16.嵌合体是指在同一个体中,由基因型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相互接触且维持各自并存的混合状态。科研人员利用大鼠的iPS细胞与小鼠的囊胚构建嵌合体(大鼠和小鼠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40条和42条),培养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为防止污染,应利用培养皿或培养瓶进行密闭培养
B.过程A前往往需要超数排卵处理,过程B为胚胎移植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D.嵌合体鼠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82条
【答案】ACD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为获取卵母细胞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通过超数排卵处理,B过程为胚胎移植技术,图示获得的嵌合体为同种嵌合体。
【详解】A、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需要氧气,因此不能进行密闭培养,A错误;
B、过程A为卵母细胞的获得,在此之前往往需要超数排卵处理,过程B为胚胎移植,B正确;
C、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囊胚内的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并通过剧烈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重新组合,最终形成原肠胚,原肠胚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胚胎,C错误;
D、嵌合体鼠的体细胞中含有大鼠和小鼠的细胞,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80或84条,D错误。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为推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某森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以杨柳为对象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干旱程度对杨柳叶片中叶绿素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杨柳进行光合作用时,CO₂的固定发生在______阶段,该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
(2)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杨柳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逐渐______;相比于叶绿素a,干旱对叶绿素b的合成影响______(填“更大”或“更小”),判断依据是______。
(3)当干旱加剧,叶片的大部分气孔也将处于关闭状态,导致CO₂吸收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由于暗反应能够为光反应提供______和NADP⁺,所以光反应速率也将下降。
(4)还有研究表明:当干旱加剧时,细胞膜上原先排列整齐的______分子变得紊乱,导致胞内物质向外渗透,同时______(激素)的含量上升,导致植物过早衰老脱叶。
【答案】(1)①.暗反应 ②.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①.减小(下降) ②.更大 ③.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逐渐增大,说明叶绿素b减少的比例更大
(3)ADP,Pi
(4)①.磷脂 ②.脱落酸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小问1详解】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该反应要消耗ATP和NADPH,故发生的能量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小问2详解】据表格可知,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杨柳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逐渐减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在减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逐渐增大,说明叶绿素b减少的比例更大。故相比于叶绿素a,干旱对叶绿素b的合成影响更大。
【小问3详解】暗反应能够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等,因此暗反应速率下降时,光反应的速率也将下降。
【小问4详解】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排列而成,干旱加剧时,细胞膜上原先排列整齐的磷脂分子变得紊乱。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干旱环境诱导植物合成脱落酸的量增加,导致植物过早衰老脱叶。
18.已知小鼠毛皮的颜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₁(黄色)、B₂(鼠色)、B₃(黑色)控制。现有甲(黄色短尾)、乙(黄色正常尾)、丙(鼠色短尾)、丁(黑色正常尾)4种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组对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₁、B₂、B₃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用“>”表示)。实验③中的子代比例点明了基因型为______的小鼠致死,其鼠色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
(2)小鼠群体中毛皮为黄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小鼠群体中基因型组合)________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毛皮颜色种类最多。
(3)小鼠短尾(D)和正常尾(d)是一对相对性状,短尾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小鼠毛皮颜色基因和尾形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甲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子代小鼠中黄色短尾占______;为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选择丁个体与其杂交,选择丁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1)①.B1>B2>B3 ②.B1B1 ③.B2B3
(2)①.2 ②.B1B3和B2B3
(3)①.4/9 ②.丁是隐性纯合子B3B3dd
【分析】根据题意,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②可知,B1对B3为显性;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③可知,B1对B2为显性;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①可知,B2对B3为显性,故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实验③中的子代比例说明基因型B1B1的个体死亡,甲乙基因型不同,推测双亲基因型分别为B1B2、B1B3,B2对B3为显性,其鼠色子代的基因型是B2B3。
【小问2详解】根据(1)可知,小鼠群体中黄色有关的基因型有B1B2、B1B3、共有2种。其中B1B3和B2B3交配后代的毛色种类最多,共有黄色、鼠色和黑色3种。
【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甲的基因型是B1B2Dd,则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黄色短尾占4/9,丙为鼠色短尾,其基因型表示为B2_Dd,为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采用测交的方法,即丁个体与其杂交,理由是丁是隐性纯合子B3B3dd。
19.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经研究发现,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含量下降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下图为5-HT相关代谢过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达到抗抑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______,与受体相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部分5-HT发挥作用后可通过前膜上______的协助回收。
(2)单胺氧化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药物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据图分析,该药物改善抑郁症状的原理是______。
(3)药物SSRI的作用原理是抑制5-HT转运载体的转运,减少其被转运回收。某人患抑郁症,使用药物SSRI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经检测发现突触间隙5-HT的含量并不低,试分析其出现抑郁症的原因是______。
(4)研究者展开了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能否抗抑郁的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将氟西汀(一种抗抑郁药物)和Rg分别溶于双蒸水制成溶液进行灌胃,用强迫游泳的行为学方法来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结果如下表(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可评价抑郁程度):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已有氟西汀的情况下,Rg有没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1)①.胞吐 ②.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
(2)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5-HT的降解,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
(3)突触后膜上5-HT的受体无法识别5-HT(或特异性受体受损或缺乏特异性受体)
(4)①.有 ②.4组与3组比较说明人参皂苷比氟西汀抗抑郁效果更好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小问1详解】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5-HT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形成动作电位,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所以,此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据图可知,部分5-HT发挥作用后可通过前膜上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的协助回收。
【小问2详解】依题意,抑郁症的病因是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含量少导致,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减少5-HT的降解,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
【小问3详解】神经递质5-HT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才能完成信号的传递。依题意,某人患抑郁症,使用药物SSRI进行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且经检测发现突触间隙5-HT的含量并不低,则可能是突触后膜上5-HT的受体无法识别5-HT(或特异性受体受损或缺乏特异性受体),使信号无法完成传递。
【小问4详解】分析实验结果可知,4组与2、3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氟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故Rg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
20.花葵的花是两性花,在人陆上观察到只有昆虫为它传粉。在某个远离人陆的小岛上,研究者选择花葵集中分布的区域,在整个花期进行持续观察。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观察发现:有20种昆虫会进入花葵的花中,有3种鸟会将喙伸入花中,这些昆虫和鸟都与雌、雄蕊发生了接触(访花),其中鸟类访花频次明显多于昆虫;鸟类以花粉或花蜜作为补充食物。研究者随机选取若干健康生长的花葵花蕾分为两组,一组保持自然态,一组用疏网屏蔽鸟类访花,统计相对传粉率(如图)。结果说明______。由此可知,鸟和花葵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______。
(3)研究者增加了一组实验,将花葵花蕾进行套袋处理并统计传粉率。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4)“小岛”上的花葵、鸟、昆虫等生物能够在这样独特的环境中生存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是指______。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_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1)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①.鸟类也可以参与花葵的传粉 ②.原始合作
(3)花葵能否完成自花传粉(花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哪个传粉效率更高)
(4)①.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物种
【分析】原始合作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如海葵与寄居蟹。
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小问2详解】自然状态下,昆虫和鸟类都可以访花,图中的结果表明,疏网屏蔽鸟类访花组与自然状态组相比,相对传粉率显著降低,这说明用疏网屏蔽鸟类访花后,鸟类无法对花葵进行传粉,花葵只能依赖能通过网孔的昆虫进行传粉,减少了花葵与花葵之间的传粉过程,导致相对传粉率与自然状态组相比显著降低,即鸟类也可以参与花葵的传粉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本题中的鸟类可以帮助花葵传粉,花葵能为鸟类提供花粉或花蜜作为补充食物,鸟和花葵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不影响生存,所以两者是原始合作关系。
【小问3详解】将花葵花蕾进行套袋处理后花葵无法进行异花传粉,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没有昆虫和鸟类传粉时,花葵能否完成自花传粉,并通过计算自花传粉的传粉率来比较花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哪个传粉效率更高。
【小问4详解】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哺乳动物体内一定含量的w—3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LCPUFA在大多数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科研人员从秀丽隐杆线虫中获得LCPUFA合成酶基因fat—1(1229bp),培育转fat-1基因家兔,其部分流程如图一所示。
(1)PCR扩增过程中,经过5轮循环后,得到的产物中只含一种引物的DNA分子占比为____。
(2)在构建PEBf质粒时,为确保fat-1基因按正确方向插入,需要双酶切,还需对fat-1基因的引物进行相应设计。已知fat-1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与b链结合的引物5端添加了限制酶识别序列GAATTC则另一引物5’端需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为_________。
(3)转染是将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为了检验图一家兔成纤维细胞是否转染成功,科研人员分别提取培养液中各细胞的DNA,利用fat-1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后电泳,部分结果如图二所示。据图分析,1组是_____细胞PCR产物;2组是_____细胞PCR产物。(填“未成功转染”或“成功转染”)
(4)检测转基因家兔细胞中是否含有LCPUFA合成酶,可采用____技术。如果fat-1基因已正确插入PEB质粒且成功转染,但在转基因家兔细胞中没有检测到LCPUFA合成酶,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6
(2)GGATCC
(3)①.未成功转染 ②.成功转染
(4)①.抗原-抗体杂交 ②.重组质粒缺少启动子和终止子,无法正常转录
【分析】一、PCR扩增: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循环多次。
二、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的原则:①不能破坏目的基因;②不能破坏所有的抗性基因;③最好选择两种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反向连接,同时要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和质粒的自身环化。
【小问1详解】PCR扩增过程中,经过5轮循环后,得到25=32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只有含有母链,且该DNA分子只含一种引物,故得到的产物中只含一种引物的DNA分子占比为1/16。
【小问2详解】在构建PEBf质粒时,为确保fat-1基因按正确方向插入,需要双酶切,还需对fat-1基因的引物进行相应设计。已知fat-1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为a链,与b链结合的引物5'端添加了限制酶识别序列GAATTC,另一引物应和a链配对,且转录的模板链是a链,则a链引物所在一侧应靠近启动子,所以应选择BamHI限制酶的序列作为引物5’端序列,即另一引物5’端需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序列为GGATCC。
【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M2组和1组没有扩增出DNA片段,故细胞内不存在目的基因,即可能是细胞内导入PEB质粒或者未成功转染,而M2组是PEB质粒转染细胞PCR产物,故1组是未转染细胞PCR产物,2组出现一条DNA条带,即为目的基因条带,则1组是未成功转染细胞PCR产物;2组是成功转染细胞PCR产物。
【小问4详解】检测转基因家兔细胞中是否含有LCPUFA合成酶,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如果fat-1基因已正确插入PEB质粒且成功转染,但在转基因家兔细胞中没有检测到LCPUFA合成酶,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角度分析,基因正确插入却无法检测到相应蛋白质,考虑目的基因未正确表达,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重组质粒缺少启动子和终止子,无法正常转录。
药物名称
作用机理
羟基脲
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放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
阿糖胞苷
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培养代数
平板各区域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cm
①号区域
②号区域
③号区域
④号区域
第一代
0
2.27
2.13
2.27
第二代
0
1.95
2.02
1.87
第三代
0
1.80
1.87
1.78
含水量
叶绿素总量(mg/g)
叶绿素a/叶绿素b
正常含水量
2.27
3.83
轻度干旱
2.33
3.84
中度干旱
2.06
4.00
重度干旱
1.87
4.18
组别
处理
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
1
不用CUMS处理
82±15
2
CUMS
123±11
3
CUMS+氟西汀10mg/kg
92±28
4
CUMS+Rg10mg/kg
63±2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月考(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细胞凋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