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八)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八)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M地位于,旅游期间,晓华发现,N点日期可能为,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1月·广西高考适应性演练)小明在晴好天气中游览埃及开罗的金字塔群,游览中获悉胡夫金字塔(29°59′N,31°8′E)四个斜面分别正对东、南、西、北方向,倾角均为51°52′。下图为金字塔群景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开罗时间15时整,小明想与在北京的好友即时视频分享美景。此时好友可能正在( )
A.公园晨练 B.午间小憩
C.欣赏日落 D.仰望星空
2.小明发现当日胡夫金字塔北面全天不被阳光照射,推测小明游览的日期可能是( )
A.1月20日 B.3月15日
C.6月22日 D.10月15日
解析:1.D 2.A 第1题,开罗时间指东2区区时,北京使用东8区区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北京时间比开罗时间早6小时。开罗时间15时整,北京时间为15+6=21时,此时北京若为晴朗的夜晚,北京的好友可能正在仰望星空,D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地球运动知识可知,胡夫金字塔(29°59′N,31°8′E)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当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胡夫金字塔北面倾角51°52′时,即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大于胡夫金字塔北面倾角的余角38°08′时,胡夫金字塔北面全天不被阳光照射。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半球减,异半球加)”计算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应在38°08′-29°59′=8°09′S以南。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每月8个纬度,每4天移动约1°”规律推算可知,该日小明游览的日期应该在10月23日到次年2月21日之间。故选A。
晓华于北京时间6月14日17时从北京出发,去M地开启16天的深度游,飞行10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22时到达,发现M地刚好日落。据此完成3~4题。
3.M地位于( )
A.加拿大 B.挪威
C.俄罗斯 D.法国
4.旅游期间,晓华发现( )
A.日出时间提前 B.正午日影变长
C.出现极昼现象 D.昼长有时相同
解析:3.C 4.D 第3题,由材料可知,晓华的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14日17时(东八区),飞行10小时后,北京时间应为6月15日3时,而M地当地时间为6月14日22时,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说明M地位于东三区。加拿大位于西时区,挪威和法国位于东一区,A、B、D错误。俄罗斯位于东三区至东十二区,C正确。第4题,晓华的旅游期间为6月14日至6月30日,旅游期间度过了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至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日出时间会先提前后延迟。正午日影会先变短后变长。根据M地6月14日的日落时间为22时可知,此时的夜长为4小时,但是日期已经非常接近夏至日了,因此不会出现极昼现象,A、B、C错误。6月14日出发,6月30日结束旅程,其中包括夏至日,所以有可能存在关于夏至日对称的日期,昼长相同,D正确。
如图为山东省某中学教学楼(部分)的顶层示意图。据图完成5~6题。
5.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
A.教室1 B.教室2
C.教室3 D.教室4
6.当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有( )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长不断缩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5.B 6.D 第5题,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教室1南边有其他用途房屋等阻挡,采光不好;教室2有走廊阻挡阳光,不会有强光直接射入,且不影响采光;而教室3、4南边没有走廊通道遮挡,正午有强光射入。第6题,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该地昼不断缩短。
读某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7~9题。
7.N点日期可能为( )
A.7月6日左右 B.8月7日左右
C.11月7日左右 D.9月6日左右
8.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11°34′S
C.11°34′N D.23°26′N
9.若测得某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7.B 8.C 9.D 第7题,结合图示可知,N、M两点以6月22日为中点呈对称分布,且N位于6月22日之后,据此推知N的日期可能为8月7日左右。第8题,由图可知,该地在M点和N点各有一次直射现象,且出现此现象的时间在夏至前后,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所以该纬度最有可能位于11°34′N。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根据本小题信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时间表。读表,完成10~12题。
10.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寒露至冬至 B.冬至至小寒
C.谷雨至小满 D.夏至至小暑
11.通常情况下,与表中惊蛰(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虫惊醒)、白露(天气渐凉,水土湿气凝而为露)节气相比,武汉实际物候( )
A.惊蛰节气提前、白露节气延后
B.惊蛰节气延后、白露节气提前
C.惊蛰节气延后、白露节气延后
D.惊蛰节气提前、白露节气提前
12.“一朝秋幕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最符合黄河流域该景象的节气是( )
A.春分 B.秋分
C.霜降 D.小雪
解析:10.B 11.A 12.C 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四个选项中冬至至小寒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到1月5—9日,最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故选B。第11题,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发明的,适合黄河流域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转暖比北方早,惊蛰节气提前;武汉天气转凉比北方晚,白露节气延后。故选A。第12题,“一朝秋幕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意思是天气变凉,气温下降,早晨水汽凝结成霜,水汽是因为有水汽(阳)蒸发升空,遇冷才会凝结,有多少凝结的霜,就有多少水汽(阳)被蒸发,所以该节气为霜降,故选C。
喜欢养喜阳植物的小王想买套住房,他看好的楼盘(位于36°34′N)有以下赠送:一楼赠送花园,三楼赠送室内飘窗,六楼赠送露台,顶楼赠送全明阁楼(15层)。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最适合小王的楼层及原因分别是( )
A.一楼,种植的面积大
B.三楼,气温较高
C.六楼,接收的雨水多
D.顶楼,光照较好
14.某日在该地另一楼盘,小王看好了一楼,但他发现,这天(立冬)正午,前边楼的影子恰好遮住了一楼的窗户。粗略地计算一下,一楼窗户被前楼遮挡的时间大约会持续( )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5.小王最终在该地甲小区入住,夏至日他绘了一幅客厅的素描图,下列符合的是( )
解析:13.D 14.C 15.A 第13题,喜阳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较高,适合生长在光照条件较好的顶楼,该楼盘顶楼赠送全明阁楼,光照条件最好,故D正确。第14题,根据材料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冬至日物体的影子最长。题干中“恰好”说明立冬这一天一楼窗户正好被前楼遮住,从立冬至冬至大约为一个半月,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特点判断,冬至过后一楼窗户仍然会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被遮挡,因此一楼窗户被前楼遮挡的时间大约会持续3个月。第15题,据图中钟表刻度可知四张图片均是在接近正午时绘制的,且住宅是南北朝向,该地又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夏至日正午太阳光应该从正南方向照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36°34′-23°26′)=76°52′>45°,因此地上的窗影应该比窗户小一些。综上,选A。
地理环境是房屋建筑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建筑朝向状况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8题。
16.厦门建筑最佳朝向为南偏东5°~10°,其主要原因是( )
A.接收太阳辐射最多
B.冬季冷空气影响最小
C.夏季通风条件最好
D.紫外线杀菌效果最佳
17.夏季,朝向正东的建筑日照时间最长的位于( )
A.厦门 B.银川
C.北京 D.哈尔滨
18.我国各地各朝向建筑的气温状况是( )
A.正南向始终最高
B.正西向始终比正东向高
C.正北向始终最低
D.正西向始终与正东向相等
解析:16.C 17.D 18.B 第16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厦门纬度低,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夏季盛行东南风,南偏东5°~10°有助于建筑通风,起到降温除湿的效果,C正确。第17题,夏季,北半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四个城市朝向正东的建筑有日照的时间为从日出到正午。四个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夏季昼长最长,从日出到正午的时间也最长,所以哈尔滨朝向正东的建筑日照时间最长,故选D。第18题,我国各地正西朝向的建筑下午受阳光照射,正东朝向的建筑上午受阳光照射,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正西朝向的建筑下午直接受阳光照射,使室内的热量不断积累,因而气温始终比正东朝向高,B正确,D错误;夏季正西朝向的建筑比正南朝向气温高,A错误;夏季我国低纬度地区正北朝向的建筑日照时间较长,并且不易通风,气温比正南朝向高,C错误。故选B。
地区
位置
最佳朝向
不宜朝向
厦门
(24.5°N,118°E)
南偏东5°~10°
南偏西25°,西偏北30°
银川
(38.5°N,106°E)
南至南偏东23°
西、西北
北京
(40°N,116°E)
南偏东30°以内,南偏西30°以内
北偏西30°~60°
哈尔滨
(46°N,126.5°E)
南偏东15°~20°
西、西北、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月可能是,图示观测月,该地日出方向为,图示观测月,该地,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校可能位于,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根据该图信息,可了解到,乙、丙两地的时间相差,图示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3讲 课时1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午太阳高度,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