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5 mL液体, 加碘食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学科
    (练习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火箭发射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B选项节日焰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风力发电只是能量形式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
    2. 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液态药品
    C. 液体加热D. 用100 mL量筒量取9.5 mL液体
    【答案】C
    【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的量筒量取9.5mL液体误差太大,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 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是生活常见用品,这里的“碘、铁、钙”理解为
    A. 分子B. 原子C. 元素D. 单质
    【答案】C
    【解析】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则这里的“碘、铁、钙”是指元素,故选C。
    4.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 大小不同B. 质量不同
    C. 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D. 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答案】D
    【解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即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故选:D。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答案】B
    【解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受热分子间隔会增大,水变成水蒸气,但水分子大小不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中一定含有水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答案】D
    【解析】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溶液的饱和与浓稀没有必然关系,则稀溶液不一定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溶液中不一定有水,如碘酒中不含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均一、稳定,但为纯净物,不属于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达不到目的的是
    A. 降低溶液温度B. 加入硝酸钾固体
    C. 加同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D. 恒温蒸发溶剂
    【答案】C
    【解析】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降温后溶解度减小,溶液将为饱和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溶质硝酸钾,至溶液不能再继续硝酸钾时,即可得到饱和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于溶液时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同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由于没有多余的硝酸钾固体,所以溶液仍然处于不饱和状态,故选项符合题意;
    D、恒温蒸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水,使水减少至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次氯酸是常见的消毒剂,含有氢、氡、氧三种元素,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A. HClB. HClOC. HClO3D. HClO4
    【答案】B
    【解析】
    A、HCl中只含氢、氯两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HClO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该选项符合题意;
    C、设H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为y,则+1+y+(-2)×3=0,解得y=+5,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设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为z,则+1+z+(-2)×4=0,解得z=+7,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某气体,而后升高温度(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A、分子多数破裂成了原子,且分子体积增加了,而该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B、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与题意相符,所以正确。
    C、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故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D、分子全部破裂了,该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两个但不全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1.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H表示氢元素的个数为2个
    B. H2表示氢气含有两个氢原子
    C. 表示在氧化镁中氧元素通常显示-2价
    D. 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CD
    【解析】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故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数目,则H2中的“2”可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12.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溶解后,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则所加的该物质可能是
    A. 氢氧化钠固体B. 浓硫酸C. 硝酸铵固体D. 氯化钠固体
    【答案】AB
    【解析】
    【分析】U型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向水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必须能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正确;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正确;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容器内压强减小,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1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中,错误的是
    A.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B. 原子结构
    C. 微粒与元素的关系
    D. 地壳中元素含量
    【答案】BCD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该选项模型正确;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该选项模型不正确;
    C、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属于氧元素,该选项模型不正确;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该选项模型不正确。
    故选BCD。
    14. 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各对应点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Cu2S2B. CuS2C. Cu2SD. CuS
    【答案】BCD
    【解析】
    A、A点上物质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显-2价,则A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S,故错误;
    B、B点上物质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显-1价,则B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S2,故正确;
    C、C点上物质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硫元素显-2价,则C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2S,故正确;
    D、D点上物质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硫元素显-1价,则B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S,故正确;
    故选BCD。
    15. 已知:在一定的水中,温度越高,溶解的硝酸钾的最大量越多。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B. 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 试管内硝酸钾溶液浓度变大D. 小木块浸入溶液的体积变大
    【答案】ABD
    【解析】
    A、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将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将试管放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试管内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硝酸钾溶液浓度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试管内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硝酸钾溶液浓度变小,溶液的密度减小,则小木块浸入溶液的体积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D。
    Ⅱ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60分。)
    16. 请按下列要求填写化学用语:
    (1)请用数字、化学符号表示:
    氯原子_________;氮气分子_______;铁离子__________;
    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_; 2个氢分子______;
    在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____。
    (2)书写下列化学式:
    氧化铜____________;氧化铁____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_____;氯化钙_____________;
    碳酸钠______________;硫酸钡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l ②. N2 ③. Fe3+ ④. ⑤. ⑥. 2H2 ⑦.
    (2) ①. CuO ②. Fe2O3 ③. P2O5 ④. Ca(OH)2 ⑤. HCl ⑥. CaCl2 ⑦. Na2CO3 ⑧. BaSO4
    【解析】
    【小问1】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氯原子就可表示为:Cl;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该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氮气分子可表示为N2;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铁离子可表示为:Fe3+;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2个氢分子就是在氢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2H2;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
    【小问2】
    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O;
    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
    由氧化物命名与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OH)2;
    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氢表示为HCl;
    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aCl2;
    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
    硫酸钡中,钡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BaSO4。
    17.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向水中通入直流电:_____________ (_____反应)。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_____反应)。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 (_____反应)。
    【答案】(1) ①. ②. 分解
    (2) ①. ②. 化合
    (3) ①. ②. 化合
    【解析】
    【小问1】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2】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18. 按物质分类的标准,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在对应位置:
    ①氧气②氦气③氯化钠④二氧化碳⑤氧化镁⑥自来水⑦氢氧化钠(NaOH) ⑧氯酸钾(KClO3) ⑨铁⑩可乐
    (1)混合物_______________。
    (2)单质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4)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⑥⑩(2)①②⑨
    (3)③④⑤⑦⑧(4)⑦⑧
    【解析】
    【小问1】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⑥自来水和⑩可乐的主要成分是水,但都含有可溶性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填:⑥⑩;
    【小问2】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②氦气是由氦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⑨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填:①②⑨;
    【小问3】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③氯化钠,④二氧化碳,⑤氧化镁,⑦氢氧化钠(NaOH),⑧氯酸钾(KClO3),故填:③④⑤⑦⑧;
    【小问4】
    ⑦氢氧化钠(NaOH)是由钠、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氯酸钾(KClO3)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故填:⑦⑧。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填“得”或“失”)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数关系密切。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容易失去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其符号为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5)在同一主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至少写一点)。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由此,可类析推知: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答案】(1) ①. 非金属 ②. 得
    (2)最外层电子(3) ①. 3##三 ②. Al3+
    (4)Al2O3(5)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6)(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解析】
    【小问1】
    第16号元素是硫元素,硫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小问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小问3】
    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表示为Al3+;
    【小问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所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小问5】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属于同一个族,同一个族中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递增;故填: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递增)(合理即可);
    【小问6】
    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0.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1)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物中有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该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4)反应物中,未完全反应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答案】(1)CO2(2)CH4、H2O
    (3)H、O、C(4)水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1】
    由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是二氧化碳,它的化学式为:CO2;
    【小问2】
    由可知,反应物中两种化合物是甲烷和水,化学式为:CH4、H2O;
    【小问3】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为:H、O、C;
    【小问4】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物中未完全反应的物质的名称是水。
    21.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 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B.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
    C. 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含量约占2.5%比较少
    D. 为防治水体污染,禁止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2)小英同学旅游时,用瓶子装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为____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②操作B向泉水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和该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在图一中,乙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②通过该实验可得到有关水的宏观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还可得出水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图二,解释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ABD(2) ①. 过滤 ②. 玻璃棒 ③. 引流 ④. 吸附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 ①. O2##氧气 ②. 先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乙试管,再将一根带火星木条移近管口,松开拇指,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O2 ③.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 通电条件下,水可分解生成H2和O2 ⑤. 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
    A、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仍然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含量约占2.5%比较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为防治水体污染,应该合理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使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D ;
    【小问2】
    ①操作A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②操作B向泉水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色素、异味等;
    【小问3】
    ①在图一中,乙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氧气。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先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乙试管,再将一根带火星木条移近管口,松开拇指,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②通过该实验可得到有关水的宏观组成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可得出水具有的化学性质是通电条件下,水可分解生成H2和O2;
    ③分析图二,解释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或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22. 1909年,德国科学家哈伯首次利用空气制造出氨气,进而制造出各种含氮化学肥料,从此人类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下图为工业上利用空气合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的简单流程图: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将CO2和NH3溶于水以合成尿素,反应条件控制为“低温加压”的目的是______。
    (4)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根据其化学式,试计算:
    ①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②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计算②③须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③施用100g硝酸铵(NH4NO3)所含氮元素质量与多少克尿素中所含氮元素相等_____?
    【答案】(1)N2(2)物理
    (3)促进CO2和NH3溶于水,提高反应速率和生产效率(答出促进CO2和NH3的反应可给分)
    (4) ①. 3:4 ②. 解:在尿素中,N%=×100%≈46.7%
    答: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7%。 ③.
    解:设尿素质量为x,则根据氮元素质量相等,
    100××100%=x××100%
    解得x=75g
    答:施用100g硝酸铵所含氮元素质量与75g尿素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解析】
    【小问1】
    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所以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的化学式为 N2。
    【小问2】
    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3】
    将CO2和NH3溶于水以合成尿素,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反应条件控制为“低温加压”的目的是促进CO2和NH3溶于水,提高反应速率和生产效率。
    【小问4】
    ①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
    ②见答案;
    ③见答案。

    相关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2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东城逸家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东城逸家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