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142466/0-1725672226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2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142466/0-17256722268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考点2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142466/0-17256722268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20份)
考点2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2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共11页。
①央企肩负着引领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的责任
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
③国有经济在公有资产中实现质和量的双提升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针对地方国企规模偏小、产业布局分散、经营实力偏弱等问题,L省在省属企业层面推动组建了能源集团、交投集团、环保集团等10家企业集团;下一步还将组建数智集团、科创集团、要素服务集团等,坚定不移做强主责主业。2024年前5月,该省属企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亿元,同比增长54.8%。这表明当前壮大国有经济( )
①要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②要将国有资本全部集中到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要鼓励国有企业通过破产兼并重组为大企业集团
④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下列增强国有经济核心功能及其举措对应正确的是( )
①创新引领功能:在债务、境外投资、金融、安全生产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防控力度
②安全维护功能: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布局
③民生保障功能:在健康养老、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增进民生福祉
④满足就业功能:在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和城市灵活就业方面供给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近年来,某地开展“三块地”(指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活化改革探索,将“三块地”统一流转给专业运营公司,运营公司采用“工程施工设计+采购+施工+维护”的模式对农村“三块地”进行开发运营,使得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该地的改革探索( )
①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宽了乡村振兴的路径
②引导土地所有权的有序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③活化了闲置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发展方向
④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将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突出“一定位”“三集聚”“三集中”。“一定位”,就是省属国有企业要争当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体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三集聚”,即推进省属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应急能力建设的产业集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向传统优势产业集聚。“三集中”,即推进省属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集中,向优质企业集中,向优秀团队集中。这一优化和调整发挥作用的途径正确的是( )
①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主导地位
②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提高国企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
③提高重要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国有经济发展效益→扩大国有企业发展规模
④优化国有资源配置→拓宽国有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民营企业华为于2023年11月发布首款轿车智界M7,这是继5G手机回归、鸿蒙重大升级之后,华为又一业务迎来重大进展。华为的荣耀归来,对中国的影响和贡献非常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营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
②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③必须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利于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近年来,我国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下图是2019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情况。
注: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
由图可推断出( )
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兴产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②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③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民营经济发展韧性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却易污染环境,浪费资源,长远来看,更会对自然界和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尽管“限塑令”已推行近1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依然普遍。其原因在于( )
①使用的非排他性导致需求增加
②使用的便利性刺激需求增加
③使用的广泛性决定供给增加
④无视环境成本的自发性造成供给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通过“底价+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限价熔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理性参与竞价,射阳县的探索实践被吸收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探索防止流转费用不合理上涨有效办法。这一机制发生作用的传导路径合理的是( )
①控制农业生产经营成本
②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③合理确定交易价格区间
④促进了粮食稳产保供
⑤提高经营主体积极性
A.①→⑤→②→④B.③→①→④→⑤
C.③→①→⑤→④D.④→①→②→⑤
10.某地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需求不足,产业发展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引进企业难、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积极转变思路,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推行“农业发展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该地( )
①创新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②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力,推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依靠政府规范市场秩序,培育了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④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11.2024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制定实施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支持政策,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难。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民营企业迸发出“敢闯”的澎湃动力的是( )
①探索非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挥主导作用
②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③保证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
④建立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持续走强,长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近日,财政部公开发文表态,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当前,央行从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可以( )
①实现货币和财政两个渠道的流动性释放
②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③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央行投资收益
④完善货币投放机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2023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大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供给,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合作。此举有利于( )
①发展数字经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
②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换发展动力
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企业融通发展
④强化政府作用,兜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5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该《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就碳排放权交易的体制机制、交易规范、数据质量保障、违法行为惩处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条例》的施行( )
①强化了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的职能
②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治新局面
③旨在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司法保障
④标志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有了部门规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下简称“民企500强”)。据统计,民企500强纳税总额达1.2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有3家企业纳税额超过400亿元;就业总数1097.2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企500强出口总额2763.6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9.34亿美元,增幅为12.6%。此外,2023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中,民营企业有56家。纵观2023民企500强榜单,不少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出炉。《意见》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1条针对性强的举措,回应了市场核心关切以及痛点、难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因。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相继出台,从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五个层面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等积极因素作用下,民营经济正呈现增量改善的利好迹象。
材料二:甘肃省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制度,大力推行政商恳谈日、政商沙龙等做法,推进政商沟通常态化,赋能营商环境活力转化为地方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甘肃省落实省外招商引资项目4228个,到位资金5676.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主体到位资金4237.3亿元,占比达到74.6%。
假如你受邀参加政商沙龙,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就促进甘肃省民营经济发展发表你的意见和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中央企业持续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表明了央企肩负着引领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的责任;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大,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这说明国有企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重要物质基础,①④正确。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②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重视质的提高,③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针对地方国企产业布局分散等问题,L省将组建数智集团、科创集团、要素服务集团等,坚定不移做强主责主业,这表明当前壮大国有经济要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①符合题意。国有经济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而不是将国有资本全部集中到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②表述错误。题干不涉及破产兼并,③不符合题意。L省在省属企业层面推动组建了能源集团、交投集团、环保集团等10家企业集团,下一步还将组建数智集团、科创集团、要素服务集团等,这表明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④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C
解析:在债务、境外投资、金融、安全生产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防控力度,这是增强安全维护功能,①排除。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要重点布局,增强其安全维护功能,②正确。国有经济在健康养老、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发挥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兜底作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增强其民生保障功能,③正确。本项不是针对国有经济而言,而是强调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的满足就业功能,④排除。故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乡村振兴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该地的改革探索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宽了乡村振兴的路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而不是土地所有权的有序流转,②错误。该地的改革探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发展方向,③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国有资本的优势集聚和集中,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和布局,增强国有资本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主导地位,①正确。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提高国企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②正确。国有资本的优势集聚和集中,是资本结构的调整,不是规模的扩大,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C
解析: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①表述错误。华为是民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正确。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必须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具有控制力,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兴产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四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中的新设企业占比非常高,这确实表明民营企业在这些新兴产业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这些新兴产业往往代表着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因此可以推断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此选项正确。故①正确;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牡大:虽然图表没有直接显示政府的具体政策或行动,但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中的高占比和稳定表现,很可能得益于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这是一个合理的推断,因为政府的支持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此选项正确。故②正确;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民营企业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虽然民营企业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说它们是“决定力量”可能过于夸大。此选项错误。故③错误;民营经济发展韧性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选项的前半部分“民营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可以从图表中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中的稳定表现中推断出来,但后半部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述有误。实际上,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此选项错误。故④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①②,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公共产品具有使用的非排他性特征,而塑料制品并非公共产品,故①不选。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直接刺激需求增加,故②入选。生产决定消费,使用的广泛性(消费)不能决定供给(生产),③说法错误。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易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但人们对其生产和使用依然普遍,这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故④入选。故选D。
9.答案:C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经济的相关知识。①②符合题意,积极转变思路,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推行“农业发展公司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村集体十农户”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说明该地创新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该地政府牵头成立农业发展公司,推行“农业发展公司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村集体十农户”新模式,而不是依靠政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④说法错误,该地是在不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创新经营方式。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①说法错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有助于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使民营企业迸发出“敢闯”的澎湃动力,②符合题意。中央和各地制定实施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支持政策,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有助于民营企业迸发出“敢闯”的澎湃动力,③正确。建立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与发展民营经济无直接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B
解析:①正确,财政部公开发文表态,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当前,央行从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可以实现货币和财政两个渠道的流动性释放;②错误,央行从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③不合题意,央行从公开市场购买国债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无关;④正确,央行从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可以完善货币投放机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故选B。
13.答案:C
解析: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大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供给,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合作。此举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换发展动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企业融通发展,②③正确。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不是政治基础,①排除。材料举措并不能兜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④排除。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材料中指出国务院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规《条例》,该《条例》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该《条例》的施行强化了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和环境保护的职能,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治新局面,①②正确。该《条例》的施行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提供法律依据,而不是提供司法保障,③不选。该《条例》不属于部门规章,而是行政法规,④不选。故选A。
15.答案: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②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能力强、技术创新力度大,能够促进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③民营经济利用多种政府支持政策,加快企业发展,可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④民营经济发展可以激发企业家的能力和活力,促进他们爱国敬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原因类主观题,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因,依据材料有关信息,可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等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民企500强纳税总额达1.25万亿元,就业总数1097.21万人→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
有效信息②:2023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中,民营企业有56家→可联系能够促进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有效信息③:不少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联系民营经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有效信息④:民企500强出口总额2763.6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9.34亿美元,增幅为12.6%→可联系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16.答案:①民营经济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打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②甘肃省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降低市场准入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人才缺等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③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服务,主动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与问题。④坚持党的领导,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甘肃省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本题应调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政府的经济职能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营造良好氛围→可联系民营经济的作用以及国家对待民营经济的态度,得出意见全力打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关键词②:一系列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相继出台,从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可联系甘肃省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降低市场准入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人才缺等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③:推进政商沟通常态化→可联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服务,主动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与问题。
关键词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优惠政策,加强法治保障→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21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共10页。
这是一份考点20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漫画意在说明,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读图漫画《水满则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7 社会争议解决(含解析)——2025届统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