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成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成语“掩耳盗铃”中,盗铃者所犯的错误之一是没有阻止铃铛的________,从而未阻止声音的产生;成语“响彻云霄”与“万籁俱寂”描述声音的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答案】 ①. 振动 ②. 响度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成语“掩耳盗铃”中,盗铃者所犯的错误之一是没有阻止铃铛的振动,铃铛继续发声,从而未阻止声音的产生。
    [2]成语“响彻云霄”意思是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小。由此可知,它们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不同。
    2.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卓越贡献。他们的一些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对生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______最初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颜色之谜;法拉第发现了______,为后来发明发电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 ①. 牛顿 ②. 电磁感应现象
    【解析】
    【详解】[1]1666年,牛顿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即将一束白光(如太阳光)斜照到三棱镜上,在另一侧的白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从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规律,即电磁感应现象。
    3. 冬至小明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时闻到了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煮饺子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饺子的内能;擀过的饺子皮放在一起会发生粘合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热传递 ③. 引力
    【解析】
    【详解】[1]冬至小明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时闻到了香味,是因为构成饺子的分子进入到了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煮饺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饺子内能的。
    [3]擀过的饺子皮放在一起会发生粘合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4. 植树节当天,小华和爸爸参加了社区的义务植树活动。爸爸掘地前先打磨铁锹生锈的地方使铁锹表面比较光滑,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掘地时土对铁锨面的______力;小华用的铁锹头松了,他将铁锹倒立,用力让铁锹柄撞击硬地面,可以紧固铁锹头,这是由于铁锹头具有______。
    【答案】 ①. 摩擦 ②. 惯性
    【解析】
    【详解】[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相同时,使接触面光滑些,就可以有效减小有害摩擦;所以打磨铁锹生锈的地方,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倒放铁锹,然后往下快速运动,当木柄猛撞到石头等坚硬的物体时被迫停止运动,而铁锹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下运动,这样猛撞几下,就可使铁锨头紧套在木柄上。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减小滑动摩擦力的办法,利用惯性的实例。
    5. 小亮在爸爸的指导下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家中电暖器的电功率。如图甲、乙所示,家里只让电暖器工作,消耗了的电能。正好用时,则电能表的转盘转了______r,电暖器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答案】 ①. 60 ②. 1200
    【解析】
    【详解】[1]“600r/kWh”是指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过600转,故消耗,电能表的转盘转的圈数为
    [2]电暖器的实际功率为
    6.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的方向有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如图甲,单匝线圈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也符合安培定则,如图乙,则小磁针左侧是________极(选填“N”或“S”)。把两个线圈A和B挂在水平光滑的固定绝缘杆MN上,如图丙,当两线圈通入方向相同的电流时,A、B两线圈之间的距离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S ②. 变小 ③. 安培定则 ④.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解析】
    【详解】[1]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四指顺着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N极,图乙中,通电线圈的右侧是N极,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左侧是S极。
    [2][3][4]由图知,两个线圈A和B中的电流方向都向上,用右手握住线圈A、B,让四指指向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线圈的N极,所以线圈A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线圈B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线圈A和B会相互吸引,则它们将互相靠近。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 如图所示的工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B. 瓶盖起子
    C. 喷水壶的压缩手柄D. 船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喷水壶的压缩手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用桨划船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此时船桨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情境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水壶的壶身里与壶嘴里的水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 图乙中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图丙中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D. 图丁中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壶的壶身与壶嘴构成连通器,水壶中的水不流动时,水面总是相平的,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温度升高气体从热气球中排出,气体密度减小,重力减小,小于浮力而升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丙图中A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A管中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从而使A管中水面上升;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是墨囊中的气体被排出后,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强,墨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钢笔内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小明按照图甲装置进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操作,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有关该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除图甲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电子停表
    B. 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应适当将A处上移
    C. 如图甲,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为93℃
    D. 根据图乙,可得结论“水沸腾时,温度先升高,然后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中需要记录时间,故除图甲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电子停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否则测得的温度不准确,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是93℃,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乙,可得结论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如图所示是小兰荡秋千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最高点荡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兰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B. 从最高点荡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对小兰做了功
    C. 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兰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荡到最高点的瞬间若所有力都同时消失,则小兰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最高点荡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摆动部分和人受到空气的阻力,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从最高点荡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兰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绳子的拉力对小兰不做功,故B错误;
    C.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兰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小兰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正确;
    D.荡到最高点的瞬间,小兰处于静止状态,若所有力都消失,则小兰将静止,故D错误。
    故选C。
    11.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时使用的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核电站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核裂变
    C. 为降低电能的损耗,可利用超导材料制造电饭煲的电热丝
    D. 5G和4G通讯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能需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是二次能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核电站是核裂变的应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导体的电阻为0,若用超导材料制造电饭煲的电热丝,电热丝不能发热,因此不能用该电热丝制成电饭煲,故C错误,符合题意;
    D.5G和4G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所以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照相机能“记住”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是物体AB经透镜成的像,能较好说明照相机成像原理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u>2f 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图中物体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故A错误;
    B.图中是凹透镜。故B错误;
    C.图中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故C正确;
    D.图中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均匀实心小球A和B分别放入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B. A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B球受到的浮力
    C. A球的密度小于B球的密度
    D. 甲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由图知
    h甲>h乙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
    p甲F乙
    故A错误;
    B.知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相同,据图能看出A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故据F浮=G排=ρ液gV排可知,B球所受的浮力大,即
    FB>FA
    故B错误;
    CD.A在甲中漂浮,即液体密度大于A 的密度;B在乙中悬浮,即说明乙液体密度等于B的密度,液体密度相同,所以B的密度大于A的密度,由于AB体积相同,所以据m=ρV可知,B球的质量大,故B球的重力大,又因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甲杯和液体总重力与A重力之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杯和液体总重力与B重力之和;所以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大,故据可知,乙杯对桌面的压强大,即
    p甲

    相关试卷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