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蒙古高原北部森林具有的特点是, 该季节可能是北半球的, 该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 记录树影M1时当地地方时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户分离(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1982—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间()
A. 经济水平差异B. 人口密度差异C. 矿产资源差异D. 人口性别差异
2. 2015—2019年流动人口减少可能会()
A. 降低城镇人口比重B.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C. 改变交通运输布局D. 增加人们消费支出
【答案】1. A2. B
【解析】
【1题】
由图可知,1982—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而进行区域间的流动,A正确;人口密度差异和人口性别差异对人口流动影响不大,BD错误;区域间矿产资源差异不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故此题选A。
【2题】
由图可知,2015—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A错误;由于流动人口减少,一些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能会促进其经济转型发展,B正确;流动人口减少不会改变交通运输布局,也不会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C、D错误。故此题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蒙古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范围包括蒙古国全境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下图示意蒙古高原植被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 影响蒙古高原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热量C. 水分D. 光照
4. 蒙古高原北部森林具有的特点是()
A. 树基常有板状根B. 群落结构简单C. 阔叶、全年常绿D. 阔叶、秋季落叶
5. 甲地在发展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B. 气候变暖C. 放射性污染D. 土地荒漠化
【答案】3. C4. B5. D
【解析】
【3题】
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蒙古高原位于内陆,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自东向西植被分布大致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分布主要受水分影响,故A、B、D错。故选C。
【4题】
蒙古高原北部纬度较高,森林植被大多为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群落结构简单,故B正确;树基常有板状根的是热带雨林;阔叶、全年常绿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阔叶、秋季落叶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C、D错。故选B。
【5题】
甲地降水少,气候干旱,为草原植被,且靠近农耕区,过度放牧与开垦会破坏植被,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D对;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区域,A错;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放射性污染的产生原因一般为核电站泄漏、医疗照射、核工业和核试验等,此地多为农牧活动B、C、错误。故选D。
【点睛】蒙古国自然环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昼夜温差大,植被有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季节海平面平均气压场(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季节可能是北半球的()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7. 图中气压中心仅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A. a、bB. c、dC. e、fD. e、g
8. 该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
A. 冷干的东北风B. 暖干的东南风C. 湿热的西北风D. 冷湿的西南风
【答案】6. D7. A8. C
【解析】
【6题】
由图可知,图示季节欧亚大陆被高压控制,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故该季节应为北半球冬季。此题选D。
【7题】
a为赤道附近的低压中心,属于热力原因(热)形成;b为亚洲高压,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属于热力原因(冷)形成;c、e分别是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和热力原因共同作用形成;d、f、g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形成。故,仅由热力性质形成的是a、b,此题选A。
【8题】
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大陆低压,其西北部盛行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偏形成的西北风,是由较低纬度海域吹向较高纬度大陆的湿热气流。故ABD错,此题选C。
【点睛】季风的成因有: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024年6月21日某学校(33.5°N,105°E)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校内操场上树影(树高15米)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其中M2为北京时间17:30的树影,树影M1和树影M2长度相等(tan80°≈5.67,tan33°≈0.65)。完成下面小题。
9. 记录树影M1时当地地方时为()
A. 4:30B. 5:30C. 6:30D. 7:30
10. 该日操场树影由M1到M2的变化过程中()
A. 树影长度一直变长B. 树影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C. 树影长度一直变短D. 树影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11. 该日北京时间13:00操场树影最接近()
A. 23米B. 10米C. 5.5米D. 2.5米
【答案】9. D10. B11. D
【解析】
【9题】
材料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小时,M2为北京时间17:30的树影,即为当地地方时16:30的树影,树影M1、M2长度相等,则其出现时的地方时关于正午12:00对称,可推知记录树影M1时当地地方时为7:30。故A、B、C错,此题选D。
【10题】
由上题可知,M1为当地地方时7:30的树影,此时太阳高度较小,树影较长,之后太阳高度不断增大,树影逐渐变短;当地地方时12:00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树影达一天中最短;之后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树影又逐渐变长,故树影由M1到M2的变化过程中树影长度的变化状况为先由长变短,然后由短变长;树影由西南移向北,再移向东南,呈顺时针方向转动。A、C、D错,此题选B。
【11题】
该日北京时间13:00为当地地方时12:00,此时的太阳高度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133.5°-23.5°1=80°,推知此时树影长度=15/tan80°≈2.65,最接近2.5米。故此题选D。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点睛】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一天之中12点时影子最短。
桌子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西临黄河,东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属背斜山,由于长期受干燥剥蚀和抬升作用,故具有桌状山顶。下图为桌子山和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桌子山西侧坡陡谷深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地壳下沉D. 山体滑坡
13与石灰岩相比,石英砂岩()
①硬度小②硬度大③形成时间早④形成时间晚
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12. A13. B
【解析】
【12题】
由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桌子山西临黄河,可推测桌子山西侧坡陡谷深主要是由黄河下切侵蚀造成的,故B、C、D错,此题选A。
【13题】
由图示信息可知,桌子山是在背斜构造基础上经过地壳抬升、外力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石英砂岩位于石灰岩下部,形成时间较早;桌子山顶部石英砂岩裸露,无石灰岩分布,说明石灰岩硬度较小,不耐侵蚀。故②③正确,此题选B。
【点睛】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与固结成岩等。
梵净山蘑菇石由两块方形巨石叠加而成,上大下小,形似蘑菇,高约10米,是沉积岩在古火山环境中发生了浅变质后经风化、侵蚀等作用而成。下图为梵净山蘑菇石景观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序号表示喷出岩风化、侵蚀作用过程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15. 从岩石类型看,梵净山蘑菇石属于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戊
16. 梵净山蘑菇石形状的成因主要是()
A. 差异化侵蚀B. 地壳抬升C. 海浪侵蚀D. 河流沉积
【答案】14. C15. D16. A
【解析】
【14题】
结合图可知,图中沉积物转化成丁,则丁沉积岩,乙丙丁戊都可以转化为甲,故甲为岩浆,甲可以转化为丙乙,故丙乙为岩浆岩,并可以直接转化为沉积物,故丙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侵入型岩浆岩,则戊为变质岩,故①代表岩浆喷出作用或侵入作用,②代表地壳抬升,③代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④代表固结成岩,C正确,ABD错,故选C。
【15题】
由材料可知,梵净山蘑菇石属于变质岩,由上题可知,图中甲为岩浆,乙为侵入岩,丙为喷出岩,丁为沉积岩,戊为变质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题】
结合图示可知,梵净山蘑菇石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分层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同,导致不同分层岩石的抗侵蚀程度不同,因此形成上大下小的蘑菇形状。故梵净山蘑菇石的成因主要是差异化侵蚀A对;梵净山蘑菇石位于山地,不受海浪侵蚀C错;材料中显示梵净山蘑菇经风化、侵蚀作用而成,B、D错,故选A。
【点睛】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坨”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的沙丘(当地称为坨子地),沙丘多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垄岗状,沙岗上广泛分布着榆树疏林;“甸”即相对低平的洼地(当地称为甸子地),是牧民主要的放牧场所。科尔沁沙地土壤的最低温度,春、夏季出现在凌晨4:00前后,秋、冬季出现在22:00—23:00。下图示意2018—2019年科尔沁沙地不同深度土壤平均温度的变化。
(1)简析与春、夏季相比,秋、冬季科尔沁沙地土壤最低温度出现时间较早的主要原因。
(2)描述科尔沁沙地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甸子地成为放牧场所的有利条件。
(4)说出在甸子地的利用过程中应该重点防治的土壤问题。
【答案】(1)秋、冬季日落早,地表开始降温的时间早;风力强劲,土壤散热快;土壤含水量小,降温快。
(2)特征:表层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大,深层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小;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
原因:表层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和大气等影响较深层土壤大,土壤温度变化更加剧烈;夏季太阳辐射较冬季强,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度都较高。
(3)甸子地地势低洼,水分条件好,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周围有沙岗和榆树疏林遮挡,风力小,利于牲畜避风、御寒;地下水埋藏浅,利于牧民获取生产、生活用水。
(4)土壤沙化(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或土壤盐碱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科尔沁沙地土壤温度变化为情境材料,涉及土壤、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和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等能力。
【小问1】
影响土壤温度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海拔高度、地形、坡向、土壤湿度、植被等。与春、夏季相比,秋、冬季昼长短,日落早,地表开始降温的时间早;秋冬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大,多大风,地表降温快,土壤散热快;秋冬季降水少,土壤湿度小,不利于保温,降温快。
【小问2】
结合图示可知,土壤深度越大,温度季节变化越小,即表层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大,深层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小;不同深度的土壤均表现为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相比,受太阳辐射及大气影响更大,季节变化差异更大;影响土壤温度的主要因素为太阳辐射,夏季太阳辐射大于冬季,故不同深度的土壤均表现为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
【小问3】
本题可从放牧、生活生产需求上考虑。结合材料可知,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甸子地地势低洼,沙岗上广泛分布着榆树疏林;地势低洼利于汇集水分,水分条件好,利于植被生长,且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利于牧民解决生活、生产用水,利于放牧;秋冬季节多大风,沙岗上广泛分布着榆树疏林,利于减小低洼地风速,利于牲畜避风、御寒。
【小问4】
甸子地为主要的牧场。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牧场利用不当,容易出现过度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灌溉不当等原因造成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纵横相交的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曲线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指出图示时刻D地的地方时和E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判断图示时刻北半球的节气,并说明判断理由。
(3)简析图示日期后两个月内湖南省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
【答案】(1)
D地的地方时:4:00。E地的正午太阳高度:43°。
(2)
节气:冬至。理由: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冬至日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湖南省位于北半球,期间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解析】
【分析】此题以光照图为依托,涉及地方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问1】
结合光照图可知,曲线为晨昏线,左侧为昏线,右侧为晨线。结合所学知识,晨线与赤道交点坐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从图上可以看出D点和晨线与赤道交点相差30°,相差2个小时,且D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的西侧,时间晚2个小时,故此时D点为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故此时节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D点的正午抬眼高度为43°。
【小问2】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此时节气为冬至日,
【小问3】
图示日期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仍位于南半球,故湖南昼短夜长;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故湖南昼变长,夜变短。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曲流是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分为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自由曲流多见于河流中下游,深切曲流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深切到基岩中形成的。子曲是澜沧江上游扎曲的支流,流经青海、西藏,子曲拐弯是在自由曲流基础上发育的深切曲流。下图为子曲拐弯景观图。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子曲拐弯景观的形成过程。
(2)说出子曲拐弯处聚落分布的位置特点,并分析原因。
(3)简述子曲拐弯地区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答案】(1)河流流经地形开阔区域,以流水侧蚀作用为主,凹岸受蚀,凸岸堆积,形成自由曲流;自由曲流形成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深切曲流,最终形成子曲拐弯景观。
(2)特点:集中分布在河流拐弯处的凸岸。
原因:河流凸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弱,稳定性强;泥沙堆积,土壤相对深厚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河岸较缓,便于生活、生产取水。
(3)子曲拐弯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为公路;为减缓道路坡度,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山地地形导致交通线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地质构造复杂,稳定性差,道路安全度低;河道弯曲,水流急促,不利于航运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曲流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曲流的成因、曲流对聚落、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
根据材料“子曲拐弯是在自由曲流基础上发育的深切曲流”,“自由曲流多见于河流中下游,深切曲流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深切到基岩中形成”,由此可知子曲拐弯地质历史上地形平坦,以流水侧蚀作用为主,凹岸受蚀,凸岸堆积,河流容易形成曲流;后来随着地壳缓慢抬升,地势起伏变大,河流落差加大,流水的下切作用增强,河床不断加深,形成深切曲流,最终形成子曲拐弯景观。
【小问2】
特点:集中分布在河流拐弯处的凸岸。
原因:河流凸岸以流水堆积为主,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适宜聚落选址;河流凸岸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农耕;靠近河流,便于生活、生产取水等。
【小问3】
根据材料可知,子曲拐弯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地势起伏大,子曲河道弯曲,这种地形特点会影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交通建设难度和成本、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方式: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灵活性、利动性更强的公路运输为主;子曲拐弯处河道弯曲,水流速度较快,不利于发展水运。交通运输线路: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的河谷地带,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以减缓坡度,降低建设难度,提高行车安全。交通运输建设难度和成本:山区地形崎岖,使得交通线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交通运输安全:山区地质构造复杂,边坡稳定性差,地质灾害多发,交通运输安全度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W)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