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即找出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真相沦落为妄想。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那么它必然存在于某处。桌上有一盏灯,这是本体真相,因为它确实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逻辑真相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肯定一个命题意味着已判断它为真,反之亦然。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例如一个命题说一艘船泊在码头上,如果这里确实有一艘船,确实有一个码头,而这艘船确实泊在码头上,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判断一个真命题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上例中,如果那个命题所说的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则命题就是假的。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即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客观情况。如果不能判断一个命题如“狗在车库里”的真假,那么仅仅在大脑中思考狗、车库或者其他相关概念是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我们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当人们撒谎时,他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欺瞒篡改,他知道“A是B”,但他说出来的却是“A不是B”,逻辑真相反映的就是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如果说某个关于物质世界的特殊命题是真的,那是因为它与相对论是一致的。使这个命题逻辑上正确的正是相对论本身,因为相对论被认为是真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它与真实的物质世界是相符合的。由此可以看出,融贯说如果想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因为符合论更为基础。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所依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事实,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
(摘编自D·Q·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真相》,赵明燕译)
材料二:
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必须以看到它的本质、揭示它的真相为前提,即人的思想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是,人们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并不等于对事物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揭示了真相,我们的认识仍处在对事物现象的感知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还不能证明我们已经获得了真理性认识,其实,搞清楚事物的真相,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客观世界中,真相与假象是常常混淆着的,以至于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真假难分: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可能出现真假颠倒的情况:有的时候,真相与假象常常是并存着的情况——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更增加了人们分辨真假的难度。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很难,这主要因为人性极端复杂多变。正如一个西方谚语说:“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揭示事物的真相有难度,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社会原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一些人认为是利害相关的问题上,把问题的真相宣示出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人们为了揭示事物的真相,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或者刁难,有时,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遭到了当时罗马教廷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理论违背了圣经的教义。哥白尼坚持自己的观点,被判处火刑,不过,科学已经证明,真理是在哥白尼这一边,可见,在寻找真理的这一步中,即为了充分地揭示出事物的真相,必须要拿出勇气,甚至还要有一种个人牺牲精神。虽然揭示真相是有难度的,但是真相毕竟会被揭示。真相之所以必然会被揭示,是因为人们通过揭示事物的真相,进而认识真理。这个过程中,认识主体即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就是能够勇于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那些勇于正视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揭示真实的客观世界,才能够真正把握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我们还应该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摘编自宋惠昌《求真的哲学:真相与真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是个艰巨的任务。
B. 融贯说从属于符合论,以符合论为基础,融贯说如果要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
C.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说明人性极端复杂,要看清人的真面目难度很大。
D. 人作为揭示真相、认识真理的主体,既要勇于正视自我,又要怀着一颗纯真的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一艘船泊在码头上”这一命题是假的,说明现实中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一艘船停泊在那里。
B. 本体真相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
C. 现实生活中,揭示真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甚至要付出惨痛代价,但只有勇敢地揭示真相,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
D. 虽然揭示真相有难度,但真相必然会被揭示,因为我们把揭示事物的真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需要通过揭示真相来认识真理。
3. 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微乎其微,而《两小儿辩日》中,一孩童却认为太阳初升时离地球近而正午时离地球远。
B. 杨贵妃很美吗?在唐朝时期的审美观下,人们认为杨贵妃很美,但是在当代人的审美观下,我们也许不再认为她是美的。
C. 叶尾壁虎有着枯叶一样的条纹和叶状的尾巴,能够将自己完美地融入周围环境中,乍看上去就像一片在秋风中枯萎的树叶。
D. 在许多人眼中,“新闻”一度成为“事实”的同义代名词,然而实际上,“虚假新闻”一直困扰着我们。
4. 围绕“真相”这一论题,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 阅读下面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的情节,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印证了两则材料中的哪些观点。
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答案】1. A 2. C
3. B 4. 材料一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明确真相有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两种基本形态。强调了真相的确认需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引入了符合论与融贯说两种理论,说明了逻辑真相如何基于本体真相并通过理论体系来验证其真实性。
材料二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指出揭示事物真相不等于获得真理性认识,真相与假象常混淆增加分辨难度,且揭示真相有自然和社会原因。同时强调揭示真相所需要的道德勇气和个人牺牲精神,以及认识主体的素质在揭示真相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5. ①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人们夸赞皇帝新装漂亮,是一种主观判断,但实际上皇帝什么也没穿,这违背了本体真相。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称职或不愚蠢,做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判断。
②真相的揭示需要勇气:这个故事反映了材料二的观点,即揭示真相往往需要勇气,甚至可能需要面对社会的压力和挑战。最终,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打破了沉默,勇敢地说出了真相。
③真相与假象的混淆:故事中的骗子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现象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从而造成了材料二中所说的真假难分的情况。皇帝和臣民们都陷入了假象之中,无法认清事实。
④真相最终会被揭示:材料二指出,尽管揭示真相的过程可能会遭遇困难,但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在这个故事中,真相最终由一个孩子揭示了皇帝的裸体,证明了即使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能被掩盖,但终究会有揭露的一天。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真相”的概念及其复杂性。材料一从逻辑学角度区分了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强调了本体真相的基础性和逻辑真相的依赖性。材料二则从哲学和社会现实角度,讨论了揭示真相的难度及其对认识真理的重要性,指出了人性和社会因素对真相揭示的影响。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探寻真相的必要性和挑战,呼吁人们勇于面对和揭示真相,以追求真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解有误。原文材料一提到“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实际上,材料一中指出,“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即作者认为尽管探寻真相艰难,但它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而非可望而不可即。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说明现实中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一艘船停泊在那里”错误,如果“一艘船泊在码头上”这一命题是假的,可能是没有船、没有码头或者船不在码头上等多种情况,而不是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船停泊在那里。
B.“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错误,文中材料一只是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逻辑真相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但不能说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选项曲解文意。
D.“因为我们把揭示事物的真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需要通过揭示真相来认识真理”错误,材料二强调了揭示真相的难度,并指出人们的素质在这种揭示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没有明确将揭示真相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讨论的是“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并不等于对事物获得了真理性认识”,并且提到了在实际生活中真假难辨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找的是一个例子,它描述的现象并不直接支持“真假难辨”或者“揭示真相的难度”。
A.《两小儿辩日》中的孩童根据直观感觉得出的结论,与科学事实不符,说明了直观感知可能误导人们对真相的认知,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B.杨贵妃的美与时代审美观有关,这反映了美的标准随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变化,但与揭示真相的难度无关,更多涉及的是主观评价的变化,而不是客观真相的揭示问题,所以此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C.叶尾壁虎的例子展示了自然界中的伪装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难以辨别真伪,从而增加了识别真相的难度,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D.“虚假新闻”的存在使得公众难以分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直接反映了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材料一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明确真相有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两种基本形态。本体真相指关乎存在的真相,即事物必然存在于某处;逻辑真相是在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的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反映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还提到融贯说从属于符合论且依据融贯说得结论可能荒谬。强调了真相的确认需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引入了符合论与融贯说两种理论,说明了逻辑真相如何基于本体真相并通过理论体系来验证其真实性。材料一的核心在于通过对逻辑推理的理解来界定什么是真相,并且探讨了如何通过逻辑手段来检验一个命题是否为真。
材料二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更多地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揭示真相的重要性及难度。指出揭示事物真相不等于获得真理性认识,真相与假象常混淆增加分辨难度,它指出揭示真相不仅是发现事物的本质,还包括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牺牲的勇气,揭示真相常遇阻碍甚至要付出代价,如哥白尼的例子。同时强调真相必然会被揭示是因为认识主体即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人要做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怀着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才能更好地揭示真实客观世界并把握真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一情节很好地印证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尤其是关于真相的揭示以及人们对真相的认知过程。
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人们夸赞皇帝新装漂亮,是一种主观判断,但实际上皇帝什么也没穿,这违背了本体真相。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称职或不愚蠢,做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判断。而小孩子说出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反映了基于客观事实的逻辑真相,因为小孩子没有受到成人世界的主观观念影响,直接说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话。这符合材料一“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
真相的揭示需要勇气:在这个故事中,尽管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并没有穿衣服,但没有人敢于直接说出真相,因为他们害怕被认为愚蠢或不称职。这反映了材料二的观点,即揭示真相往往需要勇气,甚至可能需要面对社会的压力和挑战。最终,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打破了沉默,勇敢地说出了真相。
真相与假象的混淆:故事中的骗子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和盲从心理,使得所有人相信皇帝穿了一件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到的衣服。这导致了一个虚假的现象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从而造成了材料二中所说的真假难分的情况。皇帝和臣民们都陷入了假象之中,无法认清事实。在这个童话故事中,社会地位和人们对地位的追求成为了掩盖真相的主要因素。每个人都害怕承认自己看不到衣服的事实,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会因此受损。
真相最终会被揭示:材料二指出,尽管揭示真相的过程可能会遭遇困难,但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在这个故事中,尽管一开始没有人敢说出真相,但最终还是由一个孩子揭示了皇帝的裸体,证明了即使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能被掩盖,但终究会有揭露的一天。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院落构成
孙光新
①院落是一种理想,我乐于描绘院落的构成。
②首先,要有明朗的阳光洒进来,要有舒适的风来来回回。阳光照临院落,院落也成了阳光的一部分。风又吹散了阳光,或者让阳光飘忽成一种幻影的状态,让阳光柔和起来,院落清爽起来。无法触摸的阳光的色彩、风的声音真实如院落的一部分,院落就在其中舒展开来。阳光、风善于描述事物,不经意间也在事物上留下自己无法磨蚀的印记。这是院子里最为恒久的事物,千百年来唯有它们不曾变化。
③青年河畔的人们管院落叫天井。阳光很好的时候,父亲会在天井晒粮食。棒子粒、麦粒里会有黑黑的小油子碌碌地向外爬着。这时,会有鸟儿飞过来吃虫,也啄食散落的棒子粒、麦粒。即使不喂鸡,冬天里父亲还是会在院里撒一些麦粒,或者棒子粒。他说,鸟儿的口粮,冬天里就要还给它们。
④院落里还要有树,这是所有人的理想。我家前面院落里有一棵槐树,记事起,那颗槐树就一直枝叶繁茂。夏天里,我就蹲在大槐树下的阴凉里玩耍。一串串的槐角由枝叶间垂下,槐角晶莹剔透,圆润美好,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让孩子心生欢喜。踩在板凳上,仰头伸手几串下来玩,最后弄得手上黏黏的,槐叶细腻,摘下来沿中间折起来放嘴边一下下地使劲嘬着,发出好听的吱吱声响,如鸟鸣。我不知道槐树是哪位先人种的,我没有问过父亲。如果他也不知道,只能去问家族里的迷糊爷爷,如果他也不知道,这就是永久的秘密了。枝叶繁茂的槐树是先人对我们的希望与荫庇。后面院落宽阔了太多,中间有一棵石榴树,满院的阳光与石榴树的绿荫彼此照应,石榴花开了,火红的色彩散缀在满树细小的绿叶间,有数不清的小蜜蜂围着花朵嗡嗡着,地面上一片落红。石榴熟透时都裂开了,露出密密麻麻的、红红的、饱满多汁的石榴籽,让人垂涎欲滴。大爷爷说看到饱满多籽的石榴就想起热闹、兴旺的家庭,但是,大爷爷和大奶奶一辈子无生养。
⑤打破院落安静的,是自由散漫的鸡、鸭、鹅。奶奶多病,她唯一的劳动就是撒一把把的粮食喂鸡,看鸡钻窝,捡鸡蛋。我想偷鸡蛋极不容易。早上上学天还不太亮,我蹑手蹑脚地在鸡窝前蹲下,轻轻拿开鸡窝门里的砖,往里摸。那时候鸡们还没有睡醒,我的手伸进去,它们也就是弱弱地“咕咕”一两下就息了声。鸡窝口有鸡蛋就偷一个。当然,我只在店子集那天偷。早上偷了先放柴禾窝里,上学时再偷偷带到学校,中午放学先去店子集桥头卖鸡蛋。一个鸡蛋八分钱,偷两三次就可以买一本小人书,老太太捉不到我。她也纳闷,看得好好的,一晚上这死鸡把蛋下哪里去了,后来,我长大成家了,有了孩子。小女儿一周岁的时候,母亲把她接回乡下。孩子与院子里七八只鸭鹅成了好朋友。鸭鹅们满院子里跑,小女儿跟在后面跑,抑或鸭鹅们跟着女儿跑。一个摇摇晃晃的、走路不稳的孩子,七八只呆呆的鸭鹅,装满院落,杂乱里有热闹。热闹总是稍纵即逝,孩子长大走了,鸡、鸭、鹅也不见了。
⑥一个院落里要有安详地晒太阳或者慢吞吞做零活的老人。我家后面院落里,有大爷爷、爷爷两个老头儿;二爷爷一个人在前面院落独居,后院以石榴树为界,南屋、西屋是大爷爷的。冬天里他抄着手跑到北屋里,喊我给他搬圈椅子。他要在北屋墙根下晒太阳,偶尔也会戴上老花镜坐在圈椅子里看古书。爷爷看他的眼光不对劲起来,他觉得大爷爷侵犯了他的权益。他固执地以为石榴树北边只能是他的地盘。大爷爷跑到他的势力范围指使我干这干那,他只能在院子里生闷气。后来,大爷爷和二爷爷先后走了。失去这两个可爱的老头儿,只留下闷葫芦一样的爷爷终日待在院落里。他也到了终日在回忆中度日的年岁,我听到了他发出的微弱叹息声。院落,布满他凌乱不堪的回忆,在愈加空阔、寂寥之中蒙上了古旧色彩。
⑦所幸,总会看到有一两个从院落里蹦出来或隐进去的幼小身影。尽管他们尚不懂得院落也不知道自己就是院落的一部分。孩子们总也闲不下来,所有的物件在他们眼里都是可以摆弄的,这使得院落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人是院落的灵气所在,但时间却在磨蚀着人的灵气。
⑧时过境迁,院落里的许多事物已经少了,比如农具。不曾想到,光鲜的农具也走进了落寞时代。千百年的农具史即将被改写,说不上悲哀,也说不上喜悦,青年河畔每户人家对这一结局早已明了。农具还带走了院落里的诸多事物,比如牛,比如羊,比如小推车,比如麦场。当然,更多的还是遗忘,它们的消失,也带走了那种生活,以及其间的烟火气息。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父亲冬天会在院里撒一些麦粒或棒子粒给鸟儿,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触觉、听觉等角度描写槐树,表现“我”的童趣与快乐。
C. 爷爷对大爷爷不满,是一种难以调和的家庭矛盾,呈现出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
D. 文章多用叠词描绘院落里的事物,形象地描绘出孩童眼中各种物象的特点。
7. 关于文中第⑤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段落表面上是写鸡、鸭、鹅等家禽,实则写人与事,承载着“我”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B. “我”偷鸡蛋换钱买小人书的事,既写出了“我”童年的快乐,又蕴含着“我”对奶奶的愧疚之情。
C. “弱弱地‘咕咕’一两下就息了声”一句,语言质朴又鲜活,生活气息浓厚,体现作者敏锐的感知力。
D. “摇摇晃晃”“呆呆”等词语,运用细节描写,将小女儿和鸭鹅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8. 文章为什么先写院落里的阳光、风、鸟和树,后写家禽、人事与农具?
9. 有人说,本文自始至终流露出落寞之情;也有人说,文章处处充盈着温暖之意。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奠定氛围基础。先写阳光、风、鸟和树为院落营造自然宁静且恒久的氛围,为后文描写做铺垫。
②丰富内容层次。后写家禽、人事与农具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层次逐步深入。
③展现院落构成。从自然元素到生活场景再到时代变迁下的事物,全面展现院落的构成。
9. ①既流露出落寞之情又充盈着温暖之意。
②落寞体现在事物消失和人离去。如农具等事物的消失带走烟火气息,老人离世让院落空阔寂寥。
③温暖表现在和谐画面与美好回忆。父亲给鸟儿撒麦粒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孩子在院落玩耍充满温馨回忆。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绘院落中的阳光、风、树木、家禽和人事,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院落。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官描写,勾勒出童年记忆中的温暖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的感伤。文章在温暖与落寞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变化的无奈,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是一种难以调和家庭矛盾”错误。爷爷对大爷爷的不满并不是难以调和的家庭矛盾,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展现了两位老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矛盾冲突。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又蕴含着‘我’对奶奶的愧疚之情”说法不准确。“我”偷鸡蛋换钱买小人书的事主要体现了童年的调皮和对小人书的渴望,文中并没有明确体现出“对奶奶的愧疚之情”。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文章开篇描写阳光照临院落,风让阳光柔和、院落清爽,阳光和风是院子里最为恒久的事物,“这是院子里最为恒久的事物,千百年来唯有它们不曾变化”,为院落营造出自然宁静且恒久的氛围。这种氛围为后文对院落中其他事物的描写奠定了基础,让读者在阅读后续内容时,能更好地感受到院落的独特韵味。
后写家禽、人事与农具,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写鸡、鸭、鹅打破院落安静,“打破院落安静的,是自由散漫的鸡、鸭、鹅”,奶奶喂鸡捡鸡蛋,“奶奶多病,她唯一的劳动就是撒一把把的粮食喂鸡,看鸡钻窝,捡鸡蛋”,以及大爷爷和爷爷在院落里的活动,还有农具的变迁等,这些内容使文章从单纯的自然景观描写扩展到生活场景和时代变迁的层面,层次逐步深入。
先写阳光、风、鸟和树这些自然元素,如父亲在天井晒粮食时有鸟儿飞来,院落里有槐树和石榴树等,“院落里还要有树,这是所有人的理想。我家前面院落里有一棵槐树……后面院落宽阔了太多,中间有一棵石榴树”。后写家禽带来的生活场景以及农具反映出的时代变迁,从自然元素到生活场景再到时代变迁下的事物,全面展现了院落的构成,让读者对院落有更完整的认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一方面,文章中流露出落寞之情。例如,农具的消失,“不曾想到,光鲜的农具也走进了落寞时代……它们的消失,也带走了那种生活,以及其间的烟火气息”;大爷爷和二爷爷的离世,“大爷爷和二爷爷先后走了。失去这两个可爱的老头儿,只留下闷葫芦一样的爷爷终日待在院落里……在愈加空阔、寂寥之中蒙上了古旧色彩”。另一方面,文章也充满温暖之意。父亲冬天给鸟儿撒麦粒,“即使不喂鸡,冬天里父亲还是会在院里撒一些麦粒,或者棒子粒。他说,鸟儿的口粮,冬天里就要还给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温暖;孩子在院落里的玩耍,“孩子与院子里七八只鸭鹅成了好朋友……杂乱里有热闹”,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和美好的回忆。文章在整体上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带来的落寞感,又有许多温暖的回忆,呈现出复杂的情感交织。
农具等事物的消失确实让人感到落寞,“不曾想到,光鲜的农具也走进了落寞时代……它们的消失,也带走了那种生活,以及其间的烟火气息”,农具的消失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老人的离世也让院落变得空阔寂寥,“大爷爷和二爷爷先后走了。失去这两个可爱的老头儿,只留下闷葫芦一样的爷爷终日待在院落里……在愈加空阔、寂寥之中蒙上了古旧色彩”。
父亲给鸟儿撒麦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温暖,“即使不喂鸡,冬天里父亲还是会在院里撒一些麦粒,或者棒子粒。他说,鸟儿的口粮,冬天里就要还给它们”。孩子在院落里玩耍充满温馨回忆,小女儿与鸭鹅在院子里的互动,“孩子与院子里七八只鸭鹅成了好朋友……杂乱里有热闹”,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和美好。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①。”太宗称善,诏令自是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今夙夜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材料二:
太宗制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故当时言无不尽,而治得其理。然则以是为尽听言行政之理乎?抑有未尽然者。治惟其人,不惟其法。以王珪、魏征为谏议大夫,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而太宗之明,足以折中群论而从违不爽,则可矣。必恃此以立为永制,又奚可乎?命官图治之道,莫大乎官各明其守,而政各任于其人。庶务分治于六官,其属详其目,其长持其纲,皆有成宪之可准也。或举、或废,或倚法而挟奸私,或因时而为斟酌,各以其所效之成能为得失;然而有待于天子宰相之裁成者,则太宗之制,令五品以上更宿内省,以待访问,固善术也。下有利病得达于上,而上得诘其勤怠公私以制其欺;若夫小有过误,则包含教戒而俟其改。如使谏官毛举细过以相纠,则大体失而争党起于细微,乱世之所以言愈棼②而事愈圮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
[注]①狂瞽:愚妄无知,多用为谦词。②棼:纷乱。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陛下开圣A虑B纳C刍荛D愚臣E处不讳之朝F实愿G罄H其狂瞽。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而不用”与《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中的“而”用法相同。
B. 举,指出,与《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举”意思不同。
C. 爽,差错,与《促织》中“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爽”意思相同。
D. 善,好的,与《劝学》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善”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认为一个人不愿接纳别人的规劝,就不能去规劝别人;他愿意接纳臣子的进谏,也希望大臣们虚心接受别人的规劝。
B. 唐太宗认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他勉励大臣们像魏征一样,勇于向自己进速,切中过失。
C. 王夫之认为,日常事务由臣子按规章制度处理,朝廷能够依据臣子的政绩来考察他们的得失,但这需要天子与宰相最终加以裁断。
D. 王夫之认为,唐太宗让谏官列举官员们细碎的过失而加以弹劾,丧失了大体,引起了党争,为后世之乱埋下祸根。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2)命官图治之道,莫大乎官各明其守,而政各任于其人。
14. 材料二中,王夫之对唐太宗建立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制度持怎样的看法?
【答案】10. BDF
11. A 12. D
13.
(1)一天有成千上万的事务,一个人来听取并做出决断,即使再怎么忧虑劳累,怎么能做到尽善尽美呢?
(2)任命官员治理好国家的方法,莫大于让官员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而政务委派给各人负责。
14.
①王夫之对唐太宗建立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制度持肯定态度,但他认为这并不是治理国家的唯一方法。
②王夫之强调,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合适的人才,各司其职,政务由各人负责,天子和宰相最终裁断。
【解析】
【分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唐太宗与大臣们的对话,展现了唐太宗重视进谏、虚心纳谏的治国理念。材料一描述了唐太宗设立谏官制度,鼓励大臣直言进谏的情景。材料二则是王夫之对这一制度的评价,认为制度虽好,但更重要的是选对人,强调治国在于人而非仅靠制度。整体上,文章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和王夫之对治国之道的深刻见解。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
“陛下”是主语,“开圣虑”、“纳刍荛”是结构相同的谓语和宾语,在其后BD处分别断开;
“愚臣”是主语,“处”是谓语,“朝”是宾语,结构完整,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表假设,如果/表修饰。句意:说的话如果不被接受。/泉水缓缓地流动。
B.正确。指出/举荐。句意:指出自己的过错。/后来的刺史荣荐举我为秀才。
C.正确。句意:足以协调各种意见,依从或违背没有差错。/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D.正确。好的/善行。句意:本来就是很好的办法。/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唐太宗让谏官列举官员们细碎的过失而加以弹劾……”错误。原文说“如使谏官毛举细过以相纠,则大体失而争党起于细微,乱世之所以言愈棼而事愈圮也”,这是王夫之论证时的一种假设情况,并非唐太宗的实际做法。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机”,事物;“断”,决断;“虽”,即使;“安”,怎么。
(2)“图治”,治理好国家;“道”,方法;“明”,明确;“任”,委派。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太宗制谏官随宰相入阁议事,故当时言无不尽,而治得其理”可知,王夫之认为唐太宗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一定积极作用,使得言无不尽,国家治理合理,可以持肯定态度;“然则以是为尽听言行政之理乎?抑有未尽然者”,但他认为这并不是治理国家的唯一方法,不能将此作为尽听言行政的永久制度。
②王夫之强调,“治惟其人,不惟其法”,“命官图治之道,莫大乎官各明其守,而政各任于其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合适的人才,让他们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依据成法处理事务;政务由各人负责,天子和宰相最终裁断。如果谏官只列举细过相互纠察,会失大体而引发党争,导致乱世。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们说:“我虽然不英明睿智,但幸亏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君。因此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说的话如不被接受,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 太宗称赞他说得好,下诏规定从今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及三品以上官员入阁商议国事时,都要让谏官跟着进来,有失误就进谏。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现在日夜渴望你们尽力进谏。你们也必须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加以庇护而不接纳呢?倘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贞观十六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的才华,别人比不上。由此说来,君主必须得到匡正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自己的过错。一天之中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务,靠一个人来断事,即使再辛苦劳累,又怎么能把事情全部处理好呢?我常常想念魏征,他随时随事都能进谏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镜照形一样,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 于是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勉励他们。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材料二:
唐太宗规定谏官随同宰相进入内阁商议国事,所以当时言无不尽,国家治理得很好。然而,能把这作为听言行政的全部道理吗?还是有不完全这样的情况。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用人,而不只是靠制度。让王珪、魏征担任谏议大夫,房玄龄、杜如晦担任宰相,加上唐太宗的英明,足以协调各种意见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是可以的。一定要依靠这种制度并把它确立为永久的制度,又怎么可以呢?任命官员图谋治国的办法,没有比让官员各自明确他们的职守,并且把政事分别交给适合的人去做更大的了。日常事务分别由六官处理,他们的属官详细地制定具体的条目,他们的长官掌握主要的原则,都有现成的法规可以遵循。有的实行,有的废除,有的依据法律而夹杂着奸私,有的根据时势而加以斟酌,各自以他们所做出的成绩来判定得失;然而还有需要天子和宰相来进行裁决的事,那么唐太宗的制度,命令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以便接受询问,本来就是很好的办法。下面有有利或有害的情况能上报到上面,上面能够责问他们是勤勉还是懈怠、是出于公心还是私意,以此来制止他们的欺诈行为;如果有小的过失错误,就宽容并教育告诫他们,等待他们改正。如果让谏官列举细小的过失来相互检举,那么就会失去大局而争斗的党派就会在细微的事情上产生,这就是乱世时言论越来越纷乱而事情越来越败坏的原因。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
皮日休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
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
岩边候吏①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
更向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②。
[注]①候吏:古代迎送宾客的官员。②草茅臣:在野未出仕之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承诗题,介绍裴公途经襄州暂停休,为后文叙写出游张本。
B. 颔联写了诗人陪同裴公出游时的情景,出行的浩大阵仗惊动了山鸟。
C. 颈联选取“云”“竹”“露”等意象描写山中景致,不事雕琢,清新自然。
D. 本诗尾联在语意上比首联中“胜地偷闲”更进一步,言有尽而意无穷。
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首联写出诗人在繁忙的行程中得以在襄州延庆寺偷得一日清闲,表现出一种暂时摆脱忙碌、享受宁静的愉悦之情。
②表达对裴公行为的赞美。颔联通过写对裴公出游不安排前驱人员,体现了诗人对其不重官场礼仪、爱民亲民的赞美。
③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尾联通过“碧山”“犹有草茅臣”等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解析】
【导语】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陪同裴公游览襄州延庆寺的情景,展现了山中清新自然的景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之情,尾联更是点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复杂而深沉。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出行的浩大阵仗惊动了山鸟”错误,颔联“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意思是不安排前驱人员惊扰野鸟,只是让后面的车乘载着诗人,这表明裴公是一个体贴自然、不张扬的人,并非说浩大的阵仗惊动了山鸟。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丹霄”本谓绚丽的天空,指帝王居处、朝廷、京都。“丹霄路”指去京师之路。“征轮”意为远行人所乘之车。这二句说裴公在去京师的路上暂时歇脚,在胜地襄阳忙中偷闲作一日游览。描述了诗人从繁忙的政务中暂时抽身,来到延庆寺享受宁静的时光,表明诗人暂时脱离了这种紧张的生活状态,寻找内心的平静的快乐。
颔联通过写对裴公出游不安排前驱人员惊扰野鸟,只是让后面的车乘载着诗人,表达了诗人不希望自己的出行惊扰到自然界的生物,体现了诗人对扰民行为的反感和对官场礼仪的厌倦,对裴公亲民爱民做法的赞扬、景仰之情。
颈联通过对岩石、竹林、新露等景物的描写说明尾联是诗人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尾联表明诗人希望能在更深的山林之中找到真正的隐士,那些远离尘嚣、保持清廉的“草茅臣”,或许正是诗人内心追求的理想人格。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将心比心、推已及人之意,是“仁”的表现之一。
(2)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袤、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3)古诗词中经常以野草繁茂表现荒凉衰败,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己所不欲 ②. 勿施于人 ③. 大漠穷秋塞草腓 ④. 孤城落日斗兵稀 ⑤. 过春风十里 ⑥. 尽荠麦青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腓”“荠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中国中医药论坛会场内,每张桌子上摆放的绿色罐装鹧鸪茶,吸引了全场嘉宾的目光。会场外,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中医药创新成果展解答了大家的疑问。鹧鸪茶、四季时令茶、中药香囊、艾灸贴……约30种中医药饮品、食品、用品等整齐摆放在展会桌面上,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前来观展的专家、市民介绍。“中药+茶饮”,让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年轻人,是中医行业对时代的洞察。此前,中药版酸梅汤“爆火”,折射了当下年轻人对自然、传统疗法的兴趣和对健康生活的新追求,也是中医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融合的体现。
18. 下列对语段中标点和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别开生面”在此处突出了展览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B. 破折号作用为解释说明,省略号作用为列举的省略,
C. “洞察”指观察得很透彻,该词可以替换为“体察”。
D. “爆火”指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加上引号表示强调。
19.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C 19. 折射了当下年轻人对自然疗法的向往、对传统疗法的兴趣、对健康生活的新追求,也是中医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融合的体现。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词语(成语)能力。
C.错误。“体察”体会、省思,考察。更侧重于通过亲身经历来感知和理解事物,通常用于个人体验或实地考察。“洞察”更侧重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入分析和理解,通常用于分析复杂的问题或现象,如市场分析、社会现象分析等。本文是表述中医行业对时代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内在的本质,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所以只能用“洞察”,不能改为“体察”。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变换句式的能力。
排比句要求三个及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或相关、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
分析文本“当下年轻人对自然、传统疗法的兴趣和对健康生活的新追求”一句,可以改为“对传统疗法的兴趣”“对健康生活的新追求”,把“对自然疗法”补充为“对自然疗法的向往”和前两个短句保持结构和语义的一致,保持了原意,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们的印象中,哲学家的形象一般都是刻板的、严肃的。不过,在哲学王国里也不乏幽默风趣的人物,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一位幽默大师。伏尔泰身体羸弱,却是一个工作狂。他如同一台锈迹斑驳的柴油机,虽然看起来一副破败相,但一旦开启引擎,“突突突”的,能量不小。一次,他在指导排戏时,要求一位女演员动作更敏捷、更到位些,逼得那位女演员大声抱怨:“照你那样的要求,非得魔鬼附身才行。”伏尔泰咧嘴笑着说:“你说得对呀,干任何事情,若想获得成功, 甲 。”①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②宫廷贵族尽管把他关进巴士底狱,③但他仍旧谈笑风生,不停创作。④他的文学作品,浸润着诙谐因子。⑤他的最有趣的作品《赣第德》是誉为悲观主义的“圣经”。伏尔泰在玩笑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弥留之际,当牧师来听他忏悔时,他却问:“谁派你来的,牧师先生?”牧师说:“是上帝派我来的,伏尔泰先生。”伏尔泰用尽最后的力气,微睁眼睛说:“ 乙 ?”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将伏尔秦比作“锈迹斑驳的柴油机”,语言生动形象,饶有趣味。请另选喻体,仿照原句再写一个句子。要求:本体不变,语意完整,表达流畅。
21.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体现伏尔泰的幽默,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0. 他如同一匹毛发稀疏的老马,虽然看起来一身倦态,但一旦拉上马车,“哒哒哒”的,马不停蹄。
21. ②尽管宫廷贵族把他关进巴士底狱
⑤他的最有趣的作品《赣第德》被誉为悲观主义的“圣经”
22. 甲:都必须具有魔鬼附身的本领呀
乙:请把您的证件拿给我看看,可以吗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句子的方法:
首先要仔细阅读并分析例句的结构方式、句式特点以及所用修辞手法,明确例句的话题;其次是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内容要协调一致,句式要统一,修辞要一致,字数大致相等;最后仔细推敲仿写的句子,确保表达通顺流畅,无错别字。
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
研读例句明确修辞(明喻)、句式“他如同一+量词+定语+名词,虽然看起来一+量词+名词,但一旦+动宾短语,拟声词+的,描写喻体的词”。
内容的仿写要符合语境,特别是喻体的选用:上文说“伏尔泰身体羸弱,却是一个工作狂”,所以选用的喻体要尽可能符合这两个特点(羸弱、工作狂),如一批精疲力竭却仍马不停蹄劳作的老马,如一座外表残损却仍精准报时的老钟等等。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处:“宫廷贵族尽管把他关进巴士底狱”,语序不当,该句主语为“宫廷贵族”,而后面句子的主语是“他”,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修改为“尽管宫廷贵族……”。
⑤处:“他的最有趣的作品《赣第德》是誉为悲观主义的‘圣经’”,结构混乱,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原句含有两套结构:一是“……是悲观主义‘圣经’”;二是“……被誉为悲观主义‘圣经’”。结合原文可知“悲观主义‘圣经’”是给予《赣第德》的称赞,故修改为“《赣第德》被誉为悲观主义的‘圣经’”。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前面女演员抱怨按照伏尔泰的要求非得魔鬼附身才行,接下来伏尔泰的话应该呼应了前文女演员的话,又要体现了伏尔泰的幽默,根据伏尔泰说的“干任何事情,若想获得成功”,可以推知,空处是强调像魔鬼附身的重要性,故可填“都必须具有魔鬼附身的本领呀”。
乙处:在伏尔泰弥留之际,牧师说是上帝派他来的,空处要体现伏尔泰至死都保持的幽默风趣的性格,而且要针对牧师的身份发问,故可填“请把您的证件拿给我看看,可以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中提到,我们要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此,你是否赞同?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答案】例文:
揭真相理所当然,求真相山高路远
“真相”一词特别沉重庄严,该词条往往与法律案件绑定,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受害人或家属对着镜头坚定且愤怒说,我不要赔偿,我只是想要一个真相。尽管需要漫长的等待,尽管需要巨大的代价,真相依旧被期许。正如材料二所言,我们必须明白,揭真相理所当然,求真相却山高路远。
我们要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追求真理、探寻本质是人性崇高使然。
人类文明演进的漫长世纪里,科学在始终和宗教争夺解释世界的权力。遥远的世纪中巴格达曾是世界知识的中心,它拥有令人着迷的知识和无数真相。但国王不是以真相和科学为师,而是以宗教“神棍”为师,神棍告诉国王“数学是魔鬼的哲学”,国王带领民众疏远知识,逃离真相,巴格达从此没落。但现代数学与科学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因为世界的真相不是一个宗教或一个国王能够完全掩盖抹杀的,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人性的崇高使然,任谁也无法阻挡。不禁让我们再次感喟亚里士多德的箴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揭示真相很难,很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我们要能够扫除障碍,辨别真假,有勇气,肯牺牲。
我们需要明白揭示真相之路是山高路远。同时,真相也会有极强的杀伤力,真相还有可能迟到,从社会关系与人性层面,有些人不相信、不接受真相甚至曲解真相、玩弄真相。但我们要因此望而却步吗?不,我们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在等级分化严重、“霸道”横行的春秋战国时代,孟夫子以浩然之气勇毅发声“民贵君轻”,推行“王道”坚信“仁者无敌,以仁爱人,则天下归心”,只是终孟子一生,游说诸侯,历齐、梁、宋、滕、鲁诸国,均未能见用……可细思之,如今和谐社会的理念不正源于此吗?真相虽迟,代价虽巨,我辈何惧?
人是揭示真相的主体,我们应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真相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我们要勇于正视自己,常怀“求真”“求实”的纯真心。如今频现热搜的社会热点事件着实不少,媒体传播为博流量亦有煽动民众情绪、激化内部矛盾,扭曲真相之嫌。媒体工作者也应正视内心恪守职业底线,尽可能的还原事实真相,不要愚弄民众,愚弄民众最终也会被“反噬”,圆明园“亚人”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你我怎不警醒视之?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爱与自由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真相和真实。愿不远的将来“真相”一词不再那么“沉重”,而是变得轻盈又美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为切入点,引出写作话题,考生写作时要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我们要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此,你是否赞同做一个表态。是否赞同,那么就是“是与否”的问题,考生不能“赞同也不赞同”。
根据现代文阅读I材料和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作文引导的方向是想让我们“赞同”,当然,材料这个问题也很难进行否定性回答的问题。因此,考生可以深入思考:首先我们要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追求真理、探寻本质是人性崇高使然;其次揭示真相很难,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我们要能够扫除障碍,辨别真假,有勇气,肯牺牲。人是揭示真相的主体,真相是永存的事实,但真相可能会被刻意掩盖,或长久地陷入迷雾中。如果有更多的人怀赤子之心,有勇气,敢正视自己,把揭示真相是理所当然奉为人生信条,那么这个社会必将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要勇于正视自己,更好的揭示真实客观世界,把握真理。再次我们应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还要做实事,追求“知行合一”,增强揭示真相的行动力。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明确观点,揭示真相,理所当然。接着,结合现实例子,分析为什么揭示真相是理所当然的事。然后,阐释揭示真相的困难与阻碍和揭示真相之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很大积极意义。比如,透过各种假、瞒、骗揭示真相,阻碍重重,困难重重,而唯有那些具有坚定信念和极大勇气的人,能冲破阻碍勇于揭示真相,才彰显人的伟大崇高,才显示社会正义永存,道德永恒,良心永不泯灭,才让我们看到社会的美好光明,才让我们相信人类的进步与希望等等。最后,提出呼唤与建议,如果有更多的人怀赤子之心,有勇气,敢正视自己,把揭示真相是理所当然奉为人生信条,那么这个社会必将更加美好,那些欢呼皇帝的新装如此漂亮的自欺欺人者定会羞愧不已。揭示真相的过程需要莫大的勇气,我们应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追求“知行合一”,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
立意:
1.揭示真相,理所当然。
2.勇于正视自己,更好的揭示真实世界。
3.揭示真相需要勇气和信念。
4.做一个敢于揭示真相的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年级期初检测语文试题pdf、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