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璀璨青春正当时,旖旎风光不等人。让我们背上行囊,跟随书本开启一场“青春之旅”吧!为了获得一次绝佳的旅行体验,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以下任务。
    【寻源·行始于足下】
    ①“旅”字的部分字形演变:
    ②《说文解字》中“旅”的释义: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③旅行,起初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诞生于我国。在殷周,人们习惯用“旅”字专指当时最火热的一种旅行——商旅。直到后来才逐渐将单纯的旅行与商旅、公差等功利性旅行区分开来。
    ④目前我国公认的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是《诗经·郑风·溱洧》,讲述了少男少女的春游之乐。随着时代的变迁,旅行开始与人生联系在一起。它见证了孔子、徐霞客的① bá( )山涉水,见证了李白、谢灵运的________,见证了郑和、张骞的峥嵘岁月。同学们也借助“跟着书本去旅行”这个活动为依据,踏上旅途,去看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去听② zhèn( )耳欲聋的飞瀑声,春风得意正少年,让世界因你的到来而不平凡!
    1.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bá( )山涉水 ②zhèn( )耳欲聋
    2. 填入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放荡不羁B. 循规蹈矩C. 舟车劳顿D. 游山玩水
    3. 划线句子有语病,我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以上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旅”属于会意字,本义是指士兵追随着战旗行军征战。
    B. 《关雎》《式微》与我国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均出自《诗经》中的“风”。
    C. 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景,抒发作者的情思,它和“商旅”的意义是一致的。
    D. 旅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丰富,主要是因为它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日渐亲近。
    【访胜·游好山好水】
    5. 古人的探访,使一些景点时至今日仍带有丰厚的人文内涵。请你补充相应古诗文,为即将踏上行程的同学们精准推荐。
    6.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义,小语搜集了以下材料,但在电脑上操作时不小心把材料的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源泉
    ②阅读中国古典诗词让我们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③中国古典诗词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④对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无可估量、潜移默化的作用
    ⑤中国古典诗词更是一汪精神道德素养的海洋
    A. ①③⑤②④B. ⑤④②①③C. ⑤④②③①D. ①③②⑤④
    【品读·寻民风民俗】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跟随书本去旅行,让我们走近作者的家乡,触摸乡土的温度,品尝家乡的味道。请你和小语一起完成各题。
    麦饭
    陈忠实
    ①按照当今已经注意营养分析的人们的观点,麦饭是属于真正的绿色食物。
    ②我自小就有幸享用这种绿色食物。不过不是具备科学的超前消费的意识,恰恰是贫穷导致的以野菜代粮食的饱腹本能。
    ③早春里,山坡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褪尽消去,向阳坡地上的苜蓿已经从地皮努出嫩芽来。我掐苜蓿,常和同龄的男女孩子结伙,从山坡上的这一块苜蓿地奔到另一块苜蓿地,这是幼年记忆里最愉快的劳动。
    ④苜蓿芽儿用水淘了,拌上面粉,揉、搅、搓、抖均匀,摊在木屉上,放在锅里蒸熟出锅后,用熟油拌了,便用碗盛着,整碗整碗地吃,拌着一碗玉米糁子熬煮的稀饭,可以省下一个两个馍来。母亲似乎从我有记忆能力时就擅长麦饭技艺。她做得从容不迫,干、湿、软、硬总是恰到好处。我最关心的是,拌到苜蓿里的面粉是麦子面儿还是玉米面儿。麦子面儿俗称白面儿,拌就的麦饭软绵可口,玉米面拌成的麦饭就相去甚远了。母亲往往会说,白面断顿了,得用玉米面儿拌;你甭不高兴,我会多浇点熟油。我从解知人言便开始习惯粗食淡饭,从来不敢也不会有奢望寄予;从来不会要吃什么或想吃什么,而是习惯于母亲做什么就吃什么,没有道理也没有解释,贫穷造就的吃食的贫乏和单调是不容选择挑剔的,也不宽容娇气和任性。
    ⑤麦子面拌就的头茬苜蓿蒸成的麦饭,再拌进熟油,那种绵长的香味的记忆是无法泯灭的。
    ⑥按照家乡的风俗禁忌,清明是掐摘苜蓿的终结之日。清明之前,任何人家种植的苜蓿,尽可以由人去掐去摘,主人均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清明一过,便不能再去任何人家的苜蓿地采掐了,苜蓿要作为饲草生长了。
    ⑦苜蓿之后,我们便盼着槐花。山坡和场边的槐花放白的时候,我便用早已备齐的木钩挑着竹笼去采摘槐花了。
    ⑧槐花开放的时候,村巷屋院都是香气充溢着。
    ⑨槐花蒸成的麦饭,另有一番香味,似乎比苜蓿麦饭更可口。这个季节往往很短暂,家家男女端到街巷里来的饭碗里,多是槐花麦饭。
    ⑩按照今天已经开始青睐绿色食品的先行者们的现代营养意识,我便可以耍一把阿Q式的骄傲,我们祖宗比你阔多了,他们早早都以苜蓿、槐花为食了。
    ⑪到了难忘的六十年代,家乡的原坡和河川里一切不含毒汁的野菜和野草,包括某些树叶,统统都被大人小孩挖、掐、拔、摘、捋回家去,拌以少许面粉或麸皮,蒸了,食了,已经无油可拌。这样的麦饭已成为主食,成为填充肚腹的坐庄食物。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别无选择,漂亮的脸蛋儿和丑陋的黑脸也无法挑剔,都只能赖此物充饥,延续生命。老人脸黄了肿了,年轻人也黄了肿了,小孩子黄了肿了,漂亮的脸蛋儿黄了黄肿了时尤为令人叹惋。看来,这种纯粹以绿色野菜野草为食物的实践,却显示出残酷的结果,提醒今天那些以绿色食物为时尚为时髦的先生太太们切勿矫枉过正,以免损害贵体。
    ⑫近日和朋友到西安大雁塔下的一家陕北风味饭馆就餐,一道“洋芋叉叉”的菜令人费解。吃了一口便尝出味来,便大胆探问,可是洋芋麦饭?延安籍的女老板笑答,对。关中叫麦饭,陕北叫洋芋叉叉。把洋芋擦成丝,拌以上等白面,蒸熟,拌油,仍然沿袭民间如我母亲一样的农家主妇的操作规程。陕北盛产洋芋,用洋芋做成麦饭,原也是以莱代粮,变换一种花样,和关中的麦饭无本质差别。不过,现在由服务生用瓷盘端到餐桌上来的洋芋叉叉或者说洋芋麦饭,却是一道菜,一种商品,一种卖价不小的绿色食品,城里人乐于掏腰包并赞赏不绝的超前保健食品了。
    ⑬家乡的原野上,首蓿种植已经大大减少。已经稀罕的苜蓿地,不容许任何人涉足动手掐采。传统的乡俗已经断止。主人一茬接着一茬掐采下苜蓿芽来,用袋装了,用车载了,送到城里的蔬菜市场,卖一把好钱。乡俗断止了,日子好过了,这是现代生活法则。
    ⑭母亲的苜蓿麦饭槐花麦饭已经成为遥远而又温馨的记忆。
    (选自《陈忠实散文》)
    【散文·理思路】
    7. 回忆性散文有“时间差”。请你梳理文章脉络,补全思维导图。
    【散文·品语言】
    8. 回忆性散文注重细节描写。品味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1)向阳坡地上的苜蓿已经从地皮上努出嫩芽来。
    (2)老人脸黄了肿了,年轻人也黄了肿了,小孩子黄了肿了,漂亮的脸蛋儿黄了肿了时尤为令人叹惋。
    【散文·探视角】
    9. 回忆性散文有两个“我”。推测文中画线句中“阿Q式的骄傲”是怎样的骄傲,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散文·悟主旨】
    10. 回忆性散文大多都有美好的回忆。为什么作者回忆过去的生活都觉得那么美好?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原因。
    【探究·知科技前沿】
    跟随书本去旅行,让我们走近科学前沿,感受科技魅力,探究AI带来的变革与挑战。请你阅读下面四个文本,和小语、小文一起完成各题。
    文本一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选自《百科》2024年4月28日)
    文本二
    ①AI写诗真的强!
    ②AI写诗平均347毫秒,也就是0.3秒;其实AI写诗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2017年AI机器人“小冰”就出版了自己创作的首个诗集。
    ③AI不仅可以作诗,还能填词、写对联……并且在五言和七言、绝句和律诗中自由转换,风格有雅致与打油之分,都很厉害!
    ④那么AI诗歌与人类诗歌究竟有何不同?只从文字呈现效果来看,几乎没法判断。
    ⑤一位哈佛大学文学理论家做过实验,拿20首诗歌,不标注诗人名字,让同学们判断哪些是大诗人的作品,哪些是无名之辈的作品。同学们运用各种方法诠释、论证,结果推崇的许多都是无名氏之诗,错过了大诗人的作品。
    ⑥人与人之间的诗歌带给普通读者的差异尚且如此,人与AI的诗歌又如何区别得出来呢?
    (选自《网易新闻》2022年10月13日)
    文本三
    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结构上看,机器诗人的系统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节奏模型、韵式模型以及自然语言模型。
    ②其中自然语言模型是最主要的部分,它要负责确保语法正确,让诗看起来像人话而不像一堆机器乱码。在执行写诗任务时,AI有三件事要做:首先通过评估字词的使用概率来决定选择哪些字词,比如咏梅的主题确定之后,AI检索现有诗歌发现“寒”、“雪”、“冬”都是高频词汇,那就会倾向于选择这些词。其次检查每一行诗的节奏,哪些地方用单字或双音节字词,哪些组合更符合人类的阅读习惯。最后确保每一行诗都遵循韵律方案。
    ③其实人类作诗大概也是这么个逻辑顺序,但AI拥有超大存储空间与超高运算速度。能在极短时间内设计出成千上万套诗词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解。AI发展到今天,在作品质量上已与人类的创作差距不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在节奏和韵律方面,机器人更胜一筹。
    (选自《发明与创新》杂志)
    文本四
    ①机器人写诗,是文学的福音还是灾难?
    ②创作诗歌不难,难的是情感表达。写诗本身是一种文学创作,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形式要素,还要倾注感情、价值与想象力。诗作里见思绪、见人品、见性情、见胸怀,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这一点是人工智能很难达到的。
    ③中山大学程羽黑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读一首诗时,会体会诗句背后的隐喻。但人工智能写的诗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组合字句,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他还补充道:“诗歌主要是情感,机器人是无法计算的。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
    ④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世界是技术上的突破无法取代的,但是我们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人工智能会海量学习,它对于数据的模仿是人无法比拟的。艺术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创造,个性化是人类创造的生命。如果人类的创作不再发自内心,只是没有“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科技性的东西,那么毁掉我们艺术生命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我们自己。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11. 下列说法和文本的内容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从哈佛大学文学理论家的实验来看,人与AI的诗歌区别并不是很大。
    B. AI写诗程序在确定主题后,AI检索后会倾向选择现有诗歌中的高频词汇。
    C. 程羽黑认为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是因为机器人还无法计算出人类的情感。
    D. 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人工智能写诗,同时对这一现象也要有忧患意识。
    12. 请为文本三拟写一则小标题。
    13. 请结合文本内容,帮助双方一辩选手完善开篇陈词。
    辩题: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传统诗歌创作
    14. 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完成下列对话
    【觅幽·悟成长之道】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跟着书本去旅行,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触摸历史的沧桑,感悟成长之道。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杂说四·马说》)
    【乙】艾子使于燕,燕王曰:“吾小国也,日为强秦所侵,征求无已,吾国贫,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先生其为谋之。”艾子曰:“昔有龙王,逢一蛙于海滨,相问讯后,蛙问龙王曰:‘王之居处何如?’王曰:‘珠宫贝阙,翚飞璇题①。’龙复问:‘汝之居处何若?’蛙曰:‘绿苔碧草,清泉白石。’复问曰:‘王之喜怒如何?’龙曰:‘吾喜则时降膏泽②,使五谷丰稔;怒则先之以暴风,次之以震霆,继之以飞电,使千里之内寸草不留。’龙谓蛙曰:‘汝之喜怒何如?’曰:‘吾之喜则清风明月,一部鼓吹③;怒则先之以努眼④,次之以腹胀,至于胀过而休。’”于是燕王有惭色。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晕(huī)飞璇题:飞檐高高扬起,椽头用美玉装饰。②膏泽:滋润土壤的雨水。③鼓吹: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④努眼:把眼睛张大,眼珠突出。
    15. 请你根据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
    16. 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
    B. 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
    C. 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
    D. 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8. 请你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三位同学一起完成对话。
    小语:【甲】文韩愈表面上写千里马的遭遇,实际上借千里马表达了①__________________,这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小文:【乙】文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借助龙和蛙的对话,旨在告诉燕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巩:我还发现两文在表明观点的过程中都还用到了“对比”这个技巧,你看,④________________。可见,交流有技巧,能更好地传达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二)(共4分)
    1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石壕吏》节选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乙】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抓住诗歌的矛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请你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整本书阅读(共10分)
    20. 跟着书本去旅行,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请你结合本学期所读名著,和小语、小文一起完成下面任务。
    主持人:经典不厌百回读。泛舟书海,我们可以领略到别样的风景。
    小语:《经典常谈》是按照我国古代经、史、子、①________分类法,介绍我国诸多的历史典籍和思想文化,所以最适合选择性阅读。
    小文:摘抄,也可以变成提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三个人生阶段,从社会底层挣扎的贫苦少年到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②____________。
    小语:是的。影响保尔成长的重要他人中,我认为③__________的影响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经典作品是输出,会教给读者很多。阅读经典是输入,读者能学到很多。④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其一,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
    A.《经典常谈》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作文(50分)
    21. 在阅读经典和活动探究后,大家对“旅行”有了新的认知。明朝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央视的《跟着书本去旅行2024》也火热出炉……关于“旅行”,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请以“行走在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游记。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景点
    相关诗文
    出处
    推荐人群及理由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陶渊明
    《桃花源记》
    推荐给喜欢踏青的小语,因为桃花源绿草茵茵,繁花似锦,适宜去踏青。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推荐给有点郁闷的小文,因为他看到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宏伟气象,心胸定会为之开阔。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推荐给追求宁静致远的小巩,因为这里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杂念消失。
    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推荐给胸怀天下的小义,因为诗人即使身居漏雨茅屋,依然惦念着能为天下苍生遮风挡雨。
    正方
    我方认为: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传统诗歌创作。理由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
    我方认为:人工智能写诗表现惊人。优势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观之,传统的诗歌创作终将被人工取代。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字形推断法
    小篆形声,从马,并声。两马并驾一车。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____
    课内迁移法
    乃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②先生其为谋之________
    词类活用法
    策勋十二转
    ③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相关试卷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