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区江口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武隆区江口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下列选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yīn)红 尴尬(gà) 倔(júe)强 愧怍(zuò)
B.卓(zhuó)越 胆怯(què) 震悚(sǒng) 憎(zèng)恶
C.校(jià)对 蜷(quán)缩 呜咽(yè) 侮(wǔ)辱
D.荒僻(pì) 伫(chù)立 亘(gèng)古 山涧(jià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晶莹 侮人不倦 屏障 颠沛流离
B.修茸 锋芒必露 烦躁 鲜为人知
C.霹雳 迥乎不同 云宵 妇孺皆知
D.帐篷 潜心贯注 镶嵌 莫名其妙
3.(3分)下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B.这条商业街显然没落了,昔日店家大庭广众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C.《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可谓家喻户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日新月异的见证。
D.大型朝鲜族原创舞剧阿里郎花,用舞蹈的形式演绎了一个唯美浪漫、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4.(3分)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却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去却”改为“就”)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删去“和精力”)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去“事故”)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改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3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
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
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6.(3分)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完成下列填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假如成功抛弃了你, , ! :相信吧, 。
7.(6分)名著阅读。
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两小题。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 ,文中的“他”是祥子,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祥子一生的最大的梦想是 。(2分)
(2)小说主人公祥子是《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的人力车夫形象。在祥子起伏的命运中,曹先生和小福子是两个重要人物。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概括这两个人物对祥子的影响。(4分)
8.(8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关心祖国的命运,赞美祖国的山河,热爱祖国的文字、历史文化……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体现。下面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1)【策划主题活动】老师让小林同学负责策划这次活动,他已经想出了两个活动形式,请你再帮他补充两个。(2分)
形式一:举行爱国手抄报比赛
形式二:举办“祖国在我心中”专题讲座
形式三:
形式四:
(2)【诵读爱国诗词】你一定积累了许多爱国诗词,把你最喜爱的两句爱国诗词默写在下面与大家共勉吧!(2分)
(3)【分享人物故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爱国人物,如邓稼先、花木兰、闻一多……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9.(10分,每空1分)默写填空。
(1)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只有明月与诗人相伴的诗句是 , 。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
(5)《逢入京使》表现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 。
(6)《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 。
10.(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
③见往事耳
④刮目相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就学,学有所成。)
B.吕蒙变化的启示:①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有所成。②学习能改变人的一切。(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C.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吕蒙身居高位,鲁肃巴结吕蒙。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4)阅读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4分)
【链接材料】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孔子哭之恸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④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⑤,未闻好学者也。”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②蚤:同“早”。③恸:哀痛之至。④贰:重复。⑤亡:同“无”。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11.(1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门卫老宋
搬来新居快三年了,两个门卫中,其中的一个门卫换的和走马灯一样勤,三天两头都是新面孔,只有老宋,始终没有挪窝。
其实,叫他老宋,是对他的尊称,老宋并不老,因为他所从事工作的缘故,总会让人把他同“看门老头”画上等号。
因为小区的另一栋28层的高楼还在建设中,物业公司为节约开支,只安排两个门卫守着我们这个名称为“滨江豪园”的小区。一早或一晚,我上下班经过门岗,总能看到身着蓝色保安服的老宋,很负责任地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时,他也会拿着一个红色的探照灯,来回在各个楼道巡视。
今年开春的一个深夜,小区顶层18楼的几户人家招了贼。第二天,整个小区像炸了锅,围着老宋说落个不停,有的人嘴上没德,还恶言恶语地骂起人来。老宋蜷缩在厚厚的人群里,低着头,面有难色,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不争辩也不解释,任由失盗户指责。其实,话又说过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即使是我们入住的是公安局的家属楼,贼要是成心想偷了,也一定能得逞。
又过了几天,从门岗经过,我依然热情地和老宋打着招呼,老宋应和着,可看他的面容,明显地有很多歉意,好像一个没有考及格的孩子。老宋叫住我,善意地提醒说我家门口的鞋子可以拿到屋里去,怕被坏人拿走。那两双鞋子,都是先生不想穿的皮鞋,我是有意放到防盗门边,做个假象来防贼的。
又聊起几天前小区失盗的事情,我提醒老宋说:“当晚,又不是你值班,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把你猛批一大餐,你怎么不解释一句。”老宋局促地搓着那双干枯的手,声音低低地说:“不管是谁当班,都是我们门卫没做好,‘财物连心儿连心’,现在公安局又没有破案,那几户人家更难过,他们说几句难听的,发泄一下,心里也舒服些。”
家里窗户的两个插销坏了,我到建材市场找维修工,维修的小师傅一听我入住的小区,笑着说,他老爸就是在我们小区当保安,真是缘分,我说你是小宋吧,他笑着应允着,我有意端详着小宋,清秀,干练而和善,就是老宋年轻时的翻版。
从小宋嘴里,我知道老宋年轻时在厦门当过海军;知道了老宋转业分配到外地工作,为了生病的老父亲,甘心回家务农;知道了妻子死后,26岁的老宋既当爹又当妈,把年幼的一儿一女养大成人……一下子,我心疼起来,三十多年里,夜比年长,这个男人,这个家,这串苦日子,是怎么走过来的,他把寂寞,痛苦,悲伤都藏在了哪里……
小宋的五金店开的很大,生意也出奇地好。妻子贤惠,孩子聪慧,小宋是幸福的。他无奈地说:“自打懂事后,就一直想让老爸享享清福,想再给老爸找个伴,让他把原来的苦日子补回来,可我老爸总是顾及这顾及那,怕我和姐姐受委屈,怕一家人生分了,一直也没有再找老伴。”当说起老爸现在的工作,小宋说:“现在,我和我姐生意都搞的不错,我老爸也快六十了,都不想让他再去外面守门,可他非要去。他说有点事情做,日子好过些。”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按部就班地过着我的小日子,回味着老宋的故事,觉得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
(1)文末说“回味着老宋的故事,觉得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请你说说文中的老宋遭遇了哪些坎坎坷坷?(6分)
(2)文章8、9两段写小宋的话,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赏析句子:老宋蜷缩在厚厚的人群里,低着头,面有难色,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不争辩也不解释,任由失盗户指责。(4分)
(4)本文与《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等课文中的主人公都属于弱势群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们?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12.(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网络时代也别放弃慢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广大读书人、爱书人的节日。在这一天前后,全国各地的诸多场所,总会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类活动。“世界读书日”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为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阅读是否更持续深入人心?
——2018年“世界读书日”阅读调查
图一:阅读时间
图二:阅读形式
图三:阅读的读物
材料二
数字时代不需要阅读了吗?
在数字时代,更需要坚定对阅读的信仰。技术从来不是单向进步的,数字阅读再次对此提出佐证。由于海量内容和快速搜索的出现,许多读者已经基本上是一个无记忆的动物了。各种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检索功能器的使用,使我们的记忆功能退化。凭借那些不是通过阅读而获得的知识和记忆所进行的思考,始终是浅薄的。人不能将经过机器整合过的知识当作自己的知识,尽管我们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把这些知识组合得十分精妙,但这种精妙只能以机器能够达到的水平为基准。
从这个意义上看,身处数字时代的我们,思考能力反而有可能逐步退化。如果说现代医学在实现人类安乐死问题上是一种进步的话,这种科学的进步必然带来伦理上的退化。同理,我们在数字技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人类自身某种功能的退化,这是不是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类自身功能的一种安乐死呢?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慢阅读可以改变浮躁心态吗?
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但在读书、涵养身心等方面,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和“淡定”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程序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这种“慢”,玩味、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得到相得益彰的推进。人因为爱书,智慧而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活动和发展的“精雕细刻”吧。也就是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德马《慢阅读》所倡导的,“拉近读者和所读信息之间的距离”。
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毕竟,思维不是机器和程序,不是输入程序就能得到某种结果,而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触发,而这种“触发”和“迸发”往往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越是轻松,越是自由,越是舒缓而淡定,就越能诞生“机智和智慧”。
“快速、快感、快扔”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干什么事情都要看钱、看物质,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在作怪吗?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与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年轻人已经成为当下购买付费电子读物的主力军。
B.我国阅读人群中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占比最高。
C.手机时代,读有声书得以发展,将来必会超过电子书。
D.每天超过一小时阅读时间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群。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阅读调查所反馈的内容。(6分)
(3)从“材料三”来看,“慢阅读”有哪些值得肯定的优点?(6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当今时代我们应当如何阅读(5分)
四、作文(55分)
13.(55分)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文章内容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14.要求: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文章内容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彼此的理解与信任,家庭的幸福与安康,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请以“期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2分)
1.C;2.D;3.B;4.C;5.B;6.不要伤心;不要沮丧;失败的日子里需要坚韧;成功的日子将会来临;7.老舍;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8.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9.独坐幽篁里;百般红紫斗芳菲;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0.推托;粗略地阅读;了解;擦;C;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11. (1)①小区的几户人家遭了贼,老宋遭到指责。
②妻子死后,老宋辛勤抚育一双儿女。
③年老后,老宋仍不辍劳作,为子女减轻负担。(每一点大体意思对即可)
(2)插叙或侧面描写。借小宋之口,补充交代老宋以往坎坷的经历即不辍劳作的品格,从侧面衬托老宋善良、勤劳的品质。
(3)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老宋的尴尬处境,表现了他善良、憨厚的品质。
(4)示例:①政府出资,设立肉食群体养老机构和福利院。②提供医疗、就业等全方位的救助保障。 ;
12.(1)C
(2)①每天阅读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的人数不到一半,而能每天阅读超过一小时的以50后居多;②人们对电子书的阅读占比超过纸质书的阅读占比;③经常购买付费电子读物的以90、00后为主,阅读出版物、电子书的人数远超过网络文学阅读的人数。
(3)改变人的精神趣味和人格风貌;在慢阅读中,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能诞生机智和智慧;改变人的浮躁和功利化心态。;
四、作文(55分)
13.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很多人和事就像一粒粒微不足道的沙子,很快就被我们忘记了,而有的人和事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在奥数班的院门前见到这个乞丐了。说实话,我讨厌他。他整天蓬头垢面,头发简直就是个鸡窝,身上散发出让人厌恶的馊味儿。每次见到他,他那双眼睛总紧紧地盯着我手里热气腾腾的食物,我恨不得插上翅膀迅速飞走。
那天,我边吃早餐边踢着脚下的小石子,一不小心将小石子踢到了那个乞丐身上,我飞快地跑进院子里,不敢回头看他的表情。
临近放学,一场暴雨“哗哗哗”地落下,尽管带着雨伞,我们还是碰到了无法逃避的难题--小院前的小路泥泞不堪,还有许多积水,许多同学站在走道里焦躁不安。
雨越下越大,水越积越深,我心一横:豁出去了!干脆蹚过去吧!正在这时,那个乞丐又出现了,他伸出双手似乎想把被积水拦住去路的一个同学抱过去,可那个同学捂着鼻子跑了过去。他讪讪地收回手,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难堪,思忖片刻,便快速朝院子外走去。
不一会儿,他又出现了,手里抱着几块红砖。他又想做什么呢?我不解地看着他。只见他淋着雨,艰难地把砖放进积水里,摆成一条直线。码好砖后,他的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而他那条破裤子和看不出颜色的鞋子早被泥水泡得不成样子。他退后了几步,示意同学们踩着砖走过去,同学们一脸诧异,陆续踩着砖走了过去。
一个令人心生厌恶的乞丐,竟然如此乐于助人,令人刮目相看!同学们鱼贯而出,却很少有人对那个乞丐说一声“谢谢”。他们可能也和我一样,觉得对一个乞丐说“谢谢”是一件难为情的事。不过,我打算下次来上课时向爸妈多要几块钱,给那个乞丐买一份温暖的早餐。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乞丐,让我敬佩。;
14. 期盼长大
写下这个题目,不知为什么,我的脑海中闪现的不是笼罩着诱人光环的大学,不是光怪陆离日新月异的都市,不是老师的谆谆教诲,甚至不是平时视为至高标尺的分数,而是父亲虽未年老却早已有些弯曲的脊背,是母亲那张过早被皱纹野蛮驱赶掉青春容颜的沧桑面孔,是高高脚手架上父亲挥汗如雨的背影,是母亲独自背负土地劳作的艰辛。
我的家乡位于一片黄土丘陵之间,吃水仅靠十几口藏得很深却吝啬无比的水井,吃粮就依赖于漫布在各个沟沟岔岔间贫瘠的土地。人常说“穷山恶水”,可我的家乡除了那低产的沟坡地之外,哪里还有什么“恶水”?水的希望唯一只有寄托在天公的身上,可天公却偏偏喜欢锦上添花,它从来也不会对这片土地发一下慈悲。“有女不嫁”,成了年的女子大都要想方设法嫁到外面去,而许多青壮年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外出打工的大潮,村子便成了老弱病残的村庄。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好脱离这种苦日子。为此,她和父亲起早贪黑,辛勤耕耘在土地里,以便从土里刨到我的学费。尤其是把我送到县里最好的初中读书后,面对不菲的学费和生活费,我犹豫了,我实在不忍心看到父母那样操劳。但父母异口同声地对我说:孩子,不要想别的,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念书。我知道这些话里的分量和蕴含的希望。从小到大,“好好读书”是挂在父母口头的一种朴素的爱和希望,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有努力学习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为了支付我上学的费用,已不再年轻的父亲也跟随乡亲们投入到城市建设的大军中,在远离家乡的大城市,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砌墙抹灰,做一个泥瓦匠。家里的十几亩坡地便落在单薄的母亲柔弱的肩膀上。每次回到村中,看到在田地里佝偻着腰的母亲,我的眼泪都想要掉下来,我说:娘我帮你干吧!母亲总是说你还小呢,你读好书就行了。那一刻我真想自己能一下子长大,能用自己的劳动来缓解母亲的劳累,能用自己的臂膀为母亲撑起一片天空。而远在他乡的父亲也时时成了我的牵挂,同村的老王叔每次看到我都会说:那打工的日子真难熬,苦累危险不说,干完活还担心拿不到工钱……他的话让我更担心父亲了。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自己快快长大,拥有一个强壮的臂膀,承接下父母肩上的重担。我期盼长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武隆县江口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根据积累,填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武隆区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 默写填空,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翻译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武隆区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