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优质ppt课件
展开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Wen xue chang shi
Wen zhang qian xi
Shen ceng li jie
Tu zhan yan shen
Di yi bu fen
孔子生平介绍,相关作品介绍
孔子有关教育理念的了解
儒家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卷;
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学习方法等;
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质朴,是研究孔子的重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i er bu fen
课文的阅读,注意停顿和断句
仔细听朗读,体会每句的意思,注意句子的停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Di san bu fen
体会文中各种修辞的妙用
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注意断句)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学习之乐(不断学习,及时温习)
人生之乐(朋友间切磋促进,修身养性)
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讲提升品德修养的方法
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注意断句)
固定句式:“不……乎?”译作“是不是……呢?”
曾子最自己的要求: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
三个疑问句,形成排比句式,同时加强了语气。
三个疑问句,不能调换位置,对象是“他人”,接着是“朋友”,然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他人到自己的顺序,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个顺序,达不到突出曾子高尚情操的效果。
主要内容:孔子自述其学习、修养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思想境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原则融合为一的阶段,此阶段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主要内容: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只有在温习学过的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
简单说说“温故”和“知新”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内容: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子曰: “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主要内容: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人总要有一点精神追求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主要内容:讲兴趣对于学问和事业的重要性
子曰: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主要内容:讲道德修养,孔子提倡“安贫乐道”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不会只为自己的吃穿住行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足以让他们乐在其中了,孔子这是在告诫弟子不能一味追求富贵,要保持时刻警醒。
主要内容:讲学习态度,学别人优点,规避别人缺点
子曰: “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后人常以此句自省或者教育别人。一个“择”字,点明学习的关键是在自己有主见的去学习别人的优点,规避别人的缺点。
主要内容:感叹时光的流逝,劝人要珍惜时间
子在川上曰:“逝者 如斯夫,不舍 昼夜。”
自然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一旦逝去,便不再回来。所以,我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
主要内容:坚定地志向非常重要的
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志”就是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的是孔子对于“志”的重视,重视程度从将其与三军之帅相比可以看出,所以说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志”,不要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丢掉它!
主要内容: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子夏曰:“博学 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阐明了“仁”与“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间的关系,“仁”可以在“博学” “笃志”“切问”“近思”中产生。
Di si bu fen
了解孔子相关的景点、纪念馆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
(主谓倒装句,应为“回也,贤哉”)
(“知”后省略代词“之”,“不愠”前省略代词“我”)
“以”后省略代词“之”)
现在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于“得”之后做补语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十岁能有所成就,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指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一箪饭,一瓢饮,形容生活清贫
课文所选十二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言精练,立意深远,不少成了格言警句,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借鉴、启发作用。
课文每章都不是很长,但是运用了排比、比喻、反问等一系列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句式多变,以排比句、反问句对弟子进行耐心的启发。
《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话是:
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A、B、C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D选项中的“之”是动词,意为“到”。
熟读并背诵《论语》十二章全文;
课后完成【思考探究】第三题,尝试理解其用法。
初中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获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孔子,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了解《论语》,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一等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常积累·《论语》,生字的音与形,形近字,听录音正字音,课文讲解·第一章,第一章,课文讲解·第二章,第二章,课文讲解·第三章,第三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教案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pptx、《论语》十二章朗读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