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54913/0-17289871836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54913/0-17289871837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54913/0-17289871838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答案】 ①. 液化 ②. 吸收
【解析】
[1]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2]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2. 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答案】 ①. 吸收 ②. 凝固
【解析】
[1][2]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急剧降低,酸奶瞬间由液体凝固成块。
3. 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_______能.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________的力式改变内能.
【答案】 ①. 内 ②. 做功 ③. 热传递
【解析】
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就是具有内能,所以铁水和冰块都具有内能;
冬天两手互搓之后手暖和,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使用热水袋取暖,手从暖水袋吸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点睛: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4. 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两片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选填“产生了电荷”或“电荷发生了转移”),箔片带_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 ①. 电荷发生了转移 ②. 同种
【解析】
[1][2]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塑料棒上的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5. 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了冷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较大的特性,若水箱中装有10kg的水,水温上升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c水=4.2×103J/(kg•C)).
【答案】 ①. 比热容 ②. 4.2×105
【解析】
(1)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由公式Q=cm△t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最大,所以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2)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0kg×10℃=4.2×105J.
点睛:(1)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最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2)已知水的比热、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6. 汽油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地燃烧,将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一辆汽车一年行驶三万公里,消耗汽油2t,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_____J的热量。(q汽油=4.6×107J/kg)
【答案】 ①. 化学 ②. 内 ③. 9.2×1010
【解析】
[1][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地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3]2t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的热量
Q放=mq=2×103kg×4.6×107J/kg=9.2×1010J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7.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答案】A
【解析】
A.春天,冰雪消融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8. 实验室有质量1kg、温度0℃的冰块和质量1kg、温度0℃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块内能等于水的内能
B. 冰块的内能小于水的内能
C. 将冰块放入水中,能量从水传递给冰块
D. 将冰块放入水中,能量从冰块传递给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AB.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及温度等有关。1kg、温度0℃的冰块吸热才能熔化成质量1kg、温度0℃的水,故冰块的内能小于水的内能,故意A错误,B正确;
C D.热传递的方向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因冰块和水的温度相同,故不会发生热传递,故CD错误。
故选B。
9.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甲乙相互吸引,甲丙相互排斥,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也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也可能是不带电的轻质小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 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B. 江河、湖海中的水,可以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
C. 得益于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球上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D.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答案】C
【解析】
A.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使得云、雨、雾、霜、雪形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江河、湖海中的水受热后汽化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在天空中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故BD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且存在分布不均匀、水体污染等问题,使得人类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关于图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B. 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
D. 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C
【解析】
】A.不管物体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此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湿毛巾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降温,内能减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故C正确;
D.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者能量转化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个冲程,它是()
A. 吸气冲程B. 做功冲程C. 压缩冲程D. 排气冲程
【答案】B
【解析】
图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火花塞点火,汽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B. 热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
C. 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
D. 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
【答案】A
【解析】
A.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多用在重型机器上,故A正确.
B.热机的效率越高,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越大,即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较少,或消耗相同的燃料,做功较多.故B错误.
C.热机的效率是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的比值越大.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效率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
D.根据内燃机的能量流向,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多,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对热机效率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热机效率和功率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14.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D. 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
【答案】C
【解析】
【分析】
A.该物质在15~20min内正在熔化,持续吸热,故A错误;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升高,故B错误;
C.该物质熔化是温度在80℃不变,熔点为80℃,熔化时间
故C正确;
D.不需要测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故D错误。
故选C。
1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 静止的物体也有内能D.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也不一定能升高
【答案】CD
【解析】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词描述热量,故A错误;
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所以静止的物体也有内能,故C正确;
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能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CD。
16.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D
【解析】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冰的形成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7.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如图甲示,这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___________;将一带电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___________;将此带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丙图所示,这是因为两金属箔片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彼此排斥。图丙装置工作原理与图丁装置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 ①. 吸引轻小物体 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③. 失去 ④. 不相同
【解析】
[1]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电,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带电的玻璃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小球带正电,玻璃棒也带正电,有机玻璃靠近泡沫塑料小球,发生排斥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片的电子与正电荷中和,金属箔片失去电子带正电,两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4]图丙装置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图丁装置工作原理是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图丙装置工作原理与图丁装置不相同。
18.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来反映的(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3)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除了转换法外还有_________。
(4)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则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J/(kg·℃)。
(5)下列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答案】(1) ①. 温度计 ②. 天平
(2)加热时间(3)控制变量法
(4)
(5)乙
【解析】
【小问1】
[1][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需要测量温度和质量,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天平。
【小问2】
两烧杯内放入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越多,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小问3】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需要控制它们的质量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小问4】
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是食用油的2倍,则,由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小问5】
已知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大,在加热相同时间时,水升温比食用油慢,故乙符合题意,甲丙不符合题意。
故选乙。
19. 小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这样做温度计的示数会偏_____(填“大”或“小”);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当时大气压可能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在图丙中_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分析图丁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小李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 ①. 温度计的感温泡触碰到了烧杯底 ②. 大
(2) ①. 98 ②. 低于
(3)a(4)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 ①. 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 ②. 升高
【解析】
【小问1】
[1][2]温度计在使用时,感温泡不能触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因此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感温泡触碰到了烧杯底,由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较高,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会偏大。
【小问2】
[1][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示数为98℃。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因此可知当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小问3】
水沸腾前,下部温度高,上部温度低,因此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外围水蒸气不断液化,气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上下温度一致,因此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因此a图是沸腾时的情景。
【小问4】
由图丁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还在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小问5】
[1][2]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高于试管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可以继续吸热,因此可知,加入食盐后,烧杯中水的沸点升高。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9分,共18分)
20. 某团队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野营时,使用铁锅烧水,他们发现把体积为2kg的水从10℃加热到85℃时,共消耗了0.5kg的干木柴。(c水=4.2×103J/(kg·℃),q=1.2×107J/kg,)求:
(1)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铁锅烧水的效率。
【答案】(1)6×106J
(2)6.3×105J(3)10.5%
【解析】
【20题】
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1题】
水吸收的热量
【22题】
铁锅烧水的效率为
21. 参加今年国庆阅兵的运20是我国自主发展的大型运输机,它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若运20在高空中飞行时在恒定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以720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需要燃烧的航空煤油4800kg。已知飞机发动提供的机械功率是3.2×107W,航空煤油的热值为4×107J/kg。试求:在这1h内:
(1)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发动机获得水平推力F是多大?
(3)该飞机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大?
【答案】(1)1.92×1011J;(2)1.6×105N;(3)60%
【解析】
解:(1)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m=4×107J/kg×4800kg=1.92×1011J
(2)该飞机水平匀速飞行的速度
v=720km/h=200m/s
由得
(3)该飞机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则发动机做的功为
W=Pt=3.2×107W×3600s=1.152×1011J
发动机的热效率为
答:(1)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92×1011J;
(2)发动机获得水平推力F1.6×105N;
(3)该飞机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60%。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200
20
8
45
食用油
200
20
4
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十三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