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开学)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开学)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e-9 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商朝青铜器双羊尊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青铜、黄铜和紫铜都是铜的同素异形体
C.青铜与稀硝酸共热,会产生NO气体
D.青铜表面的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铜
2.下列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中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工业制玻璃B.海水提溴C.明矾净水D.钟乳石的形成
3.芯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晶体硅广泛用于制造芯片,Si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薄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i晶体属于单质B.属于氧化物
C.Si晶体属于共价晶体D.属于半导体
4.三氯化六氨合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可用反应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VSEPR模型为
B.的电子式为
C.基态Cl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中含有18ml共价键
5.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ml乙醇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
B.“铯原子钟”中的铯原子为,则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C.常温常压下,46g和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孤电子对数目为
6.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硫单质呈黄色,可用作橡胶硫化剂
B.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草编织物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D.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处理自来水中残留的
7.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分离和铁粉B.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
C.测量体积D.收集
8.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Cl和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制备:
B.该消毒液加白醋会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会产生有毒的
D.HClO的酸性弱于
9.鸢尾酮具有一种柔和的甜香,属于高级香料。鸢尾酮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鸢尾酮存在顺反异构
B.鸢尾酮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鸢尾酮最多可与加成
D.鸢尾酮经加氢→消去→加氢可转变为
10.金属铍晶体属于六方晶系,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底边边长为a nm,高为2a n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态Be原子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B.铍晶体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
C.分子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D.铍晶体的密度为
11.目前新能源汽车多采用三元锂电池,某三元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需连接、,且B极为阴极
B.外电路每通过1ml时,通过隔膜的质量为7g
C.放电时,电子流向为A极→用电器→B极→电解质溶液→A极
D.放电时,A极发生的反应为
12.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13.X、Y、Z、W、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T分别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T为紫红色金属,甲的水溶液显弱碱性,丁为常见无色透明且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B.电负性:
C.第一电离能:D.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14.25℃时,某混合溶液中,、、和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为HCN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时,
B.点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C.点时,若溶液为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则此时
D.该溶液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8分)
15.(14分)铋酸钠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光催化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业。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取铋酸钠并测定其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铋酸钠
利用白色且难溶于水的在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的情况下与反应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粉末呈浅黄色,不溶于冷水,遇沸水或酸溶液迅速分解。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
(2)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当观察到C中白色固体消失时,应关闭和,并停止对A加热,原因是______。
(5)反应结束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实验完毕后,打开,向A中加入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7)取Ⅰ中制取的产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和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已知:),再用的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
16.(15分)钨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媒染剂、催化剂,制造防火材料等。一种以黑钨矿(主要成分是和,还含有Si、P、As等元素的杂质)为原料制备钨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滤渣1的成分是和。
②“水浸”后滤液中的主要阴离子为、、、、。
③。
④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时,可认为已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在“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滤渣2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加入盐酸“调节”要在加热煮沸条件下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4)“除磷、砷”过程中P、As元素以和形式沉淀,则“氧化”过程中加入NaClO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5)当“滤液1”中时,此时______(填“已经”或“还未”)沉淀完全。
(6)“酸解”时,反应生成钨酸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7)钨酸根的结构式为,该离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是______。
17.(15分)以A和芳香烃E为原料制备除草剂茚草酮中间体(Ⅰ)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E的化学名称为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关于路线中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H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E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均为杂化
C.C→D的反应中有键的断裂和键的形成
D.G易溶于水是因为G与均为极性分子,满足“相似相溶”原理
(6)B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苯环;
②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有2个甲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18.(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
(2)一定温度下,按起始比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Ⅰ,保持总压为2.1MPa不变,达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则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______(结果精确至0.0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发生反应Ⅱ,下列不能说明反应Ⅱ已达平衡的是______(填字母)。
A.CO的浓度保持不变
B.和的转化率相等
C.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体系中减少的同时有增加
(4)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进行反应Ⅲ,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进行的前5min内,______;10min时改变外界条件,15min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10~15min内,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5)下图为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甲醇生成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
①490K时,根据曲线a、c判断合成甲醇的机理是______(填“甲”或“乙”)。
甲:
乙:
②490K时,曲线a和曲线b比较,CO的存在使甲醇的生成速率增大,从平衡角度,结合反应Ⅱ、Ⅲ分析其原因______。
2025届高三第一次校际联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D 4.C 5.A 6.D 7.A 8.B 9.C 10.D
11.B 12.D 13.A 14.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8分)
15.(14分)(1)三颈烧瓶
(2)饱和食盐水
(3)
(4)防止过量使C中溶液呈酸性,导致分解
(5)在冰水(冷水)中冷却结晶或冷却结晶
(6)除去A中残留的
(7)或(每空2分)
16.(15分)(1)(1分)
(2)
(3) 将生成的硅酸胶体聚沉,使其充分沉淀
(4)将转化为,便于生成沉淀除去
(5)已经
(6)
(7)(其余每空2分)
17.(15分)(1)(酮)羰基、碳氯键或(酮)羰基、氯原子 邻二甲苯或1,2-二甲苯
(2)消去反应
(3)、液溴 (合理即可,两空对应即可) ,加热
(4)(2分)
(5)AC(2分)
(6)13(2分) (2分)(其余每空1分)
18.(14分)(1) (2)0.23 (3)BD (4)0.24 40%
(5)①乙
②CO促进反应Ⅱ逆向移动,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量增加,水蒸气的量减少,促进反应Ⅲ正向移动,有利于甲醇的生成(每空2分)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具有还原性
向较浓的溶液中滴入少量酸性溶液,观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
B
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用NaOH溶液收集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
C
证明
向溶液中依次滴加5滴的NaCl溶液和KI溶液,振荡,观察沉淀颜色的变化
D
证明的氧化性强于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化合物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E
______
______
取代反应
G
______
______
加成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重点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开学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操作、结论均正确的是,2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化学试题(PDF版),共9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校际联考) 化学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